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三溪的一聲令下,二十四個大隊立刻行動起來。


    十二個大隊,單獨以大隊為單位,每個大隊都排列出三排弩手的長條形方陣。


    大隊下麵還有小隊,小隊也是三排鋼弩配置的方塊陣。


    因為每個小隊的人數不一樣,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的更小方塊,每個小方塊大概有橫排20-30個人的長度,厚度一共是三排。以便於三段連環射擊。


    十二個大隊的三列橫陣後麵五十米,則布置了相互有點距離的楔形陣。楔形陣都是長戟兵。


    如果第一排被蒙古人突破,則第一排的戰士後撤。楔形陣負責保護這些戰士撤退到後方,重新編組第二排橫陣。


    之所以長戟兵采用楔形陣,是因為在和騎兵對抗中,陣型的厚度非常重要。三角形不論是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是最厚的陣。


    而且楔形陣的尖端對著蒙古騎兵,他們的騎兵勢必要被楔形陣的尖銳角劈開,向著兩側奔馳而去。這樣便於發揮側麵火力打擊蒙古騎兵。


    如果用橫陣,太單薄,很容易被騎兵衝開,導致陣型混亂而吃大虧。


    而三角陣不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防禦效果都是一樣的。隻要每個士兵轉動自己的方向就可以,根本不用變陣。


    所以,安三溪根據現在的戰場情況,布置了用於鋼弩三段射的,第一層防線和楔形陣第二層防線。


    遠處三百米處豎立著一些木杆,地上還有用石灰每隔三十米劃下的橫線。這些都是用於測距的。


    安三溪騎馬站在二線,一個比較高的土丘上。他的親兵四麵豎起了盾牌,用來保護主將。


    望遠鏡裏,煙塵滾滾。土默特人終於來了。


    十二個大隊,三列橫隊長方塊。每大隊的方塊長150米。總長度達到了1800米。這麽長的橫隊,基本把三萬土默特騎兵集團的正麵全部擋住了。


    土默特人來到五百米外,停下了。


    打撒帶著諸台吉,騎馬站在一個較高的土丘上。


    打撒雖然有七十歲了,但是他身體還算不錯。一雙陰鷙的三角眼,仔細的打量著對麵高處,那個在重重盾牌保護下的人。


    十年,彈指一揮間,這是一位好久不見的故人。


    他也有些老了,鬢角有了星星點點的花白,不複當年的少年英雄形象。


    他手裏有一個長筒望遠鏡,是晉商從福建那邊采購來的。據說是佛朗基人製作的。這些奸商,足足要了他三百兩黃金。


    yy


    不過確實非常好用,他愛不釋手。


    沒想到,時隔這麽多年,他又出現了,還是以這種方式。


    打撒苦笑,滿嘴都是苦澀。


    當年強大的土默特部已經分崩離析,各個台吉各自為政。


    順義王俺答汗的子孫自相殘殺。


    就像哈喇沁一樣,達延汗的子孫也沒好到那裏去。老把都要是活著,能活活再氣死一次。


    “尊敬的黃台吉,咱們是否勸降一下,畢竟對麵的也是咱們土默特的英雄。”布賚台吉湊過來說道。


    打撒看了他一眼,布賚連忙低下頭。


    “雄鷹離開了天空,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他離開了土默特,背棄了他的部族,隻能自取滅亡。你害怕什麽。”


    布賚不敢說話,隻能點頭稱是。


    但心裏打定主意,一會打起來,自己盡量往後躲。人的名樹的影,他當年被乃仁巴特爾弄怕了。


    蒼涼的牛角吹起。蒙古人的馬隊,緩步出陣。


    騎兵的最高水平,不是看衝鋒有多猛烈,而是看你的馬,控製速度的時候能有多慢。


    評價騎兵水準很高的一個指標,就是在於這匹馬能壓製到多慢。這才是考驗騎兵的最核心本事,因為能慢下的來的馬,衝鋒的時候,也會衝的最快!


