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安三溪,三十個百夫長,集體下馬,狂奔過來,跑到安三溪三步前,整齊劃一的單腿下跪,用右手撫胸,低頭恭敬的說道:“屬下參加哲別。”


    “快起來,都起來,你們都是我的好兄弟,”安三溪也紅了眼睛。“沒想到還有在草原上再見麵的一天。”


    “哲別,我們帶著部落和家小馬不停蹄的來追隨您的腳步,請帶領我們去討伐那些背叛王爺的人吧,讓他們為他們的背信棄義付出代價。”木青驢大聲說道。


    “我的兄弟,你們放心,公主在這裏,我們先招兵買馬,然後一個一個的去找那些害死王爺的人算賬,他們一個也跑不了。我在這裏對長生天發誓,就是追到天的盡頭,也要他們一一擒獲,獻祭在王爺和王妃的靈前。”


    “原為哲別效死”


    “色愣格,殺牛,宰羊,搬出梨花白酒,我要和兄弟們開懷暢飲,以慰十年離別之情。”


    當天,部落裏縱情狂歡,一壇壇的烈酒被打開,一隻隻烤羊滋滋的冒著油,無數的烤饢餅被抬了上來。


    他的兄弟們,一個個都喝的酩酊大醉。人人都非常開心。公主也出來接受了大家的拜見,喝了大家敬獻的馬奶酒。


    安三溪殺羊一點也不心疼,盡管他現在不富裕,人多,牲畜少。


    楊凡已經承諾提供足夠的糧食。不要擔心吃的。放開了招兵買馬,招降納叛。


    楊凡還計劃要把牛羊牲畜全部換掉。以此提高生產力,改善牧民的生活。這比什麽都重要。比什麽都有說服力。


    羊要換細毛羊,這個細毛可以發展紡織業。現在的本土羊毛太硬,做衣服紮皮膚,不舒服。隻能用來做毛氈。


    牛要換成三河黑白花奶牛,這個產奶特別多。遠遠超過本地牛。一年產奶四噸以上。退役後還可以做肉牛。


    除了本地馬匹,還要增加頓河馬和阿拉伯馬。繁衍出雜交的品種,逐步發展出適合本地環境的優良馬匹。


    以後,圍繞著城堡,將打井灌既,種植高營養的牧草,製作長期保存的青儲飼料。保證一年四季都可以定居飼養牲畜。


    采石場那邊有數百名被抓獲的草原馬賊做苦工,苦力們用鋼釺打眼兒,士兵用化肥炸藥填充,然後炸山,用采下來的石料修建房屋。讓牧民定居下來。


    這樣同樣一塊草場的載畜量就會極大的提高,用較小的麵積養活更多的人。


    現在草原上的方式,三千畝地的草場才能養活一個家庭。也就是兩平方公裏左右的地塊,而且要一年四季轉移遊牧,以免破壞了草根,明年這裏就變成荒漠了。


    這樣看來至少要十平方公裏才夠一個家庭遊牧所需。所以草原上的人很少,始終發展不起來。


    牧業想要大發展,需要大批有經驗的牧民。楊凡需要把牧民從台吉、牧主那裏勾引過來。來給他放羊。


    楊凡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解決千百年來,草原入侵中原的難題。


    那就是定居,農牧結合,發展集體經濟。改為飼養新品種的牛羊,發展毛紡織工業。這樣內地就會成為草原的貿易夥伴,而不是掠奪的對象。


    牧民習慣了依靠貿易而不是戰爭來獲取冬季的食物,才能真正的熄滅長城沿線的戰火。


    這三千戶牧民是安三溪當年部下的家卷。


    他們還帶來了很多土爾扈特部眾,他們聽說了哲別事跡,對哲別的主張和立場十分向往。


    願意過來投奔的牧民和奴隸滿坑滿穀,隻是沒有機會逃走罷了。


    他們早已受夠了那些腦滿腸肥的台吉們,聽說哲別給大家分牛羊,牧地。人人都按勞分配。無數人跟著跑來了。


    安三溪開心的不得了,這一下子就帶過來了一萬戶牧民。


    讓土爾扈特部和鄂爾多斯部損失慘重。安三溪準備向西再推進一下,打掉和土爾扈特部之間的幾個部落,吞並他們。


    這樣就可以把人口擴大到十萬人。十萬人,就是妥妥的大部落了。


    林丹汗的察哈爾部全部人口也不會超過六十萬人。他們有十萬騎兵已經是草原上最強大的力量了。


    根據楊凡的計劃,今後,這裏的草原將農牧結合。還要發展毛紡織、皮革、肉類加工等輕工業。


    這一帶草場其實不錯,就是離長城太近,蒙古部族都不願意在這裏多待。感覺不安全。


    這些年天氣變冷,而且幹旱,如果采地下水灌既,種植優等苜蓿和甜杆兒,然後在秋季時做成青儲飼料。足夠牲畜吃一個冬天。


    冬季再把牲畜裝進石頭房屋裏邊,即使沒有取暖,也可以讓牲畜在室內安然的度過冬天。


    畢竟石頭房子擋住了寒風。青儲飼料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即使冬天出生的牲畜也能活下去。


