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隻有兩條,第一條每年從魏督公那裏來的錢斷了。


    第二條,崇禎上台後,掀起清除閹黨運動。折騰了一年,全國三分之一的官員受到波及,導致崇禎元年的田賦未能正常征收。


    稅沒收上來,自然沒錢發工資。


    政鬥激烈起來後,所有官員都不幹工作了,此時,政鬥壓倒一切。稍有不慎輕則丟官,重則下獄。誰還有心思去弄這些,全都投身如火如荼的鬥爭中去了。


    其實很多官員心裏對此是有不同看法的。弄倒了魏督公就行了,不宜擴大事態。如果崇禎不急,慢慢處理,事緩則圓,絕對不會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朝廷裏的明白人很多,但是沒有人給崇禎提意見,他們有的是不敢。有的則是明哲保身,甚至居心叵測。


    對此東林是清楚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極力阻止,隻是不願意按照崇禎的意思出頭清算罷了。畢竟閹黨勢力還在,搞不好容易玉石俱焚。


    但是,皇帝出糗他們是願意看到的,他們理想就是皇帝迴後宮造小人。不要給內閣添麻煩。一個沒有什麽威望和存在感的皇帝是他們喜歡的。所以,他們明知道少年天子這麽心急必然出事,但是他們裝聾作啞。


    王應豸隻好把實際情況報給李邦華,他希望兵部看到問題的嚴重性,先想辦法解決欠餉問題,而不是這個時候裁軍。


    崇禎之所以臉色難看是因為他剛剛收到了李邦華的上書。


    “臣謹按太倉出入之數,在禦覽簡明冊,省直田賦正雜課銀歲入原止310餘萬兩,加以事例又可得銀十餘萬兩,內除割去遼東舊餉20萬兩外,歲入僅得300萬兩。”


    “九邊軍餉銀3278373兩,內供官俸、京支、京管、米折布花、並各鎮撫賞共該銀1235850兩,又新增四鎮鹽菜銀226254兩。通共該銀4740478兩零。內除四鎮鹽菜近俱汰去,並減兩月米,折銀24萬兩,該銀4274223兩。以所入較所出,實欠銀1274220餘兩。”


    九邊居然欠了這麽多的銀子,皇帝差點沒昏厥過去。一千二百餘萬兩!


    這他媽的,是怎麽欠下的這麽多!


    李邦華的意思就是嚇唬皇帝,讓他下定裁軍的決心。大明一年四百多萬的財政收入已經養不起這些丘八了。


    皇帝感覺心口疼,他之前把宮裏曆代積存的金器都融化了,拿到楊凡的的興禾錢莊換成白銀,再加上這兩年皇後投資楊凡的買賣賺到的,內庫總算攢了一千萬的銀子。


    可現在看來,連給九邊發欠餉都不夠。


    看著觸目驚心的薊鎮情況,他再遲鈍也看出來了,薊鎮官兵的怨氣已經快要到了壓製不住的程度了。


    崇禎閉上眼睛,強行壓住了煩躁,臉色恢複了正常。


    他心裏盤算,如今之計,隻有兩條路。驟然裁撤,必然要結清工資,否則就這樣把人趕走恐怕會鬧出大亂。隻能先降工資再說,這樣可以少支出一些。另外就是繼續按照孫承宗的辦法,向百姓加派。


    這樣百姓苦一點,為朕分憂,忍耐一下過幾年苦日子把這一關挺過去。同時,讓邊關的將士們也忍耐一下。兩頭都壓一壓,先維持下去再說。


    “王承恩,擬旨!”


    王承恩立刻上前,拿出紙筆,準備聽陛下口述,然後記錄。


    “第一條,東江餉定額由100萬兩裁成24萬兩。第二條,薊密永三協裁汰新軍,第三條,關寧錦登津軍費由600餘萬,裁減為480萬。”


    王承恩眉頭一跳,手一抖,紙筆差點掉到地上。


    “萬歲,裁撤軍餉可不是小事,一定要三思啊。”王承恩急道。


    別看陛下現在已經坐穩了皇位,站穩了腳跟。可是,裁撤五百萬兩的軍餉恐怕會出大事的。欠的一千二百萬,隻給補發七百萬了,下麵的人能幹嗎。


    崇禎歎了口氣,說道:“朕雖然還有些內帑,但是,那是救急的錢,如論如何不能動的。眼下這個局麵,也隻能讓邊軍吃點虧了。少給些總比不給強吧。朕也知道,這事不能在這麽拖下去了。”


    “陛下,就算是減少了五百萬,剩下的錢從哪裏來呢。與其發不了,還不如不裁撤呢,拖一天是一天,沒必要徒然引起亂子。”王承恩勸說道。


    “萬曆46年,明朝廷加派遼餉,田賦畝加派3厘5毫,共增加賦銀200多萬兩。到四十八年止,全國除貴州等少數地區外,平均每畝土地加征銀九厘,計五百二十萬零六十二兩。朕打算遵循舊例,先解決五百餘萬,戶部欲裁薊密永三鎮新兵,還可再省去數十萬兩,朕再補貼一些,先把問題解決了。”


    王承恩思索半天,還是鼓起勇氣問道:“不知地方督撫意見如何。”


    崇禎歎口氣說道:“薊鎮那邊意見也不統一。順天巡撫王應豸向兵部保證,他經過仔細清核,已經再薊鎮發現大批空額兵員,足可以省去五十萬兩軍餉。但是薊遼總督王之臣有不同意見。薊遼督師袁崇煥那邊一直沒有迴複,朕也不知道他怎麽想的。”


    王承恩知道裁撤新軍的事情,事實上裁撤薊密永新軍這個想法並不是崇禎上台後才有的,在天啟五年十二月底就由戶部提了出來。當時的戶部尚書為李起元。


    李啟元即是清官,又是人才。天啟四年任職戶部尚書後,對朝廷的財政運轉起了很大作用。任用他也是魏忠賢在大事上,還是考慮大明整體利益的體現。


    李起元管理戶部後,召開九卿十三科道會議,對天啟朝財政混亂,稅賊拖欠嚴重與稅收不情理,作出了十三項改革措施。


    沒有他的理財,天啟朝不會財政穩定。之後接手戶部的畢自肅也是一個理財的人才。這兩人辛苦支撐,才是大明天啟和崇禎前期財政尚能維持的重要原因。


    王承恩說道:“薊鎮地處京畿近郊,定遠伯又清除了哈喇沁和朵顏諸部,倒是不怕他們怨恨之下交通外敵。關寧錦那邊,袁督師估計也能壓得住。但是,東江鎮孤懸海外,毛文龍要是心懷不滿,和建奴勾搭,恐怕會壞了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