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芳的心在滴血,傷亡太大了。


    「把佛朗機和三將軍炮推上去,用火炮掩護攻城部隊。」李永芳下令道。


    李永芳之所以,沒有一開始就用火炮。他是出於謹慎。


    他手裏為數不多的百多門輕型的,可以隨軍行動的火炮,是他在大清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有所閃失。


    幸好他的謹慎,要是一開始就把炮推上去助攻,早被投石機扔出的火藥炸掉了。


    這些小炮的射程一般不超過四百米,有效射程也就二百多米,比弓箭拋射多而已。但是這些小炮發射的都是一磅左右的球形實心彈。動能是很大的。不是所謂的重型火繩槍能比的。


    就是兩廣那邊的斑鳩銃也不行。因為炮的藥室很大,裝藥很多,炮彈的動能非常大。


    現在看著,投石機扔出的都是石頭,再也沒有了火藥包了。他才敢把火炮推上去,在二百米的距離上,直射支援漢軍旗的十個甲喇攻城。


    他心裏並沒有把握,這種小炮是否能擊穿鋼板城牆。


    他心裏盤算,定遠侯發明這玩意兒是對付沒有火炮的蒙古人的。對付蒙古人肯定好使,因為他們既沒有火炮,也沒有投石機。就是算是有,也是很差的破爛貨。對這個鋼板城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他心裏估摸著,沈陽城頭的呂宋大銅炮等紅衣大炮級別的重炮,一定可以轟開這座烏龜殼車營。但是,他也知道,帶著紅衣大炮來這裏是不可能的。道路不行,根本沒法走。


    就算一磅的實心彈不能打穿鋼板城牆,打擊城頭上固守的京營官兵,應該也是有效的。


    他眯著眼睛看著那些板甲,他不信這些板甲能擋住一磅重的球形實心彈。


    他獰笑了一下,恐怕連這種小炮發射的葡萄彈也擋不住吧。


    一斤十六兩,一炮噴出十六顆小鐵球。


    一百多門小炮集中在北牆,一次打出小兩千的小鐵球,彈幕也算密集了,肯定會大量殺傷城上的守軍。


    三眼銃和鳥銃這種板甲能否擋住他不知道,但是估計近距離擋住了,也會造成內傷吧。


    漢軍旗的火銃部隊和炮兵開始向山腰運動。


    這時候,蒙古兩路大軍正在圍攻五軍營和三千營的營盤。


    三大營呈現品字形排列,剛好可以堵住後麵的山口。形成一個距離十裏地的三角形。


    崇禎之所以依山列陣,就是因為他認為五軍營和三千營會形成防禦縱深,可以保護後續的采冰取水隊伍。根本不怕被圍困在沒有水源的荒山上。而他可以利用地形優勢,發揚火炮威力,給與進攻的敵人最大殺傷。


    按照他的布置,三大營都堅守不出,同時消耗敵人。等建奴扛不住了,損失太大而撤退,就發動三千營的五萬騎兵和五軍營的五萬重步兵,向前運動。和神機營拉成一排,然後三大營的步騎兵一快殺出,徹底擊潰建奴。


    五軍營一開始的騷亂,被軍官們一陣皮鞭給抽的消停了下來。


    畢竟建奴在大營外,可是執法官就在身後。這些人依托大營的工事,開始不停地射箭,放火銃進行反擊。


    京營雖然大換血,但是典章製度,戰法戰策沒有變。還是楊凡的那一套。


    因為東林諸君子根本不懂怎麽打仗。你讓他們把楊凡這一套廢了,重新來一套,他們完全沒有這個能力。


    他們掌權後,第一考慮軍費怎麽弄到自己手裏來。第二考慮京營有什麽家底可以變賣。第三考慮退役和入籍怎麽收銀子。至於訓練和戰法,他們才懶得管呢。


    管這個又不來錢,不是閑的嗎。


    五軍營和三千營,都是按照慣例,挖掘壕溝,環繞大營。挖出來的土裝進


    草袋子,然後壘砌一道簡易的牆。


    不過,現在進來的都是些混事兒的,沒有誰願意下苦力去挖土。


    壕溝挖的和狗啃的一樣,七扭八歪的,深度也就三四尺,草袋子堆砌的牆也就三四尺高。從壕溝底部算起,總的工事高度也就兩米不到。不過幸好還有鐵絲網。


    楊凡走的時候,什麽都沒有帶走,都留給京營了。


    這些鐵絲網被架設在牆頭上。五軍營和三千營的官兵,趴在牆頭上,躲在垛口後,用弓箭和弩箭、三眼銃,迅雷銃、破落戶銃、鳥銃射擊四麵奔馳,射箭的蒙古人。


    至於魯密銃,他們是沒有的,那玩意太貴了。隻有神機營有裝備。


    西征前帶走的火器,在戰場上損失很大,大軍迴來時基本就沒剩多少了。這些火器都是兵部和工部後期打造的。


    他們也不會造先進的火繩槍,鳥銃都很少。造出來的都是些偷工減料的老貨色。


    蒙古騎兵唿嘯著在三十米外奔馳,並且拋射弓箭。密集的箭矢紛紛落在營區裏。


    現在五軍營的總兵官是滿桂。他投靠英國公府,終於有了迴報。


    當初薊州兵變,崇禎把四鎮總兵、副總兵調動迴京勤王。他們每個人有五千步兵。這兩萬人和京營剩下的不到兩萬老兵,作為底子,重新擴編和招募。組成了今天的十五萬京營。


    現在,神機營總兵是周遇吉。


    五軍營的總兵是滿桂,副總兵是賀虎臣。


    三千營的總兵是蔣秉忠兼著,副總兵是吳自勉、徐永壽、左良玉、虎大威、猛如虎。


    五人都是副總兵,每人各領一萬騎兵。


    蔣炳忠作為提督京營兵馬戎政,被留在了京城負責統籌防務。三千營就由吳自勉實際指揮。


    盡管皇帝打算用蔣家人取代英國公府,他想先消除楊凡、張世澤這一對組合對京營的影響。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英國公府的勢力擺在那裏。沒有他們的配合,京營恐怕不會太寧靜。


    所以,盡管張世澤在南苑兵變後,迴家閉門讀書,但五軍營還是任用大量英國公府的人。尤其是新投靠的滿桂和老門下的賀虎臣。


    這相當於英國公和蔣家人各自掌握一個大營。而這下麵的各級軍官更是勳貴們盤根錯節的門人組成。崇禎則直接抓到了神機營的兵權,自己親自控製。這也符合慣例。


    神機營從成祖開始,一直作為皇帝的親兵使用的。


    滿桂本來很緊張,但看到蒙古人虛張聲勢,打了一個時辰了,並沒有實質性的進攻。逐漸懈怠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