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鼇拜的阻攔,四千人,損失了八百多人,同時也把六百多建奴擊落下馬。雙方騎兵對決,落馬基本十死無生。除了被踩成爛泥,沒有別的下場。


    趙率教率領全軍直奔皇太極的方向而去,頓時把建奴下了一大跳。


    多爾袞眯起了眼睛,轉頭對阿濟格說道:「你帶鑲白旗,從後麵走,去七家嶺等他,此人狡詐,衝擊大汗是假,突圍是真。此時,蒙古各部已經分散為各個台吉領兵,四下抄掠,到處都是我方騎兵,他要想跑隻能往迴跑,迴山海關去。你就在七家嶺伏擊他。必能得手。」


    阿濟格知道自己腦子不行。三兄弟,腦子都長在多爾袞身上了。


    他也不言語,直接帶著鑲白旗走了。


    「護駕,護駕,」正黃旗的官兵們大聲鼓噪著,迅速把皇太極圍在中間,無數的大盾牌豎了起來。上一次,綠皮一槍落帽纓,把皇太極和八旗都嚇壞了。這一次明顯吸取了教訓,盾牌密集好幾倍。這一次,絕對沒有空隙了。


    兩側的紅旗和鑲黃旗,立刻向皇太極集中,以阻擋趙率教拚命的打算。


    兩紅旗一動立刻西邊出現了一個薄弱的位置。趙率教立刻調轉馬頭,在這千鈞一發的機會下,從薄弱的地方衝了出去,隨著最後一波三眼銃打完,趙率教已經從重重包圍中殺了出去。


    這也是,上一次的事件,把八旗嚇到了。才不顧一切的向皇太極靠攏,防止趙率教搞斬首行動。


    皇太極鐵青著臉,低聲說道:「多爾袞,你去追,追不到,就不用迴來了。」


    多爾袞早就知道,如果出了問題,肯定把他捎帶上。


    皇太極對他們三兄弟始終是提防的。隻要有機會,就會趁機削弱他的實力。


    所以,他提前就做了安排。


    多爾袞躬身領命,一言未發,帶著正白旗就追了出去。


    多爾袞帶著四千騎兵,七千步兵,奔跑著向趙率教逃走的方向追擊而去。這個時候就是要兵貴神速。少一慢,就找不到人了。


    皇太極看著完全不反抗的多爾袞,心裏充滿了玩味。


    趙率教四千戰士,抄小道去七家嶺,那個地方是三岔路口,進可攻,退路有兩個。可以向南走,去北直隸內地,也可以返迴山海關。


    他估計,袁督師此時應該已經出兵了。畢竟情況已經如此緊急了。


    他隻需要到七家嶺紮營就好,那裏地形有利防守,又是三條官道的匯合點。到了那裏,就把主動權奪迴來了。


    趙率教催促著騎兵間快速度。他為了迷惑建奴,兜了好幾個圈子。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畢竟現在這個情況,不兜圈子就甩不掉多爾袞,他已經看到正白旗追上來了。


    但正白旗對這裏的道路,遠沒有他熟悉,幾個來迴就把多爾袞甩開了。畢竟這裏是三屯營附近,趙率教熟悉的了如指掌。


    他們甩掉多爾袞,鑽進一條山穀,隻要出了這條山穀就是七家嶺。


    這是抄近道,趙率教終於鬆了一口氣,這一仗損失可不小,傷亡了千餘人。可是他也沒讓皇太極好過,鴨綠江甲喇被打死七百餘人,也算是打殘了。


    山穀十分平靜,一路順利。


    趙率教早就算定了,追兵都在後麵吃土呢,可能都被他繞路繞的都迷路了。他狠狠的給了戰馬屁股一鞭子,戰馬吃痛,一下子就竄了起來,他的騎兵也跟著他加速。


    十幾裏的山穀轉眼就奔馳而過,前麵已經能看到穀口了。


    「都加把勁,別鬆懈,跑出這個山穀就徹底脫險了」趙率教大吼道:「注意不要掉隊,都快點……」


    趙率教的聲音戛然而止,好像被什麽東西,一把掐住了喉嚨。


    諸將急忙向他看去,之間一支大箭,穿透了他的脖子,從後頸漏出來一尺多長,三角形的破甲錐,閃爍著寒芒。


    趙率教口中嗬嗬有聲,但就是說不出一句話來,他雙手把著長箭,但即止不住血,也不敢拔箭。隨著快速失血,他眼前一黑,栽下馬來。


    「大帥!」


    「軍門!」


    他最後聽見的聲音就是,自己不下驚慌失措的喊叫。


    少年阿濟格麵無表情,放下了大弓。從斑駁的灌木叢後騎著馬踢踢踏踏的走了出來,然後一揮手,鑲白旗的兵馬如潮水一般,從樹林裏衝出。


    頓時,趙率教的兵馬被切成十幾段。他們本來就在山穀中蜿蜒行進,拉的長長的行軍隊伍。而鑲白旗一萬多人,突然從兩側殺出,直接就把他們分割包圍。


    這個時候,一陣人喊馬嘶從後麵傳來,多爾袞和多鐸帶著正白旗,也追上上來。前後都被堵住,隊伍又被分割。明軍頓時崩潰,四散奔逃。陣線全部亂了。


    這種地形那裏逃得了,根本出不去,山穀裏的山坡上,到處都是豚奔狼突的明軍騎兵,以及堵截和追擊的兩白旗。


    一個時辰後,三千多明軍,全軍覆沒。再也沒有一個騎在馬上的人了。隻剩下一些失去主人的戰馬,在四處奔跑和悲鳴。


    多爾袞騎馬走來,看到兩白旗已經開始打掃戰場。


    這一戰,兩白旗繳獲不少。戰馬千餘匹,騾子五百多匹。還有毛驢千頭。這些都是用來馱運輜重的。缺糧時還可以宰殺吃肉。毛驢是跟隨騎兵的好夥伴。


    趙率教的四千人都是披甲的,除了便宜了鼇拜千餘套甲胄外,剩下的都歸了多爾袞了。


    兩白旗一直被打壓,這次出征,多爾袞開始嶄露頭角。接連在關鍵時刻表現亮眼。幾乎每次打仗,兩白旗都在壯大,都在增強實力。這已經引起了皇太極的忌憚。


    他們三兄弟都是大妃阿巴亥生的,都是嫡子,地位不同尋常。本身的血統就比其他兄弟高貴。如今他們在實力獲得擴充,不由得不讓其他諸位貝勒嫉妒和堤防。


    阿濟格天生神將,不僅身材魁偉,而且驍勇善戰。


    年紀輕輕地便參加對蒙古巴林部、紮魯特部的戰事,並因功獲封為貝勒。


    努爾哈赤非常喜歡阿濟格,以至於皇太極第二任正妻烏拉那拉氏,路上遇見阿濟格後不下轎,竟然被努爾哈赤下令休離。這點小事,竟然把皇太極搞離婚了。可見努爾哈赤對他的喜愛。


    他們三兄弟,阿濟格能打,多爾袞狡詐多謀,多鐸任性魯莽性情暴虐。他們在皇太極死後,幹掉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然後,他們的內部矛盾就爆發了。由於皇太極生前的長期挑撥和陰謀,導致二人鬥爭十分激烈。


    「你怎麽知道他會走這裏。」阿濟格問道。


    多爾袞笑了笑,說道:「你要是能明白,父汗去世的時候,我們兄弟就不會一敗塗地了。」


    那時候,隻有阿濟格年紀最大,可惜他有勇無謀,根本不是代善和皇太極的對手。


    阿濟格氣的臉都紅了,扭頭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