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真的這樣做了。孩子剛長大一點,他們就把他送進修道院。分別的日子快到了,孩子支吾了好久,才小聲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不想和你們分開。”
“我們也愛你,孩子。神也愛你。還記得你是怎樣被他救活的嗎?”
“我不記得,但我知道……”
“你知道,我們發過誓,孩子。別忘了你的生命是上帝拯救過來的呀。你愛他嗎?我們的好上帝?”
“我愛……”
這對話就是這樣。孩子不想離開父母,因為他愛父母。父母要履行一個愛的諾言,而這愛的諾言是分別。他不敢大聲地表示反對,因為他真的覺得,這樣做的自己是有罪的。
臨行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裏他終於把這想法說了出來,是他對他們大吼:
“你們發誓的時候,想到我了嗎?這祈禱不是你們和上帝兩方的契約,而是預定了我的一生!”
他說完了這句話,便衝出去在角落哭了。他知道,剛才沖木訥憔悴的他們吼叫的自己是多麽醜陋。亞當指責夏娃的時候也是這副臉孔。該隱若無其事地說“我不知道”的時候也是這副臉孔。但是他不能撒謊,他不能接受這件事,就算所有人微笑著說“你是蒙恩寵的!”,他也不能接受!
他驚醒了,醒來時仍然是淚流滿麵的。他從床上爬起來,踮著腳,把受難像從床頭摘下來。那是祖上留下的、陳舊斑駁的苦像十字架。他一邊哭,一邊用衣袖抹去它的灰塵,淚水不斷地落在耶穌的傷痕上。
“上帝,我想告訴你,我也是愛你的,真的愛你,我不想因為任何事遠離你。所以請你也不要叫我離開爸爸媽媽,好嗎?”
他噙住淚水,拚命地想,自己有什麽東西可以獻給神的。可是他發現,沒有什麽代價,是他能夠不離開父母而付得出來的!他連立約的資格都沒有。
他真正地絕望地哭了,在昏沉和眼淚之間捱到天亮該啟程上路的時候,他一直緊握著那個十字架。
他孤孤單單地生活在修道院裏。起初的日子,他總是反覆做一個夢,在白色的殿堂裏,很多的人麵帶微笑,神采奕奕,從他身邊走過去,小小的他隻能仰望他們,最後他們長出了翅膀飛升起來,飛到天頂的榮光中去。他也想跟上他們,可他的身體雖小,卻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所有幸福的人都不見蹤影了。隻有他自己,匍匐在渾濁的灰塵裏,看不見別的,隻有許多黑影,竊竊私語,密密匝匝地纏繞上來。
他總是驚醒過來,然後總是將那個十字架抱在懷裏,失聲痛哭。
直到有一天,他聽說他的父母也自願放棄世俗的一切,分別進了不同的修道院。
原來如此。他長籲一口氣。他已經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你盡心盡意地立約,那麽誓約的代價是窮盡一生也償還不完的。
那時候,他記得自己反而沒有多大的觸動。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如果終日憂愁、以淚洗麵,是活不下去的,無論他是不是小孩子都一樣。他已經慢慢地學會了愛上分離。分離何嚐不是一種愛呢?
使他皺眉的是,自己一時走神,忘了剛剛把厚重的《教會法彙編》讀到哪裏。
隻是從那天起,他不再做那個夢了。
萊涅轉過頭,又看了看亞瑟。後者的眼神裏,帶著些許苦澀。
他笑了笑。“亞瑟,還記得你第一次來我房間的那一晚嗎?”
一個樹葉沙沙作響的夜晚。一個屬於將殘燈火的夜晚。一個互相試探的夜晚。
“那個夜晚很安靜。……我似乎說了很多話。”
“安靜的是表麵。你說的話,頭一次教我愣住。我在聽,同時又走神了。我不禁去想像,這個男人孩提時代的模樣。”
“哦,原來是這樣嗎?”亞瑟有點忍俊不禁,“我是什麽樣的孩子?”
