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活三百個家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需要喂飽他們,然後還要管他們穿衣服,總不能光著吧。


    至於生病,心慈的老爺有可能給找個搖鈴的遊醫看看,心狠的就讓他多喝熱水。不管你得了什麽病,總之,多喝熱水。


    楊凡的十個家丁已經湊齊,另外六個也是家奴裏邊最強壯的。


    一字排開站在楊凡身後。


    磨桌、張嘎達、驢蛋喜獲升級lv2。


    被提拔為家丁小隊長。


    每人領導兩個新人家丁。


    還有一個十六歲的男孩,叫茗煙,做楊凡的隨身小廝。


    之所以選擇他,是因為他是三百個家奴裏唯一識字的,家裏曾經供他讀過五年私塾,後來三年大旱,顆粒無收,全家失去了土地,淪為楊凡的家奴。


    他負責給上一個老爺伺候吸煙,所以叫茗煙。這時候煙草才剛傳入大明,可見上一個老爺絕對是大明潮人。


    如果老爺喜歡練武,那這個童子負責捧劍,那就叫侍劍。


    總之,家奴起名的規律以此類推。


    楊凡離開這幾天,之前買的糧食都快見底了,大院裏人心有些恐慌。


    老爺再不迴來,又要迴到之前挨餓的生涯了。


    老爺迴來了,院子裏的人奔走相告,聽到這個好消息人人喜氣洋洋,像過年一樣。


    楊凡下令把倉庫裏的物資搬運出來。


    大約一百多個塑料桶,裏邊裝的都是廚餘垃圾,按照麵食、米飯、湯水,肉類分成不同顏色的四種桶。


    高爐前,依次排開四口鑄鐵大鍋,人太多,一鍋飯實在是不夠吃。


    前邊三百人黑壓壓的站著,看著大鍋流著口水。


    “先一人發一個不鏽鋼盆,一把鋼勺,不許弄丟,誰要是丟了,以後就讓他用手捧著飯吃。”


    楊凡倒背著手,吩咐道。


    十個家丁抱著一摞一摞的小鋼盆開始分發,這種鋼盆是最便宜那種,大量買,一次一千個,一塊錢一個。


    按照購買時的要求,鋼勺子勺柄打孔用細鋼鏈連在盆沿上。防止丟失。材料不值錢,但是挺麻煩的,要不是楊凡訂一萬個的訂單,還表達了未來還有十萬的訂單,老板還不一定伺候。


    當然這個價不可能是304鋼的,至於會不會有什麽重金屬析出,那就顧不得那麽多了,這年頭沒等重金屬中毒呢,早不不知道死哪裏去了。


    人群轟動了。


    銀白色的不鏽鋼盆在深秋明媚的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老爺居然給發這麽好的餐具,頓時一片哭聲,女人孩子哭得稀裏嘩啦。黑壓壓的又跪了一地。


    “謝老爺”


    楊凡擺擺手,讓人群都起來。


    這時候開始往鍋裏倒食材了。


    第一口鍋上麵,放了一摞巨大蒸屜,裏邊都是分類出來的各種麵食,有饅頭,餅,油條,包子,火燒,麵包等,多數都是咬過的,沒有一個完整的。


    第二口鍋裏燉著分類出來的肉類,有還掛著筋肉的大骨頭,現代很少有人認真細致的啃骨頭了,都帶著很多筋肉和軟組織,還有骨髓。以及挑出來的肉絲,肉塊、肉片等。種類上主要是豬肉,也有些牛羊肉。


    大骨頭啃完後還要迴收,砸碎了,用來早上和蘿卜熬湯。趙富可是精心的算計過的,決不能浪費一絲一毫的食材。


    剩下的米飯和湯水倒在一起,一共煮兩鍋。


    這種東西有個說法,叫乞丐粥。


    號稱是唐明皇李隆基起的名。


    傳說他曾經流落街頭,和乞丐混了幾天。


    發現每天乞丐乞討迴來,不管誰乞討的多,誰乞討的少,統統把食物倒進一口破鍋。


    然後加水燉煮,多種食材混合後,會發出一種難以形容的香味。


    後來他晚年胃口不好,就想起了當年喝過的乞丐粥,就讓禦廚給他煮乞丐粥喝,當然,不可能用剩飯剩菜了,都是好食材,其實這已經不是乞丐粥了,應該叫佛跳牆才對。


    磨桌穿著圍裙,用鐵鍬在大鍋裏翻動。


    “嗬,有油啊,快看,上麵飄著厚厚的一層油。”


