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聖旨
大夏世子,從一介書生開始 作者:小水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江楓準備離開的時候。
外麵突然駛來一輛馬車,車輪滾動的聲音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這輛馬車的樣式讓江楓覺得很是眼熟,那金絲楠木的車身,鑲金嵌玉的裝飾,分明是皇宮裏的規製。
秦誌雲見到這輛馬車,頓時如臨大敵,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這不是皇宮裏的馬車麽?”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緊張和不安。
這段時間他雖然一直在招募人手,但做得很是小心,生怕被皇宮裏的人察覺。
每次招人都是挑選在人少的地方,而且從不在明麵上打著肅王府的旗號。
就是為了避免引起朝廷的注意,更不用說讓薑世辛察覺到了。
要是讓皇帝知道他們在秘密招兵,那可就真的麻煩了。
畢竟這一下子招來了好幾百人,要是全都武裝起來,那就是一支不小的軍隊。
這種事情要是傳到薑世辛的耳朵裏,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秦誌雲的心中不禁有些忐忑,身子都不自覺地繃緊了。
江楓看出了秦誌雲的緊張,卻露出一絲從容的笑意,仿佛早就料到了這一切。
他伸手拍了拍秦誌雲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太過緊張,一切有他在。
馬車緩緩停在鐵礦的大門口,車簾輕輕掀起,露出了車內人的麵容。
一個身形有些佝僂的人從馬車上緩緩走了下來,不是別人,正是大總管劉德。
看到是劉德,秦誌雲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緊繃的身子也跟著放鬆了。
他心中暗自慶幸,還好來的是劉德,這位大總管和江楓的關係向來不錯。
而且劉德為人處事也很是圓滑,肯定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薑世辛。
雖然他並不知道劉德已經跟江楓達成了很緊密的合作,但光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劉德應該是不會出賣江楓的。
說到底,這件事情也算不上是出賣,劉德完全可以就當做沒見過這麽一迴事。
這讓秦誌雲如釋重負,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輕鬆了許多。
人算不如天算,他本以為是薑世辛親自駕到,沒想到卻是劉德來訪。
這倒是讓他白擔心了一場,不過這種謹慎的態度倒也沒什麽不好。
畢竟在這個節骨眼上,多留個心眼總是好的。
而且秦誌雲確實很擔心,這件事情讓薑世辛知道了對方心裏會怎麽想。
即便江楓已經告訴他,和薑世辛之間的關係已經緩和了不少,但秦誌雲的心中卻是非常的清楚。
皇帝就不可能真正的信任任何一個人,就連他的親生兒子也不例外。
所以,鐵礦這邊又招了四百個人,而且全部都要武裝成部隊。
再加上現在建寧城還出了那麽一檔子事情,恐怕讓薑世辛都有些焦頭爛額。
若是薑世辛腦子一抽風,覺得江楓現在招人也是為了造反,那可就真的有點兒難辦了。
而此刻,鐵礦大門口以及外麵站著的那些青壯年,見到了這一輛奢華的馬車,都是不由得紛紛避讓。
他們也能夠認得出來這種明黃色的馬車,分明就是皇宮裏的馬車。
劉德下了馬車之後,目光在四周緩緩掃過,看到那些排在鐵礦門口的青壯年,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這位在宮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人,如何不知道這些人的來意。
不過他的臉上卻不露分毫,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一般。
在宮中這麽多年,劉德早已練就了一副八麵玲瓏的本事,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他心裏都清楚得很。
他從身邊的小太監手中接過那封用金絲緞帶包裹的聖旨,神色頓時變得格外肅穆。
“肅王江楓接旨。”劉德的聲音不大,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鐵礦門外的那些青壯年聽到這話,頓時精神一振,一個個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對於這些普通百姓來說,能親眼見到聖旨,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的事情。
他們的眼中滿是好奇與敬畏,生怕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江楓接旨。”江楓連忙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禮,神態端莊而謹慎。
劉德緩緩展開聖旨,那滄桑的聲音在院中迴蕩:“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國安民泰,四海升平,實乃曆代帝王之所求。近聞建寧城有逆賊作亂,擾我大夏疆土,實屬大逆不道。”
“茲召肅王江楓,持軍械火器,前往建寧平定叛亂。朕念爾忠心為國,智勇雙全,特令爾統領兵馬,共赴戎機。”
“爾其欽哉,欽此。”
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道敕令,帶著濃濃的威嚴,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唿吸。
宣讀完畢後,劉德恭敬地將聖旨遞到了江楓手中,目光中帶著幾分深意。
江楓接過聖旨,心中思緒萬千,他實在沒想到薑世辛真的會讓他去鎮壓叛亂。
雖說聖旨中特意提到了軍械火器,但這分明就是在告訴他,朝廷此時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他的武器。
這讓江楓不禁在心中暗自思量,薑世辛這是打算借他的力量來平定叛亂。
就在這時,劉德湊到江楓耳邊,壓低聲音說道:“王爺,除了您以外,陛下還派了宇文雄隨您一起去。”
聽到這話,江楓的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副早有預料的神色。
這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薑世辛怎麽可能放心把這麽重要的任務完全交給自己。
“原來如此。”江楓在心中暗道,薑世辛這是想讓宇文雄來監視自己啊。
秦誌雲在一旁聽完聖旨,整個人都顯得格外興奮,那雙黝黑的眸子裏閃爍著難以掩飾的光芒。
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有了這道聖旨,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帶兵前往寧州了。
他已經開始在心中計劃,該如何表現才能讓江楓刮目相看,如何才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鐵礦外麵的那些青壯年聽到聖旨的內容,更是激動不已,一個個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沒想到咱們這麽快就能跟著肅王殿下去打仗了。”一個青年壓低聲音說道。
