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吉村,金閣。椎名女長老跪坐在地板上,對麵是桃子夫人。


    “夫人,關西的諸侯,我們已經把關係做的差不多了,他們對我們的鋼錠非常喜歡。對大明輸入的奢侈品也愛不釋手。但是關東那邊還需要繼續努力。那邊的情況更加複雜。而且那邊是德川家控製嚴密的地盤,我們容易暴漏。”關東、關西主要是指以關原為界限,以東稱為關東,以西就是關西了。


    關原是由北麵尹吹山,西麵笹尾山、天滿山,西南方向的鬆尾山,東南方向的南宮山所圍成的東西四公裏、南北兩公裏的盆地。


    關原是連接西北方向的北陸道、東南方向的尹勢的要道,是野戰的絕好場地。


    其實關原是廣義的,可以說沿尹吹山地、關原、鈴鹿山地。除了關原之外,在狹長的本州島上,大阪的位置正好處於中心的位置。


    位於本州島的蜂腰部位。控製了大阪一地,基本就可以把本州島攔腰切斷。


    桃子的大眼睛,眨呀眨的,在思索椎名長老的話。雖然,現在,因為楊凡的支持,她的實力每天都在增長。


    但是,她生性小心謹慎,生怕被江戶城裏那位發現。


    “我們現在發展的很好,其實,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當初關原合戰之後,關西諸侯戰敗,被來自關東以江戶為首的關東諸侯宰割的原因。他們這些老牌大名,心不死,人還在。一切可以給江戶找麻煩的事情,他們都樂意支持。”椎名女長老點了點頭。


    他們之所以能在鄉下,劃分區域,開設小店。在城裏開設商鋪。都是因為這些大名的庇護。


    而且桃子的先夫東軍大將的身份,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些都是她傳教和擴展生意的天然條件。


    “但如果我們在現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大肆向關東發展,早晚會被德川將軍發現的。我們現在,還遠遠沒有做好攤牌的準備。所以,還是像楊君說的那樣猥瑣發展為好。”椎名女長老說道:“不錯,至少目前的局勢雖然日漸危險,三代將軍對吉利支丹的迫害變本加厲。但目前浮在表麵的上的那些宗派,就是我們最好的掩護。讓他們和將軍鬥下去最好。我們晚一天暴露,就能多增強一份實力。”桃子說道:“我沒有太大的野心,隻是想自保而已。如果能在幕後支持信教的大名們,割據九州島,就是我最大的期望了。”戰國時代,勝負未分,所有的勢力都在尋求壯大自己一方實力的途徑。


    而西方商船的來航,讓他們發現了海外貿易這是一隻下金蛋的雞。當時所有的大名,尤其是四國島和九州島的大名們,都是非常支持的天主教傳教的。


    他們紛紛受洗入教。比如織田信長、鬆浦隆信、有馬晴信大名。大村家家督大村純忠等人。


    而西方傳教士傳教的大發展,主要來源於織田信長的支持。織田信長和佛教勢力有矛盾,所以,他支持天主教的傳教。


    為他們提供一切便利。甚至他的大軍打倒哪裏,就讓天主教傳播到哪裏。


    在曆史上,永祿12年,


    “第一次信長包圍網”成形後,織田信長與京都公家的關係日漸曖昧,織田信長之後與淨土真宗的石山本願寺兵戎相見。


    支持耶穌會傳教便意味著打擊佛教勢力、同時也能處理好與西南吉利支丹大名的關係、保障與南蠻的貿易。


    根據鬆田毅考證,1569—1582這14年間,信長在京都會見耶穌會士15次。


    在安土城12次。加上其他總計31次,兩者的同盟關係可謂貫穿始終。


    可惜,信長之野望,在嫡係鐵杆叛變後,戛然而止。天正10年,


    “本能寺之變”爆發,織田信長的重要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君信長。


    本能寺之變中織田信長死難,導致信長


    “天下布武”之路戛然而止。天主教失去了實力最強的支持者。這一次政變,改變了日本的曆史進程,亦改變了基督教在日本的命運。


    如果織田信長成功,他將建立織田幕府。那麽天主教將成為日本的重要宗教。


    可惜,耶穌會一百多年的發展和苦心謀劃,最終隨著織田信長的死去,而化為泡影。


    而豐臣秀吉在戰國時代,對耶穌會也是極盡拉攏之能。畢竟,誰都知道,隻有不擇手段的壯大自己,才是亂世的生存之道。


    但等到豐臣秀吉統一了東瀛之後,他從支持者,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迫害者。


    天正14年6月19日,秀吉頒《伴天連追放令》,宣布驅逐傳教士。


    但是,他顧忌影響海外貿易,實際上法令並沒有徹底落實。英國學者貝利指出,《令》頒布後,10餘名傳教士依然滯留在長崎並擔任葡萄牙商船長崎貿易的向導,130餘名耶穌會士仍在九州布教,教徒數量仍在迅猛增加,而以西班牙方濟各修道會為代表的其他勢力也開始進入日本。


    但是,秀吉的動機,深深的影響了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後,對秀吉宗教和貿易分離的政策,深以為然。


    他禁止天主教,為的是防止關西信教諸侯,勾結海外勢力作亂,也為了限製他們通過外貿壯大自己的實力。


    從這時候開始,幕府對教徒的迫害逐步開始加劇。慶長2年,秀吉下令把日本信徒及方濟各會修道士總計26人在長崎釘死在十字架上,次年,豐臣秀吉病死在伏見城。


    慶長18年,在家康已經明令禁止家臣信教的情況下,大名有馬晴信的宗教信仰敗露,旋即被剝領流放。


    隨即被迫讓家臣殺死。慶長19年1月,退居幕後的德川家康授意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組織起草了新的《伴天連追放令》,即


    “慶長禁教令”。宣布驅逐日本所有傳教士,其中包括89名耶穌會士、4名方濟各會修道士、2名多明我會修道士、2名奧古斯丁會修道士。


    德川家康病死後,二代將軍秀忠的禁教措施愈發激進,開始不斷創造借口,處死教徒。


    “京都大殉教”、


    “元和大殉教”相繼發生。元和9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上台後,再次炮製了


    “江戶大殉教”、


    “平戶大殉教”與


    “東北大殉教”等慘桉。更是出現了


    “雲仙地獄”與


    “踏繪”等諸多針對信徒的措施。學者井上清統計,1614—1635年,被迫害死亡的信徒高達28萬人之眾。


    吉利支丹信徒們,麵對屠殺忍無可忍。終於在1637年發動了島原之亂。


    島原之亂由於實力對比懸殊,被殘酷鎮壓下去,隨即,全日本開始了屠滅信徒的運動。


    1644年,也就是明朝滅亡的那一年,日本最後一位耶穌會士殉教,


    “無神甫時代”開始,日本的


    “吉利支丹時代”徹底終結。而楊凡早在1627年,接見桃子夫人時,就意識到,十年後的這場大動亂,是查收東瀛最好的機會,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布局在東瀛的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