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除了興禾收藏的六個人,書記和校長,孫主任,還有國按的同誌,每個人都盯著那個巨大的球體。


    “書記、校長,我必須立刻向上級匯報,把這裏保護起來。至於怎麽運走,還請等上級的指示”楚宸說道。


    書記和校長點點頭,這是必須的。


    保護國寶的安全是第一要務,其他的都好說。


    不到十分鍾,大批武警趕到,把現場嚴密的保護了起來,外麵拉起警戒線,防止閑雜人等靠近。


    大批的專家隨後趕來,在專家的指導下,小心的把球體吊運到一輛車上,然後在武警的押送下駛往燕大考古係的小樓。


    到了考古係的小樓內部,專家們開始在亮如白晝的燈光下,開始打開球體。


    “注意,外麵的繩索是明代晚期或者清代初期的,這種棕繩本身就是文物,不要弄壞了。一定要小心的解開。注意這個打結的方式,對仔細拍下來,這是明代的方式。”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專家說道。


    年輕的研究人員們更加小心,隨著繩索的一條條解開,取下。包裹的氈子呈現在了眾人麵前。


    一個老專家仔細用放大鏡檢查了之後,點點頭,說道:“看材質和織造的工藝,這是厄魯特蒙古的手藝,年代也很久遠。小心點別弄壞了。”


    氈子一層層的被打開,裏邊出現了好多牛皮的口袋,袋子口用繩子紮緊。專家們震驚了,這些牛皮口袋也是文物。


    至少有幾百年曆史。


    最後,一卷卷外麵用絲綢包著,套子包裹著的竹簡被取出來。


    鄔先生對這些古籍已經做好了整理。他在抄寫時,就分門別類,每一卷都套上白色絲綢的套子,並提寫了編號和名稱。


    瑤光在傳送時,故意衰減了碳十四的含量,使之和明末的年代相符合。


    專家們看到這些包裝如此之新,都以為是現代的,不過仔細研究發現,居然都是明末的織造工藝,當時就大為吃驚。


    明代的絲綢保存下來的極少,定陵出土的基本都損毀了,這些絲綢的價值無法估量。


    最後當一卷一卷的竹書被拿出來時,專家們幾乎都瘋狂了。


    這些竹簡都是用刀子在青麵刻上去的,不是用毛筆和墨在黃麵書寫的,這一切都證實了,這是西周初年的竹簡。


    西周簡,實錘了!


    現場頓時瘋狂了起來。


    一次性得到如此之多的西周竹簡,簡直時爆炸性的新聞。之前發現的西周直接的文字記錄就是青銅器上的銘文。但是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很少。一個青銅器上隻有幾十個字,甚至有的就沒有文字。


    這次發現了全套的連山易和歸藏易的竹簡。合計八萬四千字。這麽巨大的信息量時駭人聽聞的,就是整理翻譯就需要十幾年時間。


    《連山》,後亦稱《連山易》,古多隻稱《連山》,其名初見於《周禮·春官宗伯·大卜》,據傳為天皇氏所創。


    遠古有三易,《周禮》雲:“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曆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已成定論。


    此二易也成為華夏文化領域裏的一件千古之謎。


    曆來學界以為,連山易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連山。


    而這次發現的連山易第一卷,確實是以艮卦開始,和古籍上的記載相吻合。


    燕大曆史係和考古係的教授們激動的渾身直打擺子,這是見證曆史的時刻,這些竹簡保存非常之完好,一看就知道這就不是從地下挖出來的。


    出土的竹簡和在外麵環境的竹簡,區別很大,一眼就能看出來,可見這些東西都是一隻在世間保存著。西周到現在,三千多年了,簡直就是奇跡。


    教授們雖然從打開的部分內容上看到了史書上可以印證的部分記載,但是,保存這麽好的竹簡仍然讓人無法相信。


    就看上麵能否同意,用沒有字的簡,取下一部分做碳十四測驗,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西周簡。


    全國古籍專家組的專家在半夜時,也趕到了現場。


    虞老是專家組組長,此時正聚精會神的看著新出來的竹簡,一邊看一邊點頭。


    《連山》是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兇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


    不同於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觀論來指導概念論的辯證方法。其先天八卦圖,以艮(山)為首,主要講陰陽卦的對峙。


    虞老又拿起歸藏易看了起來,《歸藏易》是黃帝時代所用的易,以坤卦為主,坤是純陰,一切陽能“歸藏”到純陰的境界裏去了。


    虞老激動的渾身發抖,沒想到自己這麽幸運,有生之年居然能親眼目睹,這兩部早已失蹤了兩千多年的竹書。


    這兩部書兩千年來,始終是華夏文化之謎。


    把他的秘書可嚇得夠嗆,畢竟九十多的人了,要是太激動了,出點什麽問題,隻能叫救護車了。


    之前隻是管總給發過照片,並沒有看到實物,沒想到變化這麽快。先是不幸這個消息被泄露。引起了外部勢力的覬覦。


    國按隨即介入,把相關人員監視起來。


    然後居然是楊先生無償捐獻給國家了。據說已經驚動了高層。這段時間,關於這兩部竹書,真是一波三折。


    好在結局非常好,十個完美的結局。現在唯一的懸念就是最終花落誰家。


    此時燕大的校長和書記,真是滿麵紅光。這東西到了燕大,是如論如何也不會在交出去的。


    燕大上下一心,誓死要把這兩部國寶竹書留在燕園。校委會甚至連夜開會,撥款修建專門保存的倉庫和展示博物館。


    此時,故宮和國博的專家也到了,國內各個研究所和大學的專家也得到消息正在趕來。


    但是此時,燕大已經開始嚴格管理了。沒有燕大的批準,不在放任何人進入考古樓現場了。


    午夜時分,孫杏代表興禾收藏和燕大簽署了臨時保管協議。正式把這部分文物交給了燕大考古係管理。


    這裏也被國按,嚴密控製起來。任何人不經過允許不得靠近。


    大批檢測和保存的設備也正在從各地調運而來。


    孫杏等人離開考古樓時,已經是後半夜了,幾人一身疲憊,泰山之行也給攪黃了。但是大家都沒有怨言,因為今天她們有幸見證了一個曆史性的時刻。


    “嗨,真是充實的一天”黃瓊申了個可愛的懶腰。


    李莎莎捂著嘴打了個哈欠,說道:“困死了,”進了寢室,迷迷糊糊的把鞋子踢掉,像一條大蛆一樣拱到被子裏,睡了過去。


    孫杏笑著搖了搖頭,對林淼說道:“小楊總不知道今晚能不能睡好,價值連城的東西,說捐就捐了。”


    林淼笑了笑,說道:“真想看看他吃癟的樣子,嗬嗬嗬”


    此時的楊凡睡的正香,左邊摟著林月如,右邊摟著塗山月。


    突然楊凡打了噴嚏。


    “啊欠!”


    楊凡嘴裏嘟噥著,“媽的,誰在背後議論老子”


    隨著兩個小美女不滿的嘟噥聲,楊凡又睡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