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皺眉,如果真是林月如說的這個情況,自己還真不能一走了之。


    不論在哪裏,人如果要生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搞清楚這裏的遊戲規則,遊戲的參與方。能分清敵我這是大智慧。


    這世上有太多的人,一輩子都沒搞清楚遊戲規則是什麽。


    渾渾噩噩的被社會不停的毒打。


    隻能怨天尤人,悲歎自己命苦。


    剩下的人裏好多還沒有完全弄清楚遊戲規則就淪為了失敗者,被淘汰出局。楊凡可不想連這大明到底誰說的算,誰最有勢力都弄不清楚就是搞下去。


    所以,林月如算定了,隻要林月如開口,他就走不了,他一定會繼續聽下去的。因為沒有人會對楊凡說這些。


    “宋朝為什麽皇帝改變不了積弱的局麵,就是因為宋朝皇帝和文臣聯姻,皇帝的後宮被文臣滲透的很厲害,皇帝幾乎無法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皇帝可以處置個別的文臣,或者借著不同文臣集團傾軋鬥爭的勢,處置一些人,但皇帝絕對不敢對抗文官的集體意誌,否則,他可能就把自己玩沒了。”林月如幽幽的說道。


    楊凡想了想,有道理。


    這些女人都代表著身後的一方勢力,其實後宮妃嬪的生死榮辱,升遷降黜,和前朝的各種勢力的鬥爭密切關聯。


    如果,身邊人向皇帝下毒,防是防不住的。


    皇帝也總得吃飯喝水吧,怎麽防呢,沒辦法防,隻能不引起大臣的殺機。


    “所以,我朝建立後,太祖皇帝深知南宋的弊病,所以皇族子弟從來隻和武將勳貴聯姻,如果不放心勳貴,甚至在普通百姓裏尋找聯姻對象。寧可選商人的子女當駙馬和妃嬪,也不給文官滲透後宮的機會。”


    楊凡想了想,確實如此,他所知道的天啟和崇禎的皇後都是百姓人家出身。


    “太祖為什麽發動,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恆案、藍玉案,全是對著文官集團去的。那時候新朝剛剛建立,文官就迅速腐敗了。戶部侍郎郭恆就串通六部官員集體摟錢,數額達到七百萬兩,現在我大明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四百萬兩而已。簡直是喪心病狂,駭人聽聞。如果太祖不鐵腕鎮壓,大明估計很快就爛透了。”


    楊凡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剛開國就著這麽瘋狂,這明朝的文官們都是饕餮轉世嗎,胃口大的嚇死人。朱元璋還活著呢,就敢這樣了,吃相這麽難看。要是哪天他蹬腿了,還不上天啊。


    “太祖朝到現在,我大明的官員你知道都是哪些地方來的嗎”林月如問道。


    楊凡搖了搖頭,他還真不知道。


    “開國時,將領多來自淮西,文臣多來自浙江。胡惟庸弄死劉伯溫,就是淮西集團首領弄死了浙江集團的首領。就是淮西集團打掉了浙江集團。然後太祖又幹掉了李善長和胡惟庸,先後牽連殺了幾萬人,基本把淮西集團也幹掉了。於是河清海晏,世界終於清靜了,大明開國才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麵。”


    “之後的兩百年,南直隸和福建占一半左右。南直隸也就是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四省。這塊地方一直是最大的一股文官勢力的地盤,也是今天的東林黨的地盤。”


    楊凡點點頭,朱元璋幹的對,不然這兩個集團都不是好鳥,成天弄黨爭,正事都不用幹了。早晚把國家搞完蛋。


    “太祖皇帝起自赤貧,最心懷百姓,他把土地公平的分給百姓,修訂法律保護百姓,《大明律》裏甚至百姓造反都不牽連家人的,隻是自身死罪。可見對百姓的寬容,給百姓普法教育,頒布大誥,讓百姓人手一本,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太祖鐵腕反對文官摟錢,不許他們侵害百姓。這些都是地方勢力和文官不能容忍的。文官眼見鬥不過太祖,就培養了一個符合自己一方價值觀的皇太孫朱允炆。太祖後來看到這樣子不行,太孫完全被文官洗腦了,要是太孫登基,明朝恐怕很快就會完蛋。就想換成祖來繼位,結果太祖剛起意還沒來得及實施。忽然就崩了。”


    楊凡聽明白了,太祖和文官鬥爭的焦點是文官不合理的利益訴求,甚至文官貪婪的想控製國家財政。一個皇帝最重要的權力就是三點。軍權、財權、人事權。


    洪武朝的文官想把財政大權拿過來。遭到了朱元璋的瘋狂打擊和殺戮。


    郭桓拉那麽多官員下水,集體摟錢,就是要造成既成事實,逼迫朱元璋承認文官控製國家財政的事實。


    “成祖靖難成功,關鍵就是得到了軍隊的支持。”林月如喝了口水,繼續說道。


    “建文繼位後,黃子澄他們這些文人頭腦發熱,有些忘乎所以了,他們拿走了財政大權還不知足,又把手伸向了軍隊和人事權。甚至他們恢複了官員舉薦製,企圖暗中廢掉科舉,以後做官的途徑由他們壟斷。把百姓和寒門子弟排除出做官的備選範圍。一舉把財權、軍權、人事權都收歸文官。進而把天下的所有利益全部歸文官集團所有。”


    “當時全國軍隊是歸五軍都督府統領的。五軍都督府掌握在開國公侯勳貴的手中。兵部隻是負責後勤供應,武器修造等事宜。軍事調動權和指揮權、帶兵權在五軍都督府。”


    “鐵玄、黃子澄、方孝孺他們居然敢把軍隊的指揮權歸到兵部之下,由文人來領兵。把五軍都督府架空。他們太心急了。恨不得立刻就把兵權奪過來。”


    “這激怒了所有的將領,當時開國宿將很多都還健在。成祖靖難之役,其實就是全國武將對文官搶奪他們權力的反擊和討伐。最終成祖奪迴皇位,隨即恢複了太祖時期的政策。”


    “直到這時候,我大明的國勢還是蒸蒸日上的。但是暗流已經開始湧動。文官不甘心失敗,他們寧可傷害國家也要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成祖一生做了兩件事,一個是五征蒙古,一個是七下西洋。”林月如喝了口水,繼續說道:“五征蒙古,每次都集結了五十萬人左右,這是通過發動戰爭,皇帝禦駕親征,緊密的掌握住軍隊,防止文官勢力控製軍隊,架空皇帝。”


    楊凡聽到這裏,插話道:“那不用說了,七下西洋,為的就是海外貿易,以前這塊都是江南的世家們自己做的,瓷器產自江西景德鎮、福建龍泉窯。絲綢更是江南織造。港口主要是泉州,這些地區本來就是文官的大本營。成祖派鄭和下西洋,就是國家壟斷了對外貿易。這是和文官爭奪財政大權。靖難之役後,文官通過擁立建文,拿到的三個大權,全部又被成祖拿迴到皇帝的手裏。”


    林月如讚許的看了楊凡一眼,對楊凡舉一反三的能力非常欣賞。


    “不錯,這第二局,還是皇帝贏了文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