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一郎帶著他的部署三十人,揮舞著武士刀,衝到了跟前,掄起來就劈砍了上去。火槍手看著擠不進去,慌忙中連忙用火繩槍橫著去抵擋武士刀。


    小野今年五十多歲了,這把刀他練習了四十年,他手肘一偏,順著火槍斜著砍了下去。


    一雙手被直接砍斷,再一聲淒厲的慘唿聲中,滾倒了下去。後麵的武士衝了上來,沒有揮砍,而是直接捅刺。這樣效率更高。


    楊凡看的點頭,這些人都是老兵,臨敵經驗十分豐富,他們懂得變通,因地製宜,因時製宜,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靈活的使用武技。


    三隊一百多人很快就砍死了擠在門前的火槍手,衝了進去。


    火槍不能發射,還不如燒火棍好使。


    這些人打完第一槍,看到倭寇衝了上來,頓時就慌了。


    這個時代的火槍兵,強弱就看紀律,英國的龍蝦兵,可以麵對麵排隊槍斃的對射方式,連續開火三次,然後挺起刺刀衝鋒。


    這些火槍手裝填發射非常熟練,但是隊列和膽識不行,看到倭寇上來就亂了陣腳。火槍手最怕的就是亂陣,隻要隊伍一亂,就會被冷兵器砍殺。


    大明的火槍手遇到建奴時,普遍情況比這裏還要糟糕十倍。


    火槍炸膛率居高不下,火藥粗製濫造,射程太近,三十米外根本打不穿建奴的三層甲,而這個距離上,建奴的弓箭,幾乎射眼睛十中七八。


    “好耶!衝進去了哦”桃子嬌滴滴的握緊了小拳頭,向前揮舞了一下。


    這是她的兵第一次參加大規模的實戰,她對自己一方每一次小小的勝利都非常的在意呢。


    楊凡搖頭苦笑,這才哪到哪,李府是東林集體再北方的核心據點,那裏那麽好打。


    果然,剛衝去,門後麵就想起了爆豆一般的槍聲,衝進去的人倒了一地,剩下的連滾帶爬的有退了出來,躲在大門的兩側。


    “啊!怎麽會這樣子”桃子傻眼了。


    “那邊的指揮官也不白給,門口擠住了,後麵的指揮官,直接拉開距離組織了第二波橫隊。你的人衝進去太快了,沒有仔細觀察一下再往裏衝。所以吃了虧。”


    桃子心疼的心裏再滴血,戰場原來是這樣子的,隻要你做錯了,它馬上就反饋給你。但她也明白,戰場的經驗都是拿任命換出來的。


    就像武者的招式一樣,都是前輩用命換來的,那一招好使,都是百戰得來得。


    “楊君,我該怎麽做,”桃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小聲問道。


    “讓盾牌兵在前,連發火門槍在中間,長槍兵再後。用我教你的陣型衝進去。”


