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字正腔圓的漢話。
殊無妄聽清了,這也確實是他想要的結果,於是他安然負袖起身,與輔政太子擦肩而過,推開房門,而後在門前站定。
他雖記得來路,但卻不能記得來路。身後那人心思深沉,不可能不防他不查他,他不得不小心。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不過如是。
身後輔政太子說了句什麽,門前站定的一名侍女便匆匆跑開,過了一陣,侍女將之前帶他來此的那人帶了來。
輔政太子又說了句什麽,那人躬身應了一句,便退出來,為殊無妄帶路。
這去路,與來路,是不同的。
殊無妄留心瞧了瞧,若以中原皇宮形製相較,那輔政太子便是將他安置在了偏殿耳房之內。
竟然將他與其他人分開了。方才那輔政太子,已然對他設防。其實細想也是應當,來路不明的異國人,換作是他也會設防,何況是心思深沉的南掌太子。
隻是,這南掌太子,會怎麽對付他,他還不得而知。
其一,殺了,了結後患。其二,查清身份原委,有利則留,有弊則殺。
不過看眼下形勢,輔政太子似乎是選了其二。
南掌朝中局勢他也有所耳聞。這輔政太子,為王上所重,智計無雙,雖不算臣心所向,但也頗有威望。
隻是南掌朝中風氣不佳,舞弊行賄之風盛行,斂財手段不堪入目,百姓苦不堪言。思量到此處,殊無妄忽得有些明白為何自個兒會無緣無故到了宮中了。
大概……是臣下在城中尋美人進獻太子時被拿來的。隻是他這樣貌……與柔媚美人兒,可相差甚遠。
輔政太子不殺他,大概隻怕開罪送他進宮的臣子,打破如今還算穩定的局勢。
隻是這輔政太子,可不像是願意受製於人的。眼下思量這些,實在是……鹹吃蘿蔔淡操心。罷了罷了,還是先睡下,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輔政太子也已經知道他是漢人,不必再遮掩,也算是了了件麻煩事。
一夜無話。
殊無妄是武人,又因身在南掌尤其警覺。清早屋外稍有動靜便已然將他驚醒。
是宮人有意放輕了步伐走過。
殊無妄躺在臥榻上靜候了小半個時辰,門前宮人來來往往,卻沒有一人停留。
殊無妄一時拿捏不住他該如何行動才能不惹嫌疑。他重傷之後一直昏迷不醒,他屬下將他安置在南掌王都時定然替他編排了一套說辭,眼下他在宮中時候短,輔政太子能查出來的,也隻是那些人替他編排的說辭。
隻是,這說辭究竟是什麽,他也不得而知。
故而,他不清楚眼下他的處境,應當如何。
念頭再轉,眼下,南掌勢必未曾查明他的身份,不然他的日子可沒這麽好過,既然不曾查清,自然也抓不住破綻,既然抓不住破綻,自個兒也萬萬不能露什麽破綻。
隻是,什麽才是露破綻?
若不計較他漢人身份,能叫南掌計較的,也隻能是他驚雲閣閣主的身份與南疆的那一層關係。若是不計較那一層身份與關係,眼下,他該如何行動?
倒不如,放鬆了心情,好生在此間呆著,說不定等輔政太子放了心防,就能放他迴中原了。
想透這一層,殊無妄登時輕鬆了不少。緊繃的脊背都稍稍鬆了些。該出去瞧瞧了。
加了昨日穿的寬袍,推門而出,夜間已經看過此地,耳房門廊正對著一方院落,正院所對的小湖延展了半角到此地。小湖旮旮旯旯散落了幾株鳶尾,長勢喜人,看模樣,過不多時便要開花。
殊無妄在門前站了片刻,不多時,便有宮婢跑來,手捧清水果物食品進了耳房,放下之後,又退開。中間竟無一人抬頭,隻謹小慎微低頭做事。
看來,確實是將他當做了太子侍寵,不敢冒犯。
殊無妄洗漱,將送來的東西吃得七七八八。他人生地不熟,且又是白天,自然不敢胡亂轉悠。
在房內歇著,翻了翻書架上的書冊,全是南掌文寫的,一個字都看不懂。
消磨了小半日,昨日帶他去寢宮的那人又來了。這迴連話都不說了,直接示意他跟著走。
殊無妄便跟在他身後,一路到了書房。
書房形製簡單,進了門,兩側盡是紅木架,上頭擱著典籍卷宗,最裏頭是一方長幾。那人將他引進了書房之後,便自顧自退出去了。
殊無妄,一時,不知所措。
☆、第三章
眼風繞著書房轉了一圈兒。屋內是有人的,隻是匿在重重書架後頭沒叫他看見。也確實是該藏的,若是總不試探,怕也不是那城府深沉的輔政太子了。
殊無妄走到長幾之前,俯身看了看那長幾上的物什。忽得被一樣東西吸引了眸光。
是屈子所作離騷經,正翻了一半著搭在案上。看來這輔政太子所學,比之中原的書生秀才,也不逞多讓。殊無妄將那書本撿來翻看。翻到前頭,才發覺這冊子並沒有被主人看去太多,前頭看過的地方都留了些批註,工整的楷書,隻是筆法折轉有些生硬,結構擺得不大勻稱好看。
輔政太子召殊無妄前來,一是為探他學識,二是為試探他來著宮中究竟為何。不料那人來了之後,隻四下環視了一圈之後便去他書幾前頭觀看。他書幾上,本有幾份他有意擱置的,舊時與南疆的通信,不料那人竟看也不看,逕自取了那本離騷經。