    蒙古人深愔騎兵使用的訣竅。


    馬的步伐,一般劃分為四種。


    慢步,馬匹慢慢行進,馬蹄聲為1聲,也就是一個馬步,有四個馬蹄聲,速度大約為1.4米/秒。


    快步,馬在快走,一個馬步能聽到兩個馬蹄聲,兩個蹄子離地,一般能聽到兩個蹄子的聲音,速度為每秒3-4米。


    跑步,就是馬跑起來了,有時候四蹄騰空,此時,馬蹄聲音雜亂無章,速度為5-7米/秒。


    襲步,就是馬脫韁疾馳,碾壓一切,也就是騎兵衝鋒的步伐。


    為什麽要這樣劃分呢,因為亂跑一氣,馬很快就沒了力氣,就會陷入步兵的汪洋大海。


    一旦騎兵被困住,隻能自取滅亡。


    重甲騎兵高速衝鋒,其中最後階段的跑步和襲步不超過60步,這樣才能達到最大效果。


    超過這個步數,馬力就開始減弱了。所以一開始不能快跑,要逐步加速。


    現在,蒙古人都是輕騎兵。他們把距離設定為500米。正好是最大速度抵達步兵線,具有最大的衝撞力。


    遠處的安三溪居然排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讓蒙古人大惑不解。第一排是漫長的三列橫隊。第二排都是些小三角形陣。


    如此熟悉騎兵作戰的乃仁巴特爾在搞什麽!


    這麽薄的戰線,一衝就破。


    他熟悉土默特的騎兵,恐怕倒了閉著眼睛都能作戰的程度。他為什麽會出如此昏招。


    但是不管他,蒙古人做事實際,既然他犯了錯誤,那就是長生天的意思。


    看著前方一公裏多的戰線上,蒙古人騎著馬,彎弓搭箭緩慢的走來。步兵有些騷動。


    一千多米的騎兵戰線,緩慢平推過來的氣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一陣軍號聲響起。民兵們訓練時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一聽就知道,這是弩機射擊準備的命令。


    三排弩兵立刻把鋼弩從後背摘下來,把弩的槍托抵在肩膀上。


    一隻手握住弩機底部的握手柄,一手開始飛快的搖動棘輪給弩上弦。


    鋼絲和滑輪組極大的節省了體力,很容易就能上弦。


    卡噠一聲,代表上弦完畢,弩兵們立刻從腰間抽出一支弩箭,放在卡槽上。


    裝好彈的弩兵們,站立不動,等待命令。


    “全體都有,目標,最大射程三百米。拋射。預備。”隨著各個隊長的喊話,嘩的一聲,所有人舉起了弩,45度角度對著天空。


    弩機上有射表,他們清楚的知道射擊的角度和射程的對應關係,隻要按照操作就可以。


    最大射程,開始射擊。然後逐步減少距離發射,一直到到標尺最小處停止射擊,都有嚴格的規定。


    弩手們不需要看敵人,隻要下達了射擊命令後,就按照操典,每隔六秒射擊一次就好,射完了十支弩箭,就可以等待撤退的命令。


    這個距離上騎兵跑起來,隻有一分鍾的作戰時間,這是固定的。


    此時蒙古人的騎兵,已經從慢步變成了快步,馬匹開始小跑起來。蒙古人的戰線有些不整齊,好像波浪的曲線一樣。


    安三溪看到大批蒙古騎兵越過了三百米線,第一排已經倒了二百八十米左右。


    “放箭!”


    隨著一聲令下,無數的哨子聲響起。


    嗡!一聲巨響,上萬具弩機一起發射,弩弦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一片黑雲騰空而起。飛上天空。彷佛天空一下子變得黑暗了一些。


    弩手們根本不去看射擊的效果如何,他們在訓練中已經習慣機械的作出反應。


    一箭射出,他們立刻拚命搖動棘輪手柄,裝下一發弩箭。看著望山和標尺,調整新的仰角。


    六秒鍾後,又是嗡的一聲巨響。第二波密集的弩箭飛上天空。


    此時密集的弩箭終於飛過了天空的最高點,俯衝下來。


    楊凡惡趣味的讓工匠們,給箭頭鑽了一個小孔。雖然增加了成本,浪費了工時。但是,這種箭可以在俯衝時發出尖利的唿嘯聲。


    鳴鏑!


    想想就讓人怪激動的。上萬支箭,發出的尖銳的唿嘯聲,震耳欲聾,足以震撼人的心靈。


    蒙古人驚恐的抬頭向天空看去,天空中無數的弩箭正在風馳電掣的俯衝而來。


    連太陽的光芒似乎也被遮蔽了,變得暗澹了許多。


    這種恐怖的嘯聲,有摧破人肝膽的效果,讓人無比恐懼。


    轟的一聲,蒙古騎兵戰線騷動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