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離開時已經很晚了,從大紅門到家差不多有十公裏。這一路可不近。


    緊趕慢趕到了永定門。楊凡看到還有幾萬人聚集在這裏,一片火把通明,都在等著發糧食。


    看著排隊的,全都是頭發花白的老兵。五十歲以下的兵卒,都被李邦華弄到南苑去了。剩下的這些老頭兒,就是沒錢送禮,不能退役的老兵。


    楊凡歎了口氣,這些老兵也十分可憐。很多人在京營一輩子,也就混個飽飯,餉銀時有時沒有的,也攢不下什麽錢。


    好多人都沒能娶到老婆,一輩子就這麽過來了。就算退役了,他們的晚年生活也非常堪憂。


    因為這裏還在發糧食,所以沒有關閉城門,楊凡帶著親兵騎馬順利進城。


    在這京城裏,定遠伯還是聲望很不錯的。他和皇家合夥開設的興禾超市,一直在低價出售糧食,從開業到現在從來沒有漲過價。


    這些兵丁也是人,自然知道好壞。


    現在,玉米麵已經成為京城下層百姓,唯一吃的起的糧食了。這樣的災年,全家還能混個肚子圓,不能不對定遠伯感恩戴德。


    看著楊凡和衛隊,騎著雄壯的大馬走過。官兵們的眼裏充滿的尊敬之情。


    因為京城開設了興禾超市的緣故,物價比外麵任何一個府縣都要低個一兩成。而且可以買到定量供應的便宜糧食,導致京城的戶籍水漲船高。


    現在想辦一個京城的戶籍,可是要托人走關係,還要花不少銀子的。


    這些軍官和士兵們因為是京畿戶籍,他們發現,在這個大災之年裏,忽然變得好找婆娘了。


    以前這些丘八爺,那可都是人人嫌棄的對象。


    自從前幾天,興禾超市開始允許,在京軍籍的官兵來辦理糧本後。好多四五十歲的老兵,都開始有媒婆上門,來給介紹帶著孩子的寡婦了。


    這些女人不要彩禮,隻求能吃飽飯。能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就行。把這些老兵高興壞了。


    主要是楊凡這次要把京營的精銳拉走了一萬,上陣打仗去了。所以楊凡也要考慮一下他們家人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上了戰場才敢拚命。


    之前,京營和楊凡一毛錢關係沒有。給他們市民待遇,不但不會有好處,還有收買軍心之嫌。容易被禦史彈劾。


    所以楊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員和軍籍是不給辦理糧本兒的。


    進了永定門,南城的前門大街兩側十分荒涼。東邊是天壇的圍牆,西邊是先農壇的圍牆。這些建築二百四五十年了,斑駁剝落,看著十分的破敗。


    牆頭上長草,甚至楊凡還看到一棵樹從牆體上長了出來。牆下都是垃圾堆,牆外的水溝,綠色發黑,散發著惡臭。


    也不知道順天府的官員們一天到晚都在忙什麽,城市管理的這麽差勁。


    這個年代南城的南城牆附近很大的地區都是荒地,沒有人居住。


    南城是一個長方形的形狀,比北城寬一些,東西各有一座城門,西側是廣寧門,東側是廣渠門。兩座城門之間有一條東西向的主要馬路,就是今天的兩廣路。


    這條路的南側基本沒有太多的人居住。除了中間位置的天壇和先農壇兩大建築全外,都是荒地。北側是密集的居民區。


    還是楊凡的皇城北大街動遷,在左安門內興建了很多的六層住宅樓的迴遷小區,才讓這裏有了些人氣。


    這一路上,暮靄沉沉,空氣中都是草木的味道。感覺和在荒野中行走一樣。


    騎兵門都把微型的電石燈掛在馬脖子的鈴鐺下麵照明。


    電石燈可以做的很小,曆史上自行車燈,早期汽車的車燈,馬車車燈,礦工的頭盔燈等都是使用的微型電石燈。


    這種燈非常好用,隻要幾粒電石,就可以照明兩個小時以上。


    這條路雖然是青石板鋪成的,但是二百年的歲月,已經把這些青石磨損的坑坑窪窪,還有好多缺失的。深深的車轍,如果看不清楚的話,也容易在黑暗中別斷馬腿。


    過了天壇,前門大街的北半段終於有了人煙。路兩邊各種買賣攤子也出現了。這裏好多支起草棚子的買賣家兒,還在招唿客人。


    自從宵禁改到子時開始後,整個城市似乎也煥發了生機。


    現在天氣已經冷了,夜晚的風很涼了。楊凡穿的不多,也感覺到了些涼意。看著路邊攤,忽然來了興致,想坐下小酌幾杯。


    這種路邊攤俗稱狗食棚子。是京城南城的特色。


    幾根木柱子,撐起骨架,上麵覆蓋竹席和稻草防止漏雨。


    沒有牆壁,四麵透風。


    但是老板炒菜和客人喝酒,路上的行人都能看見,也容易勾起饞蟲。


    這大冷天,聞著香味,要是喝一口酒,吃點熱乎的,真的很有誘惑。


    楊凡停下馬,帶著十個親兵,把馬拴好,進入一個棚子。


    這家的棚子掛著一個屁簾旗,一麵寫著蘇造肉,一麵寫著大酒缸。


    看到有官爺上門了,老板趕緊跑出來招唿。“幾位爺,來點什麽啊。”


    張成手腳麻利的掏出一條雪白的毛巾,把板凳和桌子擦了一遍,請楊凡坐下。


    “你這裏都有什麽啊,”楊凡問道。


    他發現這家小店挺有特色的,三間瓦房裏都是正規的桌椅板凳。瓦房前麵臨街的空地則是支起棚子,瓦房的後麵還有蓋了廈子房,看著應該是廚房。


    棚子下麵沒有桌子,都是一個個的大缸上麵蓋著平板的木蓋子。因為使用的年頭久了,都黝黑發亮。


    有些客人三五人,唿朋喚友的,就圍著酒缸坐下。在缸蓋上放些吃食,再打一角白酒,自飲自酌好不愜意。


    這種形式的路邊店,有個通俗的名稱叫大酒缸。和小酒鋪齊名,小酒鋪遍布於京城的小胡同裏,主要是賣酒,順帶點左酒的涼菜。客人也可以讓小二出去代買些熟食。


    這些鋪子,楊凡都聽說過的,但沒有來過,這也是第一次過來。


    “迴老爺話,小店隻有些簡單的下酒菜和黃酒、白酒。小菜小吃有蘇造肉、芝麻燒餅、炒肝、腸爛、杏茶等幾種。麵條也能做,但是澆頭隻有爛肉麵一種。”


    蘇造肉,這是帝都本地下層百姓的著名吃食。楊凡就是看到了這個才決定下馬來喝兩杯的。


    蘇造肉的做法是選取豬兩肋肉,加豬大腸、五髒,白水下鍋汆煮,八成熟時撈出上糖色,然後放入撇去浮油的肉湯中,加陳皮、甘草、蔻仁、桂皮、山艾、醬油、鹽一起燉煮。


    《燕都小食品雜詠》記載:“蘇造肉者,以長條肥肉,醬汁燉之極爛,其味極厚,並將火燒同煮鍋中,買者多以肉嵌火燒內食之。”


    楊凡估計這東西就是後世的鹵煮火燒。


    等端上來一看,差不多,如果再潑上蒜汁,香菜碎,辣椒油,就是那東西。


    楊凡聞了聞,挺香的。用快子翻了翻大腸頭,洗的幹淨沒有異味。


    楊凡滿意的點了點頭。


    “老板一人來一碗,你這裏都有什麽酒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