萊涅望著他,目光似乎又透過他,在空氣中分散開去。“我想像,這個孩子坐在長滿青糙的水邊。他伸出手,就有鴿子落在指尖。他能驅使鳥獸,聽得懂樹木的語言。他到殿堂中去,言談令大人們嘖嘖稱奇。他坐在高高的座位上望著他們,憐憫的目光中藏著殘酷。他任意遠遊,縱使母親也留不住他。”
亞瑟垂下了眼睛。“你說的不是我,維爾納。”
“我也知道。可當時在我眼裏,你就是這樣。”他嘆著氣。
“後來,認識你越多,那個遺忘很久的夢,就越加鮮明起來。最後有一天,我看見那些飛到天上去的人中,有一個翅膀最大最美的人迴過頭來,冷嘲地望著我,那就是你的臉。我頭一次如此地想夠著你。你那麽輕盈,你們都那麽輕盈……可是對於那神秘的飛翔來說,我的身體卻太沉重了。”
萊涅終於離開了爐邊,坐在亞瑟身旁。“我突然明白了,盡管我曾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獻給神……可是如今,神已經來敲過我的門了。”
亞瑟伸出手去,將他摟在懷中。他低低地繼續:“所以,亞瑟,我看到你那副樣子,我心底湧上來的,是恐懼。是對我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的東西的恐懼。我與上帝的距離並不緊密,亞瑟。但如果你比我離他更近,我會受不了的。”
亞瑟苦笑出來:“那麽,你不擔心魔鬼把我奪走嗎?”
“勝過魔鬼,也許我還有這個可能……”萊涅睜大眼睛,緊緊抱住他,“但是勝過神,亞瑟,勝過神,這怎麽可能呢?關於爭奪你,我無法跟他做這個較量……”
二
夜深了。壁爐的火苗劈啪作響。溫暖的軀體相互緊靠著。在朦朧的視野裏,他隱約看得見近在咫尺的模糊麵孔;夢境帶著古老的思緒襲上腦海。他的嘴唇微微顫動,念著什麽,講著什麽。
很久以前的加利利,在沙漠裏,在曠野裏,在山穀裏,有很多苦修者。有一個在曠野裏呆了二十年的苦修者,名叫約書亞,決定開始他一生中第六十九次禁食。這一天,他發現曠野裏新來了一個人。他見過很多苦修者,於是一眼就認定,這是一個最沒有耐心、最軟弱的苦修者,年紀不大,眼睛裏沒有忍飢挨餓的堅毅和決心。除此之外,他就沒有任何東西吸引約書亞的注意了。
一連十天過去了。曠野非常寂靜,無論什麽聲音,在寂靜中都如此清晰。約書亞匍匐在地,額頭擦著砂石,把先知以西結、耶利米、以利亞全部默誦一遍。苦修者彼此不交談,甚至眼神交流也沒有。他有時會瞥見那個人,側對著他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絞扭雙手,差不多跟旁邊枯萎的無花果樹一樣,顯得非常落魄。他從來不走動,不開口,連嘴唇的翕動都沒有。約書亞以為他睡著了或是死了,仔細一看,他瞪著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腳下。
又是十天過去了,約書亞終於忍不住了,他問那個人說:“兄弟,你究竟在這裏幹什麽?”
在約書亞的眼裏,那人呆愣愣地抬起頭,用很重的嘶啞口音迴答:“我在等他。”
約書亞問他等誰,怎麽知道等的人會來,他都一概搖頭不語。
第三十天以後,約書亞開始怕這個人了。他已經知道他不是一般的苦修者。他不再念大小先知的經書,而是整日整夜地望著他。約書亞清楚,自我折磨得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幻覺。他感到自己正在起幻覺。
這次禁食的幻覺來得比以前早些。在他的幻覺裏,那個人的身形越來越矯健,容貌越來越美麗,閃耀著光澤,身上的破麻布衣潔白如雪。約書亞以前也見過很多幻覺:山穀變成翻滾的血海,金色的閃電從地底蜿蜒上來,萬軍在空中對壘,嘶嘶蛇鳴和悽厲哀哭混在一起。開始他幾度狂喜:異象是神諭的先兆呀。但那不是神諭,單單隻是幻象。他等了很久,可每每最後是苦澀的雨水滲進唇裏,把失去知覺的他喚醒。於是他知道,自己又失敗了。
所以這一次,他幾次揉著腫脹的眼睛,想把關於這個人的幻覺抹去。可是沒用。他仍舊坐在石頭上,麵頰光潔,嘴唇鮮紅,不時喃喃著。他不是喁喁細語,他的聲音灌進約書亞的耳朵裏,簡直像泄了洪的河水一樣沒完沒了。可是他一句話也聽不懂。
約書亞的心痛苦得像有人用斧子在砍。他想起來自己努力遺忘的一切。在很久很久以前,他的頭發還潤澤黑亮的時候,有一天他聽見聖殿裏傳出高低起伏的喧譁聲。他好奇地放下羊皮經卷,掀開簾子去看。他看見了什麽?一個男孩,肩頭落著鴿子,坐在座位上雙腳甚至都夠不著地麵,但那些嚴厲的拉比圍著他,居然顫抖著花白的鬍鬚在向他欠身。
“生他的女人真正有福氣,不然她就是和魔鬼生出的他。”大祭司拍著約書亞的肩,教他嚇了一跳,“他比十個律法經師還要有智慧。如果他長大來主持祭祀,以色列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約書亞的心重重一沉。這時他看見一個女人,掩著麵紗,匆匆忙忙地跑進來,把座位上的孩子拉起來。“我們找不著你,真的快要急瘋了。”她的聲音帶著哭腔,“孩子,你怎麽能這樣對我們?”
