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反複訓練帶來的條件反射,所有人沒有過腦子,立刻就趴在了地上。


    上萬人,忽然趴下是及其壯觀的。發出轟隆一聲巨響。所有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匍匐在地上。


    緊接著,前麵一陣陣火光閃爍,硝煙和烈焰從炮口噴薄而出。無數的球形實心彈和霰彈在後背上方空間,尖嘯著掠過。


    帶來的熾熱的勁風,即使穿著板甲,仍然讓人從甲縫裏感覺到灼熱的氣浪。


    韓慶源他們趴在地上,捂著耳朵。這裏距離前方的敵陣不到一百米,炮口發出的巨大噪聲,直接向著他們而來。


    震的耳朵嗡嗡響。這些大炮都是八旗裝備的繳獲自明軍的火炮。也就是前文中努爾哈赤規定,每個部隊裝備大炮若幹門,所指的那些火炮。


    這些大炮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很多鐵箍的短粗鼓炮身。它們絕大多數長度都不超過一米,普遍在七十厘米上下。


    口徑和長度比一般都在十比一左右。材質主要是青銅、熟鐵和生鐵。采用鑄造或者鍛造製造。


    這種炮的炮尾是平的,就像壇子底部一樣。沒有紅衣大炮那種碗形還帶一個小圓球炮尾。


    炮尾前是藥室,這個部分膨大起來,像一個鼓一樣。因為炮身短,這個設計可以多裝藥,提高射程。


    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矮將軍、賽將軍等這些不同的名稱就是指火炮的口徑。


    因為長度都差不多。一號最大,然後口徑依次減小,重量也逐步減小。


    三將軍重量就在95斤左右了。三將軍及以下火炮,炮身自帶提手,緊急情況下,可以提著走。


    機動性好,便於攜帶。使用上,可以裝球形實心彈和霰彈。明軍還喜歡混裝,即先填入霰彈,再裝入一顆實心球形彈,一起發射。


    這些將軍炮,一般都需要放在車上機動。小型的可以人背肩扛和馱馬馱運。


    戚繼光對大將軍炮做了改進。把鼓起來的藥室開口,在這個位置裝入類似佛郎機炮的子銃。


    改良後的這種炮叫做無敵大將軍炮。也根據口徑重量分成一號到五號。


    兵部尚書葉夢熊對戚繼光的無敵大將軍炮不滿意,認為仍然太重,發明了鍛造法的大將軍炮。


    重量大大減輕。葉夢熊說,薊鎮火器最大的莫過於無敵大將軍,其子銃重達150斤,母銃為銅製重達1000斤。


    葉夢熊利用無敵大將軍炮的設計,鍛造炮身和子銃,將其加長3倍,達到6尺長,全重僅為二百五十斤。


    可以發射7斤合口鉛彈,配3斤子彈和更小的總重1斤的


    “孫彈”二百發,射程可及800步。這種炮發明後,又根據實際應用,對尺寸擴大和縮小。


    也分為1~5號大將軍。通過這次戰場的實際考察,楊凡已經完全搞清楚了,建奴口裏的大炮都是什麽玩意兒了。


    之前他看資料,明代文獻所指的


    “將軍炮”,就是這些從倍徑比看,大多約為10~12左右的玩意兒。


    這玩意就是永樂時期發明的,所謂的


    “神炮”


    “神機炮”。這些也是指這類大小不一的


    “將軍炮”。在楊凡看來,這些都是些破爛貨。也就各種大小規格的佛朗機這種長身管的後膛加農炮還算可以一看。


    建奴鑄造紅衣大炮還是皇太極中後期。訓練非常嚴格的軍官,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們當機立斷,命令民兵部隊在漢軍旗的大炮和重型火銃開火前,及時臥倒。


    這些措施,使得漢軍旗發射的彈丸,紛紛從民兵們的後背上方一兩米的距離上飛過。


    極大的減小了傷亡。隻有後麵很遠處,有些射程近的炮彈落地,有限的打死打傷了趴在地上的十幾個人。


    正藍旗的重步兵則列陣站大炮在後麵。靜靜的等待著。他們打算,火炮給明軍造成重大傷亡後,直接突擊進攻。


    一次性摧毀明軍。不得不說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明。但是,聯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楊凡的操典,比他們多了四百年的戰場經驗,自然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火銃射擊可以硬剛,因為板甲靠譜。如果對麵是火炮射擊,軍官就立即吹哨子,全體臥倒。


    這樣,不論是球形實心彈還是霰彈,就都沒用了。這東西都是直射武器,不可能向地麵打。


    這種原始的火炮俯角和仰角都很有限,因為炮架設計的很原始。大軍趴下後,直接也把後麵的野戰炮營和機槍營露了出來。


    楊凡在騎兵出動前早就安排了炮兵出來壓製敵人。這些大將軍炮因為身管短,射程很差,一般都在一百米到二百米之間。


    少數能達到三百米。畢竟葉夢熊的炮遼東很少。建奴也沒繳獲多少無敵大將軍炮和鍛造大將軍炮。


    都是小炮居多。而且一號大將軍數量也比較少,漢軍旗還是沒有太多的。


    他們有的,多數都是三號大將軍。而楊凡的三磅炮的工序是,鑄造完成後,燒紅了用水力鍛機鍛打。


    然後再用鏜床挖出炮膛,這種炮的長徑比達到了36倍徑。楊凡有這個時代最好的發射藥----栗色火藥。


    再加上長炮膛加持,可以達到極高的初速。雖然口徑不大,但是穿透力很強,威力可觀。


    做這麽長的炮管即使奔著擊穿盾車去的。這個長徑比已經非常大了,現代的很多火炮還有39倍徑的,雖然主流都是45倍徑,最新的都是52倍徑了。


    楊凡的三磅炮直射射程超過750米,初速遠超這個時代的火炮。炮營擁有三十門三磅炮。


    部署在距離漢軍旗火炮的五百米外。這裏,漢軍旗的火炮根本打不到這麽遠。


    而楊凡的三磅炮則完全可以打到他們。漢軍旗開火後,野炮營立即開火還擊。


    漢軍旗的大將軍炮,質量參差不齊,性能也差距很大,但都紛紛落在了臥倒的大軍後麵,根本夠不到後麵的三磅炮陣地。


    隨即,三磅炮開火了。三十輛炮車猛烈的後座,炮口噴出濃煙,密集的炮彈向著敵人的軍陣飛去。


    因為距離遠,和前邊有自己人。不能用霰彈,用的都是實心球形彈。一枚枚灼熱的球形彈,唿嘯著打進了漢軍旗和正藍旗的隊列。


    這些球形彈命中敵方的火炮很困難,但是打火炮周圍的人,一點問題沒有。


    三棒炮口徑隻有76毫米,但是,也足夠在人群中開出來一條血胡同。


    四個方陣,一萬三千步兵的陣列都是厚重的密集隊形,每一炮下去,都是十幾人的傷亡。


    然後跳彈,落下又是十幾人的傷亡。連續跳彈三到五次,才會停下來。


    三十門三磅炮使用定裝彈射速可以達到一分鍾兩發的水平。一輪接著一輪的打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