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遵化和天津、京城的五家興禾錢莊,全部掛出了高價兌換黃金的招牌。三天後,揚州和南京的興禾錢莊也開始了兌換。五天後,廣州的興禾錢莊也開始了兌換。


    京津地區靠快馬傳遞消息。


    南京、揚州和廣州則靠飛剪船從海上傳送消息。


    飛剪船開通後,楊凡事實上已經控製了信息最快速獲得的通道。


    正常廣州的消息和信件到京城要一個月,就算是八百裏加急,也就是飛剪船的這個速度了。


    但加急四百裏都很少使用,更別說六百裏和八百裏了。這種高速傳遞消息費用太驚人了。


    隨著飛剪船的通航,楊凡已經在計劃開通客運和郵政業務了。


    這樣長江沿線和沿海地區就進入了快速通訊圈。人員、物流和信件業務是一塊大蛋糕。


    肯定能賺的盆滿缽滿。


    目前投入使用的飛剪船還隻有一條。


    但是船塢裏已經有六條一百五十噸的飛剪船在建造中。星辰號隻有八十噸,新船排水量增加了一倍,達到一百六十噸。


    按照大明的標準是一千料船。把船塢裝的滿滿登登的。楊凡迫切的需要建立一隻艦隊。


    一早上,南京城秦淮河邊上。


    興禾錢莊一開門就來了很多的顧客。


    因為興禾錢莊開通了匯兌業務,可以在遵化、京城、天津、揚州、南京、廣州之間用匯票通存通兌。


    極大的方便了客商的資金攜帶。


    這個年代可不太平,帶著幾千上萬兩銀子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大明這兩年,饑民遍地,盜匪橫行,海盜猖獗,就沒有幾條太平道路了。


    軍隊和衙役更是如狼似虎,驛站的驛卒晚上脫了公服誰知道他們是人是鬼。畢竟都半年沒發工資了。


    自己再不出去弄點,一家老小怎麽活啊。


    興禾錢莊的錢根本不走陸路,全部是飛剪船海運,陸地上的山賊馬匪,稅吏官差隻能幹瞪眼。


    一根毛,你們也別想撈到。


    有本事你遊泳追上來啊,你追上來我就交稅。


    海盜更是氣的要死,即不交保護費,也沒法搶劫。


    因為你追不上。累吐血的劃船加風帆也追不上。


    其實,追上了他們也打不過,飛剪船上的佛郎機炮和燧發槍絕對可以把他們揍出屎來。


    何況船上還圍繞了防止跳幫神器鐵絲網和裝備了手榴彈。


    如果真追上了,他們隻能更慘。


    十有八九不是下海去喂魚,就是被抓到濟州島那個基地去。等湊夠了五百人,就送到釣魚台島去挖鳥糞。


    現在,楊凡的地盤上已經開始春耕,有了好的種子和土地,肥料這一塊也不能少。沒有化肥的情況下,鳥糞就是最好的選擇。


    興禾錢莊和其他錢莊不同,在這裏存錢,不但不收保管費用,還給利息。


    這可是活久見的千古奇事。


    雖然活期利息隻有三萬分之一每天,也就是年息百分之一點二左右。但是蒼蠅再小也是肉啊。


    不用給保管費用,再加上利息,裏外裏可也是一筆錢不是。


    最主要的是安全啊,隻要帶著一張承兌匯票就可以走人,到了千裏之外直接去那裏的興禾錢莊提取現銀,多好的事情啊。


    要是自己雇傭鏢局押運銀車,費用大不說,還很危險,畢竟鏢局真打是幹不過大股匪徒的。


    聽說,不僅銀子可以走那種快船,以後還要開通客運業務,人也可以坐那種快船,南京上船,一天半就到塘沽和北塘口。再有半天就到京城了。


    這可有多麽方便啊,要是坐大運河的船到通州得一個月。


    “楊掌櫃的,早上好啊”一個商人對著另一個商人作揖道。


    “喲,黃老板,您好啊”另一個商人迴禮道。


    “您這是又來匯款嗎”


    “是啊,我兄弟在京城國子監讀書,每個月都要匯款三百兩銀子,那邊結交些有用的關係,也更好做生意不是,哈哈”