男孩漠然地說:“你們有什麽好著急的?我不應該待在我父的家裏嗎?”
他總算被母親牽走了。他的步伐甚至還不穩,甚至像發育遲緩的孩子一樣磕磕絆絆。他深黑色的眸子偶然向這裏一掃,約書亞渾身一震,像被燙傷似的。
一瞬間,仿佛是某種東西轟然倒塌一般。
最後,約書亞終於忍受不了,踉蹌著走到那年輕的苦修者跟前。“你可以聽我說嗎?”他想把手放在他肩上,“如果你是真的,就開口和我說話,告訴我一切;如果你是假的,我求你走開吧。”
他把耳朵附到那人唇邊。然後,他聽見了那個久違的漠然聲音。
“撒旦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
年輕的苦修者感到自己的唇邊淌進幾滴水。他睜開眼睛,看見約書亞半跪在自己的腳前。
“你清醒了?”約書亞把水囊收迴懷裏。他的眼睛腫脹,充滿血絲,嗓音很沙啞,像是一連幾天大哭大叫的結果,“差不多得了,兄弟。你禁食了四十天也夠多了。第四十天你暈過去了,你記得嗎?”
年輕人揉揉額頭:“我記得。”
“你等的人來過了嗎?”
他黑色眸子的深處一閃。“是的。”
</br>
“我們也愛你,孩子。神也愛你。還記得你是怎樣被他救活的嗎?”
“我不記得,但我知道……”
“你知道,我們發過誓,孩子。別忘了你的生命是上帝拯救過來的呀。你愛他嗎?我們的好上帝?”
“我愛……”
這對話就是這樣。孩子不想離開父母,因為他愛父母。父母要履行一個愛的諾言,而這愛的諾言是分別。他不敢大聲地表示反對,因為他真的覺得,這樣做的自己是有罪的。
臨行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裏他終於把這想法說了出來,是他對他們大吼:
“你們發誓的時候,想到我了嗎?這祈禱不是你們和上帝兩方的契約,而是預定了我的一生!”
他說完了這句話,便衝出去在角落哭了。他知道,剛才沖木訥憔悴的他們吼叫的自己是多麽醜陋。亞當指責夏娃的時候也是這副臉孔。該隱若無其事地說“我不知道”的時候也是這副臉孔。但是他不能撒謊,他不能接受這件事,就算所有人微笑著說“你是蒙恩寵的!”,他也不能接受!
他驚醒了,醒來時仍然是淚流滿麵的。他從床上爬起來,踮著腳,把受難像從床頭摘下來。那是祖上留下的、陳舊斑駁的苦像十字架。他一邊哭,一邊用衣袖抹去它的灰塵,淚水不斷地落在耶穌的傷痕上。
“上帝,我想告訴你,我也是愛你的,真的愛你,我不想因為任何事遠離你。所以請你也不要叫我離開爸爸媽媽,好嗎?”
