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陷入沉思,宋應星現在還沒有完全放棄科舉,對朝廷還有幻想。


    兩害相權,楊凡不敢冒險。


    雖然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首先宋應星和自己沒有實質的關係,他就不是自己的人。


    談不上用他,最多是幫個忙,還是為了熟悉高爐出品的質量,先拿楊凡的鐵練練手。


    就算是自己的人,用人不疑也是指結果,不是過程。


    是經過反複考察和試用之後,才會出現的結果。


    認可了,就用人不疑。


    而不是上來就完全放手使用。


    用人不疑不是把用人不疑當做拉攏人的手段。


    君不密,失其國。


    臣不密,喪其身。


    幾事不密則成害。


    國家之爭,你進我退,這種改變實力對比的技術。


    遠遠比一個宋應星重要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不可不慎重。


    楊凡決定在後院新建一座小型高爐。


    用圍牆封閉起來。


    專門作為軍工車間。


    建成後,調付老六過去負責。


    以後武器都在那邊造。


    還是自己的家奴放心。


    第二天,高爐都調試好了,大批的鐵礦粉也運來了。


    楊凡也做好各項安排,相關的原料也進入專門劃給宋應星的倉庫。


    宋應星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炮研究的事業中去了。


    對楊凡這邊車間偶爾傳來的火銃爆炸聲,搖頭苦笑,這個楊東主,真是鍥而不舍。


    鑄造槍管這條路走不通的。


    投機取巧,走終南捷徑是不行的,打造任何東西都來不得半點虛的,必須腳踏實地,不怕麻煩。


    慢功夫出細活。


    其實,鑄造出來的東西有氣泡和裂縫,是有辦法的。


    就是最開始宋應星說的,把熟鐵燒熱包在鐵棍上打,不停地捶打,會把氣泡擠出去,裂縫也能在捶打下消失。


    但是這個太費事。要打好幾天,還要反複用馬尿水淬火。


    最後還要用鋼鑽頭裝在鐵杆上用錘子一點點的往裏釘,因為熟鐵相對軟,這樣一點點的擴膛,同時也是對內膛進行拋光和鏜製。光是鑽就要一個月,這樣才能做出一根合格的鳥銃槍管。


    如果想精益求精,甚至有用兩層槍管的。


    宋應星沒過來浪費時間,正和楊凡心意。


    楊凡直接把車間封閉,門口由家丁站崗。由付六帶著十名老匠師,二十名學徒組成火器組。


    以後專門負責研發火器。


    三天過去了。


    三座高爐已經完全恢複正常生產。


    楊凡的模具已經到貨了。


    楊凡把快遞直接傳送過來,搬運到了車間裏。


    楊凡細讀吳胖子給自己的技術小冊子。


    裏邊給科普了一下中國的古代冶鐵情況。


    中國的鐵礦和歐洲不同,含硫含磷較多,這使得鐵具有熱脆性和冷脆性。發脆就會很難鍛造。


    鐵礦都是氧化鐵,什麽四氧化三鐵,三氧化二鐵等等。木炭中的碳元素和鐵礦石中的氧氣通過燃燒結合,變成二氧化碳帶走,鐵就被還原出來了。


    這種鐵就是生鐵,很硬。


    但鐵礦石含硫高,導致鐵發脆。


    冶煉時撒入生石灰,氧化鈣中的氧,就可以和硫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飛走。


    鈣會和鐵礦石中的雜質會形成鐵渣,浮在煉鐵爐表麵,可以通過撈走或者流出,排除出去。


    但磷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能選礦時選出去,不讓它進爐子。


    楊凡現在選礦主要是磁選,效果就好得多,磷沒有磁性,多次反複磁選後可以盡量除去磷。


    鐵比磷重,礦粉通過振動,可以讓磷浮在上麵,這塊還是有辦法的。


    效果隻能逐步摸索著提高。


    這三天,楊凡也沒閑著,等待新模具時,重點培訓新的選礦方式。


    把所有能勞動的人都發動起來,東山礦那邊,女人小孩子用簸箕顛,然後大人用磁棒反複磁選。把獲得的低磷度的礦粉送入興禾鐵廠的倉庫。


    目前遵化和蘇州、廣州的冶鐵高爐是這個世界的最高水平。高爐都是水瓶狀,又叫瓶爐。一座高爐一天一夜可以出鐵3000---6000斤。


    明代一斤600克。比現在多20%。


    一天可以出生鐵1.8---3.6噸。


    楊凡的三座高爐都是三噸的,這也是徐光啟非常滿意的原因之一。


    模具到了,匠師和學徒們都在好奇的看著。


    “老爺,這是上等好鋼做的模具啊,這得多少錢啊”付老六像撫摸著他老婆一樣,小心翼翼的撫摸著這些模具。


    真正的匠師,一看到好東西就走不動道路。


    “老爺,這鐵做的模具,澆築後冷卻就粘住了,拿不下來啊。”


    楊凡拎出來一袋子石墨粉,說道:“把這種粉末塗在上麵就不會粘住了。到時候用砂紙把粉末打掉就可以啦。”


    “原來還可以這樣啊,老爺英明”


    “真是奇思妙想啊”


    “這迴不用木模和泥模省了多少事啊,”


    “泥模還要陰幹,這迴時間都省下了。”


    付老六指著沿著牆壁一排大缸,裏邊灌滿了油。不解地說道,“老爺,這裏放這麽多菜油是幹什麽的。”


    “這個啊,淬火用的,鐵模冷卻很快,一會就可以拆掉模具,然後就把槍管扔油裏冷卻。然後用鐵鉗子夾出來燒紅在淬火,反複幾次。加強強度。”


    “什麽!用油淬火,這,這,這”付老六驚呆了,說不出話來。


    楊凡問道:“怎麽,油不能淬火嗎”


    “能啊,效果比水好,可是這也太貴了,油會燒起來,消耗太大了。”付老六肉疼的說。


    各位匠師心裏說這麽多油吃掉多好啊。


    楊凡笑笑說:“不浪費,這些就是平時你們吃的粥裏的油,被我拿來淬火了,以後粥裏就不怎麽放油了。”


    “啊!”眾工匠如喪考批,沒有油了。


    這十來天,天天喝上麵飄著一層油的粥,都喝的各個麵色紅潤,身上都開始有脂肪了。一下子不給喝了,都有點接受不了。


    “好了,要是這次實驗成功了,人人有賞,一人發一百錢。”楊凡給他們打雞血道。


    “老爺聖明”眾工匠立刻幹勁十足。


    “進料,開爐”楊凡一聲令下。


    學徒們立刻扛起麻袋,一層木炭一層脫磷鐵礦粉撒進去,然後再撒一層石灰粉造渣。就這樣樣子,三層一個組合,一層層的堆到高爐口。


    “老爺,進料結束”付老六稟報。


    “生火”楊凡一聲令下


    學徒們立刻點火,高爐生火,從下往上逐層燒起。


    半個時辰後,整個高爐內燒的一片通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