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裏‘薩朗很喲’是‘我愛你’的意思。給對付色狼的防身武器起了這麽個名字,真是又形象又幽默,難為製造商怎麽想到的……”聽到笑不可支的許芸指著瓶身上那幾個漢字的解釋,大家也很佩服這創意,都哈哈大笑起來。
笑夠了,大家又注意到田歌右手握著一個像手電筒樣的東西,這下沒人想去試了,田歌說這個是高壓□□,可以讓人瞬間喪失抵抗能力……
看到田歌手裏的高科技防身器械,大家才明白即使飯莊的人不出現,那幾個小子隻要稍有異動,就田歌手裏的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於是信心百倍,決定再次出發……鞏麥可知道根本不需要自己這樣不入流的護花使者跟隨,樂得告辭迴去和幾個弟兄潛心苦練去了。
終於來到山上,這所謂的“山”也就是個小丘,高於平地二十來米。山上植被稀疏,南坡那裏因為開山採石形成了一個大的山坑,已經積水成塘,這樣山頂高於水麵有三十米左右的樣子,山壁直上直下,顯得有些壯觀……很快,大家爭先恐後,兩三分鍾就都來到山頂,最快的反而是田歌,大家到的時候看她正站在山頂的那塊寫滿上山的人們真情告白的大石頭南邊,極目遠眺……天地之間,藍天白雲下麵,赭紅色斑駁的山石旁邊,一位清麗脫俗的絕代佳人,極目眺望遠方的綠樹、田園,若有所思……大家被這絕美的意境震撼了,馬可趕緊打開攜帶的相機“哢,哢,哢”連續按動快門,記錄下這讓人永生難忘的經典瞬間。大家都有些興奮,紛紛過來看照片的效果,說:“拿到攝影大賽中去,肯定可以獲獎……”李格格很後悔自己現在還沒打開dv,錯失了這眼前的唯美!
大家興高采烈地在山上暢談、留念,吳詩雯說一直想寫首詩來讚美這嵐山,許芸說應該把田歌寫進去……聊著聊著,苗佳就說為什麽非要是寫景、寫詩呢,古人不都是寫景喻人、以景明誌嗎?像範仲淹的《嶽陽摟記》,連本景都沒見過,對著一幅畫就可以寫出流傳百世的文章,更是因為他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非常人的見地和傲然天下的風骨……
幾位同學尤其是吳詩雯很為他非常人的見地擊節,真是刮目相看。
當苗佳打開他的帆布背包,大家又領略了他的另一麵——細心:洗好的一個個分開來裝在了小塑膠袋裏的蘋果,幾隻削好了的也在袋子裏的菠蘿,一袋橘子,還有幾把用紙包住刃的水果刀,最底下是幾塊準備拿來烤的紅芋……
於是,大家一起大快朵頤,然後就漫山遍野地找柴火來燒烤紅芋。田歌說燒東西吃不衛生不環保,這迴大家沒有盲目崇拜她,馬可說這裏不會引起森林大火,因為山上沒什麽樹……李格格說齊老師說過環境有一定的承載力,咱們隻烤那麽幾個紅芋絕對不會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許芸說咱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小小的不環保而放棄眼前大大的美味……
幾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終於使田歌也喪失原則,一起燒烤。開始的幾隻還沒烤熟,急不可耐的許芸就搶走了去啃,於是不但燙的跳腳、還“咯嘍、咯嘍”的嚼起來半生不熟地根本沒什麽味道……最後,大家決定按住許芸,不讓她動手搶奪,耐心等候烤到那香噴噴的味道已經使大家咽了一肚子的口水,然後又剪刀石頭布比劃了半天確定拿紅芋的次序,偏巧許芸就是最後那個拿不到的倒黴蛋……吳詩雯嗅著香噴噴的紅芋感嘆:“此味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迴聞!”李格格、葉琳琳在那裏故意大嚼特嚼“哇!香!哇!好吃!”地刺激許芸,許芸就抱怨這“先苦後也苦(哭)”,可憐巴巴地“姐姐,賞口飯吃”地挨個央求,幾個女生故意裝作不理,看許芸準備開口擠兌那兩個“紳士”……過足了惡作劇癮頭的大家才又統一把烤紅芋“收歸國有”,一起來品嚐這山野美味。當她們幾個用苗佳帶來的大可樂瓶灌的清水洗了黑乎乎的手和嘴巴,然後懶洋洋地躺在草坡上“曬食”的時候,兩個男生負責打掃戰場,田歌站在大石頭上臨風作飄飄起舞狀,看得大家都呆了,馬可說如果田歌穿上長袖的衣服比如婚紗那就可以說是絕了,葉琳琳插嘴說我再給她做做頭發……
“穿婚紗的話,得配個男伴!我看太子可以……”
“公子個子高一些,更般配……”
“都不配!田歌的氣質像女王……”
“不需要般配!婚紗照突出的是女孩子,男的也就是綠葉……”
“如果田歌做模特拍一組婚紗照片在我們家店麵一放,我保證人們尤其是準備結婚的女孩們會趨之若騖……”
“轉過去一些,向著太陽……”大家正議論紛紛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於是都站起來。一個身穿牛仔馬甲、頭發亂的像雞窩、手裏端個“大炮”的青年人正蹲在坡下麵指手畫腳,遠處山坡下停著一輛商務小麵包車……
“你是誰呀?”