    黃老板家裏隻有他二弟是個讀書的材料,目前已經進了國子監,他家裏都指望著老二能科舉高中,好保護自家的生意。


    畢竟在大明這塊土地上,沒有權力的保護,富貴絕對不會超過三代。


    “咦,那是什麽”


    “本店即日起用白銀兌換黃金,一比七點五兌換,換夠為止”


    頓時很多人吸了口冷氣。


    現在雖然白銀有些貶值,但是可沒到這個價格啊。


    京城那邊也許能兌換到七或者多一點點。那是因為京城權貴資金往來用黃金更方便。


    但南方不一樣,越往南白銀通過海外走私貿易占用的越多。市麵上貨幣緊縮,這是貴金屬本位的痼疾。


    因為貴金屬數量有限,一但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就會造成貨幣不足。從而造成通貨緊縮,而打擊經濟。


    這也是後世各國拋棄金本位,使用紙鈔的原因。畢竟紙鈔可以無限量供應。


    越是商品經濟和外貿發達的地方銀價也越貴。


    南京這裏正常隻有六比一到六點五比一之間波動。現在市價隻有六點七左右。


    如果是福建那邊的泉州和月港(隸屬漳州)、廈門那邊恐怕隻有五比一到五點五比一左右。因為市麵上的銀子不夠用。海外貿易的利潤遠大於銀價。導致銀價上漲。


    而在內地商品經濟不發達反倒因為海外白銀的流入,造成通貨膨脹,白銀緩慢的貶值。隻能說經濟學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問。


    而黃金並不能直接用來做商品交易,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兌換成白銀再進行交易。


    因為明代初期曾禁止民間用金銀交易,隻允許使用銅錢和紙鈔。


    後來隨著白銀的大量流入,白銀被解禁,開始作為貨幣使用。但黃金始終沒有解禁,兩千年來,黃金的貨幣地位在明朝被正式取消。


    黃金因為種種原因流通性不如白銀,但儲藏性和保值性更好。所以大部分被窖藏起來,而白銀則被反複流通。


    現在這家興禾錢莊居然開出了這個高價,頓時大廳裏上百個來辦理業務的老板們都驚呆了。


    手裏有黃金的,立刻上前和櫃台的辦理人員詢問。搞清楚了,收購數額非常大之後,立刻跑迴家去把家裏窖藏的金子挖出來。這可是轉手就賺錢的好買賣。等這陣風過了,金價跌下來再吃迴去就好了。


    手裏沒有金子的,也可以和錢莊簽訂一份合同,用存款做抵押,約定一份期貨價格,限期交付約定的黃金。


    這樣子就可以跑到外地去收購黃金。然後迴來交付。


    這可是賺快錢的法門。


    跑一趟常州也就一天的時間,到那邊收購一百兩金子,一兩就有八錢銀子的差價,一百兩就是八十兩。


    一個來迴就可以賺八十兩白銀,這可是暴利啊,一個月豈不是能賺兩千四百兩了。


    算明白賬後,人都瘋了。


    消息擴散出來後,這些人也不做原來的生意了,都紛紛和興禾錢莊簽訂了黃金期貨合約,跑出去收購黃金了。


    他們在外地提高三錢銀子肯定能收到黃金,轉手就賺五錢銀子。


    別說一兩黃金賺五錢銀子,就是賺一錢銀子也有無數人幹。


    因為周轉太快了。


    要是在城裏擺攤收金子,一天能跑好幾個來迴,臨近縣城也可以一天周轉一次。遠些的三五天也可以周轉一次。


    此時,遵化、京城,天津也都轟動了。


    到處都是在收購黃金的小販。雖然一層層的收購,每一層的利潤都薄了很多,但是這些小商販的足跡快速的遍布城鄉。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金子要漲價了。趕緊賣掉換成銀子,等迴落了在買迴來。從曆史經驗看,黃金的價格極其穩定,這種短期猛烈的上漲是不會持續的。


    農村的村婦甚至把金耳環這種小件的首飾都賣掉了。現在金子大火,不論大小,隻要是金子就有人收購。


    陳小虎是一個貨郎。


    他每天跳著擔子下鄉,賣些油鹽醬醋茶、針頭線腦的,花布頭,小剪刀啥的。都是百姓生活常用的小百貨。


    這天縣城的貨郎們還沒有出城,忽然被宜興堂藥店的老板攔住了。他們平時也代賣一些藥店做的清涼油,行軍丹什麽的。


    貨郎們和藥店也算熟悉。


    “各位,老朽有個好買賣要送給大家夥兒”


