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皇帝登基以來,難得的開心的一天。


    薊鎮的造反鎮壓下去了,福王叔的那幫人,就像是一群被朕拔光了毛的公雞。雖然還在虛張聲勢的撲騰,可是京畿之地已經沒有多少他們的兵馬了。


    崇禎感覺自己昨晚,第一次睡了個好覺。早上起來神清氣爽。感覺這北直隸從來沒有現在這麽安全。


    薊鎮本來要裁掉三萬三千人的新兵。這次大變亂,直接死了五十萬軍民。薊鎮就剩下兩萬多人的殘兵。


    俘虜的三萬多人和死掉的那些,朕也不用在給他們發欠餉了,不砍頭就是開恩了,還敢跟朕鬧餉。


    而且,這些亂兵把順天府十幾個縣的士紳地主屠殺一空,大量的土地閑置了出來。長城南麵全是無主的荒田。這些土地也被崇禎趁機收歸皇家田莊。雖然沒得浮財,但是土地也是實實在在的收入不不是,將來分給皇子也可以減少對農民土地的掠奪。


    崇禎心裏計劃著,從楊凡那裏摳出來的四鎮兩萬步兵,被楊凡幾次整頓和訓練後,又上了戰場,現在早已今非昔比。成了一支有相當戰鬥力的部隊。他決定把這兩萬人和車營合編。強化車營的力量。


    同時,把錦衣衛騎兵擴大到二十個營頭,一萬餘人的規模。


    自己還準備在各鎮抽調精兵組建一支兩千人的親兵。


    這樣,這支自己親自掌握的軍隊,大概有三萬六千人的規模,足夠鎮守京城和保衛自己了。


    等楊凡在西北打勝了,就把京營調迴來,讓張世澤總督京營兵馬戎政,讓蔣家人做他的副手。他準備把京營的每一個團,交給一家自己信得過的勳貴,分而治之。這樣,他就更加放心了。


    崇禎在大衣鏡前,一邊穿著龍袍,一邊擔心著楊凡能把京營帶迴來多少。


    這廝打仗費兵,是有朝野共識的。怎麽也得給朕帶迴來五萬人吧。千萬不要傷亡一大半。


    「陛下,今日氣色真好,看著好精神。」袁貴妃在一邊幫忙整理著龍袍的下擺,一邊恭維道。


    皇後輕輕哼了一聲,沒有搭理她。


    田貴妃則在另一邊幫助皇帝整理袖口。她說道:「陛下,您今日帶腕表還是懷表。」


    楊凡進貢了十六塊腕表,還有一打十二枚純金鏤空表殼的精美懷表。崇禎愛不釋手,平時總會選擇一枚帶上。工作時看看時間也方便。


    「帶懷表,朕感覺懷表更莊重些。大明多少年沒有獻俘太廟了。」崇禎眼角有些濕潤。


    從土木堡之後,快兩百年了。大明在軍事上就沒有過這麽大,而且是一連串的勝利。


    這場軍功,可以說開疆拓土不為過。


    百年後,史書也得記上重重的一筆吧。朕至少是個有為之君了。


    當年成祖皇帝也僅僅是打服了蒙古諸部。也不過是分封各部酋長而已。


    而朕現在是把漠南清空了。把朵顏、哈拉沁、土默特、鄂爾多斯、阿拉善等部徹底消滅,貴族們一網打盡,如今都在景山後校場軍營裏待著呢。


    這等於徹底解決了蒙古的威脅。


    畢竟漠西蒙古很遠,漠北蒙古隔著大漠,威脅不大。就剩下東蒙古的林丹汗,以及一大票兒在察哈爾和建奴中間搖擺的幾十個部落。


    那些已經是遼東的範圍了。這是袁崇煥的責任,不是楊凡的責任。


    他既然跟朕保證五年複遼,朕就等著看。


    現在楊凡的活兒,快幹完了。就剩下漠西蒙古餘孽。能打則打,不行的話,能議和的話,朕也接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appapp】


    畢竟在朝廷看來嘉峪關外都是化外之地,能來朝貢不犯邊就行。隻要楊凡把青藏給朕拿迴來,西邊就鐵桶一般穩固了。


    所以,在崇禎看來,楊凡基本已經把活兒幹完了。


    現在漠西蒙古有些不認可,大明徹底吞並漠南蒙古的事實。


    還想繼續掰掰手腕。那就讓楊凡教教他們做人就行了。


    以他對楊凡的了解,楊凡擊退他們就是時間問題。


    甚至打到阿拉善去,把戰線推到居延海去也是有可能的,到時候嘉峪關和居延海兩頭堵住,漠西蒙古就會被控製在哈密以西了。


    崇禎穿好了衣服,滿意的在鏡子前轉了轉。


    這個大衣鏡足足有兩米高,一米五寬。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寶貝。是乾清宮裏的鎮宮之寶。


    這個年代的鏡子可是稀罕東西。都是意大利人用水銀法做的,玻璃製品又容易碎裂。海運風險極大,巴掌大的一塊都是天價。


    大衣鏡框架是紫檀的,沉重非常,沒有十個人是抬不動的。邊框上凋刻著九條飛龍,是給皇帝專用的。


    紫禁城的庫房裏不缺紫檀。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帶迴來上百船的紫檀大木用來做壓倉木。這些紫檀直到乾隆末年,才被十全老人禍禍完。


    周皇後看著二十歲的皇帝,意氣風發的樣子,心裏也禁不住的歡喜。


    周皇後也是一身盛裝,帶著兩位妃子,跪下大禮參拜,嬌聲道:「臣妾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崇禎高興地滿臉通紅,連忙扶起皇後,說道:「皇後快起來,你還有身孕,跪著身子不方便。」


    田貴妃和袁貴妃跪在皇後的身後,她倆低著頭,眼睛的餘光看著皇後高高隆起的肚子,心裏酸溜溜的。


    「兩位愛妃也快起來,」崇禎說道。


    「謝陛下。」


    王承恩進來低頭拱手說道:「陛下時辰到了,該出發了。大駕已經準備好了。」


    「嗯,路線都安排好了嗎,」


    「迴陛下話,都安排好了。陛下先從德勝門出城,去昌平皇陵祭祖獻俘。然後迴城在太廟獻俘。隻是獻俘之後,這些蒙古貴人如何處理,內閣那頭還在爭吵,沒有一致意見。」


    崇禎有些皺眉,這種事情他是不願意表態的。


    無非就是獻俘之後,統統押到菜市口砍了。或者陛下開恩,發配到什麽地方監視居住。


    不論他如何表態都顯得他不夠仁慈。


    最好是內閣議一議,給個意見,皇帝批準了就好。比如內閣人為應該砍了。皇帝表現一下仁慈把這些人都流放了。美名歸皇帝,嚴格執行國法歸大臣們。


    崇禎對東林的內閣愈發不滿了。這些人整天端著,也不願意揣摩聖意。一個個的整天玩清高。跟他們相處渾身都不舒服。難怪曆史上好多皇帝都寵幸佞臣。


    「哼,讓他們繼續議吧,起駕出宮。」崇禎生氣的說道。


    都到了這個時候來,處理意見還沒有出來。皇帝也是不打算等了。到時候朕就乾綱獨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