    況且,內蒙古這裏就不缺少煤礦,露天的小煤礦遍地都是,遵化不缺鐵,可以提供數以十萬計的鐵爐子。不論是人,還是牲畜的取暖都不是問題。


    第二天,安三溪把第一批建成的筒子樓分配給了這三千戶牧民。這些筒子樓圍繞在他的軍營外圍。


    能住在這裏的都是軍官,還有一些行政人員。包括楊凡派駐這裏的何種商業機構。


    這些舊部他準備請示楊凡,單獨編一個騎兵團。這些人以後就作為騎兵團部隊的直屬騎兵團,當做他的親兵使用。以後不管騎兵部隊發展到多大的規模,這些人都作為親兵使用。


    聽說一來就給分房子,大家都激動起來。畢竟都是逃到這裏來的,氈包什麽的都扔了。現在什麽都缺。


    安三溪直接就按照守禦千戶所的標準,把所有物資都給配齊了。


    三十個百夫長跟著他們的哲別來看房子。沒想到這裏條件這麽好。居然不住氈包,能住上漢地的那種房子。


    這個土樓高大的嚇死人,看著就像整體是一塊大石頭一樣,結實得很。感覺能住幾百年也不會損壞。


    這個土樓也是水泥和石塊建築的,和巴士底獄隔河相望。在河的西邊。


    百夫長們都分到了房子。每一套都是三室一廳的住宅。蒙古人哪裏見過樓房。走台和樓梯都把他們看傻了。


    土樓裏最高的建築是水塔,也是瞭望塔。用人力壓水井一級一級的把水從井裏抽到高處,然後用鐵管自流下來。就成了自來水。


    家家戶戶都安裝了自來水和抽水馬桶、下水道。每層樓都有垃圾豎井。生活太舒適了。


    看到自來水,木青驢等人驚得目瞪口呆。看到還有燒煤的鑄鐵爐子,幾乎激動的留下眼淚。


    哲別對老兄弟太好了,鐵多貴重啊,哲別居然舍得給老兄弟們每家一個鐵爐子。這個東西可比鐵鍋重多了。


    木青驢當晚喝的醉醺醺的迴到了新家。他老婆趕緊把他扶進來,三個孩子也瞪著小眼睛看著他。


    “當家的,哲別還是當年的哲別,對我們太好了”她擦了把眼淚。


    木青驢看到家裏都是榆木打造的家具,雖然沒有油漆,但是黃榆木紫紅色的色澤一樣好看。


    地上都鋪著地板,進屋要在門口脫鞋。家裏床鋪被褥,鍋碗瓢盆一樣不少。


    “下午,你們去哲別那裏,就來人給搬來了,現在咱們什麽都不缺了。聽說孩子還能去上學。”


    木青驢沒有說什麽,今天他看到的讓他震驚的已經太多了。


    “今後,咱們家就跟著哲別,哪裏也不去了。呃,”


    看到他要吐,他老婆趕緊把木質的垃圾桶拿過來。給他垂著後背。


    嘔吐了一會後,木青驢感覺酒意一陣陣上湧,這個蓮花白酒太烈了,不過自己太喜歡了,哲別說得對,這才是男人喝的酒。


    “那裏也不去了,就跟著哲別,真快活,那裏也不去了。”


    聲音漸漸的消沉了下去,木青驢像是鐵塔一樣轟隆一聲倒在結實的榆木大床上。發出地動山搖的巨響。


    鼾聲響起。


    她默默的給他脫去外袍和靴子,把他放好,蓋上被子。擦了擦眼淚,去廚房看看鐵爐子上的砂鍋,裏邊煮著大米粥。


    草原上糧食是十分珍貴的,因為糧食可以保存很多年,肉食可放不住。有一袋子糧食,冬天食物斷絕時甚至可以救一家人的命。


    粗糧都是天價,今天哲別居然給每個百夫長家裏都發了整整一擔百米,是白米啊。她以為自己眼花了,抓了好幾把,才確定沒有錯就是白米。


    她一輩子也沒吃過幾次白米,她舍不得做幹飯,就給三個孩子煮了一砂鍋白米粥。


    看著大女兒哈斯(玉石),帶著兩個弟弟扒著門框,目不轉睛的看著砂鍋裏翻騰著的白米粥,小臉上滿是渴望的表情。


    “馬上就好了啊,哈斯你給兩個弟弟把不鏽鋼盆拿來,這就給你們盛粥。”


    說完先給哈斯盛了一大碗,放在一邊等著放涼些。兩個小男孩就得用那種鋼盆了,一麵打碎了瓷碗。


    草原上瓷器可是隻有老爺們才用得起的好東西啊。


    想了想,她又咬了咬牙,從壇子裏掏出一塊鹹菜,小心的切了些,給三個孩子的碗裏都放了一點。


    草原上鹽比內地更是難得,沒想到下午還送來了一壇子二十斤的鹹菜。


    看著三個孩子狼吞虎咽的喝著粥,吃著鹹菜,她忍不住又流下了淚水。


    自從這些兵馬被台吉瓜分後,他們的生活直線下降,台吉們既眼饞這些精兵,又不信任他們,分配物資時更是那他們當後娘養的,受盡排擠。


    孩子們多久沒吃過飽飯了,現在好了,哲別又迴到草原了。他們又有了依靠。不用再寄人籬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