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輪船的速度很快,盡管是逆流而上。但是天黑前就到達了朝陽門外。


    楊凡的兵肯定是不能進城的。親兵營隻能在船上。楊凡隻帶著三十幾個護衛,和一些家奴進城。


    親衛和家丁們把楊凡的四輪馬車從船上弄下來,套上兩匹駿馬。然後楊凡在一個小旗騎兵的護衛下,從朝陽門進城。


    一年沒來京城,楊凡感覺京城更加破敗了。


    在馬隊前後保護下,輕便的四輪馬車走在街道上。


    落日餘暉下,街上的人都行色匆匆,一副愁眉苦臉的表情。今年大災之年,物價騰貴,百姓都生活不易。


    馬路兩邊的水溝長期沒有清理,都散發著臭味。


    楊凡駐軍在皇城時,曾經發動軍隊,對皇城和紫禁城進行過大規模清理,當時皇城和紫禁城都有龐大的垃圾堆。都是二百年來,長期積累下來的。


    等到楊凡帶兵撤出後,崇禎還下旨表揚了興禾團練。整個皇城內,打掃的幹幹淨淨煥然一新。


    現在,城市又恢複了遍地垃圾,角落裏到處都有人隨地大小便的老樣子。這個時代的大城市都是這個樣子,不論東西方。全部是屎尿圍成。衛生條件極差。


    習慣了新城幹淨整潔的小娘皮和林月如趕緊把車窗關好,用手帕掩著鼻子。催促馬車快走。


    進了朝陽門內大街,馬隊轉過隆福寺商業街,向北沒有多遠,就到了皇城北大街。


    之前楊凡拿下了皇城北大街,以及南北兩側各一裏地的開發權。這一年來,楊凡雖然不在京城,但是,留在京城的開發機構一直在進行開發。


    此時,皇城北大街,經過一年的修繕,已經變成了一條雙向六車道的水泥馬路。路麵像是鏡麵一樣平整,已經成為京城的一景。獲得了京城百官和百姓的交口稱讚。


    聽說這裏還要開發成新式的居住小區,把京城有一定家資,但是買不起深宅大院的官員和富商們弄得心裏癢癢的。這裏出行條件這麽好,還有興禾超市做商業配套,住在這裏一定很舒服。


    馬路邊上還規劃人行道和綠化帶。綠化帶種植了草皮和玉蘭花。修建了完善的下水道係統。


    皇城北大街向東西擴展,直抵東西城牆下。這個時候車公莊和東四十條沒有開城門,就是到城牆下為止。整條馬路全長6.6公裏。


    僅僅這條路,就花了楊凡不少的錢。楊凡都感覺肉疼了。


    宋應升曾經質疑過,在一條路上花這麽多錢是否值得。


    楊凡耐心的給他解釋,隻有把路修好了,才能帶動周邊的住宅和商業地產升值。


    自古京城居不易,這裏的房子價格太高。沒有別的收入,靠工資就是閣老也買不起。


    京城有大量的租賃居住的官員和富商。他們都是迫切需要房產的群體。


    我們把這條路修好,在兩側開發一裏地見方一個的居民小區。出售別墅和樓房。周圍還配套商業和學校、醫療、公園等。有上下水,十二個時辰安保服務。這麽好的居住條件,是這個時的人從來沒有體會過的,這些房產就會非常的搶手。


