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終於點火了,在沉寂了半年後,三號高爐在宋應星的指揮下,重新煥發了生機。


    清爐工作足足幹了兩天,宋應星做事非常細致,他鑽進爐膛,仔細檢查,每一條裂縫都不放過。


    直到他確認狀態良好,不需要修繕,才正式宣布開工。


    東山礦的第一批鐵礦砂已經運到了。


    “真是好東西啊,這麽精純的鐵礦砂,我還沒有見過”宋應星抓起一把籮筐裏的鐵礦砂和礦粉,看著從手指間滑落的精礦感慨的說。


    楊凡心說當然了,這是磁選的礦粉,不是其他鐵廠用眼睛挑的,能不好嗎。


    鐵礦石的品味直接決定了煉出鐵的質量。


    這個時代還不怎麽會脫磷脫硫,全是一些故老相傳的土辦法和偏方。沒人知道原理,但確實有效果。


    如果你的鐵礦品味比別人高,那麽你的鐵錠質量一定高很多。


    “先用這些鐵砂試煉一批鐵錠,用來做神槍的槍管。等把煉鐵的質量穩定了再開始鑄炮。”


    “槍管怎麽做”楊凡問道。


    “先把鐵不停的熔煉,時間長了,熔爐裏的鐵水會變白色,這時候放出來澆築成鐵錠,就是熟鐵。”


    “然後,用一根鐵棒做芯,把燒軟的熟鐵包裹上去,用鐵錘敲打成鐵管,成型後趁熱把芯棒抽出,等冷卻後一點點的把內壁鏜光滑圓潤。封閉鐵管的一頭,槍管就做好了。”


    楊凡一聽,這也太麻煩了,隻有老匠師才能幹這活兒,學徒肯定幹不了,單單把鐵敲成圓的就是不是生手能幹的。


    “廠裏有多少人能幹這活兒”楊凡問道。


    “迴老爺話,隻有五個老匠師能做,拋光內鏜這個活計隻有付老六能做。”趙富說道。


    “一天能做幾根”楊凡已經有些不報希望了,隨口問道。


    眾人驚駭的互相看看。


    “老爺,這一根槍管至少也一個月才能做出一根,實在是快不了啊”付老六硬著頭皮說道。


    他是第一匠師,隻能他來迴話。


    老爺生氣也沒辦法,做不出就是做不出。


    鏜內壁非常不好幹,全屏經驗,因為眼睛看不到內部,搞不好搞歪了,發射時肯定炸膛,就把槍管廢了。


    這個是一米長的槍管。


    楊凡有些煩悶,這樣的速度絕對不行,百戶所那邊很危險,等不了這麽長時間。


    難道真要給他們一人發一根長矛頭,去和馬匪拚命嗎。


    這樣要死多少。


    “能不能鑄造槍管”楊凡看向宋應星。


    “到現在,我還沒聽說過槍管鑄造的。應該是不行。”宋應星思索了一會說道。


    “不過以前的神槍確實有鑄造的,這動西嚴格來說就不算火繩槍。”宋應星說道,“但是質量沒有打製的槍管好,很容易炸膛。畢竟槍的發射使用頻率遠遠超過大炮,所以要求更高。”


    “如果要加強強度,就會做的很厚,這樣的話,槍頭太沉,加上長長的槍杆,士兵端不動,而且也不靈活。使用不便的武器還不如不用,不然到了戰場上會起不好的作用,得不償失。”宋應星繼續說道:“你想,為什麽這麽好的概念都沒有推廣開來,肯定是有原因的,九節神槍我也隻是在書上看到過,邊軍為什麽寧可用沉重無比的三眼銃,而不用一管九連發的九節神槍呢。”


    “既然炮能鑄造,為什麽槍管不能鑄造呢”楊凡非常不理解。按說槍管小更好做才是啊,如果可以鑄造,一排模具,可以直接幾十根一起鑄造。那就幾天的事。


    “我沒有鑄造過槍管。可以試試。反正我們的鐵料好,也許鑄造的不會炸膛。”宋應星說道。


    等第一爐鐵水練好。模具也做好了。


    楊凡第一次看到鑄造模具。


    這玩意挺簡單,就是讓木匠先用木頭做好一個槍管的木模型,然後按照口徑鑽個洞,裏邊填滿沙子。


    然後用泥巴把這個木模型包裹起來,留下一個孔洞。


    晾幹後,就算完成了。


    然後把鐵水從這個孔洞裏灌注進去。


    鐵水會把木頭燒掉,等到冷卻後,砸掉泥土,就露出了內部的槍管,然後再把槍管中的沙子挖出來,一根槍管就做好了,但是內壁還是需要簡單鏜一下。


    “開爐啦”


