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周裏,陳斌每夜也幻影移形到拿瑪城堡裏,與伊沙貝爾一起替劣質魔杖附魔,根本沒時間理會老鄧的勇者養成計劃。


    到了聖誕來臨,凱特琳娜終於有機會迴到克裏米亞的麻瓜社會,與父母團聚。


    陳斌這時已接了第三批訂單,早已將生產線轉成半機械結構,就連附魔也是集中化起來——將過百個彈匣或近千支劣質魔杖放在機關箱子裏,再向箱子貫注魔力。每次訂單的數額也翻上兩、三倍,可想而知麻瓜和北愛巫師的對抗有多激烈。


    然而,當泰勒要求把子彈換上更強的魔咒時,陳斌總是嗬嗬以對。現在的五年級版繳械咒和昏睡咒對付巫師剛剛好,既打不死、又傷不了,隻能將巫師驅散出戰圈,完全就是烏姆裏奇所說:虛弱的麻瓜社會才符合魔法部的利益。


    不過,他也經過魔法部備案後,出售了新型號的槍械——馬克沁機槍。它的威力無任何改變,隻是射速更快、耗彈更多,更加笨重。工坊在三年前研製出加特林機槍款,而且能發射更強的子彈,可陳斌並不會出售的。


    陳斌指導《武術學會》時也在附魔,上《占卜學》的課堂時也是一手替數個彈匣附魔,一手將完成的彈匣放進無痕伸展袋裏麵,這已成了霍格沃茨的新怪談。


    軍售維持了四個月,魔法部終於出手了。


    隨著麻瓜的機槍子彈不要錢般發射,任憑北愛六郡的巫師再強也抗不住一秒10發的繳械咒。終於,在他們背後暗中支持的愛爾蘭脫離分子出手了,然後由鄧布利多帶領著魔法部長派出所有精英傲羅抵達北愛魔法界,再直接平推到愛爾蘭的老巢。


    英國魔法部直接管轄大不列顛(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士)、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原著裏沒表明愛爾蘭是否歸英國魔法部管,但陳斌很肯定這世界的英國魔法部真的在管理著愛爾蘭魔法界。


    這群脫離分子的行動早就在英國魔法部掌握之中,一直等待他們直接對北愛出手,再由最強白巫師把他們一窩端了。陳斌的軍售就是誘餌,讓脫離份子一直看著北愛被麻瓜壓著打,最終親自動身。


    幻影移形是最佳的逃生魔法,但這個世界還擁有反幻影顯形和移形的魔法呢!


    有鄧布利多這最強白魔王親自出手,什麽逃生魔法在戰場裏也通通失效了,除非有人能強得過他!


    成功跑出戰場的脫離分子也不要高興的太早,英國傲羅順著魔力波動隨後追蹤著他們幻影移形的地點,很快就順著一個又一個安全屋搜出大量反抗軍,亦即是數十名巫師。


    是的,數十人已經能夠稱得上軍隊了,魔法部的傲羅才隻有百餘人呢!難聽點說,這種精於戰鬥的巫師如果突襲倫敦,麻瓜當局派數萬人的軍隊過去也打不過的。


    然而,數十人並不是反抗軍的全部,但是這麽龐大的反魔法部勢力已夠福吉氣得破口大罵了。


    在威森加摩首席法官麵前,他們隻要發出牢不可破的誓言效忠於英國魔法部就可以放走,冥頑不靈的就投進阿茲卡班,簡單粗暴沒有第三個選擇。


    陳斌得知事情的始末後,隻能向愛爾蘭魔法界表示同情。整個歐洲魔法界裏,原本最強的就是蘇聯魔法界,在聯盟解體後歐洲最強的就是英國魔法界,而且拋離老二法國一大截,單手就可以按著愛爾蘭摩擦,不然他們又怎會不跟著麻瓜社會一樣建國呢?


    四個月的軍售裏,拿瑪家族的純利接近1億金加隆,而魔法部更是超過1億的收入,超過去年的財務稅收。福吉在這次平亂當中被老鄧推出來成為運籌帷幄的統帥,還有今年拿瑪家族在他的批準下替魔法部賺了多一倍的收入,被《預言家日報》說成文武雙傳的偉大部長。


    報紙的軟文全由陳斌支付,隻需花點小錢就能向魔法部示好,讓老鄧和福吉的友誼更加牢固。鄧布利多不屑於做這些不見得光的事,但陳斌這商人做起來卻全無壓力,還有點小激動呢!


