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的一個頂級農業專家,顫抖的拿著一株幹枯的野生稻植株,顫聲問道:「你,你們,這是從哪裏找到的。」


    他帶著白手套,在寬大的折疊桌麵上,小心的輕輕拿起。防止脫落哪怕一顆籽粒。在鋪著白布的桌麵上還有並排五顆不同類型的水稻植株。統統都是從未發現的野生水稻植株。


    對於雜交水稻研究來說,野生稻植株是無價之寶。


    地球的漫長的生命中經曆過多次的物種大滅絕,最近一次就是人類產生後發生的,在人類進入曆史記錄的年代後,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動植物都是加速滅絕的。


    今天,再想發現新的野生稻,越來越困難了。這也是雜交水稻未來越發展路徑越窄的原因。好多科學家不得不轉移陣地去搞轉基因。


    但是,轉基因投入的資金太大,需要的知識壁壘更高,耗費時間更長,需要極其昂貴的實驗設備。而且不同物種之間的基因嫁接,是否安全,也風險很大。


    「這是我們的一個農業研究員,在海外找到的。」孫杏小心的介紹道。


    她現在盡管見了世麵,見了很多的大人物,但是對這些投身農業,常年在田間地頭辛苦工作的老專家十分崇敬。


    「不對啊,我看著這種野生水稻植株的性狀,盡管從來沒有發現過,但根據經驗判斷應該是生長在江淮一帶。」


    孫杏頓時有些傻眼,嚅囁著說道:「我們這裏隻有一個研究員,還是常駐海外的。他從非洲之角郵寄過來的。我們以為這是非洲的水稻呢。」


    「非洲還沒有聽說有野生稻,野生稻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印度、東南亞、拉丁美洲、還有澳大利亞的北部沿海地區。那這棵植株可更值得研究了。他叫什麽名字,多大年紀了。是那個大學畢業的。問問他願不願意做我的研究生。」孫教授問道。


    話音剛落,周圍傳來一片羨慕的聲音。孫老是國內目前的頂級水稻專家。業界普遍認為很快他就是院士了。能當他的入室弟子可是多少人求不來的好事。


    不過羨慕也沒用,誰讓人家能找到這麽多的野生稻植株呢。現在未發現的野生稻植株越來越少。已經發現的,都被收進國家儲備基地裏了。小心伺候著,繁育著。用來做轉基因、雜交等試驗。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則是種子的遺傳資源。野生稻是水稻的祖先種,是水稻育種重要的基因庫。


    為有效保護野生稻這一重要作物種質資源,我國先後建立了國家種質廣州野生稻圃、國家種質廣西野生稻資源圃、雲南國家高原野生稻資源圃等基地。


    因為野生稻不足,甚至逼得有些農業科學家開展了跨物種雜交實驗,廣東那邊甚至把水稻和竹子雜交,居然還搞成功了。竹水稻畝產1185公斤,遠超普通水稻九百多公斤的產量,蛋白質高達13,而且抗腐爛變質可以長期保存。口味也好,帶著柱子的清香味道。目前市場上可以賣到20元一斤。


    這些水稻目前還在初期推廣階段。因為口感好,彈性佳,基本都被小日子買去做壽司了。他們宣稱這是最適合做壽司的大米。


    隻要有新的野生稻資源,雜交就能繼續往下發展。


    「我也不認識他,是個小夥子,好像叫什麽田自立。老板說他娶了一個蒙古族的姑娘,去國外度蜜月去了。」孫杏有些忐忑的解釋道。


    她是真不知道田自立的情況,也不知道去哪裏找他。


    「孫老,我也沒有他的聯係方式,我把您的意見和老板說一下,讓老板通知他吧。」


    孫老笑著說道:「年輕真好啊,世界這麽大,到處去看看。我這把老骨頭是走不動嘍。」


    鄰省這裏是楊凡的在國內的最大基地。現在這


    裏已經建設的非常好了。龐大的廠區裏,做了高爾夫球場,蘇式園林、還有馬場、還申請了執照辦了野生動物園。要不是這幾年的疫病原因,甚至都可以搞旅遊了。


    這裏的試驗田裏,種植了各種各樣的從1629年來的農作物種子,每一畝地都是不同的品種。從主糧到蔬菜,到野生植株、花卉把這些科學院的專家都看花眼了。


    他們今天來,是來視察的,因為雙方合作的高粱項目即將收割了。


    他們是第一次來廠區內部參觀。之前都是在外麵的試驗田。


    猴子總滿麵紅光的接待著這些華夏頂級的農業專家們。楊凡提前指示了,放開了隨便參觀。


    正事辦完了,侯總請專家們打高爾夫球,釣魚、騎馬,讓這些常年在田間地頭辛苦工作的專家們高興地放鬆一下。


    晚宴安排在了廠區的貴賓樓。這是一座十層的酒店,位於廠區野生動物園、占地一百畝的蘇式園林、跑馬場、18洞高爾夫球場的中間。


    鄰省這個縣城經濟半死不活,自從楊凡來了之後,這裏成了納稅大戶,自然給了不少的政策傾斜。尤其是工業用地和農業用地,這些年擴大了不少。


    今晚,專家們都下榻在這裏。席間籌光交錯,賓主盡歡。


    陳老舉著高腳杯說道:「侯總啊,你們自己種植的葡萄釀的酒真不錯,還有那些黑豬,都是罕見的品種,這豬肉真好吃啊。」


    猴子賤笑著說道:「陳老,我們的那些黑豬可是國宴專供的呢。市場上根本看不到。目前繁育的數量有限,一年也就出欄一千多頭,國內幾個大單位都不夠供應呢。」


    【鑒於大環境如此,


    孫老說道:「你們的楊總,我聽說過,是搞古董起家的,燕大有我幾個老友,他們說,他們的鎮校之寶西周古籍就是你們楊總捐獻的。現在轉行搞農業,對社會的貢獻更大,我們這些老頭子必須給他點個讚。」


    孫杏說道:「楊總常說,我們的糧食安全不能掌握在abcd四大糧商的手裏。我們華夏人的餐桌要我們自己做主。」


    「你們楊總聽說是零零後,這麽年輕就做出了這麽大的事業真是不簡單啊。年輕一代,不驕不躁,能沉下心來,搞些時間周期長,見效慢,需要巨額資金投入,又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項目中來。真是讓人欣慰啊。」


    「年輕一代,這麽愛國,願意承擔社會責任,我們這些老頭子,也就放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