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船塢那邊,楊凡親自剪彩。


    睡了一個時辰的陳曦,打扮的美美噠,還是跑來參加了下水儀式。


    楊凡把用纜繩係著得酒壇子交給陳曦,然後陳曦用力把酒壇子推向船體,在船首上的金屬撞角上撞得粉碎。


    頓時,歡聲雷動。鑼鼓齊鳴,鞭炮點燃,劈裏啪啦的響成一片。


    西方都是摔酒瓶,要是瓶子碎了,就算是碎碎平安。


    航海人的家屬都把「漂流瓶」作為災難的象征。於是古代宗教人士的主持下,為了祈禱船舶能夠安全迴歸,就有了將酒瓶砸碎的儀式。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就把砸碎香檳酒瓶,作為了新船下水或首航的航海習俗儀式了。


    為了祈求船舶平安,便有了「擲瓶禮」,祝願海上不再有那樣的漂流瓶。並使酒的醇香布滿船頭,驅邪消災。


    所以香檳在船頭摔得越碎越好,如此就預示這艘新船將永遠平安。


    這可不僅僅是寄托著美好得願望這麽簡單,這種事兒,有的時候,真的很邪門。


    例如蘇聯k-19核潛艇下水儀式舉行,砸香檳酒沒碎。結果一生事故無數。


    反應堆爆炸,核泄漏,與美國核潛艇相撞,兩次火災。以至於在美國電影中則被謔稱為寡婦製造者。


    「擲瓶禮」結束後,接著請出神靈靈位。


    楊凡帶領眾人,燒香上供,舉行祭祀儀式。祭告天地和水神、船神諸神靈,祈求保佑順風順水。


    按照傳統,是禁止下水時,婦女在場和上船的。


    造船時各地均有禁忌,如在造船現場忌諱講不吉利的話。忌諱婦女上船。因為傳統習俗往往把女人上船與穢氣降臨相提並論。


    新船下水時,各地民間都忌服喪者及孕婦參加或上船參觀,以免染穢犯煞,等等。


    但楊凡體係不講這個,所有人都知道,老爺講究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不得歧視婦女。造船廠的帆索車間就多數都是女工,她們負責縫製船帆,編製繩索等工作。


    所以陳曦來砸酒壇,也就沒有人說什麽了。今天全體工人都在現場觀看下水典禮,下水後,按照船廠的傳統。還要大擺流水席,全體員工大吃一頓,以示慶祝。


    「開閘,放水。」茗煙大聲喊道。


    幾個工人用鐵錘,砸開鉛封的船塢進水口,打開閘門,頓時冰冷的海水洶湧而入。


    現在是冬季,是搶在渤海灣結冰前下水這兩條巡洋艦。下水後,它們會開往濟州島駐泊,同時在溫暖的東海開展試航實驗。


    實驗風帆係統,船體在風浪中的安全性能,駕駛操縱性能,蒸汽機推進係統性能,甚至準備找些倒黴的海盜實驗一下火炮。


    隨著海水的湧入,船塢從底部慢慢的升起海水,兩條船緩慢的漂浮了起來。


    大家都緊張得盯著船舶的浮起狀態,要防止兩條船相互碰撞損壞。周圍的幾千個工人都用繩索拉著船舷,保持著穩定。….


    終於,平安的把水位和海麵平衡了。然後幾十個壯漢,操縱絞盤和滑輪組,把沉重的船塢門打開。船塢和外麵的大海聯通為一體。


    楊凡滿意的點點頭,一切順利。


    「讓相關人員上船吧,先開出去,轉幾圈,沒有問題再迴來,靠到碼頭上。下午我們登船,做遠航實驗。」楊凡說道。


    舷梯靠到船甲板上,一隊隊的水手和軍官,以及相關人員開始上船。這兩年來先後造了十幾條飛剪船,培訓了兩千多名水手和軍官,以及技術人員。


    這一次為了兩條巡洋艦下水,提前兩個月開始人員選拔。各條船上的人員都紛紛踴躍報名。


    能上這兩條船的


    都是楊凡體係海軍的佼佼者,所有人都知道,能上這兩條巡洋艦的人員,老爺都會重點培養。今後,海軍的骨幹就會從這兩條船上產生。


    碼頭上一片繁忙,各種遠航的物資和裝備都在往上運送。幾台滑輪組鋼架吊車也都準備就緒。


    看著兩條線條優美的白色帆船駛出船塢,來到海麵上,所有人都看得心潮澎湃。這兩條船太美了。


    「老爺,這種軟帆船雖然很好看,但是我做過實驗,從利用風的效率上看,中華帆才是效率最高的。」陳曦看著優美的兩條大白船說道。


    何止是大明朝,即使到了後世,中華傳統帆也是效率最高的,西方一直在研究。


    楊凡點點頭,說道:「我們的帆確實更優秀,尤其是風弱的時候效率非常高。但是你想過沒有,用竹子做的硬帆,有多重。小船也許還行,大船根本就拉不動。據說鄭和的寶船,要用二三百人拉動繩索才能升帆。」