    在陳斌的角度來看,老鄧是權謀滿點,卻又愛護名聲,但這也是他的弱點。


    十二年前戰勝伏地魔,他兩袖清風不當部長,隻做一個中立的法官,卻苦了死傷一片的鳳凰社,還讓經濟掛帥的福吉輾轉難眠、壓力山大。他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不願和魔法部交易換來手下的榮華富貴,但陳斌認為他過於看重名聲,隻是現有秩序的既得利益者。


    既然他選擇站在老鄧那邊,他就自然會替老鄧做一些髒活來維持這和諧的局麵。


    或許福吉在軍售中嚐到了甜頭,或是對於拿瑪家的巨大財政貢獻的迴報,他打通了法國魔法部的門路,向法國麻瓜領導層出售這種低級裝備,還是六四分成,拿瑪家族六成,英國和法國魔法部共享四成。


    法國麻瓜界早就垂涎英國對巫部隊的“麻瓜適用型咒術武器”,無奈法國魔法部還是處於手工作坊的經濟,做不了如此繁複的防仿造設計,而且產量也十分感人,所以將這大蛋糕和英國魔法部共享。


    而且,英法魔法部也知道這種次品裝備沒有附魔倉庫的保鮮,劣質魔杖的魔力會在半年裏自動流失殆盡,這才是巨坑。在魔法界眼中,鄰國的魔法社會也是自己人,同國的麻瓜社會才是外人,因此隻要能坑麻瓜就絕不手軟。


    這點和東方的家國天下思想完全不同。別說華夏修士界的愛國max++社會,就連日韓也是將本國的麻瓜社會看成不可分割的同胞,平日與國內麻瓜的矛盾也隻是兄弟之間看不順眼。


    或許歐洲魔法界遞著麻瓜往死裏坑的特征,就是沿自當年世俗聯合體持續了數個世紀的獵巫運動,把同胞之情也捕獵殆盡。


    這世界的曆史和陳斌上輩子完全一樣,可是修士們也會在世俗界戰敗後暗中把來犯的麻瓜揍到哭嗲喊娘,還咬牙切齒地威迫敵人該怎麽打世俗界就繼續打,隻要有半點改變就屠盡敵國本土的凡人。


    兩次鴉片戰爭,世俗界被打得丟盔卸甲,但條約簽署後總有大量修士瘋狂虐待約翰牛的部隊。甲午戰爭和抗戰也是一樣,腳盆雞每場戰役大勝後,總有修士出來狂風掃落葉,甚至攻到腳盆雞本土吊打了他的修士一整周,以發泄世俗界太無能的憋屈。


    根據華夏修士界的流傳,修士與凡人是一榮俱榮的整體,但是國家始終也是屬於凡人,因為修士也源自凡人。各門派的修士也有同一條的戒律——嚴禁奪取世俗皇權、嚴禁改變世俗戰果。


    相傳在商末周初之戰後就立了這規矩,世俗界越是倚重修士,世俗力量就會越來越弱,被捧得高高在上的修士也會失去銳氣,最終每況越下的修凡二界也會被外來文明壓製甚至毀滅。


    所以,除非是文明滅絕的危機,修士界絕不準扭轉世俗戰果。隻要世俗界挺過打擊就能涅盤重生,走向新的輝煌。


    結果也和修士戒律所說的一樣,新華夏成立後,修士們真的再沒有動手猛揍的機會。涅盤重生的世俗界在棒半島裏把強國聯軍推迴華夏劃定的界線裏,之後更是吊打了象國和猴國。


    再把曆史推遠一點,從古至今,所有大一統的華夏皇朝也是由北打到南,隻有明朝是從南打到北。有人說,因為元朝也在南方養馬,明朝才有戰馬從北打到南,戰馬在古代就是坦克。


    好了,那悖論就出現了,長征是人手一匹戰馬或是坐著越野車打仗的嗎?


    因此,uu看書 .ukashu 華夏從北統一到南方的主因並非戰馬,而是意誌和決心,再直白點說就是北方環境更嚴峻,養成人民彪悍的性格。南方氣候較溫和,糧產和水資源相對充裕,人們就會相對習慣安逸。


    任何朝代在戰亂時也是北人南逃,安定下來也會較為安逸。但是,元朝卻是要人命的!先別說殺光五大姓是否屬實,苛重的稅收和長期的階級歧視,幾乎要了平民的老命。因此,當資源相對豐富的南方人也活不下去,人們也會變得彪悍起來,創造了明朝向北統一的記錄。


    同樣事情還有兩廣的土客衝突,其烈道比戰爭還慘烈,還出現過屠村事件。南方人為了活命,殺起人來也絕不手軟。


    不談內鬥,在抗戰時,桂軍、川軍和粵軍等南部地方軍打起仗來更是不要命的,鬼子戰後仍留存的報告裏就記錄了這些軍隊極彪悍、不愄死,叮囑下屬千萬小心雲雲。


    還有,當時的粵空軍反對割據內戰,集體駕駛九個中隊的戰機北飛到當時的中央首都,就是要打擊肆虐神舟的侵略者。


    那時期,能當得上駕駛員的也是文化人,出生在大戶之家,但是戰爭迫得華夏沒有活路之時,富人也會舍棄榮華富貴,駕駛戰機與敵寇玩命。


    不用多想,他們知道自己多數也迴不來了,但是迴不來也要上,不然華夏沒人頂上就會不複存在。


    說了那麽多,陳斌就是相信華夏到了亡國滅種的大危機之時,不用修士界插手,光憑世俗力量就能戰勝敵人,那怕手上的資源和武器處於嚴重的劣勢,這全由民族特性所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霍格沃茨的血咒武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亞倫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亞倫斌並收藏霍格沃茨的血咒武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