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禾團練淩晨抵達了南苑。現在南苑已經是一座大軍營。自從楊凡在這裏練兵,把這裏重新修葺一新後,這裏就一直作為軍營使用。


    畢竟大軍駐紮城裏也不合適。南苑地方很大,曆史上的南苑,地處永定河衝積扇前緣。


    明清時期南苑麵積為210平方公裏,約3.5個北京城。在一碧萬頃的草場上,六千餘畝碧水映帶其中,一畝泉、團河、涼水河、小龍河、鳳河等川流而過,117處泉源、25處湖泊棋布星陳,


    “其水四時不竭,汪洋若海”。豐美的水草旁,虎、熊、鹿、兔、麋鹿、黃羊、海東青、天鵝自由棲息,可謂


    “蒲葦戟戟水漠漠,鳧雁光輝魚蟹樂”。楊凡整頓京營時,把坍塌的圍牆修好,在裏邊的荒地修建了軍營和校場,射擊、訓練場地,馬場、牲口場、倉庫等。


    各種生活設施更是齊備,生活用水、取暖、穀物脫殼加工的風車磨房,大型食堂、宿舍等建築都齊備。


    這種按照現代七十年代標誌和樣式建設的軍營。生活條件也遠比這個時代的民居要好。


    京營走了以後,這裏就成了京城往來駐軍的一處固定場所。畢竟京城是不允許客軍隨便進的。


    隻有皇帝最信任的軍隊才能駐紮景山後教場。其他的各軍都得在南苑駐紮。


    奔馳了一天一夜後,興禾團練終於在天亮的時候抵達了南苑大營。王大安讓黃浩安排大軍入營後。


    立刻就帶著黃浩從永定門進城,去宮裏見崇禎皇帝。大軍安頓好了,已經上午九點了。


    此時,一直關注此事的崇禎早已得到了消息。大軍剛到南苑,就有錦衣衛迴京報信。


    得到準確的消息,他頓時覺得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在武英殿等待黃浩的到來。


    這幾天,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左良玉沒能守住虹橋。大批叛軍從十幾處渡口,渡河而來,左良玉和二虎拚命堵截,但他們兵力嚴重不足,見抵抗無望,直接潰敗到通州。


    此時通州已經是最前線。好在崇禎利用左良玉堅持的這幾天時間,發動民工,把通州大倉的糧食運進了朝陽門內的海運倉,通州大倉基本被搬空了。


    這也幸好是通州和京城有運河,船運十分方便,否則,這麽多糧食和物資,沒有半個月可搬不完。


    武英殿裏燈火通明,大殿裏不點燈采光不好。為了看清楚沙盤,裏邊點著十幾盞電石燈。


    一股瓦斯的臭味,澹澹的縈繞在大殿裏。自從興禾超市推出了高亮度的電石燈和家用中低亮度的煤油燈後,迅速受到大明百姓的歡迎,現在有大型現場照明需求,基本都是用電石燈。


    王大安一進殿門,趕緊快步小跑到崇禎麵前跪下,哭泣著說道:“讓陛下等的久了,奴婢把興禾團練帶迴來了。”這個時候,形勢非常緊張,皇帝已經等的煩躁不堪。


    此時,崇禎見這麽快就趕到了京城,還是有點吃驚的。遵化到京城正常要三天才能到。


    沒想到興禾團練一天一夜就到了。


    “臣黃浩,叩見陛下。”黃浩也趕緊過來跪拜。崇禎仔細看看,見帶團練來的居然是當初宿衛乾清宮的總旗黃浩,頓時高興起來。


    笑道:“兩年不見,黃浩你可是越來越壯實了。這次京城情況緊急,隻好再次把你們調來,真是辛苦你們了。”


    “陛下,這都是臣的已改做的,臣不辛苦,能為陛下分憂,是臣的福分。”


    “好,好,朕就知道,你們都是忠心的,各個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他心裏明白,這是小娘皮為了他溝通方便,特意選了個熟人。


    這黃浩當初隻有十七歲,瘦的和麻杆一樣。就是個子高得很。這次一見,黃浩又長高了不少。


    個頭足足有一米八以上了。而且虎背熊腰的非常壯實。興禾團練吃的好,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每餐必有肉食。


    吃的都是細糧,米麵主食管夠。當初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還不蹭蹭蹭的長個子,他們早上有牛奶喝,中午有牛肉,晚上還有蔬菜。


    他們吃的這麽好,再加上嚴酷的訓練,他們不強壯才怪。


    “黃浩,你即刻帶興禾團練到永定門外和周遇吉大軍匯合。受周遇吉節製,隨著大軍出擊通州,擊潰叛軍。”


    “臣領旨”黃浩叩首說道。看著黃浩領命而去。崇禎說道:“立刻命令周遇吉大軍出擊通州。”最後一刻他改變了注意,把五千錦衣衛騎兵留了下來。


    他已經聽到了錦衣衛的匯報。興禾團練路上,碰到香河的叛軍攻打漷縣。


    興禾團練直接發動騎兵突襲,一舉擊潰上萬亂兵。他也沒想到,一年多沒見,這支軍隊還在繼續成長。


    現今已經到了這般可怖的程度。三倍的步兵一擊而潰,全程不到一個時辰。


    兵部尚書李邦華有些可惜的說道:“可惜京營都調走了,周遇吉的車營是攻受之利器,如果能配上一兩萬板甲重步兵就更好了。”楊凡的河西守禦千戶所,正好是一個團3600人的編製。


    擁有五百輛鋼板包裹的四輪戰車。五百門重型發熕炮。又配上了張世澤訓練的六千多魯密銃火槍兵。


    防守可以說和鐵桶一般。現在,興禾團練一個團的精銳騎兵加入。可以在叛軍潰敗是追擊、砍殺。


    美中不足就是防守時兵力不足。隻有火槍手和車載成員。缺乏步兵配合。


    現在楊凡這一套,已經被兵部重視起來,視為清軍後,重新組建馬步兵的標準方案。


    很快,命令傳到了景山後教場。周遇吉立刻下令吹號,全軍集結。他是楊凡在守禦千戶所訓練出來的將領。


    指揮軍隊用的都是楊凡的那一套。軍隊作息都用軍號。衝鋒也吹號,下層軍官用哨子。


    撤退用銅鑼。戰場信號和命令傳遞用旗語。隨著軍號吹響,早已做好準備的官兵立刻衝出營房,到校場集合。


    糧食彈藥早已齊備。這幾天他們一直在等待出擊的命令。周遇吉站在點將台上,心裏有點期待。


    他自從天啟朝被張鳳翼帶迴兵部後,就很多年沒有出現在戰場上了。他就像功夫熊貓一樣,人在做麵,心在江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