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城的攻守戰已經十天了,赤峰城牆已經大量破損。畢竟這是夯土城牆。有沒有包磚防禦力天差地別。


    這十天建奴也沒閑著,他們從山裏運來了樹木,隻做了大量的攻城武器。畢竟這裏離山裏很近了。


    現在這個季節大雪覆蓋,沉重的原木,砍掉枝丫樹皮,用牛馬拖曳過來也很容易。建奴因為要通過無人區,不得不趕著牛羊來做食物。他們不缺牛。


    建奴做了上百架投石機,每天不停地向城內投擲冰塊。因為沒地方找石頭去。隻能從河裏采冰,然後把大冰塊裝進投石機。


    冰的硬度和重量都非常可觀,砸在城牆上破壞力十分巨大。


    幾天下來,城牆已經出現了多出垮塌。


    對此麻登雲早有對策,他提前就準備了用鐵釘釘好的木柵欄。哪裏的城牆垮了,立刻就用木柵欄封住。


    然後投入沙袋,很快就把城牆的缺口給堵住了。堅持到了夜裏,在澆上水,一夜就凍成一個整體了。


    麻登雲拿著一根從湯若望那裏淘換來的單筒望遠鏡,仔細的看著城下的情況。這是他出任赤峰總兵前,去參加平台會議時,在京城托人買的。


    京城隻有湯若望那裏,有這種非常有價值的玩意兒。


    當時,這個西洋來的老頭,極力鼓動他信教。如果他信教,就可以白送給他,否則他要賣三百兩銀子。


    麻登雲是有信仰的人,怎麽可能去信他的教,直接付了三百兩,拿走了一支望遠鏡。


    湯若望兼職做買賣,也是因為生活不易,神父賣藝。


    他在大明傳教十分困難,畢竟教會的經費也時斷時續的。


    這個年代的海路運輸可不保準兒。老頭就自己做些奇技yin巧的物件兒,補貼生活所用。很快他就發現,製作具有軍事用途的裝備似乎更好賺錢些。


    他那裏有意大利地區的玻璃,他懂得光學的一些知識,自己做一些銅管的單筒望遠鏡,能賺不少錢。畢竟他的教堂也是需要錢才能維持的。


    每次舉辦宗教活動,總得給老頭、老太太們分發些雞蛋之類的。否則,就沒有人上門。


    後來他發現,本地興禾超市裏有平板玻璃賣,而且質量比意大利地區的不知道好到哪裏去了。而且興禾超市裏,各種商品豐富的讓人咋舌。他幹脆就用本地產的玻璃磨製了。


    麻登雲之類的軍事長官,他非常努力的去拉攏,希望增加自己在中國的人脈。但是,收效甚微。士大夫對他們始終抱有戒心。禮貌的保持著不即不離的態度。


    他在給教會的迴信裏感慨,他發現在華夏,隻有成功了,才會有人脈。而不是依靠建立人脈才會取得成功。但你沒有社會地位時,你能結交的都是些用處不大的人。


    他每一次迴信,都要把最近了解到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匯報迴去。因為西方如饑似渴的希望學習東方的知識。同時,又給他迴信作出指示。那就是如何讓中國人相信,這些知識和文化都不是他們自己創造的,而是從西方傳來的。


    他對這些任務十分的頭疼。這不好辦。


    他覺得那些大人物並不了解這裏的小民百姓。他們盡管卑微,但他們並不弱智。那些所謂的曆史學家,正在編寫的古地中海周圍的文明史,他們迫切的希望早一點的可以和東方在曆史傳承上並駕齊驅,或者幹脆超過東方。


    最近來大明的那些人帶來的「研究成果」,讓他感覺快要瘋了。


    一下子出現了很多先賢。這些人天文、立法、數學、音樂……無不精通。


    其中一位大賢人,全集包括《物理學》《天文學》《形而上學》《工具論》《修辭學》《政治學》《詩學》等著作。一共三百萬字。


    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是沒有紙的,這麽多的字是寫在什麽上流傳下來的呢。這不是笑話嗎。用這個騙華夏人是不可能讓他們相信的。


    如果寫在羊皮紙上,也是不可能的。


    羊皮紙是用一年內的小羊做的,把那個年代,全歐洲的羊都拿來做羊皮紙,也寫不了300萬字。更讓他幾乎暈倒的是,他們居然研究出來,那個時代古希臘有一千萬人口。要知道那裏支離破碎的地形和貧瘠的土地,能養活幾十萬人都困難。


    新來的學者,居然振振有詞的說,那裏是航海貿易發達的地方,糧食是從埃及買來的。可尼羅河是衝擊平原,泥沙是逐年填海造陸的。


    那個年代,在大明,天津都在海裏呢。


    這讓他頭發都愁的快要掉光了,隻好硬著頭皮胡編亂造。


    其實,到了現代,基因技術發達,可是這些先賢們居然找不到一個後代。是所有這些曆史名人,統統絕嗣。地球上沒有哪怕一個人有他們的基因。


    最近,那個叫做楊先光的官員,又開始指責他們了。湯若望在組織人寫書。來批駁楊先光。這本書叫做《天學傳概》


    「首先,我認為東西萬國都是神的苗裔,從伏羲(中國創世神)開始即是如此,中國人的先祖其實出自西方。」


    「其次,我認為中國哲學和聖教相比,不過是螢火之光,中國的《詩經》、《尚書》、《論語》、《孟子》等,全都是信奉我們的神之後的產物,孔孟之學等不過是我教思想的「微言法語」。」


    湯若望自信滿滿的對著一眾人等說道。這本書的基調就是這個。他們的文明隻是我們的文明不值一提的小分支而已。我們才是正統。


    「您確定,這樣寫會有效果,他們會相信。」一個法蘭西來的學者疑惑的問道。


    「你不知道,我的兄弟。」湯若望成熟於胸的說道:「我們從沒有文化的底層人開始,他們都是文盲,除了自己的祖宗,根本不知道曆史上的事情。這個國家九成的人都是文盲。隻要把他們洗腦了。將來九成的人都會認為我們說的就是曆史。」


    湯若望自信滿滿,可他不知道,他這麽搞。離倒黴也就不遠了。


    他把大明的士大夫當傻子愚弄,他們沒蹦躂幾年,就被一網打盡,全部下獄了。直到順治來了,才放出來。


    康熙考慮到他們和漢人有過節,特地重用他們。對他們的寵信無以複加。


    甚至,開放皇家圖書館給他們,還親自教授他們,帝王才有資格學的《周易》。而不是社會上流傳的版本。


    湯若望決定,狠狠的修理那些把他下獄的蠢貨。


    他幾乎把官府和皇宮收藏的圖書資料全都抄錄一空,弄迴西方去了。尤其是明朝的科學技術之類的書籍。現存的殘本,好多都被撕去了關鍵的一頁。


    而康熙泄露給他的周易,更是非同小可。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