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件事,還有別的史書可以作為佐證。對細節說的更加詳細。


    「上命內監招崇煥。崇煥恐事泄,乃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上既任我,自有處分,何須又召,得無聽細人之言罪我乎?必欲進見,須金、王二監出質,始可迴奏。"上命二監出城,崇煥令軍守韋公寺,自易青衣入見。上解貂裘及銀甲胄賜之,乃退。」


    ——《明季北略》第5卷,第118頁


    這本書上的記載更加觸目驚心。


    是說內使來了讓袁崇煥進城麵聖。不知道什麽原因,袁崇煥十分抵觸,堅決不肯進城見崇禎。


    使者沒說什麽,他就開始還大放厥詞,說皇帝聽信女幹臣的話,要抓他。


    哪有臣子這麽和陛下說話的,可見此人的本性極其暴躁。翻遍二十四史,沒見過他這樣和皇帝說話的。真真是蠍子粑粑獨一份。


    他要求皇帝派出王承恩和金姓太監(不清楚是何人,估計是某司掌印太監。)出城去他的軍營為人質,他才肯入城。


    不要是是皇帝,就是上官也受不了他這種為人處世的方式。這是對人極大的不信任。他到底在怕什麽,隻是不讓軍隊進城,而單獨宣他進城,他的反應居然如此之大。


    他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加上此時的反應,這已經和謀反無異了。


    他見皇帝不穿官服,而是青衣小帽這種奴仆的裝束,是什麽意思呢。


    袁崇煥應該是,自知有愧於崇禎皇帝的重托。兩年多了,寸土未複。騎兵也沒有建立起來。曾許諾不讓後金軍越過薊西一步,但現在金兵在城下了。


    他覲見皇帝時沒有穿官服,而是穿的青色布衣。


    先做了個知罪的主動表態,讓皇帝先消消氣。之前的人質事件,等同於逼宮。所以給皇帝個台階下。


    崇煥恐事泄,這句就觸目驚心了。我們不知道他的事情是什麽,害怕被皇帝知道。總之,絕對是對皇帝不利的事情。


    袁崇煥也是吃準了崇禎對王承恩的感情,留下了人質後就放心進城,事實證明,果然沒事。皇帝就沒有動他,甚至還好言好語的安慰他。


    袁崇煥第一次進城沒有被抓,是因為留下太監做人質的緣故。皇帝投鼠忌器,隻好溫言撫慰。


    不顧他不知道的是,崇禎是比較會演戲的,成功的讓他放下了警惕。他也因為這一次,小看了皇帝,認為皇帝還是害怕了。


    結果沒多久,第二次召見,這次沒有人質,皇帝直接把他抓了。


    這件事的真實性是很大的,關鍵在於《明季北略》這本書,沒有被滿清改過,所以更加有價值。


    袁崇煥控製了高起潛,隨即進入大筐,和祖大壽一起被守軍帶到城頭。


    城上早有錦衣衛在等著他。他倆一上來,十幾個錦衣衛立即圍了上來,袁崇煥提心吊膽。生怕把他直接抓了。


    「督師請隨我等入宮麵聖,馬車已經城下準備好了。」領頭的錦衣衛千戶拱手恭敬的說道。


    袁崇煥心裏稍安,於是跟著下城。


    等到馬車在東華門停下,袁崇煥和祖大壽下車,看到黑雲龍也在。黑雲龍從關外敗退迴來,一直在南苑修整。目前據守南苑。


    滿桂也從馬上下來,看到袁崇煥哼了一聲,並不搭理。


    他倆早在幾年前就在寧遠鬧掰了。滿桂被弄到了西北去了。


    四人無言跟著太監進宮。


    這一次進紫禁城,袁崇煥心情和上一次完全不同。上一次是人生得意,大權在握。這一次充滿了未知的恐懼。


    還是那個老地方,皇帝坐在屏風前的禦座上,前麵是一張大桌。錦衣衛和大漢將軍四麵護衛。


    王承恩等一眾太監環伺左右。文武群臣分兩班站立。


    這一次,沒有讓他等,四人直接就到了禦前,崇禎直接免了跪禮。


    皇帝還沒有說話,就有禦史出列。


    「臣彈劾薊遼督師袁崇煥,大敵當前,私自遣散薊州守軍。居心叵測,有通敵之嫌疑,請陛下著有司徹查。」


    一個青年禦史出列,直接彈劾袁崇煥。頓時整個群臣隊伍轟的一下子,議論了起來。


    滿桂幸災樂禍的在一邊看戲,心說袁蠻子,你也有今天。嘿嘿。


    黑雲龍大驚,不知道是怎麽事,他還以為清軍是打進來的。沒想到是袁督師居然給放進來了。


    袁崇煥一時間不知如何自辯。正在猶豫間,祖大壽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容稟,當時臣也在薊州,這件事臣當時在場。遣散援軍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時的薊鎮雖然糧食尚可支撐,但是草料幾乎毫無積存,薊鎮兵馬過多,無法供應,所以不得已才遣散各部。」


    祖大壽剛為袁崇煥申辯,就見兵部尚書王洽出列,怒道:「一派胡言,建奴旦夕即至,此時,是馬料重要,還是禦敵重要。」


    袁崇煥這才說道:「當時密雲空虛,臣擔心再有一支敵軍從密雲入,直接殺到京城。這樣就繞過了薊門天險。所以臣才把援軍分遣各處。」


    皇帝這時候說話了,問道:「外麵情況如何。」


    顯然,皇帝不想此時追究此事,其他人本來都準備趁機找袁崇煥的麻煩,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兒,就偃旗息鼓了。


    畢竟,他們都在城內,閉門自守,皇帝迫切的想了解城外的情況。


    「陛下,目前的形勢十分危急。遵化是堅城,城高三丈五尺有餘,且有重炮三十餘門。結果一天都沒守住,這說明建奴已經有了攻打堅城的能力了。這是之前幾十年都沒有的事情。」袁崇煥說道。


    頓時下麵轟的一下子,議論了起來。


    遵化修了一百多年,是長城關隘附近的重鎮,要不然順天巡撫也不會放在那裏,三屯營也在附近,這就說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結果,一天不到就被打下來了。


    這說明,京城也不安全。京城的城牆確實比遵化還要高,但是有限的很。理論上一天能打下遵化,打京城也沒有太大問題。


    這些官員的家眷都在城裏,他們的財產也都在城裏。這時候,他們慌了。如果建奴真能破城,他們就完蛋了。


    看著百官震恐,袁崇煥的嘴角不經意的挑了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