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獲得了三百斤的炮管鋼材料,這時候也拿出來,她舍不得把這麽好的材料用來做幾件超級兵器。


    石柱是個貧困的地方,她又一向節儉,精打細算慣了的。最後,她還是決定,把這些好鋼,用來打造一批長矛頭。隻在矛尖使用,進行加強。這樣可以打造兩萬支長矛頭。


    她自己的鐵槍和雙鐵劍,也隻舍得在刃部進行了夾鋼和加強。同時給張鳳儀、馬祥麟、以及四個侄子的兵刃也做了關鍵點的升級。


    在秦家寨,召集宗族裏的子弟,除了讓他們去商社工作外,還拿出了新打製的長矛。這五百年輕人都興奮不已。這麽精良的長矛,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長矛頭使用的采購自興禾鐵廠的平爐鋼,而矛尖加強的是炮管鋼。


    秦良玉這一次,收到了訂貨的整整一船五百噸的鋼錠。足夠她打製25公斤一套的棉甲衣兩萬套。這可是鋼甲,硬度和韌性超過鐵甲太多了。


    她的白杆兵總數大概在三萬人左右。這些人和八旗差不多,平時為民,戰時五丁抽一。緊急情況三丁抽一。如果在本地作戰,也可以全軍出動。石柱大概有三百萬人口,這個征兵比例不算低了。


    她在石柱城裏,開設了炮廠,開始試驗楊凡給她的技術資料,製造古斯塔夫皮革大炮。


    現在,她雖然能買到鋼錠了,但是,她沒有鑄造鋼炮的技術能力。而且沉重的火炮運動困難。她還是選擇楊凡的皮革火炮。


    石柱東北的山坳裏,炮聲隆隆。第一批製造出來的皮革大炮五門正在試射。


    「姑姑,這些火炮太好用了,攻擊四百米內的目標一點問題沒有。」秦翼明興奮的摩拳擦掌,對秦良玉匯報著射擊情況。


    秦良玉在臨時用樹木搭建的高台上,已經看到了。五門皮革大炮和正常的銅炮一樣開火。實心的球形彈準確的擊中了四百米處的一群羊。打的羊血肉橫飛,蹚出五道血肉胡同。


    「炮膛情況怎麽樣,磨損的厲害嗎」秦良玉追問道。


    楊凡跟她說過,這種火炮不耐磨,炮膛的銅皮會快速磨損。


    「我仔細看了,打了五炮,隻是略有磨損,看樣是打到三十炮不會出問題,也許能打到四十發也說不定。」


    秦良玉一陣欣慰,這樣的壽命足夠打一場大型的戰鬥了。隻不過要隨行多帶儲備的炮管。打廢了的,直接換新的。


    「霰彈也試一下。定遠伯說,這種火炮用霰彈對炮膛的傷害小,可以增加壽命。」


    「娘,我們這就試一下霰彈。」馬祥麟興奮的說道。


    男孩子哪有不喜歡槍炮的。他對試炮非常的熱衷。


    霰彈的射程一百五十米以內。使用本地煉鐵的鐵渣做彈子,這些鐵渣用瓷土包裹,然後燒製成圓球形,便於飛行時整流。既可以減小風阻,同時內部的鐵塊也會增大穿透力。


    實驗結果是,對重甲步兵殺傷效果好。但對楯車的效果有限,不能擊穿楯車。隨後,換三磅實心彈進行測試。效果非常不錯,可以確保在三百米的距離上擊穿建奴最重型的楯車。


    看到用作靶標的,嚴格按照建奴的標準製造的十輛車,被實心彈幾乎打中,必穿透。打的木屑橫飛,車後的稻草人,穿的衣服被撕得粉碎,稻草四處飛濺。看的秦良玉落下淚來。


    當初渾河血戰之仇,兄弟陣亡之痛,她一刻也未曾忘卻。隻可惜,麵對建奴的楯車和強弓、重炮,沒有有效的反擊辦法。隻能心裏泣血,無法報仇。


    而今日,定遠伯轉移技術給他們,造出了這等輕便、低成本、便於機動,而威力不遜於同口徑的銅發熕炮的野戰火炮。石柱和秦家子弟都嚎啕大哭起來。


    當年渾河血戰,四千白杆兵,陣


    亡三千餘人。石柱很多人家都有人在這次戰鬥中失去親人。現在時間過去八年了,新的一批少年長大入伍,他們對建奴懷著刻骨仇恨,想要一雪前恥。


    現在他們終於有了,和建奴火炮一樣性能的野戰利器。一時間,讓他們喜極而泣,又是高興,又是難過。


    張鳳儀被感染的也有些動情。她對秦良玉說道:「娘啊,鹽鐵布匹的生意很賺錢的,隻要我們經營的好,過兩年,我們也許也能裝備的起,定遠伯那種三磅野戰銅炮了。」


    秦良玉心裏一暖,這鹽鐵布匹確實是好生意。因為她是西南地區的唯一代理商,分銷商隻能從她這裏拿貨。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地方上的壟斷經營。


    平爐鋼太好了。比大明最貴的蘇鋼、閩鐵不知道強多少倍了,價格還便宜。基本各地都是供不應求。


    大明畢竟有兩萬萬人,對鋼鐵製品的需求是極其龐大的。楊凡現在一年兩百多萬噸的產量,根本不夠。所以,秦良玉這裏,到貨的除了自用的五百噸平爐鋼外,另外的一千噸平爐鋼,幾天時間就被各地土司搶購一空。


    道理很簡單,這些土司都是本地的割據勢力。他們對頭買了好鋼錠,用來升級武器和鎧甲,他不跟進,就會造成安全形勢失衡。他就有可能被吃掉。所以,他砸鍋賣鐵也得跟進,和對手達到戰略平衡才行。


    秦良玉隻好去重慶的興禾商場,讓他們發電報聯係楊凡,再追加訂購三千噸的鋼錠。


    楊凡在東北收到後,批了兩千噸,畢竟現在鋼鐵供不應求,對各地代理商也要保持均衡。


    而精鹽則在西南三省引起了轟動。西南嚴重缺鹽。西南主要以井鹽為主。就是打井從地下抽出鹵水,然後用大鍋加熱蒸發,最後得到粗鹽顆粒。這種鹽比海鹽和池鹽質量好,但是價格更貴。導致百姓吃不起鹽。


    而石柱代理的精鹽,都是海鹽。楊凡在濟州島和呂宋開發了大鹽場,數十萬畝鹽田用來曬鹽。然後用蒸汽卡車、推土機收獲、運輸去工廠,經過各種工序,做成雪白的精鹽。


    這些精鹽都是一千克裝在一個細油布袋子裏,再裝入小馬口鐵桶內密封。裏麵還放了紙包的石灰幹燥劑。防止受潮結成球。


    這些精鹽是高純度的,而且味道極好。雪白的和雪一樣。這種被當地人稱為雪鹽的新式鹽巴,立刻就獲得了本地人的追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