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所有的京營士兵都感覺到,氣氛空前的緊張起來。


    各個營區,不再允許隨意走動。夜晚,嚴格宵禁,嚴謹外出。


    八萬人,160個營頭,訓練強度也加大了。每天都把他們的體力榨幹。真是兩眼一睜,練到熄燈。


    他們一個個累的,像是死狗一樣。


    晚上迴營後,倒在床上就睡,馬上就能睡著,鼾聲如雷。


    訓練雖然太苦了,但是夥食也空前的好了起來。


    早上,肉包子,豆漿管夠。中午,每個夥一鐵盆的炒蔬菜,一鐵盆的紅燒肉。白麵饅頭、白米飯放開了吃。晚餐小米粥就著牛肉餅,同樣放開了吃,不限量。


    大明是禁止殺牛的,但是這些日子,牛肉像是不要錢一樣,每日供應。官兵們私下傳說,這些牛據說是來自草原的。


    京營的士兵們經過重新淘汰後,剩下的人身體底子不錯,高強度的訓練和充足的肉食、大米、白麵、蔬菜的滋潤下,全身的肌肉像是吹氣球一樣隆起。體力也在一天比一天的增強。


    盡管他們吃的都是現代來的,速凍脫水蔬菜。但是,這種蔬菜的營養保存的非常好。所有有夜盲症的人,基本都治好了。


    京城南郊的人,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奇特的景象。


    八萬人,160個營頭,淩晨頂著星星,整齊的跑步出大紅門。直線向北跑十公裏,抵達永定門。然後,繞著京城的城牆,在城外急行軍。再跑迴南苑軍營。


    每個人都披掛著全身鎧甲,背著武器、斜背著炒麵袋子、腰間掛著和飯盒套在一起的豬腰子形水壺。此外還有其他裝備、行李等。


    這一身,足足有六十斤重。這一圈的長度,相當於一個馬拉鬆長跑。


    楊凡現在把其他項目訓練全停了,就是玩命的練體力。


    沒有體力和耐力,西北那個地方,這些士兵根本生存不下去。因為未來的戰場環境已經變得非常嚴酷了。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軍官們帶頭喊著號子。


    士兵們跟著怒吼,聲音直衝雲霄,這麽多人一起喊,震得耳朵嗡嗡響。


    “五公裏呀,我愛你啊,一天不跑,想死你啊。”


    “誰英雄,誰好漢,行軍路上比比看。”


    “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


    隨著震天動地的口號聲,大部隊拉著長長的隊伍,從遠處跑來。


    一個營頭五百人,每一個伍一排,一共一百排組成一個方陣。軍官在前頭和兩側跑步,同時約束隊形。


    八萬人的隊伍,整整齊齊的跑動起來,腳步同起同落,震天動地,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大地都在顫抖。


    盾牌兵背著盾牌,長槍兵,扛著長槍。弓弩兵,背著弓弩和箭失。鳥銃兵,扛著鳥銃。士兵們都穿著膠鞋,揚起漫天的灰塵。


    京城裏麵都能聽到他們的怒吼和感覺到大地的震顫。


    城牆上,城門口,好多人在看熱鬧。


    京營訓練這種西洋景,等閑可沒有機會看到。京營已經二百多年都沒出京訓練了。


    楊凡已經下令給興禾鐵廠,新鑄造一批拿破侖式鋼炮和生產新式的加特林機槍。今年以來,一直高速生產的三代燧發槍步槍,也將出庫裝備部隊。


    麵對著新的形勢,楊凡可不想把自己交代在河套。


    如果蒙古人大聯合,他們將會武裝起來三十萬人左右的騎兵。按照蒙古人五人一丁,四丁抽一的政策來算。他們的民眾估計有五百萬到六百萬人。


    明朝對蒙古的政策相對寬容,隻要臣服,甚至是不鬧事,就開放邊境貿易和朝貢貿易。


    發展到明末,歐亞大陸上所有蒙古人和具有蒙古血統的民族(例如滿洲中的海西女真四部,葉赫、哈達、輝發、烏拉)等總數有上千萬的人口。


    而經過清朝的長期減丁政策,到乾隆時期,就把蒙古人口下降到百萬左右。


    麵對蒙古人的恐怖實力,楊凡隻能用熱兵器對付他們。


    其實,他們都聯合起來也是好事。省的楊凡到處去找他們了,既然合縱聯盟了,那就一並解決。


    京營這些兵戰鬥力是不夠的,楊凡不敢依靠他們,帶他們上陣就是通過實戰鍛煉他們。楊凡必須擴大自己的熱兵器部隊,作為西征的中堅力量。


    以火器步兵為中間力量,以八萬京營冷兵器為主的步兵為輔助力量。同時用手頭現有的騎兵軍作為機動力量。全力以赴打贏這一仗。


    楊凡已經考慮清楚,麵對建奴的日益崛起,楊凡有必要先行一步把蒙古統一起來。斬斷建奴的一條臂膀。絕不能讓他們西進到多倫以西。多倫城將被修建成一座草原上的堅城。


    現在的局勢就是,不是楊凡把蒙古收入麾下,就是皇太極把蒙古收歸麾下。誰能收服蒙古,誰就能對對方建立起絕對的優勢。


    這種優勢,既有地理上的蒙古高原的以高臨下,四麵俯衝出擊,掌握進攻主動權的地形優勢。也有獲得蒙古的人力資源,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集團的兵力碾壓式優勢。


    楊凡有先進的火器,優良的馬匹,大載重的四輪馬車。甚至還在籌建通向西北的隴海鐵路和通向草原的鐵路。向西北進軍已經具備了條件。


    隴海鐵路楊凡將會隨著自己的軍隊的向西推進,打到哪裏就修到哪裏。哪怕是一直修到歐洲去。


    通向草原的鐵路從大沽口的天津港為起點,先修道京城,然後修到張家口進入草原,經過集寧(烏蘭察布)到歸化城,然後繼續修建到九原城(包頭)和臨河城(巴彥淖爾)。這條鐵路如果修通,河套就算是徹底的固若金湯了。


    楊凡之前果斷出兵,解決薊鎮以北的哈喇沁和朵顏諸部,就是為了擋住建奴向漠南蒙古的發展之路。


    此時,大明和後金鬥爭的形勢,就是爭奪蒙古的控製權。誰得到了蒙古,就取得了對敵方的壓倒性優勢。黃台吉得到蒙古,就開始頻繁的攻入關內。如果楊凡得到蒙古,建奴就會被壓迫在遼河以東。再無發展餘地。


    況且,他們想守住遼東的一隅之地也是癡心妄想。因為楊凡已經在海參崴建立了殖民地。他們將會逐步的和建奴爭奪第二鬆花江以北的野人女真人,索倫人,使鹿鄂溫克人。


    從北麵向南蠶食,這些人武裝起來比建奴更加兇殘和野蠻。他們的勢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的萎縮,最後被擠壓迴到赫圖阿拉那片原始森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