他噙住淚水,拚命地想,自己有什麽東西可以獻給神的。可是他發現,沒有什麽代價,是他能夠不離開父母而付得出來的!他連立約的資格都沒有。
他真正地絕望地哭了,在昏沉和眼淚之間捱到天亮該啟程上路的時候,他一直緊握著那個十字架。
他孤孤單單地生活在修道院裏。起初的日子,他總是反覆做一個夢,在白色的殿堂裏,很多的人麵帶微笑,神采奕奕,從他身邊走過去,小小的他隻能仰望他們,最後他們長出了翅膀飛升起來,飛到天頂的榮光中去。他也想跟上他們,可他的身體雖小,卻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所有幸福的人都不見蹤影了。隻有他自己,匍匐在渾濁的灰塵裏,看不見別的,隻有許多黑影,竊竊私語,密密匝匝地纏繞上來。
他總是驚醒過來,然後總是將那個十字架抱在懷裏,失聲痛哭。
直到有一天,他聽說他的父母也自願放棄世俗的一切,分別進了不同的修道院。
原來如此。他長籲一口氣。他已經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你盡心盡意地立約,那麽誓約的代價是窮盡一生也償還不完的。
那時候,他記得自己反而沒有多大的觸動。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如果終日憂愁、以淚洗麵,是活不下去的,無論他是不是小孩子都一樣。他已經慢慢地學會了愛上分離。分離何嚐不是一種愛呢?
使他皺眉的是,自己一時走神,忘了剛剛把厚重的《教會法彙編》讀到哪裏。
隻是從那天起,他不再做那個夢了。
萊涅轉過頭,又看了看亞瑟。後者的眼神裏,帶著些許苦澀。
他笑了笑。“亞瑟,還記得你第一次來我房間的那一晚嗎?”
一個樹葉沙沙作響的夜晚。一個屬於將殘燈火的夜晚。一個互相試探的夜晚。
“那個夜晚很安靜。……我似乎說了很多話。”
“安靜的是表麵。你說的話,頭一次教我愣住。我在聽,同時又走神了。我不禁去想像,這個男人孩提時代的模樣。”
“哦,原來是這樣嗎?”亞瑟有點忍俊不禁,“我是什麽樣的孩子?”
萊涅望著他,目光似乎又透過他,在空氣中分散開去。“我想像,這個孩子坐在長滿青糙的水邊。他伸出手,就有鴿子落在指尖。他能驅使鳥獸,聽得懂樹木的語言。他到殿堂中去,言談令大人們嘖嘖稱奇。他坐在高高的座位上望著他們,憐憫的目光中藏著殘酷。他任意遠遊,縱使母親也留不住他。”
亞瑟垂下了眼睛。“你說的不是我,維爾納。”
“我也知道。可當時在我眼裏,你就是這樣。”他嘆著氣。
“後來,認識你越多,那個遺忘很久的夢,就越加鮮明起來。最後有一天,我看見那些飛到天上去的人中,有一個翅膀最大最美的人迴過頭來,冷嘲地望著我,那就是你的臉。我頭一次如此地想夠著你。你那麽輕盈,你們都那麽輕盈……可是對於那神秘的飛翔來說,我的身體卻太沉重了。”
萊涅終於離開了爐邊,坐在亞瑟身旁。“我突然明白了,盡管我曾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獻給神……可是如今,神已經來敲過我的門了。”
亞瑟伸出手去,將他摟在懷中。他低低地繼續:“所以,亞瑟,我看到你那副樣子,我心底湧上來的,是恐懼。是對我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的東西的恐懼。我與上帝的距離並不緊密,亞瑟。但如果你比我離他更近,我會受不了的。”
亞瑟苦笑出來:“那麽,你不擔心魔鬼把我奪走嗎?”
“勝過魔鬼,也許我還有這個可能……”萊涅睜大眼睛,緊緊抱住他,“但是勝過神,亞瑟,勝過神,這怎麽可能呢?關於爭奪你,我無法跟他做這個較量……”
二
夜深了。壁爐的火苗劈啪作響。溫暖的軀體相互緊靠著。在朦朧的視野裏,他隱約看得見近在咫尺的模糊麵孔;夢境帶著古老的思緒襲上腦海。他的嘴唇微微顫動,念著什麽,講著什麽。
很久以前的加利利,在沙漠裏,在曠野裏,在山穀裏,有很多苦修者。有一個在曠野裏呆了二十年的苦修者,名叫約書亞,決定開始他一生中第六十九次禁食。這一天,他發現曠野裏新來了一個人。他見過很多苦修者,於是一眼就認定,這是一個最沒有耐心、最軟弱的苦修者,年紀不大,眼睛裏沒有忍飢挨餓的堅毅和決心。除此之外,他就沒有任何東西吸引約書亞的注意了。
一連十天過去了。曠野非常寂靜,無論什麽聲音,在寂靜中都如此清晰。約書亞匍匐在地,額頭擦著砂石,把先知以西結、耶利米、以利亞全部默誦一遍。苦修者彼此不交談,甚至眼神交流也沒有。他有時會瞥見那個人,側對著他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絞扭雙手,差不多跟旁邊枯萎的無花果樹一樣,顯得非常落魄。他從來不走動,不開口,連嘴唇的翕動都沒有。約書亞以為他睡著了或是死了,仔細一看,他瞪著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腳下。
又是十天過去了,約書亞終於忍不住了,他問那個人說:“兄弟,你究竟在這裏幹什麽?”
