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有些鬱悶的摸摸鼻子,小娘皮吃醋了,看來沒事別老撩她,這個時代的姑娘一旦撩出火來可不好收場。


    楊凡這還是第一次接觸東瀛女人,那種貓一樣的乖巧,水一樣的溫柔,讓他有些著迷。


    海風已經有些涼了,吹拂著小娘皮的馬尾。


    “啊欠!”小娘皮打了個噴嚏。


    “走吧,咱們也迴去吧,這裏海風大,小心受寒”楊凡對小娘皮說道。


    小娘皮白了楊凡一眼。


    “你今天晚上先在客棧住一夜,我要去北塘口的暗樁,明早可能有飛鴿傳書,你等我的消息。”塗山月說完騎馬走了。


    楊凡看看天色還早,也就下午三點不到的樣子。


    轉身對張旮瘩說道:“讓弟兄們都迴大車店休息。剛發完餉銀,弟兄們出去樂嗬可以,但嚴禁賭博,敢進賭場的,讓憲兵小隊抓住一個打一個軍棍,不論職級。”


    “喏”張嘎瘩立正答道。


    老爺不知道怎麽迴事,弟兄們去找暗門子不管,但是特別痛恨賭博,這個時代當兵的哪有不賭錢的,抓到了就是痛打,絕不姑息,再犯就扣錢,三犯就開除。


    又對茗煙說道:“你去看看這周圍的船廠有沒有要出售的,另外這周圍的船匠師願意過來的,有多少雇傭多少,衛所匠戶營的匠戶有衛所長官願意放出的,有多少要多少,價錢好商量。造船用的陰幹好的木材也多收購一些。”


    茗煙辦事到是麻利,直接找當地的牙行,這些人消息靈通,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出售的船廠。


    位置在北塘口往北五裏地,是一個福建那邊的老板的,主要修造一些漁船為主,算不上很大,但是沿岸有上百畝地,地方倒是寬闊,以後擴建也有空間。


    老板這些年賺了些錢要迴老家養老,幾個兒子都去考科舉,也沒人願意接手,索性就出售了。


    楊凡去看了看,設施什麽的都很破爛,人員有七十幾個,二十個是老船匠,三十多個學徒,還有些幹雜活的。


    別的倒沒什麽,就是有一座幹船塢引起了楊凡的興趣,這個小船廠居然有這麽大的船塢,讓楊凡有些吃驚。


    經過詢問才知道,這裏原來是水師的一座修船廠,後來廢棄了,老板疏通關係,花錢買了下來,這座水師船塢是原來船廠留下來的,至少有一百多年沒用來造船了。


    他這裏也就修造一下小漁船什麽的。平時也就給小漁船刮刮船底,能用上幹船塢機會幾乎沒有。這兩年造船行情不好,一年也造不了三五艘漁船。上次接到造福船的訂單還是三年前。


    這個舊船塢有大量淤泥,長滿荒草,要清理出來要耗費大量人工。


    楊凡四下大概看了看,讓人用卷尺量了一下,船塢內部長度有83米左右,寬度接近45米。


    真心不算小了。


    英國的一級戰列艦,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全長70米,全寬才16米。這個船塢同時開工建造兩條都夠用了。


    “這是當年成祖皇帝時建造的,三寶太監下西洋時,主要船舶都在南京建造,當時有大臣提出北邊海域靠近京畿要地,也應該有修造大船的能力,才修建了這座船塢,盡管有兩百年了,但當時用的三合土加青石砌築的,到現在還非常堅固。別看淤積嚴重,長滿了荒草,但裏邊的石頭縫嚴絲合縫,現在還是利刃不能插入縫隙。”


    老廠主有些感慨的拍了拍船塢的內壁,大明這些年暮氣沉沉,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生意也越發難做。


    禁海時間長了,沒有大訂單,造過大船的老師傅逐漸凋零去世,漸漸地造船水平也下降嚴重。


    “你們現在還有造福船的能力嗎。”楊凡問道。


    “千料以下的還能造,再大的就不行了。”


    古代造船噸位用“料”表示,換算成噸,1料=0.325噸。千料就是三百多噸的樣子。算是中等偏下的的福船吧。


    “陰幹的木材有多少”楊凡問道。


    造船要用陰幹多年的木材,新砍伐的樹木是不能用的,準備材料這個最耗時間。這也是楊凡要買現成船廠的原因,新建船廠光是準備木料就要好幾年。


    “這幾年生意不算好,但是我們也積存了一萬三千多料的木材。都在儲木場那邊,可以去看看,都是十年以上,上好的木材。”


    楊凡看了一圈非常滿意,現在造船業不景氣,他接手也很難賺錢,但是他的目的又不是靠造船賺錢。


    楊凡主要是想研究一下,高速的船舶。將來好發展海外貿易。


    現在大明氣候這個樣子,他是不能指望土地有足夠的產出的,但糧食就整個東亞來說是不缺的,湄公河三角洲、紅河三角洲、暹羅那邊要多少有多少,隻要有訂單他們就給你開荒種植。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都有,那邊糧食不值錢。


    運輸就是最大的短板,一般來說,海運的運費最便宜,火車運費是海運的五倍以上。但現在的船舶技術太落後,太依賴季風。往返暹羅和天津要半年左右。讓楊凡感覺無法容忍。


    這裏邊的原因有航海導航的技術的落後,也有船舶本身的落後。


    這個年代絕大多數船舶航海隻敢沿著海岸線航行,用針路圖來標識沿途的地形地貌,比如遇見的島嶼、山脈、城市、河流入海口等,靠這些來導航。這樣肯定走了太多的冤枉路。


    直接橫渡海洋走直線就要有六分儀等導航器材,還需要有訓練有素的專業海員。


    船舶本身上,船身的線型、阻力大小、風帆的效率、水密隔艙抗沉性、舵機的效率等等都是製約遠洋航行的因素。


    但楊凡可以找到幾乎整個風帆船舶發展的全部資料,買一家船廠,研製先進的船舶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船廠您作價多少。”楊凡問道。


    “七千八百兩”廠主說道。


    “這點人,也造不了太大的船,這個價格有點高,如果五千兩的話,我願意買下來。”


    “這個價格絕對不貴,單單這座船塢,當年成祖朝建造的費用就有五萬兩白銀。雖然二百多年不用了,但挖出來還是可以用的。”


    “六千兩,再多我就不要了,畢竟我買來也是要賺錢的,現在造一條漁船也就二三百兩銀子的造價,投入太大收不迴來成本。”


    “好吧,就六千兩吧,明天咱們就去衙門辦理過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