    這層油脂裏什麽油都有,豆油、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棕櫚油、葵花籽油,楊凡也不知道都是什麽油混在一起,反正吃不死人就是了。


    “還有香料啊,這鍋裏放香料了”


    香味一散發出來,人群立刻開始騷動了,紛紛向前湧來。


    張嘎噠看情形不對,這些人好幾年沒見過油脂了,眼睛和餓狼一樣,看著特別嚇人。趕緊帶著家丁用馬棒彈壓。


    “後退,後退,排隊。”


    “按照分好的甲乙丙丁四隊,排隊,依次上來領飯。”


    “誰不排隊,老爺交代,抽三鞭子。”


    “先排好先吃,後排的沒有了活該。”


    在馬棒的驅趕下,人群立刻開始亂哄哄的排隊。


    甲隊是匠師隊,一共43人。


    乙隊是學徒隊,一共98人。


    丙隊是家屬隊,一共155人,少數是婦女,多數是小孩。


    丁隊是夥計隊,屬於外聘人員,領工錢的。目前主要是賬房劉先生,還有十幾個外雇的夥計。


    這些人原則上是不管飯的,但是楊凡覺得整個鐵廠是一個企業,不好區別對待,如果他們願意在廠裏吃,也可以吃。不過要等其他人吃完。


    如果不喜歡廠裏的夥食,可以自己出去吃。選擇權在自己,就算是一種福利。


    大鍋前邊擺了一長排的桌子,桌子上鋪著布,上麵一字排開十幾個大不鏽鋼盆,裏邊裝著麵食和乞丐粥。


    麵食有竹夾子,自己夾。


    乞丐粥有湯勺子,自己盛。


    有些類似自助餐的形式。


    驢蛋大聲喊道:“排隊依次取餐,吃多少,拿多少,不許浪費,浪費的罰掃一個月廁所。”


    匠師年紀大,同時又是廠裏的技術擔當,理應給與最好的待遇。


    付老六是第一匠師,自然排在第一個。


    油條,媽呀,油條,雖然都是半根的,還有牙印,明顯是吃剩的。


    不過付老六可不在乎這些,現在能吃到油炸食品的可不是一般人。


    很多小地主還喝雜糧粥呢。哪裏找油星兒去。


    他激動的渾身顫抖,跟吳老二似的,得了腦血栓見誰都哆嗦。


    趕緊夾了幾根油條在盆裏,結果忽然發現下麵還有包子,看著外皮洇出來的油脂,天啊,肉餡包子。


    趕緊舍棄了油條,開始撿著包子往盆裏夾。


    他身後的常珠不幹了,看著這老不要臉的都快把包子夾完了。


    “幹嘛呢,幹嘛呢,給後邊留點,你個老不死的,怎麽不撐死你。”


    常珠是第二匠師,地位和付老六基本平起平坐,各自負責一個高爐。都帶著十幾個徒弟。


    付老六就當沒聽見,趕緊又夾了幾個,才向前走去,盛了滿滿一盆乞丐粥,滿的幾乎要溢出來了,才趕緊奔牆根走去。


    一路上,手被不鏽鋼盆燙的火辣辣的痛,齜牙咧嘴的趕到塊大石頭上吃喝了起來。


    匠師們都在東側席地而坐,吃喝著。


    “嘿,這個粥好,這個粥好啊,飄著一層油”吃飯的匠師好幾年沒見過油水了。顧不上燙嘴,喝的稀裏嘩啦的。


    能吃上雜糧粥就著野菜就算好日子了,哪裏還敢想著吃點油脂。


    “有滋味,放了不少的鹽巴,太好喝了”


    這年頭鹽可不便宜,很多人是吃不起鹽的,盡管這裏離海邊的鹽場不遠,但是層層加價後,鹽可是奢侈品。


    “還有香料啊,這是什麽香料,比丁香還香,真好吃”


    更不要說,現代的各種調味料了,這年頭香料都是阿拉伯商人弄來的,胡椒粉價格可比等重白銀。更不是百姓這個群體能消費的。


    還沒等他們吃完。家丁們抬著不鏽鋼桶過來了,張嘎噠親自掌勺,每人一勺子肉。


    “還有肉啊,謝老爺”


    匠師們又唿啦啦的跪了一片。


    雖然早就看到肉了,估計是老爺和婢女們吃的,沒想到匠師也有份。


    當然,隻有匠師才有每天的一勺子肉的待遇。其他人沒有。


    這充分體現了楊老爺對人才的尊重。


    想吃肉嗎,


    好的,你先成為匠師,那就天天都有一勺子肉吃。


    楊凡看到,學徒的眼珠子都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