在約書亞的眼裏,那人呆愣愣地抬起頭,用很重的嘶啞口音迴答:“我在等他。”
約書亞問他等誰,怎麽知道等的人會來,他都一概搖頭不語。
第三十天以後,約書亞開始怕這個人了。他已經知道他不是一般的苦修者。他不再念大小先知的經書,而是整日整夜地望著他。約書亞清楚,自我折磨得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幻覺。他感到自己正在起幻覺。
這次禁食的幻覺來得比以前早些。在他的幻覺裏,那個人的身形越來越矯健,容貌越來越美麗,閃耀著光澤,身上的破麻布衣潔白如雪。約書亞以前也見過很多幻覺:山穀變成翻滾的血海,金色的閃電從地底蜿蜒上來,萬軍在空中對壘,嘶嘶蛇鳴和悽厲哀哭混在一起。開始他幾度狂喜:異象是神諭的先兆呀。但那不是神諭,單單隻是幻象。他等了很久,可每每最後是苦澀的雨水滲進唇裏,把失去知覺的他喚醒。於是他知道,自己又失敗了。
所以這一次,他幾次揉著腫脹的眼睛,想把關於這個人的幻覺抹去。可是沒用。他仍舊坐在石頭上,麵頰光潔,嘴唇鮮紅,不時喃喃著。他不是喁喁細語,他的聲音灌進約書亞的耳朵裏,簡直像泄了洪的河水一樣沒完沒了。可是他一句話也聽不懂。
約書亞的心痛苦得像有人用斧子在砍。他想起來自己努力遺忘的一切。在很久很久以前,他的頭發還潤澤黑亮的時候,有一天他聽見聖殿裏傳出高低起伏的喧譁聲。他好奇地放下羊皮經卷,掀開簾子去看。他看見了什麽?一個男孩,肩頭落著鴿子,坐在座位上雙腳甚至都夠不著地麵,但那些嚴厲的拉比圍著他,居然顫抖著花白的鬍鬚在向他欠身。
“生他的女人真正有福氣,不然她就是和魔鬼生出的他。”大祭司拍著約書亞的肩,教他嚇了一跳,“他比十個律法經師還要有智慧。如果他長大來主持祭祀,以色列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約書亞的心重重一沉。這時他看見一個女人,掩著麵紗,匆匆忙忙地跑進來,把座位上的孩子拉起來。“我們找不著你,真的快要急瘋了。”她的聲音帶著哭腔,“孩子,你怎麽能這樣對我們?”
男孩漠然地說:“你們有什麽好著急的?我不應該待在我父的家裏嗎?”
他總算被母親牽走了。他的步伐甚至還不穩,甚至像發育遲緩的孩子一樣磕磕絆絆。他深黑色的眸子偶然向這裏一掃,約書亞渾身一震,像被燙傷似的。
一瞬間,仿佛是某種東西轟然倒塌一般。
最後,約書亞終於忍受不了,踉蹌著走到那年輕的苦修者跟前。“你可以聽我說嗎?”他想把手放在他肩上,“如果你是真的,就開口和我說話,告訴我一切;如果你是假的,我求你走開吧。”
他把耳朵附到那人唇邊。然後,他聽見了那個久違的漠然聲音。
“撒旦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
年輕的苦修者感到自己的唇邊淌進幾滴水。他睜開眼睛,看見約書亞半跪在自己的腳前。
“你清醒了?”約書亞把水囊收迴懷裏。他的眼睛腫脹,充滿血絲,嗓音很沙啞,像是一連幾天大哭大叫的結果,“差不多得了,兄弟。你禁食了四十天也夠多了。第四十天你暈過去了,你記得嗎?”
年輕人揉揉額頭:“我記得。”
“你等的人來過了嗎?”
他黑色眸子的深處一閃。“是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