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京師內九門,外七門,每門設千總把守,稱為門千總。相當於現在的營長,多則管三百兵、少則二百來兵,六品武官。


    大鋸茲噶茲噶的聲音傳來,胡祖望千總,感覺那不是在鋸城門的門栓,那是在鋸他的腦袋。


    剛剛接到九千歲的命令,不準開城門,什麽時候得到命令什麽時候開門,即日淩晨起,九千歲宣布京師外七內九十六個城門全部戒嚴。斷絕任何人員往來。


    可剛才他聽得清清楚楚,是陛下身邊的大太監王承恩奉旨迴京,讓他開門。當時就把他嚇了一身白毛汗。


    這種神仙打架的事情,他粘上還不粉身碎骨嗎,他不知道怎麽辦好,隻好躲著不說話。


    現在下邊的軍隊在用大鋸鋸城門的門栓,他徹底慌了。


    下令開火?打死他也不敢。


    那是欽差,他攻擊欽差會被誅九族的,到時候,九千歲可不會搭救他。


    大鋸一刻不停,楊凡和王承恩根本不怕城牆上守軍攻擊。欽差的旗牌都打著,就是守將下令攻擊,士兵和軍官也不會聽從。


    哢嚓一聲,門栓斷了。


    張疙瘩大吼一聲:“把門給乃公推開,衝進去。弄死這些王八蛋。”


    一陣牙酸的聲音,沉重的大門被團練們推開了,城門洞裏的兵丁嚇得一哄而散。


    “繳械不殺,雙手抱頭”團練們大聲吼道。


    團練們迅速衝進了甕城,驢蛋大喊:“欽差奉旨迴京,阻攔者斬”


    沒人敢攻擊欽差隊伍。


    但也沒人開城門,雖有守城門的官兵,但都蹲在角落裏抱著頭裝死狗,盡量希望不要被看到。


    大鋸又開始鋸城門,哢嚓哢嚓的聲音響起,木屑紛飛,沒幾分鍾城門大開。團練們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是沿著馬道衝上城牆,迅速占領城門和甕城的城牆、箭樓。


    把一百五十多個守軍都看押起來。


    不大一會,驢蛋拎著哆嗦成一團的胡千總來到王承恩、楊凡、塗山月的麵前。


    “跪下,狗東西”驢蛋一腳把他踹倒。


    王承恩臉陰的能擰出水來,聲音陰冷的問道:“誰讓你不給咱家開門的。”


    “欽差饒命啊,不是小的不開啊,是九千歲下令全城戒嚴,斷絕進出啊,小的不敢開啊。不是小的的錯啊!”


    “不是你的錯,嘿嘿,那咱家問你,你說這大明是九千歲大,還是陛下大。”


    “陛下大,當然是陛下大。”胡千總哆嗦著說道。


    “你還知道陛下大,那你這狗東西就敢不開門。砍了”


    驢蛋看楊凡,楊凡示意不要動。


    王承恩帶來的大漢將軍上前一步,把胡千總按在地上,手起刀落,血噴了一地。


    其他百餘人守城官兵嚇得人人變色。


    楊凡看王承恩已經處於爆發的邊緣,勸說道:“王公公,咱們不好再此多耽擱,兵貴神速,要馬上衝進皇城,晚了恐怕生變。”


    王承恩頓時醒悟過來,收拾這些狗才不急,趕緊去皇城才要緊。


    “請公公和我帶四百騎兵先行,先奪下東安門再說。”楊凡建議道。


    “對,趕緊進皇城要緊,一切聽你的。”王承恩知道自己不懂排兵布陣,還是聽楊凡的靠譜。


    “驢蛋你帶一個中隊的老兵,加上五百民夫,給我牢牢地守住這朝陽門。要是有失,提頭來見。”楊凡嚴厲的說道。


    驢蛋嚇得一哆嗦,老爺極少這麽嚴厲的和他說話。頓時感到此事的重要,大吼道:“老爺放心,人在城門在。”


    “你不在了,城門也不能丟。”


    “喏!”


    “張疙瘩你帶著大隊人馬跟在後邊,直奔東安門,到了東安門後立刻分兵把守承天門、西安門和地安門。立刻戒嚴,禁止任何人出入。”


    張疙瘩大吼“喏”


    王承恩隨即一揮手,四小隊大漢將軍帶著接管皇城四門的旨意加入了張疙瘩的隊伍。


    隨即楊凡和塗山月、王承恩帶著四百騎兵和一百多個大漢將軍騎馬全速向東安門馳去。


    此時正是淩晨,街道沒有人,倒是快的很,進了朝陽門就是朝陽門內大街,一路向東先跑到東四路口,轉而向南,奔馳了一會到了金魚胡同口,進入寬闊的金魚胡同跑到頭就是東安門。


    一共七裏地,騎馬十分鍾不到就到了。


    王承恩到了東安門,直接下馬,拿出腰牌和賜興禾團練錦衣衛籍入防皇城的聖旨。


    東安門是皇城的東門。


    按照明朝的製度,十六門共設官兵6863名(內城九門3759名,外城七門3104名),分兩班輪流上值,每門200餘名上下。這是城門和城牆的兵力部署情況。


    而負責保護皇帝的兵力都在皇城四門之內,包含紫禁城的守衛之軍”更多達八千多人。


    擔負皇帝貼身侍衛的有錦衣衛大漢將軍1507人,三千營紅盔將軍2500人。五軍營叉刀圍子手3000人。


    軍官有府軍前衛帶刀官40人,把總指揮16人,明甲將軍502人,勳衛散騎舍人無定員,旗手等衛帶刀官180人,總共有8300多人。


    設侍衛官6人統領,其中1人管大漢將軍及散騎舍人、府軍前衛帶刀者;1人管五軍營叉刀圍子手;4人管三千(神樞)營紅盔、明甲將軍。侍衛官由公、侯、伯、駙馬都尉等勳戚擔任。


    但守衛皇城的這些人不是每天都執勤的,一般每三天到五天輪換一次。每天皇城城牆內執勤的大概五百多人。


    分散在皇城四門和社稷壇、太廟以等處。朝夕分別候等在午門外,夜間則司更。


    其中五軍營叉刀圍子手全部在皇城值宿。


    掌侍衛官實行輪班製,每日一個,掌錦衣衛大漢將軍和叉刀手,每日都要值班。


    外城、內城、皇城合計二十門。守視軍士總計約為15000員名。


    皇城外圍有警戒哨所72個,設置警鈴傳遞報警,一般是麻繩連接的無數銅鈴鐺。而皇城的城牆內、皇城城牆和筒子河之間、筒子河外都設有守衛的將士。


    皇城城牆和筒子河之間、筒子河外都建有守衛值班室。一共有將近一百個值班室。每個值班室都配備了十名守衛。皇城城牆和筒子河之間的守衛之間,如果有事,要依次傳遞銅鈴報警。


    可見防守的嚴密,但現在大明已經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二百六十多年了,實際人數遠遠低於這個規定數字,皇城裏邊的兵不用打仗,無所事事,吃空餉能達到三分之二以上。


    皇城裏的守備基本完全廢弛,就剩下四個皇城城門還有個樣子。


    而今日的東安門掌侍衛官值守官是英國公的長孫張世澤。他老爹張之極就是跟隨在騎兵隊伍裏。


    楊凡看到這裏情況笑了,兒子怎麽可能不給老爹開門呢,陛下早都算計好了,特意昨晚安排的張世澤值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