</br>
殊無妄聽清了,這也確實是他想要的結果,於是他安然負袖起身,與輔政太子擦肩而過,推開房門,而後在門前站定。
他雖記得來路,但卻不能記得來路。身後那人心思深沉,不可能不防他不查他,他不得不小心。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不過如是。
身後輔政太子說了句什麽,門前站定的一名侍女便匆匆跑開,過了一陣,侍女將之前帶他來此的那人帶了來。
輔政太子又說了句什麽,那人躬身應了一句,便退出來,為殊無妄帶路。
這去路,與來路,是不同的。
殊無妄留心瞧了瞧,若以中原皇宮形製相較,那輔政太子便是將他安置在了偏殿耳房之內。
竟然將他與其他人分開了。方才那輔政太子,已然對他設防。其實細想也是應當,來路不明的異國人,換作是他也會設防,何況是心思深沉的南掌太子。
隻是,這南掌太子,會怎麽對付他,他還不得而知。
其一,殺了,了結後患。其二,查清身份原委,有利則留,有弊則殺。
不過看眼下形勢,輔政太子似乎是選了其二。
南掌朝中局勢他也有所耳聞。這輔政太子,為王上所重,智計無雙,雖不算臣心所向,但也頗有威望。
隻是南掌朝中風氣不佳,舞弊行賄之風盛行,斂財手段不堪入目,百姓苦不堪言。思量到此處,殊無妄忽得有些明白為何自個兒會無緣無故到了宮中了。
大概……是臣下在城中尋美人進獻太子時被拿來的。隻是他這樣貌……與柔媚美人兒,可相差甚遠。
輔政太子不殺他,大概隻怕開罪送他進宮的臣子,打破如今還算穩定的局勢。
隻是這輔政太子,可不像是願意受製於人的。眼下思量這些,實在是……鹹吃蘿蔔淡操心。罷了罷了,還是先睡下,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輔政太子也已經知道他是漢人,不必再遮掩,也算是了了件麻煩事。
一夜無話。
殊無妄是武人,又因身在南掌尤其警覺。清早屋外稍有動靜便已然將他驚醒。
是宮人有意放輕了步伐走過。
殊無妄躺在臥榻上靜候了小半個時辰,門前宮人來來往往,卻沒有一人停留。
殊無妄一時拿捏不住他該如何行動才能不惹嫌疑。他重傷之後一直昏迷不醒,他屬下將他安置在南掌王都時定然替他編排了一套說辭,眼下他在宮中時候短,輔政太子能查出來的,也隻是那些人替他編排的說辭。
隻是,這說辭究竟是什麽,他也不得而知。
故而,他不清楚眼下他的處境,應當如何。
念頭再轉,眼下,南掌勢必未曾查明他的身份,不然他的日子可沒這麽好過,既然不曾查清,自然也抓不住破綻,既然抓不住破綻,自個兒也萬萬不能露什麽破綻。
隻是,什麽才是露破綻?
若不計較他漢人身份,能叫南掌計較的,也隻能是他驚雲閣閣主的身份與南疆的那一層關係。若是不計較那一層身份與關係,眼下,他該如何行動?
倒不如,放鬆了心情,好生在此間呆著,說不定等輔政太子放了心防,就能放他迴中原了。
想透這一層,殊無妄登時輕鬆了不少。緊繃的脊背都稍稍鬆了些。該出去瞧瞧了。
加了昨日穿的寬袍,推門而出,夜間已經看過此地,耳房門廊正對著一方院落,正院所對的小湖延展了半角到此地。小湖旮旮旯旯散落了幾株鳶尾,長勢喜人,看模樣,過不多時便要開花。
殊無妄在門前站了片刻,不多時,便有宮婢跑來,手捧清水果物食品進了耳房,放下之後,又退開。中間竟無一人抬頭,隻謹小慎微低頭做事。
看來,確實是將他當做了太子侍寵,不敢冒犯。
殊無妄洗漱,將送來的東西吃得七七八八。他人生地不熟,且又是白天,自然不敢胡亂轉悠。
在房內歇著,翻了翻書架上的書冊,全是南掌文寫的,一個字都看不懂。
消磨了小半日,昨日帶他去寢宮的那人又來了。這迴連話都不說了,直接示意他跟著走。
殊無妄便跟在他身後,一路到了書房。
書房形製簡單,進了門,兩側盡是紅木架,上頭擱著典籍卷宗,最裏頭是一方長幾。那人將他引進了書房之後,便自顧自退出去了。
殊無妄,一時,不知所措。
☆、第三章
眼風繞著書房轉了一圈兒。屋內是有人的,隻是匿在重重書架後頭沒叫他看見。也確實是該藏的,若是總不試探,怕也不是那城府深沉的輔政太子了。
殊無妄走到長幾之前,俯身看了看那長幾上的物什。忽得被一樣東西吸引了眸光。
是屈子所作離騷經,正翻了一半著搭在案上。看來這輔政太子所學,比之中原的書生秀才,也不逞多讓。殊無妄將那書本撿來翻看。翻到前頭,才發覺這冊子並沒有被主人看去太多,前頭看過的地方都留了些批註,工整的楷書,隻是筆法折轉有些生硬,結構擺得不大勻稱好看。
輔政太子召殊無妄前來,一是為探他學識,二是為試探他來著宮中究竟為何。不料那人來了之後,隻四下環視了一圈之後便去他書幾前頭觀看。他書幾上,本有幾份他有意擱置的,舊時與南疆的通信,不料那人竟看也不看,逕自取了那本離騷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