    陳曦也無奈的點了點頭,硬帆的重量大,這是最大的問題。


    楊凡心裏歎了口氣。中國帆的故事,說起來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今天中國沿海,再也看不到一艘掛著中國帆的木製帆船了。技術早已失傳。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了,就永遠都沒有了。


    歐洲人,很好的保留了他們的帆船文化,直到今天還有好多的古代帆船愛好者。從蓋倫船、卡拉克船,甚至是地中海式的單桅杆帆船。都經常組織賽事。


    連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保留著他們的三角帆帆船文化。


    可惜的是中國帆、中國船,卻因為無法通過現代船舶檢測,已經全部被淘汰,如今你在中國海岸線上,再也看不到哪怕一艘傳統的中國木帆船……


    在自說自話的總裁的節目中,楊凡讀到一個故事。


    2004年,一個攝製組跑遍中國沿海,他們竟然在福建漳州的海岸線上,遠遠的看到了一條優美的木帆船。


    它像一隻潔白的的水鳥,正在東山灣當中捕魚。這是一條廣船。專家分析,這條船可能有小200歲了,是***戰爭前後,在香港或者澳門建造的高級廣船。….


    現在,船長老湯一家當它當做漁船使用,它已經很多年沒有出過東山灣了。


    說話間,船上的水手開始緊急操帆,原來,現在內海的養殖漁網越來越多,這讓金華興號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及時避讓。


    老湯說,早些年,這艘船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家子30多口人全部住在船上,靠海吃海。


    現在自己的那條小黑狗,就是在船上出生的,它從來沒有下過船,小黑很厲害,負責在船上幫水手監測障礙。


    金華興號兩側加裝了兩根懸臂,就像水鳥的兩隻翅膀,它們被用來懸掛漁網。


    金華興號全長28.5米,排水量200噸,船上沒有任何現代裝備,全靠風帆動力,船上唯一一台電氣是老湯的收音機,用來收聽天氣預報。


    這就是中國海岸上的最後一條木帆船,而看著它破舊的風帆,誰也想不到,等待它的將會是接下來的命運……


    兩個月後……


    攝製組發現金華興號僅僅兩個月以後,一場強台風襲擊了東山灣,金華興號不知道經曆過多少次這種台風了,不過是破舊的主帆上再多加幾個補丁而已。


    但是,當地的漁政部門卻不這麽想。他們認為,未安裝動力引擎的金華興號由於機動性不足,在即將到來的台風季節是一個重大的安全隱患,船員們不能在留在船上,同時,漁政部門下達了限期自行拆毀的通知。


    船長老湯舍不得金華興號,經過多方努力,攝製組最後幫老湯聯係上了一家珠海的廣告公司,公司願意以18萬的價格購買金華


    興號,但條件必須是把金華興號開到珠海來交接。


    金華興號真的能在即將到來的台風季節中,開出外海從福建漳州前往廣東珠海嗎?


    攝製組更本不敢想象,而老湯默默的點了點頭。


    於是,在10月的一個黎明前,全體船員祭拜媽祖,他們悄悄的把金華興號開向了外海,航程280海裏,在經過九天八夜的台風旅程以後,金華興順利抵達珠海,唯一的損傷是那對懸臂,因為,在入港的時候,那對懸臂超限了,老湯不得不親手拆了這隻水鳥的雙翼……


    後來,老湯上岸了,在東莞的一家服裝廠裏印燙圖標,還考了摩托車駕照負責送貨。原本在船上當水手的四個兒子也都不得不分家各過各的,隻有那條小黑還跟著老湯。


    老湯說,小黑上岸後就一直情緒低落,它每天都一動不動的,躺在養蝦子的池塘旁邊,它暈陸地。


    生在船上,長在船上的修勾,已經習慣了海洋的搖晃。


    那口小池塘能讓它稍微好點,但有一天,老湯去給小黑喂食的時候發現,它已經悄悄的去世了……


    除了上岸的船員們,那邊金華興號的命運又如何呢?


    原來,廣告公司設想的展覽船方案一直無法落實,到了2008年的時候,有愛好者在珠海拍到了這樣一幕,金華興號已經沉入了水底……


    這是中國最後一條傳統木帆船。


    從此,華夏沿海再無一條古代製造的中式帆船。我們永遠的失去了它們。


    漫卷詩書萬點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