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小鬆和司小柏終於自由了。家裏也不在管他們了。整個城的孩子都可以撒歡的跑出來玩了。


    繁重的秋收已經結束,脫粒並且晾曬好的糧食已經進了倉庫。各個大小社區除了留夠口糧,其餘的糧食都被官府收購,進入了官倉。


    生產隊和牧業隊做好了清算後,也給股東們按照工分發工錢,並且還有當年的集體經營分紅。而農民和牧民們也拿到了錢。


    楊凡給他們定的規矩是五馬分肥原則。


    百分之二十,作為稅收,交給楊老爺。楊老爺的體係沒有稅收也是不能自我維持的。畢竟他搞了那麽多的普及教育,全民醫療,供養軍隊,科學研究等。早期全靠楊凡墊付,可早晚都要依靠自身造血能力。


    百分之二十作為建設稅交給本地官府,用於本地官府運行公費,各種工程建設和公共事業支出。


    由於多倫城處於初創階段,不論是修城牆,修碼頭,修道路和橋梁,甚至開墾土地,建立公共衛生和倉儲體係到處都要花錢。


    現在楊凡的兩成稅收和本地的地稅兩成,合計四成都用於本地建設。


    等以後當地開發成熟了,楊凡才會真正從地方提取這兩成稅收。


    剩下的百分之六十是留給企業和個人的。


    百分之二十留在本社內作為資本公積金,用來擴大生產和企業流動資金。這部分屬於集體共有的資產。


    畢竟每年都要購買種子、肥料、補充修繕損壞的生產工具,沒錢是萬萬不行的。


    百分之二十,作為企業雇員的報酬。這部分按照多勞多得原則分配。25戶農民,在社裏上工的必須要有工資。


    最後的百分之二十作為股東分紅。這部分是按照家庭為單位的。一個家庭視為一個股東。


    幸福社今年一共種植了2500畝的高粱。一共打了200萬斤糧食。官府的收購價格一文錢兩斤。秸稈一畝地一錢銀子。


    賣糧食一共得了一百萬錢,也就是一千貫。大概相當於一千兩銀子。賣秸稈可得250兩銀子。


    因為本社有家畜要養,如更牛、馬匹、驢子、羊等。所以隻賣了200兩銀子的秸稈。剩下的給牲畜過冬吃。


    也就是說按照兩成的分紅,240兩銀子25戶人家分。一家大概不到十兩銀子。這可是一筆巨款。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第一年就能賺錢,還賺了近十兩銀子。


    司北溝一家八口都是勞力,這次收割還有工錢,因為幹的多,賺的比別人家多一些。工錢一共收入了十二兩三錢五分銀子。


    這個收入讓一家人樂的合不攏嘴。


    本來他們準備留下一部分高粱當作口糧的,最後老鍾叔等人一研究,發現吃高粱不劃算。


    高粱用來釀酒,算是經濟作物,價格比較好,吃掉有些糟踐了。


    不如都賣了,換成錢買迴來玉米吃,那個一文錢三斤呢。


    不論是棒子麵貼餅子,還是大碴子芸豆粥,一家人都喝了一年了。都吃習慣了。玉米麵條也好吃的很,又勁道又爽滑。


    省下三分之一的錢,可以買大豆,用來做大醬和豆腐,還可以買過冬的蔬菜。


    於是他們就把糧食全賣掉了。


    賣糧食沒有拿到銀子和銅錢,隻拿到了一遝子紙幣。這讓很多人有些恐慌,生怕自己一年的收成被無償的征收走了。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銀子和銅錢在這裏根本沒用,商店裏就不收這些東西,他們隻收紙幣。


    那些藏著銀子和銅錢的人,還得去錢莊兌換,才能拿著紙幣去商店和市場裏買東西。


    因為各個社,都是把收獲物賣給官府的,隻收少量的自留。所以,大宗買賣要去官府開辦的商店和市場。平時少量的家庭購買可以去跳蚤市場和路邊攤購買。


    但是很快大家就發現,用銀子銅錢沒有紙幣方便,路邊攤和跳蚤市場也就接受紙幣了。


    紙幣存在錢莊有較好的利息,而銀子和銅錢的利息少一半。算明白賬之後,百姓更不願意持有銀子了。


    農民賺了錢,先要還掉今年的貸款應還部分。這些貸款都是分十到十五年等額本息還款的。


    剩下的錢,每個家庭就可以自由消費了。


    官辦商店裏,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小到針頭線腦,大到牛馬車輛,生活用品,生產工具都有銷售。


    這段時間裏,大家踴躍購買最多的就是鑄鐵爐子。雖然今年新建的土坯房裏都有磚石砌築的鍋台和火牆、土炕。


    但是隻有做飯時燒火,冬天還是很冷的。草原上的冬天能到零下二十多度,和東北差不多的。


    這時候鑄鐵爐子就派上用場了。


    因為蜂窩煤非常的便宜而且耐燒。可以把鑄鐵爐子和火牆、火炕連接。這樣子屋子就可以整天保持溫暖。


    爐蓋上在放一把鐵皮水壺,這樣屋子冬天濕潤,也可以二十四小時供應熱水。


    現在多倫煤業已經開業了,在全城設立了四個分店。二十多個煤站。


    還有驢車運輸隊,送貨到家,負責裝卸。


    經營各種大小的鑄鐵爐子,鐵皮爐筒,鐵皮水壺,火鉗,蜂窩煤製作器等。


    煤站即賣散煤,也賣做好的蜂窩煤。可以自己做蜂窩煤,也可以買現成的。


    一城的人都準備好好休息一下,同時過一個安逸的冬天。


    現在田裏產量這麽高,收入好,冬天又是半年不能幹活,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這種生活真是太愜意。


    除了每戶一個壯丁要參加不定期的軍事訓練,基本沒有什麽事情。


    聽說官府辦的公共大澡堂和戲院也要開業了。人們都憧憬著,過一個享受的冬天。


    楊帆為了防止,這半年沒事,人們太閑滋生事端。從各地買了不少戲班,送到多倫組建戲園子,豐富一下文化生活。


    孩子們則開始瘋玩。這個年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是八九歲就跟著大人幹活了。他們的童年沒有太多玩耍的時間。


    但是,司小鬆卻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睡懶覺,出去瘋玩。天剛一放亮,牛就爬起來,背上他心愛的小背簍,拿起竹子長夾子。出去撿糞。


    司小鬆對種地怨念極深,太苦了。他不喜歡種地。為了擺脫當農民的命運,他絞盡腦汁尋找賺錢的機會。


    終於讓他找到一個,現在什麽最緊缺,肥料!


    於是,他早起撿路上的牲畜糞便。運迴家裏攢糞堆。家裏看他天天早起撿糞也沒幹涉他。這畢竟比吃去瘋玩好。


    他心裏計劃著,等過幾天,家裏更加沒人注意他了,就帶小柏偷偷越過鐵絲網,去挖田鼠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