    隨著一聲喊,灼熱的鐵水依次灌注在一排三十個模具上。


    立刻泥巴外殼冉冉的熱氣升起,澆築口大片的火焰向外噴射。很快泥巴被燒的通紅。


    廠房裏的溫度急速上升。


    楊凡堅持在一線觀察,這些神槍是他第一批產品,盡管技術含量低,但是對興禾鐵廠意義重大。


    直到傍晚,第一批槍管終於冷卻好了。


    廠房裏點上了楊凡采購的電石燈,強烈的光照下,工棚裏一片通明。但是總有一絲刺鼻的臭味飄蕩在空氣裏。


    宋應星對這種裝進小石塊,加水就可以點燃的燈非常感興趣。昨晚剛發給他照明用的燈,他就翻來覆去的研究了半天。


    “開模”隨著付老六一聲令下,兩個強壯的學徒掄起大錘,開始砸這些泥模具。


    楊凡撿起一根槍管,仔細觀察,發現竹節的表麵非常光滑,做工還是很好地,看來這些老師傅都有兩把刷子,泥膜非常細膩光滑。


    用手掂量了一下,不輕,砸腦袋上絕對腦漿崩裂。


    學徒們開始掏鐵管裏邊的沙子。


    口徑還是挺大的有15毫米。


    其實楊凡不知道,這個口徑還算小的。


    此時歐洲最好的火繩槍,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


    該槍口徑23mm、質量10~11kg,全彈質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100m,采用機械式瞄準具,每分鍾可發射2發。


    雖然槍很笨重,大多時候隻能用叉形座來支撐發射,但射出的鉛製彈丸威力極大,能在100m內擊穿騎士所穿的重型胸甲。


    這個年代,大多數熱武器在80m以外幾乎不能造成任何傷害。


    西班牙人就是用這種武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


    楊凡現在搞得這種三用神槍,其實是最原始的火門槍。連火繩槍都算不上。


    僅僅比南宋和元朝使用的突火槍先進一代。


    裝填好後要用引線和火折子點火。


    連扳機都沒有。


    “東家,都掏幹淨了,簡單拋光了一下內壁。”付老六說道。


    “那就試試吧”楊凡說道。


    眾人拿起一支槍管,先裝填一發火藥、用木槌和軟木杆懟實,然後把鉛彈用牛皮包裹好放入槍管懟實。


    “所有人都退到那堵磚牆後麵”宋應星指揮著。


    火槍被固定在一個硬木大樹墩子上,對著十五米外的一個厚一尺的木板靶標。


    “點火”宋應星一聲令下,一個隻有十四歲的小學徒用火折子點燃引線,然後迅速趴下。


    砰!一聲槍響,槍口一陣白煙噴出。


    沒有炸膛,楊凡心裏一陣興奮。


    “打中了,”付老六興奮地跑去看看靶子,正中靶心,由於槍管長,火藥燃燒充分,做功距離長,加速性好,子彈射入靶心十幾公分。


    真實戰場要是有這個精度和威力,打穿盔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是固定在沉重的硬木樹墩上發射的,人的手肯定沒有這麽穩定,而且真實作戰距離也不可能隻有十五米,怎麽也得在三十米開外。


    那就沒有這個效果了。


    要是節節裝彈,前邊的行程短,甚至火藥燃燒也會不充分,前邊的威力會大幅變小。


    “裝兩發試試”宋應星說道,


    工匠立刻開始從新裝藥,這次裝兩發。


    砰!一聲槍響後,小學徒立刻爬起來點燃第二根引線。


    砰!又是一聲槍響。


    “太好了,沒有炸膛,也沒有引燃後邊的彈藥。”楊凡興奮地說道。


    接下來實驗安裝三發彈藥。


    砰!砰!


    第三發,一聲巨響,槍管炸裂。


    小學徒趴在地上,沒有受傷,但嚇得麵色蒼白。


    宋應星麵色陰沉,三發,就炸了!


    這槍管不能用。


    裏邊一定有裂縫和氣泡。


    但現在隻是實驗了一根槍管,並不能說明問題,和楊凡商量了一下後,決定這批三十隻槍管全部實驗。


    晚上吃飯時,楊凡拿到了實驗數據。


    三十根槍管,全部炸膛。


    打了七發的五根,打了五發的十五根,剩下的都是五發以下的。


    鑄造槍管完全失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