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興隆崗,擺著幾張桌子,幾口大鍋,誘人的香味飄散在空氣中。


    楊凡端坐太師椅。


    下麵黑壓壓的一片足有五六萬人的流民,一個個衣衫襤褸,皮膚烏黑,扶老攜幼的趕來。


    興禾鐵廠剛剛放出招人的消息,附近十幾裏內的流民奔走相告,快速趕來。


    看著這些饑餓的人,楊凡心裏非常不忍,但他知道,雖然他銀行裏還有不到兩億,但是他也救助不起這麽多人。


    一個人在沒有肉食和油脂、副食的情況下,一天最少要吃掉一斤糧食,遵化現在附近的流民將近十萬人。一天就要吃掉五十噸糧食。


    印度大米最便宜,也要五千塊一噸。一天就要吃掉25萬。一百天2500萬就沒有了。真撐不了多久,必須有一個低成本的辦法才能決絕這些人的吃飯問題。


    所以楊凡想到了收集廚餘垃圾這個辦法。帝都是三千萬以上人口的大都市,一天產生的廚餘垃圾足夠喂養幾十萬人。


    這個不僅沒有成本,而飯店還要付錢給楊凡做清運費和垃圾處理費。政府還有按噸的補貼。而楊凡把垃圾弄到這裏根本不需要費用去處理。這些錢就都是淨利潤。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路數。


    而這些廚餘垃圾裏邊有大量的肉食和油脂,又是這個年代最缺乏的。而油脂楊凡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規劃,讓垃圾處理廠分離出來,然後用這些油脂做肥皂。


    又是一個無本買買。肥皂這種日用品,銷量之大,利潤之豐厚絕對能造就一個化工巨無霸。


    楊凡計劃讓猴子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畢竟其他公司是競爭不過楊凡的。


    趙富用鐵皮卷起來的擴音話筒喊著:“第一批,招募三千團練士兵。包吃住。月餉銀一百純銅錢。可當兩百製錢來花。”


    轟!人群轟動了。這是一個月二錢銀子的薪水。城裏做工的也不過如此。


    不過當兵是要拚命的。這裏的人還不知道怎麽熬過這個冬天。


    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年開春呢,還不如拚一拚看看。找不到活計肯定餓死,而且餓死全家。打仗可不一定會死。


    本來是想來遵化找些活幹。但看現在,城門都進不去,希望很渺茫。現在能有這麽好的差事,誰不想去。


    “必須要有家眷,沒有家眷的不要。興禾團練提供住處,可帶家屬同住。”趙富借著喊到。


    這是趙富和楊凡提出的,軍隊必須要有忠心,而忠心不是天上掉餡餅來的,早期必須要要拿家屬做人質。


    整整一天,都在麵試團練士兵。選兵主要看年齡,超過三十的不要。其次看身體,要身材高大強壯的。不能有疾病的,眼神不好的,夜晚看不清的,之後也會剔除的。最後看性格,要找老實巴交害怕官府的。油滑之人,市井之徒,潑皮喇虎之類一個不要。


    選拔還是很嚴格的,這隻是第一輪初選,計劃海選一萬人。之後落選的可以改為選礦工人。選礦工人落選的可以去亂石灘百戶所撿石頭,挖工事。沒有工錢但是管飯。


    今年繼續大旱,禾苗都枯死了,趙水根一家,交不起賦稅和雜捐,被抓進大牢,家裏隻好賣了地才把他撈出來。


    沒了土地,一家人隻好逃荒。到遵化來碰碰運氣。但這裏的流民太多了,城門不讓進,外邊的鐵廠也早就不招人了。找不到活計,再拖下去了,他隻能去做纖夫了。


    誰都知道當了纖夫,沒人能撐過五年,吃不飽,冰冷的河水,光著身子拉纖,身體垮掉隻是早晚的事。


    爹娘都快餓死了,還有一雙兒女也餓的兩眼無神,奄奄一息。老婆也餓的快走不動了,唯一一塊麩餅,老娘硬塞到他懷裏,一家人還指望他找到活計呢。


    今天聽說這裏招團練,他顧不得會不會去打仗,趕緊帶著一家老小來試試運氣。


    聽到一個月有兩百錢,他幾乎覺得自己聽錯了。二錢銀子啊,足夠養活一家人了。


    “喂,那個大個子,發什麽愣,到你了”


    趙水根趕緊跑過來:“老爺,老爺,我叫趙水根,我有的是力氣。”


    咚,一個石鎖扔到腳下,趙水根毫不猶豫的拎起來舉了十來下。


    楊凡樂了,這個石鎖能舉起來就可以進入團練,這家夥這麽瘦居然舉了十幾下。


    “看不出來啊,你這麽瘦,還挺有力氣的,是傳說中的骨頭裏邊全是肉嗎”


    哈哈,周圍的家丁都哄笑起來。


    趙水根也小心的陪著笑,“老爺,我兩天沒吃飯了,要是吃飽能舉上百下。”


    “嗬,看給你小子能的,這邊站著吧。你通過了。你有家眷嗎”趙富笑罵道。


    “有,有的,爹娘,我渾家,還有一雙兒女。”趙水根趕緊迴答。


    帶著你的家屬去那邊領餐具,然後去那邊打飯。


    趙富往後山背風的地方一指。一排大鍋煮著粥,香味隨風飄散。


    一個木質的腰牌扔給趙水根,明顯是剛趕工出來的,還帶著刨花的香味。上邊寫著他的名字。


    趙水根三步並做兩步走,急忙往迴跑,激動的還摔了個跟頭。


    “爹,娘,我找到事了,楊老爺收我了。”


    一家人喜極而泣,抱頭痛哭。


    “別哭了,快跟我去吃飯,東家管飯。”


    一家人互相攙扶著走到了後山的大鍋前。馬上有家丁過來組織排隊。全家一人發了一個不鏽鋼飯盆。


    “兒啊,這是啥做的,怎麽這麽亮,都能找出人影來。”


    “娘,我也不知道啊,這東家真是大善人,發這麽好的餐具。”


    終於排到他們一家了,一雙兒女盯著大鍋,一個勁的吃著手指頭。


    一個家丁拿起勺子,給每個人都盛了滿滿一碗,盡管很燙手,但是沒有人嫌燙,全都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這粥居然有油啊,太香了,好幾年沒有吃到油水了。”


    “還放了鹽啊”


    趙水根一家找了個大樹底下,坐在地上,用勺子把粥吹涼了,一點一點的給老娘喂進嘴裏,這會有飯了,老娘一口硬挺著的氣散了,頓時感覺兩眼一片漆黑。


    老娘已經餓的兩眼看不見了。


    吃完了飯,就有人過來帶著他們去碼頭上船。


    這些團練和家眷將在東山礦賣給楊凡的礦渣山那片土地上修建營地。同時負責看守礦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