“拍我們鴿子做什麽?我們鴿子憑什麽要聽你的……”
“cut!把膠捲交出來,你侵犯了個人隱私權……”
大家七嘴八舌。
突然麵對那麽多人的質問,青年人沒有驚慌,很從容地從胸前馬甲的口袋裏掏出工作證遞過來。
“程思安是誰?不認識!”
“和成思危有關係嗎?”
“攝影記者!就是照照片的了!?”
“不是騙子吧!?”
同學們仍然是七嘴八舌。青年人沒有料到會是這場麵,很有些尷尬的神情裏流露出些許不屑……
“他不是騙子,他是縣報社的專業攝影記者,他的照片在全國大賽裏剛剛獲過獎!”馬可倒是知道一些,對方是縣裏、市裏攝影界小有名氣的“小安子”,還是他們的校友學長,老家就在嵐山鎮河西的程莊。程思安的鄉土採風照片《歲月》今年在全國攝影大賽裏獲得二等獎,馬可記得那是一張黑白鏡像照片,拍的是一個古稀老人飽經滄桑、滿臉皺紋的麵部特寫,老人張開的嘴裏沒有牙齒,眼角裏流露出不經意的笑容……馬可認為這張照片可以媲美《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等獎被一位軍隊記者在汶川地震中拍到的災區寫實照片拿走——照片上一個剛被人們救出來,瞪著哭紅的大眼睛、眼角還掛著淚珠的髒兮兮的小女孩孤獨無助的目光震撼了所有評委、電視觀眾和網絡投票者的心……
“幸會!幸會!”青年人過來握住馬可的手,如遇知音,然後就有些倨傲地負手而立,眼角裏卻在觀察著田歌的反應。
“原來不是騙子,是小安子!”許芸好像聽二叔說過這是個人物,聽到許芸叫到自己的諢名,程思安又不自在起來。
</br>
笑夠了,大家又注意到田歌右手握著一個像手電筒樣的東西,這下沒人想去試了,田歌說這個是高壓□□,可以讓人瞬間喪失抵抗能力……
看到田歌手裏的高科技防身器械,大家才明白即使飯莊的人不出現,那幾個小子隻要稍有異動,就田歌手裏的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於是信心百倍,決定再次出發……鞏麥可知道根本不需要自己這樣不入流的護花使者跟隨,樂得告辭迴去和幾個弟兄潛心苦練去了。
終於來到山上,這所謂的“山”也就是個小丘,高於平地二十來米。山上植被稀疏,南坡那裏因為開山採石形成了一個大的山坑,已經積水成塘,這樣山頂高於水麵有三十米左右的樣子,山壁直上直下,顯得有些壯觀……很快,大家爭先恐後,兩三分鍾就都來到山頂,最快的反而是田歌,大家到的時候看她正站在山頂的那塊寫滿上山的人們真情告白的大石頭南邊,極目遠眺……天地之間,藍天白雲下麵,赭紅色斑駁的山石旁邊,一位清麗脫俗的絕代佳人,極目眺望遠方的綠樹、田園,若有所思……大家被這絕美的意境震撼了,馬可趕緊打開攜帶的相機“哢,哢,哢”連續按動快門,記錄下這讓人永生難忘的經典瞬間。大家都有些興奮,紛紛過來看照片的效果,說:“拿到攝影大賽中去,肯定可以獲獎……”李格格很後悔自己現在還沒打開dv,錯失了這眼前的唯美!
