麻登雲看了看昏迷不醒的談世德,揮了揮手,讓親兵們抬著他們的大帥趕緊進城。他一個人拄著樸刀,像是鐵塔一般站在那裏。


    直到最後一個人進了城,他才轉身迴去。他身後吊橋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音。被緩緩地拉起。建奴明顯有些被打懵了。沒有來追擊。


    騎兵沒有迴來,按照約定遊弋在外,司機給敵人製造麻煩。讓敵人不敢全心全意的對付城裏。如果城外沒有威脅,敵人就會把城圍死了。這樣就會陷入被動。


    麻登雲走出城門洞,看到對麵三十幾個女人穿著鎧甲,打著火把,當前一人,一身戎裝,腰係寬大的牛皮護腰,掛著一口禦林軍長刀。披著紅色的鬥篷。正是自己的妻子馬蘭。


    「這麽冷的天兒,夫人你何苦出來挨這個凍。」麻登雲感動的攥住夫人凍得冰涼的雙手,一邊給她暖著,一邊心疼的說道。


    塞外可不比關內,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站了半宿可不是好受的。鐵甲上都是白霜。顯然,麻登雲出城偷襲後,她就在這裏等他迴來。現在天都快亮了。


    「老爺,妾身好歹也是弓馬嫻熟的,要是有個特殊情況,也能助老爺一臂之力。」馬蘭笑笑說道。


    二人牽著馬往迴走。


    「老爺,今夜偷營可還順利。我看到談總兵被抬著迴來了,好像受了重傷。」


    「建奴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那麽好打的。他們驕橫慣了的,根本沒防備我們敢偷襲。開始的時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我們趁亂砍殺了千餘人。但是很快他們就控製住了混亂,局勢就不利起來了。打到後來,也就是我們的親兵和家丁還能和他們打個旗鼓相當,一般的兵卒,一個總旗都拿不下人家十來個人。」


    麻登雲探口氣說道,大明軍隊的士氣,那真是不提也罷。


    這問題無解,因為症結在於拖欠,甚至不發工資。


    「老爺也不必氣餒,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好歹我們也有城池立足,兵法有雲,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咱們把城池守的牢牢的,再找機會殺傷他們吧。」


    麻登雲看著夫人的英氣勃勃的側臉,溫馨的笑了。


    這麽多年了,阿蘭還是老樣子,一點都沒變。完全不像是生了四個孩子的母親。


    恍惚之間,他仿佛又迴到了二十年前的大同鎮。


    那年,他父親讓他帶著禮物,去拜訪大同鎮的將門馬家。說是當年給他定了一門親事,讓他去大同鎮的馬府。


    給馬老太爺送年禮,順便看看他的未婚妻。


    他那時青春年少,春風得意馬蹄疾,在大同城外的草原上,碰到了一個帶著侍女,騎馬射獵的英姿颯爽的姑娘。


    那一眼就讓他怦然心動。那姑娘看著他那呆呆地傻樣,發出了銀鈴一般的笑聲,策馬遠去。


    這一晃,二十多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那個馬家的小姐,已經給他生了三男一女了。


    馬蘭感覺他沒有反應,詫異的轉過頭,頓時羞紅了。都老夫老妻的了,老爺怎麽還像年輕時那樣呆呆的看著她。


    「老爺,」馬蘭嗔到。


    「啊,嗬嗬,剛才想起戰場上的事情入神了。」麻登雲尷尬的一笑。


    二人一時無言,麻登雲默默的拉起她的手。


    她牽著馬,低著頭,感覺臉頰有些發燙。多少年沒有這般溫馨的牽手散步了。他倆默默的走著,享受著獨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光。


    「老爺,你說這赤峰城守得住嗎。」馬蘭忽然低聲說道。


    「守得住,守不住,都得守。朝廷鐵了心,要禦敵於國門之外,嘿嘿,哪有我們選擇的餘地。我們兩家世代將門,衛國戍邊百年有餘


    ,如果城陷,有死而已,總不至於讓祖宗蒙羞。」


    「老爺,你提前把孩子都送到銀川去,是不是就是擔心守不住。」馬雲問道。


    「有我們在這裏就足夠,沒必要搭上他們。譚兒今年都二十了,要是有什麽事情,他能照顧好弟妹。府裏的田地商鋪也夠他們生活了。不要想這些了。橫下一條心,跟建奴死磕到底。」


    麻登雲心裏也有些悲憤,內閣完全是瞎指揮,這麽安排慘敗是一定的,丟了赤峰城,整個熱河門戶頓開,自己肯定是難以脫罪的。


    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他要是戰死在這裏,皇帝還能顧及他的殉國,照顧麻家。


    他要是失地後撤,恐怕就會遺禍家族了。其實,他沒有選擇。


    馬蘭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當今皇上雖然年少,但是十分苛刻嚴厲。立功不一定有賞賜,但是失地可是要砍腦袋的。


    二人一時間,相對無言,都歎了口氣。


    第二天一早,牛角號聲從四麵傳來。接著數百麵牛皮大鼓,咚咚咚的敲響。麻登雲登上城樓,推開窗子,四麵看去,隻見蒙古大軍黑壓壓的一片,鋪天蓋地而來。


    建奴在後麵壓陣。還有很多的漢軍旗推著佛朗機炮和發熕炮車,好多奴隸推著楯車正緩慢的出營,向著城牆趕來。


    麻登雲皺眉,他十分討厭這些楯車。


    八旗楯車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複合而成,這樣製成的楯車「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具有很強的防禦力。


    明軍雖然已經大量裝備火器,這些火器主要針對的是無甲、少甲的蒙古輕騎兵,所以在麵對楯車時威力嚴重不足。


    麻登雲知道,這種楯車是建奴偷師大明,又加上自己的改進而來的。


    明嘉靖時,為了應對「北虜」蒙古的威脅,戚繼光、俞大猷等一批軍事家開發出了「環車為營,銃炮擊敵」的車營。


    明軍將戰車作為搭載火器的載具和可移動的壁壘,有效克製了以騎兵著稱的蒙古軍隊。萬曆十二年(1584),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統一滿洲各部、進攻瑪爾墩山城時便使用了楯車。


    攻城時努爾哈赤命三輛楯車並排前進,試圖掩護士兵到達城牆下。


    楯車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建奴越來越重視的。他們開發出了很多戰法。有的是野戰戰法。有的是攻城戰法。還有對付騎兵的戰法。在打敗噶爾丹駝城駱駝炮的戰鬥中,楯車克製騎兵的戰法,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現在,顯然皇太極是利用楯車的攻城法,來攻打通遼城了。


    麻登雲仔細觀察,發現建奴每牛錄中,每一百人配備四輛楯車,由二十五名士兵操作。這些人都躲在楯車的盾牌後麵,城牆上的弓箭和火槍,很不容易打到他們。


    每一輛楯車後麵都蝟集成團二十餘人,他們還頭上頂著盾牌,前麵又有楯車擋著,基本沒法攻擊他們。而他們一旦推車到了城下,立刻就會豎起梯子爬城。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