外麵突然駛來一輛馬車,車輪滾動的聲音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這輛馬車的樣式讓江楓覺得很是眼熟,那金絲楠木的車身,鑲金嵌玉的裝飾,分明是皇宮裏的規製。
秦誌雲見到這輛馬車,頓時如臨大敵,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這不是皇宮裏的馬車麽?”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緊張和不安。
這段時間他雖然一直在招募人手,但做得很是小心,生怕被皇宮裏的人察覺。
每次招人都是挑選在人少的地方,而且從不在明麵上打著肅王府的旗號。
就是為了避免引起朝廷的注意,更不用說讓薑世辛察覺到了。
要是讓皇帝知道他們在秘密招兵,那可就真的麻煩了。
畢竟這一下子招來了好幾百人,要是全都武裝起來,那就是一支不小的軍隊。
這種事情要是傳到薑世辛的耳朵裏,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秦誌雲的心中不禁有些忐忑,身子都不自覺地繃緊了。
江楓看出了秦誌雲的緊張,卻露出一絲從容的笑意,仿佛早就料到了這一切。
他伸手拍了拍秦誌雲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太過緊張,一切有他在。
馬車緩緩停在鐵礦的大門口,車簾輕輕掀起,露出了車內人的麵容。
一個身形有些佝僂的人從馬車上緩緩走了下來,不是別人,正是大總管劉德。
看到是劉德,秦誌雲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緊繃的身子也跟著放鬆了。
他心中暗自慶幸,還好來的是劉德,這位大總管和江楓的關係向來不錯。
而且劉德為人處事也很是圓滑,肯定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薑世辛。
雖然他並不知道劉德已經跟江楓達成了很緊密的合作,但光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劉德應該是不會出賣江楓的。
說到底,這件事情也算不上是出賣,劉德完全可以就當做沒見過這麽一迴事。
這讓秦誌雲如釋重負,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輕鬆了許多。
人算不如天算,他本以為是薑世辛親自駕到,沒想到卻是劉德來訪。
這倒是讓他白擔心了一場,不過這種謹慎的態度倒也沒什麽不好。
畢竟在這個節骨眼上,多留個心眼總是好的。
而且秦誌雲確實很擔心,這件事情讓薑世辛知道了對方心裏會怎麽想。
即便江楓已經告訴他,和薑世辛之間的關係已經緩和了不少,但秦誌雲的心中卻是非常的清楚。
皇帝就不可能真正的信任任何一個人,就連他的親生兒子也不例外。
所以,鐵礦這邊又招了四百個人,而且全部都要武裝成部隊。
再加上現在建寧城還出了那麽一檔子事情,恐怕讓薑世辛都有些焦頭爛額。
若是薑世辛腦子一抽風,覺得江楓現在招人也是為了造反,那可就真的有點兒難辦了。
而此刻,鐵礦大門口以及外麵站著的那些青壯年,見到了這一輛奢華的馬車,都是不由得紛紛避讓。
他們也能夠認得出來這種明黃色的馬車,分明就是皇宮裏的馬車。
劉德下了馬車之後,目光在四周緩緩掃過,看到那些排在鐵礦門口的青壯年,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這位在宮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人,如何不知道這些人的來意。
不過他的臉上卻不露分毫,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一般。
在宮中這麽多年,劉德早已練就了一副八麵玲瓏的本事,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他心裏都清楚得很。
他從身邊的小太監手中接過那封用金絲緞帶包裹的聖旨,神色頓時變得格外肅穆。
“肅王江楓接旨。”劉德的聲音不大,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鐵礦門外的那些青壯年聽到這話,頓時精神一振,一個個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對於這些普通百姓來說,能親眼見到聖旨,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的事情。
他們的眼中滿是好奇與敬畏,生怕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江楓接旨。”江楓連忙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禮,神態端莊而謹慎。
劉德緩緩展開聖旨,那滄桑的聲音在院中迴蕩:“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國安民泰,四海升平,實乃曆代帝王之所求。近聞建寧城有逆賊作亂,擾我大夏疆土,實屬大逆不道。”
“茲召肅王江楓,持軍械火器,前往建寧平定叛亂。朕念爾忠心為國,智勇雙全,特令爾統領兵馬,共赴戎機。”
“爾其欽哉,欽此。”
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道敕令,帶著濃濃的威嚴,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唿吸。
宣讀完畢後,劉德恭敬地將聖旨遞到了江楓手中,目光中帶著幾分深意。
江楓接過聖旨,心中思緒萬千,他實在沒想到薑世辛真的會讓他去鎮壓叛亂。
雖說聖旨中特意提到了軍械火器,但這分明就是在告訴他,朝廷此時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他的武器。
這讓江楓不禁在心中暗自思量,薑世辛這是打算借他的力量來平定叛亂。
就在這時,劉德湊到江楓耳邊,壓低聲音說道:“王爺,除了您以外,陛下還派了宇文雄隨您一起去。”
聽到這話,江楓的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副早有預料的神色。
這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薑世辛怎麽可能放心把這麽重要的任務完全交給自己。
“原來如此。”江楓在心中暗道,薑世辛這是想讓宇文雄來監視自己啊。
秦誌雲在一旁聽完聖旨,整個人都顯得格外興奮,那雙黝黑的眸子裏閃爍著難以掩飾的光芒。
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有了這道聖旨,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帶兵前往寧州了。
他已經開始在心中計劃,該如何表現才能讓江楓刮目相看,如何才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鐵礦外麵的那些青壯年聽到聖旨的內容,更是激動不已,一個個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沒想到咱們這麽快就能跟著肅王殿下去打仗了。”一個青年壓低聲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