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重團的士兵們,用小推車,把一支支裝填好的九連發火門槍的槍管,推到前方。


    十隻槍管一捆,豎著在每個士兵的腳下放好。


    一會打起來,前麵的士兵隻管放槍就好,不用負責裝填。後麵的士兵會給他們裝填。


    馬上就要開戰了,軍號吹響了,這個號聲是警告閑雜人等都不允許出來了。


    一會蒙古人衝上來,就會一邊前進,一邊拋射。亂箭滿天飛,營區可沒有蓋子。萬一被流矢射中了,就不好了。


    營區內搭建了很多的帳篷。


    這些帳篷都是在現代訂購的,都是特製的。


    在帆布外麵加了一層防刺麵料和防火麵料,既不怕弓箭拋射,也不怕火箭放火。


    所以,沒事的人,躲在帳篷裏非常安全。糧食、物資和牲畜、草料也非常安全。


    蒙古人一片人聲嘈雜,亂哄哄的衝了上來。手裏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手持彎刀,有的拿著長短不一的長矛。甚至還有手持五股叉子的。


    看的楊凡直搓牙花子,這玩意不是插草料捆的生產工具嗎。蒙古人原來在大明的長期封鎖下,已經窮苦潦倒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隻能大致分出來不同的部落,一團一團的猥集在一起,大唿小叫的一起衝過來,沒有任何的隊形和配合。


    楊凡看的直撇嘴,一群烏合之眾。


    心裏也感歎,太祖和成祖把他們徹底打迴了原型。當年成吉思汗的國家軍隊,早已不複存在。


    那時候,成吉思汗打破了部落的藩籬。以千戶為基層單位,千戶隻對大汗負責。


    而千戶為了表示對大汗的效忠,必須把自己最傑出的一個兒子,送到大汗身邊加入怯薛軍。


    怯薛軍既是大汗禁衛軍,蒙古國最精銳的軍隊。他們負責保護大汗,同時也是大汗控製下麵千戶的人質。


    那個時代,蒙古軍隊,軍令政令統一,作戰效率極高,爆發出了令人震驚的戰鬥力。


    現在草原上,哪裏還有國家的軍隊,都是私人的武裝。人們都依附在各自的領主手下,苟延殘喘而已。


    林丹汗這個北元末代皇帝,也就是一個大點的部落那顏罷了。


    整個營地,鴉雀無聲。


    蒙古人有點奇怪,他們眼看就要衝到牆下了,怎麽這些漢人,一點反應都沒有呢。


    他們不會都嚇傻了吧。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


    轟!一聲炮響從山頂傳來。這是進攻的號角,開火的信號。


    楊凡腳下的這門號炮是最高命令發布的信號。


    瞭望塔上的軍官們,立刻站起來,猛吹哨子。


    嘟!嘟!嘟!


    蹲在腳手架上的民兵們,立刻站了起來,持槍向外。


    他們看到,三十米外,秘密麻麻的蒙古人,穿著破爛的皮袍子,扛著簡陋的梯子,一臉猙獰的衝來。


    “開火!”各級軍官們的吼聲,此起彼伏。


    三十米,火門槍的最大有效殺傷射程,這個距離雖然準確性不行,指哪裏不打那裏,但是殺傷力足夠,擊穿普通鐵甲沒有問題。


    蒙古人太密集了,這時候準確性沒有必要,隻要打出去,不打到天上和地上,基本能擊中一個倒黴蛋。


    因為,現在的火門槍又有了改進。


    發射藥製作更加精良,槍管改為平爐鋼水錘鍛造。解決了過去的問題,槍管很薄,但是性能更強,減輕了重量同時加長了槍管,增加了首發初速。


    這些槍管,都是趁著鋼條紅軟,包裹在鋼棍上用水錘不停的敲打,擠出氣泡和裂縫,然後反複淬火冷卻,增加槍膛的硬度和槍管的韌性後,用鏜床膛製出高精度的內管,最後在用水力機械鑽孔。


    本來楊凡是要淘汰火門槍的,但考慮到近距離的作戰,這種連發槍還是有很大的價值,所以保留了下來,做為給二線部隊的製式裝備。


    鉛彈現在都是軟鉛包裹著鋼製滾珠的穿甲彈。都是衝床出來的,外形非常標準的球體,增加了準確性。


    牆上的士兵們立刻就抓起火門槍開始射擊。牆下的士兵們也同樣把火門槍從半尺見方的射擊口伸出去。


    準備牆上的士兵打完一根槍管後,換裝槍管的空隙時,第二輪射擊。以便行程連續的火力輸出。


    馬車的車地盤下麵,也趴著兩個士兵。


    他們也在用火門槍射擊。


    這是為了防止敵人從車底鑽進來。這裏必須放置兩個士兵。


    此時此刻,在遠處的小山丘上,莽古爾泰、汗阿海、布顏阿海、杜棱固英、萬丹衛征等人都看到,遠處那個藍色的車城異變突起。


    忽然間一聲炮響。


    緊接著,三麵牆壁,上下兩層,同時噴出了火焰和硝煙。


    一時間密集的火槍射擊,幾乎把整個牆體照亮,煙霧迅速蔓延,幾乎把城牆包裹。


    已經衝到了牆體三十米內的蒙古步兵們,像是割倒的麥子一樣,前麵基層向前撲倒。後麵的被更後麵的人推搡著,繼續前進。然後又在下一輪的射擊中撲倒。


    民兵們第一發,第二發,第三發,還概略瞄準一個人開火。


    但是,之後就不用瞄準了,因為連發槍發射速度快,栗色火藥也是黑火藥的一種,雖然燃燒均勻性好,但煙霧一點都不少。


    煙霧起來後,前麵的能見度迅速減低,很快就白茫茫的一片,什麽都看不見了。今天草原上萬裏無雲,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但是,沒有風,火藥發射的硝煙,沒法快速的被草原上的大風吹散。


    民兵們看不見下麵的蒙古人,但是他們知道,下麵全是蒙古人,他們平時機械的訓練起了作用。他們不管下麵的情況,就是不停的發射,很快就打空了一根槍管。


    下麵衝鋒的都是部落牧民。


    蒙古部落都是大部落下麵有小部落,小部落下邊有基層部落。這些基層部落就和安三溪他們最早到草原上,征服的那個部落大小差不多。


    因為遊牧必須分散在草原上,因為一塊草地養不了太多的人。


    那顏帶著本部落多則一百多,少則七八十人的壯年男人,一群群的衝上來,快速的被火槍打翻在地。


    一個小部落的那顏,眼看著自己部落的幾十個人在火槍下,一個個的倒了下去,眼睛都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