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和兩個陰險的老婆,定下了詭計,一時間都有些自得。


    這時候,陳曦和梅香正在清理壁爐。她倆發現自己居然喜歡玩火。壁爐已經燒完了。需要把灰燼扒出來,換上新的木柴,然後用汽油噴燈點燃。


    她倆尤其喜歡,汽油噴燈轟的一聲,噴出烈焰的感覺,真是太刺激了。在汽油噴燈的火焰下,木柴很快就會點燃,然後把壁爐的玻璃門關上就可以了。她們特別享受紅彤彤的爐火照亮起居室的感覺。


    就像老爺說的那樣,火焰能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安全的感覺。尤其是一家人圍爐夜話,喝著飲料,吃著東北本地的堅果,聊著天的感覺太好了。


    壁爐的木柴燃燼時,灰還是帶有很多暗紅色的炭火的。陳曦埋進去好多地瓜。等著燜熟好吃。現在,楊凡的領地已經開始種植地瓜了。最適合烤著吃的地瓜有兩個品種。


    一個是產自山東的煙薯,還有就是雲南的蜜薯。


    烤好了,輕輕撥開,裏麵的糖水粘稠的和琥珀一般,四處流淌。這時候,用小湯匙挖著吃,簡直是無上美味。老婆們每天晚上都要吃一個。


    每天扒出來灰燼的時刻,就是烤地瓜收獲的時刻。梅香把烤地瓜從灰燼裏挑出來,正好一人一個。小心的用濕毛巾擦幹淨外皮。放進不鏽鋼盤子裏,每個都插上一個不鏽鋼的小湯匙。


    「哇!烤地瓜好了耶。」小娘皮看到烤地瓜來了,立刻停止了討論。


    小娘皮看來,天大地大,幹飯最大。什麽都不能阻止她享受美食。


    一家人圍著新燒起來的壁爐,一邊吃著烤地瓜,一邊享受著溫暖,同時聊著天兒。


    「對了,月如,遵化那邊怎麽樣了。」楊凡放下湯匙,用紙巾擦了擦嘴問道。


    「現在遵化陷落了,城外的廠礦作坊很多人不聽我們的,尤其是文官做後台的那些商人。結果都被建奴給俘虜了。他們也是活該。」林月如罵道。


    「我們也不是神仙,能救多少算多少吧。」楊凡並不在意,這些東林和文官係統下的依附商人,基本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全都仗勢欺人,欺行霸市,壟斷各行各業,給大明的百姓造成了無盡的痛苦。


    百姓們吃不起米,吃不起鹽,也買不起布匹做衣服。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有人壟斷各種生意,搞得物價騰貴,民不聊生。其實遵化還算好的呢。畢竟這裏的人都有工作,薪水也普遍比外地高很多。


    這次,他們被建奴俘虜了,也是他們的報應。他們被搶奪的一幹二淨,人也會被押到遼東幹活。一直勞動到活活累死那種。建奴可不是仁慈的主人。他們的奴隸啊哈死亡率超高的。一般人都活不過四年。所以他們要經常性的出來掠奪人口。否則,他們八旗的經濟就要崩潰。


    「工業區怎麽樣了。」楊凡問道。


    這才是楊凡關心的。遵化城裏瑤光在主持工業區的事情,那裏主要有興禾書院,還有一座最早的鋼鐵廠。但楊凡其實不擔心,工業區的防禦是十分堅固的,建奴這個時代的攻城技術根本沒戲。


    那種後世的高標號水泥澆築的鋼筋混凝土牆,他們就是用牙啃,也啃不動。而且城牆設計的十分陰損。不僅高,而且上麵根本沒有馬道。等建奴爬到牆頂才會發現被陰了。


    牆頂部就是隻有十公分的漫圓形,水泥砂漿抹的十分光滑,簡直是滑不留手,是站沒處站,扒沒處扒。而且牆高十五米,裏外都是護城河,摔下去肯定成一堆肉醬。


    防守的兵力全在炮樓上,每隔五十米有一個橫跨牆內外的長方形炮樓,和馬麵一樣,可以對城牆的外側進行射擊。


    建奴好不容易冒著炮火爬上牆頭,就會傻掉,隻能騎在牆頭上。否則就掉下去摔死。這時候兩側的炮樓側向


    火力就會把他們幹掉。


    「工業區打的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三天了,他們連棚戶區都控製不了。現在他們打進去十幾次,又都被打出來了。裏麵都是三四層的自建小樓,上下左右都有火槍打他們,八旗損失很大。」林月如說道。


    「棚戶區都是民兵和壯丁吧,尤其是壯丁都是臨時抓的,一天訓練都沒受過。沒想到還真能用。」楊凡有些驚訝。


    其實,楊凡很清楚,沒有訓練過得人,驅趕他們上戰場,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可是楊凡的想法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他們的家屬都被工業區保護起來了,還負責吃喝,他們作為一家之主,一個男人,總要負擔起保護家人的義務吧。


    楊凡不是他們的主人,沒有救助他們的義務。既然皇帝靠不住,他們就應該靠自己來抵抗建奴的侵略。不能逆來順受。楊凡就是逼也要逼出他們的尚武精神,逼出他們血脈裏天然就遺傳自祖宗的血性。


    「哈哈,老爺你看這張電報,打的最好的居然不是民兵,而是一個營的唱戲的合編起來的壯丁營。他們和正黃旗的紅擺牙喇兵大戰一天一夜,砍死了三百多人,自己才死了二百多人。老爺您一定要重重的賞賜他們啊。」小娘皮拎著一張戰報笑道。


    「啥,唱戲的,他們這麽能打?」楊凡有些摸不著頭腦。


    「老爺,你不愛聽戲,所以有所不知。」林月如解釋道。「俗話說,好功夫不打爛戲子。您可別看他們是下九流,都是些沒有產業跑江湖、碼頭的。人家可是真有真功夫的。一般的武師、鏢師還真不敢和他們起衝突。」


    「為啥呢,武行的人居然怕梨園混的,這也不科學啊。」楊凡好奇的說道。


    「哈哈,老爺您可別小看這些唱戲的。台上一刻鍾,台下十年功。他們唱武生的,唱刀馬旦的,可是天天練。功夫這東西就怕天天練。就怕下苦功。唱戲的練武可比武士苦太多了。那些保鏢的,練把式的,街頭賣藝的,甚至武行的,是真打不過唱戲的。他們刀槍棍棒都是真功夫。」小娘皮說道。


    楊凡一想似乎也是,後世的那個演電影的著名大哥,聽說少年時就學過武生。都說有真功夫。楊凡用手機一查,真是啼笑皆非。後世帝都居然還真有這種說法。說是練散打的不敢招惹練體操的。練體操的不敢招惹唱京劇的。


    聽說都是尋釁滋事被人家打怕了。好功夫不惹爛戲子,還真是地地道道的京城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