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陛下,自雷將軍到戊邊軍以來,他與將士們同吃同住,從不擺國公府二公子的譜。大小戰役不下百場,將軍次次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奮勇殺敵。為兄弟更是義無反顧赴湯蹈火。
在前年的一場戰役中我軍有五十多名將士被金遼軍隊俘虜後殺害,他們的屍首被吊於金遼大營之前,我們是武人但絕非莽夫,明知這是對方的誘敵之計,可還是不忍心自己並肩作戰的兄弟暴屍受辱,雷將軍二話不說帶著我們夜襲敵軍,拚死將屍首都搶了迴來,他對我們是同袍之誼手足之情。我等絕非貪生怕死之輩,為兄弟亦可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李君然自是知道軍中都是肝膽相照的生死兄弟,不過想要得到全軍的認可,包括火頭軍都認可,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看著聯名書,李君然眼中閃過一道意味不明的光亮:“你所言,朕已知,自會定奪,無事就告退吧。”
“是,微臣先行告退。”
對於餘剛的知分寸懂進退孝武帝還是很滿意的。
“大哥,皇上怎麽說?”餘剛前腳還沒踏入軍帳中,餘輝後腳就急不可待地上前拉著哥哥問長問短。
帳中其他的將士雖也焦心如焚,但到底還有等級包袱,不敢太過沒大沒小,有的是不想在自己部下麵前丟份,還端著那將軍譜,按奈著焦躁的心,在餘剛一進帳時也就隻是眼巴巴地盯著人。此刻一見餘輝八爪魚似的不拘形象地纏著餘剛,他們便也恢複了軍中漢子的豪邁,你推我搡將餘剛圍在中間七嘴八舌地打聽著。
“咱的請願書陛下看了吧?”
“陛下怎麽說?”
“雷將軍可解禁了?”
“陛下可赦免了雷將軍?”
……
餘剛從未覺得自己的帳篷如此狹小,帳中人頭攢動,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被擠得快背過氣去了,腦殼更是被吵得生疼,他忍無可忍大吼一聲:“停。”
眾人頓時噤聲,終於恢複了耳根清淨的餘剛滿意了,可眾人焦急的目光卻粘得更緊了。
“咳咳,”餘剛清了清嗓子道,“聯名書陛下收下了,也看了。”
眾人屏息凝氣,心裏突突狂跳。餘輝大大咧咧隨便慣了直言道:“這就結了?陛下沒說放了雷將軍?哥你就沒再求求陛下?”
餘剛掃了眼眾人繼續說道:“陛下已然知道了我們的訴求,聖上英明,自有裁奪。”
“可陛下若真犯了糊塗,一意孤行治了雷將軍的罪怎麽辦?”
“餘輝,妄論聖上,你有幾顆腦袋被砍?你這命還要不要了?”
餘輝聽了哥哥話,知道自己口無遮攔失言了,撇了撇嘴。
餘剛顧不得弟弟的自責,逕自說著,“依我看陛下無意治雷將軍的罪,不然也不會拖到現在都沒有動作,能做的我們都做了,接下來就是等陛下的決定了。”
眾將士紛紛點頭稱是,餘輝更是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是的,一個勁的點頭道:“不錯不錯,雷將軍洪福齊天,還有太子護著,定不會有事。”
餘輝難得有句話說對了,太子會護著雷將軍,可護不護得住還得看孝武帝是不是高抬貴手。
“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不該頂撞父皇,兒臣給父皇泡了杯參茶,父皇請喝。”李望舒舉著茶盞給孝武帝賠不是。
孝武帝依舊老神在在地看著手上的摺子,絲毫沒有要接茶的意思。一旁的李望舒橫了愛人一眼,接過茶盞,拉起了兒子:“你的一片心意,你父皇知道的,起來吧。”
李君然見李望舒拉起兒子也沒阻止,淡淡開口道:“既然知道錯了,你們的事父皇也不再追究了,明日便與朕一起迴京城,不要再與雷闕廝混在一起了。堂堂一國太子和一軍統帥竟如此不顧社稷安危,成天在軍中鬼混,成何體統!”