大家興高采烈地在山上暢談、留念,吳詩雯說一直想寫首詩來讚美這嵐山,許芸說應該把田歌寫進去……聊著聊著,苗佳就說為什麽非要是寫景、寫詩呢,古人不都是寫景喻人、以景明誌嗎?像範仲淹的《嶽陽摟記》,連本景都沒見過,對著一幅畫就可以寫出流傳百世的文章,更是因為他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非常人的見地和傲然天下的風骨……
幾位同學尤其是吳詩雯很為他非常人的見地擊節,真是刮目相看。
當苗佳打開他的帆布背包,大家又領略了他的另一麵——細心:洗好的一個個分開來裝在了小塑膠袋裏的蘋果,幾隻削好了的也在袋子裏的菠蘿,一袋橘子,還有幾把用紙包住刃的水果刀,最底下是幾塊準備拿來烤的紅芋……
於是,大家一起大快朵頤,然後就漫山遍野地找柴火來燒烤紅芋。田歌說燒東西吃不衛生不環保,這迴大家沒有盲目崇拜她,馬可說這裏不會引起森林大火,因為山上沒什麽樹……李格格說齊老師說過環境有一定的承載力,咱們隻烤那麽幾個紅芋絕對不會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許芸說咱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小小的不環保而放棄眼前大大的美味……
幾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終於使田歌也喪失原則,一起燒烤。開始的幾隻還沒烤熟,急不可耐的許芸就搶走了去啃,於是不但燙的跳腳、還“咯嘍、咯嘍”的嚼起來半生不熟地根本沒什麽味道……最後,大家決定按住許芸,不讓她動手搶奪,耐心等候烤到那香噴噴的味道已經使大家咽了一肚子的口水,然後又剪刀石頭布比劃了半天確定拿紅芋的次序,偏巧許芸就是最後那個拿不到的倒黴蛋……吳詩雯嗅著香噴噴的紅芋感嘆:“此味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迴聞!”李格格、葉琳琳在那裏故意大嚼特嚼“哇!香!哇!好吃!”地刺激許芸,許芸就抱怨這“先苦後也苦(哭)”,可憐巴巴地“姐姐,賞口飯吃”地挨個央求,幾個女生故意裝作不理,看許芸準備開口擠兌那兩個“紳士”……過足了惡作劇癮頭的大家才又統一把烤紅芋“收歸國有”,一起來品嚐這山野美味。當她們幾個用苗佳帶來的大可樂瓶灌的清水洗了黑乎乎的手和嘴巴,然後懶洋洋地躺在草坡上“曬食”的時候,兩個男生負責打掃戰場,田歌站在大石頭上臨風作飄飄起舞狀,看得大家都呆了,馬可說如果田歌穿上長袖的衣服比如婚紗那就可以說是絕了,葉琳琳插嘴說我再給她做做頭發……
“穿婚紗的話,得配個男伴!我看太子可以……”
“公子個子高一些,更般配……”
“都不配!田歌的氣質像女王……”
“不需要般配!婚紗照突出的是女孩子,男的也就是綠葉……”
“如果田歌做模特拍一組婚紗照片在我們家店麵一放,我保證人們尤其是準備結婚的女孩們會趨之若騖……”
“轉過去一些,向著太陽……”大家正議論紛紛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於是都站起來。一個身穿牛仔馬甲、頭發亂的像雞窩、手裏端個“大炮”的青年人正蹲在坡下麵指手畫腳,遠處山坡下停著一輛商務小麵包車……
“你是誰呀?”
“拍我們鴿子做什麽?我們鴿子憑什麽要聽你的……”
“cut!把膠捲交出來,你侵犯了個人隱私權……”
大家七嘴八舌。
突然麵對那麽多人的質問,青年人沒有驚慌,很從容地從胸前馬甲的口袋裏掏出工作證遞過來。
“程思安是誰?不認識!”
“和成思危有關係嗎?”
“攝影記者!就是照照片的了!?”
“不是騙子吧!?”
同學們仍然是七嘴八舌。青年人沒有料到會是這場麵,很有些尷尬的神情裏流露出些許不屑……
“他不是騙子,他是縣報社的專業攝影記者,他的照片在全國大賽裏剛剛獲過獎!”馬可倒是知道一些,對方是縣裏、市裏攝影界小有名氣的“小安子”,還是他們的校友學長,老家就在嵐山鎮河西的程莊。程思安的鄉土採風照片《歲月》今年在全國攝影大賽裏獲得二等獎,馬可記得那是一張黑白鏡像照片,拍的是一個古稀老人飽經滄桑、滿臉皺紋的麵部特寫,老人張開的嘴裏沒有牙齒,眼角裏流露出不經意的笑容……馬可認為這張照片可以媲美《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等獎被一位軍隊記者在汶川地震中拍到的災區寫實照片拿走——照片上一個剛被人們救出來,瞪著哭紅的大眼睛、眼角還掛著淚珠的髒兮兮的小女孩孤獨無助的目光震撼了所有評委、電視觀眾和網絡投票者的心……
“幸會!幸會!”青年人過來握住馬可的手,如遇知音,然後就有些倨傲地負手而立,眼角裏卻在觀察著田歌的反應。
“原來不是騙子,是小安子!”許芸好像聽二叔說過這是個人物,聽到許芸叫到自己的諢名,程思安又不自在起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