    別看投入很大,隻好開發好了,輕鬆就能獲得幾倍的利潤。


    所以過去的一年,從楊凡離開京城後,這裏的開發就沒有停過。修路、拆遷、修下水道,做綠化。把沿街的貧民遷到南城新修的樓房裏去。


    到現在,除了馬路完工,兩側的一裏地範圍內,已經完成了動遷。土地做完了平整,並鋪設完畢水泥管道的下水管網。就等著後續房地產開發了。


    楊凡的開發,給京城的貧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


    楊凡優先把工作機會,提供給動遷到南城的那些貧民。這麽大的工程同時開工,足足雇傭了三萬多人。分段、分區域同時施工。


    鑒於今年的大規模農作物絕產、減產。京城


    糧食供應非常緊張。


    楊凡給來上工的京城民工,每人每天十斤玉米麵做工錢。每天下工就發,一天一結算。


    這一舉措十分受歡迎,現在什麽都沒有糧食受歡迎。他們吃不完也可以高價賣掉。十斤玉米麵足夠他們養活家人後,還有剩餘。不過沒有人出售,基本都存了起來。


    大旱連續四年了,天知道明年會怎麽樣呢。多存些糧食總是不錯的。


    楊凡的措施,極大的緩解了京城底層百姓缺糧的情況。


    馬車一駛進皇城北大街,立刻環境一變,平整寬闊的水泥路,兩邊綠意盎然的綠化帶,幹淨整潔,環境優美。


    小娘皮和林月如有一種換了一番天地的感覺。紛紛打開車城向外觀看。其實路兩邊沒什麽好看的,都是拆遷好的平地,一眼看不到頭。


    “老爺,這裏將來都要開發成住宅和商鋪嗎,看著好大啊。”小娘皮吃驚的說道。


    “是啊,拆遷花了好多錢啊,總要賺迴來啊。雖然這裏都是貧民區。但是,為了安置他們,在南城蓋了好多的樓房呢。拆遷補償款也花了很多呢。”楊凡肉疼的說道。


    京城裏有錢人多的很,楊凡暗自咬牙,不把這裏的土地價格炒上天,自己就不不姓楊,非得把這些人的銀子都掏出來不可。


    銀子進了這些人手裏,就會被埋起來,不在流通。


    導致市麵上貨幣緊縮,經濟凋敝。隻有讓他們把錢花出來,讓更多的人賺到錢,才能讓經濟良性循環起來。


    馬車在皇城北大街一路駛過,直接去了新建的楊府。金絲套地區的楊凡府邸已經修建好了。就在興禾超市的北麵。


    這個時代,後海金絲套不是銀錠橋南的一個半島而是一個真正的島嶼。有河道把這塊地皮完全隔開。


    楊凡這還是新居建好後第一次來呢。小娘皮和林月如都非常興奮。女人對家和房子,在任何時代都是非常關注的。


    馬車停在了楊凡新府邸的大門前。


    因為地形的關係,這個島隻有西麵是不寬的河道,用石橋和陸地相連。另外兩側都是臨著湖水。


    金絲套是一塊三角形的地。


    因為西側比較規整,楊凡的府邸建在西側,坐北朝南,大門向南開。從南到北,修建了三進的四合院。後麵還預留了大片空地。


    以後楊凡要是升遷了,可以住更高級別的房子了,後麵還可以加蓋房屋,修建個五六進房子足夠。


    主宅院的東側不規則,修建了花園。臨著湖水修建了很多的長廊和水榭,風景很不錯。


    過了石橋就是楊府南門前的一片空地,正好可以停車馬。老家丁李振帶著五十個家丁守在這裏。


    小娘皮和林月如下了車。興奮的看著自己家在京城的府邸。之前楊凡娶她倆都是在租賃的三進房子裏。這迴是到了自己真正的家了。


    楊府的圍牆很高足足有五米,厚度一米,是鋼筋混凝土澆築的。非常堅固結實。外立麵裝飾成這個時代的風格。因為臨水看著更顯高大。


    大門修建的也比較高大,看著氣勢恢宏。兩個大石頭獅子,非常威武,符合楊府的武將身份。


    正門不遠處的東側,還有一個小門,是花園的南門。這塊停車馬的空地鋪著青石,臨近水邊還有一個小碼頭,上麵停著一艘畫舫。


    楊凡四麵看看,對自己的新居非常滿意。拉著小娘皮和林月如的手,說道:“走,我們迴家。”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進行查看


    570、再迴京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