廝混?鬼混?他們是真心真愛的,哪裏就像父皇說得那般不堪了?李望舒立時心中火起反駁道:“我們是真心相愛的,哪有鬼混,我們是交心的。”
李君然聞言放下剛端起的茶盞,指著李望舒對祁明玨道:“你看看,他這叫知錯?他哪有半點悔意。”
“兒子愛雷闕,於父親待爹爹一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兒子早已陷了進去,兒子不會和雷闕分開的,父親不必枉費心機了。”
“混帳東西,”李君然橫眉怒視,“你若非我兒,我決不會在你身上浪費半分力氣,你竟還如此不識好歹。”
“父親日理萬機,兒子的事兒子自會處理,父親萬不要再做那棒打鴛鴦的事。”
“李望舒,怎麽和你父親說話呢?你的事父親自是管得的。”這麽多年了,爹爹從未對自己這般厲聲嗬斥過,他這次是真過分了,他不是故意的,他是一時心急才說出了這般大逆不道的話。見他麵露愧色,祁明玨也就息聲不再說了。
“既然你說朕棒打鴛鴦,那朕就打給你看。”孝武帝說罷便讓人傳雷闕覲見。聽著父親冰冷刺骨的聲音,李望舒身體一僵,他知道這次自己是真惹怒了父親。
第 37 章
雷闕進帳之時目不斜視,但眼角餘光一直緊隨李望舒,李望舒則是在雷闕一進帳就肆無忌憚地將兩眼鎖定在了他身上。
“連日來的反省,朕相信雷闕你已經做出了決定,說說看吧。”
李望舒茫然地看著雷闕像是在問“什麽決定?你們什麽時候私下見過?”陛下在場雷闕自是無法給愛人解釋,便刻意忽視了這個眼神。
三日前孝武帝親自去了雷闕的營帳,挑明了他和李望舒的事,言明他若放棄李望舒,此次的罪責便可既往不咎。其實軍中紀律嚴明但也不像朝堂上那般恪守成規無法變通,將軍自有便宜行事的權利,隻是這擾亂軍紀和這見機行事本就在一念間,雷闕的事是大是小全憑孝武帝一言。
雷闕閉了眼睛沉默靜思,可以想像一旦他說出答案後將要麵臨什麽,可他有他需要堅守的人,他的心不容他退縮,待他再睜開眼時眸中堅定:“迴避下,雷闕待殿下情真意切,萬不會為逃避罪責背棄殿下,辜負殿下。”
言盡於此,李望舒自是猜到了自家父親去見雷闕的用意,他倏地愣住,滿臉通紅,又氣又惱,他是怎麽都想不到原來他敬仰的父親真的做了這毀人幸福遭人嫉恨的事。
孝武帝深沉幽邃的目光讓人捉摸不透,他嘴邊滑過一絲冷笑:“朕給過你機會,既然你不懂珍惜自己放棄了,那便怪不得朕了……”
“父皇,”李望舒不管不顧脫口而出打斷了孝武帝,“父皇與父後是天下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兒臣和雷闕亦是兩情相悅,父皇何必苦苦相逼。”
孝武帝心中鬱卒,他哪裏聽不出兒子言語間的嗔怪之意,這分明是在說自己是雙重標準,自己可以與愛人雙宿雙棲,卻對兒子束縛手腳。
孝武帝也不惱,他眼中古井無波,平靜道:“朕是天子,天命之人,天意讓朕成為九五至尊,今日你們的事亦交於老天爺來決定。”
</br>
在前年的一場戰役中我軍有五十多名將士被金遼軍隊俘虜後殺害,他們的屍首被吊於金遼大營之前,我們是武人但絕非莽夫,明知這是對方的誘敵之計,可還是不忍心自己並肩作戰的兄弟暴屍受辱,雷將軍二話不說帶著我們夜襲敵軍,拚死將屍首都搶了迴來,他對我們是同袍之誼手足之情。我等絕非貪生怕死之輩,為兄弟亦可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李君然自是知道軍中都是肝膽相照的生死兄弟,不過想要得到全軍的認可,包括火頭軍都認可,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看著聯名書,李君然眼中閃過一道意味不明的光亮:“你所言,朕已知,自會定奪,無事就告退吧。”
“是,微臣先行告退。”
對於餘剛的知分寸懂進退孝武帝還是很滿意的。
“大哥,皇上怎麽說?”餘剛前腳還沒踏入軍帳中,餘輝後腳就急不可待地上前拉著哥哥問長問短。
帳中其他的將士雖也焦心如焚,但到底還有等級包袱,不敢太過沒大沒小,有的是不想在自己部下麵前丟份,還端著那將軍譜,按奈著焦躁的心,在餘剛一進帳時也就隻是眼巴巴地盯著人。此刻一見餘輝八爪魚似的不拘形象地纏著餘剛,他們便也恢複了軍中漢子的豪邁,你推我搡將餘剛圍在中間七嘴八舌地打聽著。
“咱的請願書陛下看了吧?”
“陛下怎麽說?”
“雷將軍可解禁了?”
“陛下可赦免了雷將軍?”
……
餘剛從未覺得自己的帳篷如此狹小,帳中人頭攢動,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被擠得快背過氣去了,腦殼更是被吵得生疼,他忍無可忍大吼一聲:“停。”
眾人頓時噤聲,終於恢複了耳根清淨的餘剛滿意了,可眾人焦急的目光卻粘得更緊了。
“咳咳,”餘剛清了清嗓子道,“聯名書陛下收下了,也看了。”
眾人屏息凝氣,心裏突突狂跳。餘輝大大咧咧隨便慣了直言道:“這就結了?陛下沒說放了雷將軍?哥你就沒再求求陛下?”
餘剛掃了眼眾人繼續說道:“陛下已然知道了我們的訴求,聖上英明,自有裁奪。”
“可陛下若真犯了糊塗,一意孤行治了雷將軍的罪怎麽辦?”