    看到眾人都疑惑的看著他,白老板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我們南京是一兩金子換六兩半白銀,我給各位六兩八分銀子,你們到了鄉下盡管放開了收金子,大小沒關係,都要。隻要是金子,別管什麽耳環啊,戒子啊統統都要的啦”


    貨郎們頓時嗡的一下子炸開了,當貨郎一個月也賺不到三錢銀子,還辛苦的很。挑著擔子每天走三四十裏路。


    如果給村民讓利一錢銀子的話,很多人會動心把金子賣掉的。


    如果一天能換到半兩金子就有五分銀子的淨利潤,換到一兩金子就有一錢銀子的淨利潤。


    一天周轉一次,一次就有這麽多利潤,真是太刺激了。


    大明一斤六百克,十六兩製,一兩大概37.5克,沒幾件首飾就能湊夠一兩金子。


    對貨郎來說難度確實不大。


    “白老板,這是好生意,可是我們小本經營,沒有本錢啊。”


    “是啊,我們要用銀子去換金子,可我們隻有銅錢啊”


    白老板鬱悶的抹了把臉,這些人真是腦子不夠靈活,說道:“你們的貨物不就是錢嗎,可以用金首飾來買你們的貨物啊。這不是一樣的嗎,他們本來也要用銅錢來買的。”


    “對哈,是這樣子的啊”


    “就是啊,我怎麽沒想到呢”


    “唉,怪不得人家生意這麽大。我就是貨郎的命,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於是無數的貨郎奔赴鄉下村鎮。


    等他們迴來時,發現根本不需要去找那個白老板交割,因為在城門口就有無數的商人等著收購呢。


    一個比一個給的價格高。


    幾天後,他們肉疼的發現,可以自己去興禾錢莊交割。那裏居然一兩金子多給八錢銀子。


    楊凡作為一個放火,根本不知道他引起的這場風潮搞得有多大。


    大量的金子從內陸開始通過各個層級的商人迅速的向這八家興禾錢莊湧動。


    十天時間,僅僅京城就收購了一百噸黃金。足足266萬多兩。


    楊凡差點沒有驚掉了下巴,他知道明朝官員貪腐的厲害,沒想到京城裏他們居然藏了這麽多的黃金。


    楊凡不怕黃金多,現代社會不缺白銀,華夏每年出口的工業用白銀就i有一萬噸。他想買多少都有。


    小娘皮和林月如倒是有些不以為然。文官什麽的德行她倆一清二楚。被小娘皮和林月如拷打、逼供、抄家的文官可是不少。


    小娘皮看楊凡對黃金居然這麽有愛,忍不住說道:“老爺,你想不想幹一票沒本錢的買賣,有一個地方,那裏藏了比這裏多得多的黃金,隻不過,咱們不能讓人知道,這是我們幹的。”


    楊凡有些反應不過來,居然還有這種好事。


    林月如深深的看了塗山月一眼,塗山月對老爺真是死心塌地啊,這種絕戶計她都敢給老爺出。


    難怪老爺對她那麽好,自己是萬萬比不上的。


    這事要是泄露了,文官集團發起瘋來,皇帝都扛不住。


    看楊凡不了解怎麽迴事,林月如歎了口氣,抓起楊凡的手,用青蔥般的玉指在楊凡的手掌心裏寫了幾個字。


    林月如知道,自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已經不可能置身事外了。


    既然如此,何必讓塗山月一人收獲老爺的好感。


    再說了,文官把她義父搞得如喪家之犬,都遠竄蠻夷之地了,自己怎麽可能讓他們好受。


    今日就借著自己夫君的手,給他們一耳光。


    讓他們集體痛徹心肺。


    讓他們知道,閹黨也不是好惹的,知道打在那裏,你們最疼。


    楊凡感覺到林月如的手指寫的是六個字。


    “張家灣,李三才”


    楊凡的嘴角翹了起來,原來是他,自己怎麽把他忘了呢。這條老狗,可沒少弄錢。說起來也蠻佩服他的,一般人就是用耙子摟也沒有他弄錢的速度塊。在大明朝那是有名的。


    這事兒要是幹了,估計文官全得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