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笑道:“還是老爺您有先見之明,張鳳儀被她娘親罵了一頓,哭著走了。張夫人好厲害,拎著她女兒的後脖子,跟拎著一隻小雞仔似的。”


    本來陳曦看到張鳳儀容貌嬌美,身材火辣。還心裏挺警惕的。


    楊凡身邊的女人在這一點上倒是同仇敵愾的。


    這時候發現,張鳳儀原來早就名花有主了。而老爺對她也沒有別的意思。頓時,放下心來。


    要不然出來一趟,自己沒看好老爺,迴去夫人會怪罪的。


    楊凡說道:“派人給張公送一台小型蒸汽機。老頭這麽大年紀了,這麽癡迷科學,也挺不容易的。”


    “老爺,接下來我們去哪裏。”陳曦問道。


    楊凡看看這個小妮子,明顯出來沒有玩夠。到杭州就玩了一天,還是楊凡不在,船上水手兩天內輪流出去玩的。但是不行啊,楊凡的鐵路馬上就要開工了。楊凡必須趕迴去了。


    “我們得迴去了,北運河鐵路一期,陛下已經批準了。馬上就要開工了。”楊凡有些歉意的說道。


    目前新城的貨場上,已經堆積了如山的枕木和鐵軌,還有大量的道砟石頭。這次迴去,京城的軌道就基本鋪設好了,京城的公交係統馬上就要正式開通了。同時,陛下已經批準了北運河鐵路的開工建設。


    這條鐵路將主要起到代替北運河運輸的作用,對大明是有重大意義的好事。今後,北運河沿途的官員們,再也不用擔心纖夫人數不足了。


    因為近兩年京城和北直隸大量的工廠開工,導致流民越來越少。現在纖夫已經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了。


    隨著往複式蒸汽機的成熟。城裏那條蒸汽機帶動的火車,也不會運營太久。很快就會和其他四輛機車一樣轉到鐵路上。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小型汽車用蒸汽機的單節軌道車廂。和舊上海的電車一樣,隻不過是小型蒸汽動力的。


    這種車廂,司機座位再前頭的左側。中間向前是一個小型鍋爐,車頭是三角形的。右側是上車的車門。車尾部兩側都是下車的車門。


    車廂是木製的,底盤是軌道底盤。需要一名司機,一名司爐,一名售票員三個人隨車。速度在二十公裏左右,每一輛車定員100人。


    車體自帶動力,車廂內和現代地鐵一樣,兩派相對的座椅,中間是站立的位置。今後京城的16公裏環線軌道上,將逐步投入160輛單節軌道車。以每六分鍾一輛的速度運行。


    目前,京城的軌道上,已經有一輛車在實驗行駛了。


    崇禎還曾微服出宮,親自體驗了一下蒸汽機列車和單節的軌道車。據說,陛下體驗後感覺非常滿意。很快就批準了楊凡關於北運河鐵路的計劃。


    北運河鐵路一期工程。起於大沽口的港口。在運河的南岸鋪設。經過天津衛城,東安縣(今廊坊一帶),到固安縣,然後沿著西山腳下向西北,在盧溝橋西設立車站。同時修建一座鐵路橋,分出一條線去永定門。


    主線繼續向西北,在香山西部的平原,經妙峰山鎮進入山區,沿著山穀中的古老商道直奔懷來縣,最終修到宣府鎮的張家口。


    二期工程將從張家口出發進入草原,經(集寧)烏蘭察布,到歸化城(唿和浩特),然後繼續西進,經九原(包頭)抵達臨河(巴彥淖爾)。然後沿著黃河向南最終抵達銀川。


    黃河百害,維利一套。河套地區是西北最利於農耕的地區。控製住了河套地區,基本就控製了西北的局麵。河套其實是三塊地方。西套、外套、內套。


    西套就是寧夏的銀川平原,這裏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被稱為塞上江南的農業區。


    外套就是臨河一帶,黃河幾字形左肩的外側位置,那裏有幾百萬畝的肥沃土地,甚至可以種植水稻。


    內套就是今天包頭所轄,在幾字形頂部的那一塊肥沃的土地。


    楊凡這一次既然要出兵內外河套,就是打算在蒙古勢力的中心位置,打入一個楔子。在外套和內套移民屯墾,修築堅城,完善交通,發展農牧業生產。牢牢的把這裏控製住。


    控製了這裏,就把青藏、新疆、外蒙的蒙古人勢力之間交通要道,全部切斷聯係。把蒙古人變成割裂的區塊,相當於戰爭中的戰場遮斷。


    打下來,還要守得住。


    農業文明強大時,打下來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麽守得住。從內地運輸糧食,會把國家財政拖垮。


    現在氣候寒冷,北直隸都減產絕產,這裏按說是沒法發展農業的。但是,這裏再冷,也沒有後世的東北冷。後世東北的作物,這裏一定可以種植。楊凡有耐寒耐旱的種子,還有蒸汽機可以抽黃河水,或者打井灌既。


    等火車通了,海上的鳥糞也可以運輸過來。這裏就具備了發展農業的一切條件。


    農業可以搞,工業這裏條件更好,簡直可以大搞。包頭後世就是著名的鋼鐵之城。


    包頭那裏,有白雲鄂博鐵礦,該礦鐵礦石儲量約14億噸,铌儲量660萬噸,稀土儲量約1億噸。再往北一點就是外蒙古國的奧尤陶勒蓋銅礦,是亞洲最大的銅礦。初步探明銅儲量為3110萬噸、黃金儲量為1328噸、白銀儲量為7600噸。


    煤礦這裏也不缺,隻要通了火車,就具備發展工業的一切條件。


    大明最缺的就是鐵礦和銅礦,這條鐵路通車後,楊凡在大明將擁有足夠發展工業的資源。


    當地屯田需要時間,土地開發到能夠養活本地軍民怎麽也得十來年的。所以楊凡打算用鐵路把三套和京城緊密的連結起來。


    盡管是76窄軌的小火車,但是,相對這個時代,運量也是十分驚人的。


    小火車跑起來,同樣是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江南海運來來的糧食和各種物資,草原的牛羊和皮草、新城遵化一帶鋼鐵工業基地、京城的消費市場,就會形成巨大的貿易規模。


    在利益的驅使下,大量的商人、工匠、農夫都會為了發財奔赴河套。隻有這樣才能把三套徹底的守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