    “我明白了”桃子有些汗顏,自己平時學的刻苦,談論起來也是頭頭是道,怎麽一到戰場就發懵,似乎什麽都想不起來了,什麽都不會了,甚至不知道手腳往那裏放了。


    隨即她用母語發布了一通命令。


    三個方陣的中隊衝了上去。


    這些士兵使用的盾牌是楊凡賣給他們的鋁合金盾牌。


    東瀛人太矮小,他們要是拎著盾牌,就揮舞不了武士刀了,他們全靠靈活跳躍來搏鬥。


    楊凡給他們的鋁合金盾牌,強度是鋼鐵的數倍,但重量隻有三分之一。防護麵積大。一般一個小隊,裝備十個盾牌兵,十個火門槍手,十個長槍兵。


    長槍是東瀛古代五兵之一(武士刀、弓箭、薙刀、長槍、肋差)。他們管這玩意不叫槍,叫槍在日本稱為鑓(qiǎn)。


    日本早期沒有步兵集團作戰,長槍主要是蝦夷人的武器。


    鐮倉時代之前,主要戰鬥模式是一騎討,也就是武士單挑,或者互相射箭。最後用太刀肉搏。


    沒有兵團作戰,陣列作戰的概念。


    蒙古統一中國建立元朝後,兩次從東北的高麗(今韓國)渡海入侵日本發動文永之役。


    蒙古一方的士兵則多數持槍矛上岸戰鬥,而矮小的日本人隻有太刀、雉刀這類兵器抵擋,因為他們太矮,所以柄不長,結果吃了大虧。


    他們的國土大部分狹窄的崎區,山地不適合大規模的武士騎兵開展奔馳作戰。


    戰鬥模式也逐漸由騎馬武士們的騎射作戰向步兵集團作戰而轉變。東瀛槍由此發展起來。


    楊凡給桃子設計的空心方陣隊形,長槍依舊使用了他們的鑓和十文字槍。畢竟這個時候,他們使用自己的武器已經三百多年了,武器還是熟悉的最好用。


    東瀛的槍和華夏的有很大的區別,主要安裝的方式。華夏早期的長槍,如鈹,铩等,槍頭尾部是一種釘子狀結構,是插進木柄的,而中國的槍是套住木柄的。


    這就是著名的鋌裝和套裝之分。鋌裝的木柄是橢圓形的,可以劈砍,類似斧子的柄。套裝的柄基本都是圓形的,隻能刺。


    三個中隊,三百人衝進去後,之前的武士也跟在後麵衝了進去。


    楊凡等人也跟著從正門進入二進院落。


    隨著李府家丁的第二次射擊,裏邊煙霧彌漫。


    這一次鋁合金的盾牌擋住了火槍。一陣劈裏啪啦的響聲後,家丁們發現,對方的盾牌不知道是什麽材質的,看著很大,但那些矮小的人,用著一點不吃力,而且完全擋住了鉛彈,連凹陷都沒有。


    家丁們頓時慌了。三列的橫隊頓時有些混亂起來,有些人想要後退,被頭目們阻攔,頓時有些混亂。


    隨即,教團這邊盾牌兵後麵的火門槍兵開火了。


    從楊凡這裏購買的九連發火門槍,依次被點燃槍管側麵的引線。


    三十米內,這種連續發射的火門槍優勢極大。盡管遠距離不行,但是用來巷戰太好用了。


    它猛烈的連發火力,足夠把對方打的人仰馬翻。


    砰砰砰!


    這邊的教團火槍手,直接就連續九發把槍管打空。


    密集的鉛彈打了過去,家丁們火槍手居然也是著甲的,他們穿的是罩甲,這種甲類似齊膝長背心,前衣襟有從上到下的扣子。是兩層棉花片夾著一層鐵片的布麵甲。


    胳膊和腿沒有防護,便於使用火槍和行軍。


    盡管他們都穿了甲,但是距離太近,隻有二十米左右。而且楊凡賣出去的定裝彈藥中有鋼珠彈。


    一般裝填彈藥時,每隔著兩發,第三發就是鋼珠彈,用來增加破甲殺傷力。


    畢竟東瀛的幕府軍也是著甲的,盡管隻有胸甲時鐵片的,但是有些高級武士和將領使用類似板甲的西洋樣式的板甲胸甲。


    隨著連發火門槍的猛烈射擊,直接把火槍手們打蒙了。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麽猛烈的火力,劈頭蓋臉的打過來,超過了同等人數九倍的火力。徹底壓倒了他們。


    與此同時,在後院有一座大型碉樓,使用巨大的城磚加上三合土和糯米汁砌築的。這座碉樓高四層,頂部相當於五層高。頂部的女牆上,一隊隊的火槍手正急忙跑上來。


    一個五十多歲的員外模樣的人,正焦慮的和幾個家將談論著。


    “老爺,整個府邸都被包圍了,估計來了三千人以上。”


    “這些都是什麽人,哪裏來的,”李秋桐聲音發顫的問道。如今他是李家輩分最高的人,李三才的長子,現在的族長。


    “老爺,看裝束是倭寇,昨晚得到消息說是天津被倭寇占領了。那邊全亂套了。沒想到這些倭寇這麽快就打到京城近郊來了。”


    “倭寇,這可如何是好啊”李秋桐差點沒嚇死,倭寇,這可不是一般的匪徒,這些人殺人不眨眼,簡直是地獄裏爬出來的惡鬼。


    “老爺,不能再猶豫了,前邊快頂不住了。得立即把家卷都撤進碉樓,把家丁都撤退迴來,集中力量保衛碉樓。上魯密銃和斑鳩銃吧。現在槍聲一響起來,整個鎮子都會知道,我們在商鋪裏隱藏的八百多人手,還有鄉下的千餘民兵都會趕來的。”


    李秋桐有些遲疑的說道:“銀庫怎麽辦,銀庫不在碉樓底下,要是他們找到了銀庫,我們怎麽和朝中諸公交代。”


    “銀庫位置十分隱秘,而且銀子都是鑄成四百斤的銀坨子,俗稱鬼見愁。他們沒那麽容易找到,就算找到了,一時也運不走。還是先保住家卷重要。”


    另一個家將也附和說道:“隻要我們堅持一天,通州就有五個衛,京城有十二團營,很快就會有救兵的。”


    李秋桐咬牙下了決心,說道:“馬上把家卷都撤進碉樓,打開庫房,把我們私藏的魯密銃和斑鳩銃都拿出來,跟他們拚了。對了,把準備賣給口外的那幾門虎蹲炮和佛郎機炮也抬出來。不過了,火藥管夠。給我使勁的打,吩咐下去,打死一個倭寇,賞銀十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