“餘輝,妄論聖上,你有幾顆腦袋被砍?你這命還要不要了?”
餘輝聽了哥哥話,知道自己口無遮攔失言了,撇了撇嘴。
餘剛顧不得弟弟的自責,逕自說著,“依我看陛下無意治雷將軍的罪,不然也不會拖到現在都沒有動作,能做的我們都做了,接下來就是等陛下的決定了。”
眾將士紛紛點頭稱是,餘輝更是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是的,一個勁的點頭道:“不錯不錯,雷將軍洪福齊天,還有太子護著,定不會有事。”
餘輝難得有句話說對了,太子會護著雷將軍,可護不護得住還得看孝武帝是不是高抬貴手。
“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不該頂撞父皇,兒臣給父皇泡了杯參茶,父皇請喝。”李望舒舉著茶盞給孝武帝賠不是。
孝武帝依舊老神在在地看著手上的摺子,絲毫沒有要接茶的意思。一旁的李望舒橫了愛人一眼,接過茶盞,拉起了兒子:“你的一片心意,你父皇知道的,起來吧。”
李君然見李望舒拉起兒子也沒阻止,淡淡開口道:“既然知道錯了,你們的事父皇也不再追究了,明日便與朕一起迴京城,不要再與雷闕廝混在一起了。堂堂一國太子和一軍統帥竟如此不顧社稷安危,成天在軍中鬼混,成何體統!”
廝混?鬼混?他們是真心真愛的,哪裏就像父皇說得那般不堪了?李望舒立時心中火起反駁道:“我們是真心相愛的,哪有鬼混,我們是交心的。”
李君然聞言放下剛端起的茶盞,指著李望舒對祁明玨道:“你看看,他這叫知錯?他哪有半點悔意。”
“兒子愛雷闕,於父親待爹爹一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兒子早已陷了進去,兒子不會和雷闕分開的,父親不必枉費心機了。”
“混帳東西,”李君然橫眉怒視,“你若非我兒,我決不會在你身上浪費半分力氣,你竟還如此不識好歹。”
“父親日理萬機,兒子的事兒子自會處理,父親萬不要再做那棒打鴛鴦的事。”
“李望舒,怎麽和你父親說話呢?你的事父親自是管得的。”這麽多年了,爹爹從未對自己這般厲聲嗬斥過,他這次是真過分了,他不是故意的,他是一時心急才說出了這般大逆不道的話。見他麵露愧色,祁明玨也就息聲不再說了。
“既然你說朕棒打鴛鴦,那朕就打給你看。”孝武帝說罷便讓人傳雷闕覲見。聽著父親冰冷刺骨的聲音,李望舒身體一僵,他知道這次自己是真惹怒了父親。
第 37 章
雷闕進帳之時目不斜視,但眼角餘光一直緊隨李望舒,李望舒則是在雷闕一進帳就肆無忌憚地將兩眼鎖定在了他身上。
“連日來的反省,朕相信雷闕你已經做出了決定,說說看吧。”
李望舒茫然地看著雷闕像是在問“什麽決定?你們什麽時候私下見過?”陛下在場雷闕自是無法給愛人解釋,便刻意忽視了這個眼神。
三日前孝武帝親自去了雷闕的營帳,挑明了他和李望舒的事,言明他若放棄李望舒,此次的罪責便可既往不咎。其實軍中紀律嚴明但也不像朝堂上那般恪守成規無法變通,將軍自有便宜行事的權利,隻是這擾亂軍紀和這見機行事本就在一念間,雷闕的事是大是小全憑孝武帝一言。
雷闕閉了眼睛沉默靜思,可以想像一旦他說出答案後將要麵臨什麽,可他有他需要堅守的人,他的心不容他退縮,待他再睜開眼時眸中堅定:“迴避下,雷闕待殿下情真意切,萬不會為逃避罪責背棄殿下,辜負殿下。”
言盡於此,李望舒自是猜到了自家父親去見雷闕的用意,他倏地愣住,滿臉通紅,又氣又惱,他是怎麽都想不到原來他敬仰的父親真的做了這毀人幸福遭人嫉恨的事。
孝武帝深沉幽邃的目光讓人捉摸不透,他嘴邊滑過一絲冷笑:“朕給過你機會,既然你不懂珍惜自己放棄了,那便怪不得朕了……”
“父皇,”李望舒不管不顧脫口而出打斷了孝武帝,“父皇與父後是天下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兒臣和雷闕亦是兩情相悅,父皇何必苦苦相逼。”
孝武帝心中鬱卒,他哪裏聽不出兒子言語間的嗔怪之意,這分明是在說自己是雙重標準,自己可以與愛人雙宿雙棲,卻對兒子束縛手腳。
孝武帝也不惱,他眼中古井無波,平靜道:“朕是天子,天命之人,天意讓朕成為九五至尊,今日你們的事亦交於老天爺來決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