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蟬蛻,就是道家所謂的屍解。「竹林七賢」裏的嵇康雅好老莊,恬淡寡慾以養生,卻慘遭橫死,所以後人常以嵇康做反麵教材,但是,丁約解釋說,道術當中有屍解,屍解可以細分為劍解、火解、水解,其中以劍解的人最多,嵇康和郭璞不是被殺,而是「以此委蛻耳」。(高彥休《唐闕史》)iii這倒可以解釋《莊子》所謂真人的「入火不熱、入水不濡」,但從樸素的唯物主義角度看,丁約這番話隻不過說明了曆來被刀劍殺死的人比被火燒死、被水淹死的人更多罷了。


    即便以道家的眼光看,丁約的這個解釋也不算圓滿,因為在修仙的法門裏,屍解隻是一種不甚高明的手段,實在不合老子的身份。《神仙傳》載王遠對蔡經說:「眼下氣少肉多,飛不上去,隻好屍解了,就像鑽狗洞一般。」《太平廣記·神仙》載仙人勸誡孫思邈的話,說屍解之仙不能白日飛升。


    而在《莊子》的注釋家裏,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往往也擺不脫個人立場。郭象當年倒沒有這麽多顧慮,他既不是道士,對老子也沒有太深的感情,所以對於老子之死隻注了八個字,是說秦失「人吊亦吊,人號亦號」,把他的順任作風強調了一下而已。


    但是,《莊子》在唐代最著名的注釋家成玄英卻是一名道士,受封西華法師,是道教陣營裏的高知,所以他對老子之死就作了很長的一段注釋,大意是說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從史料來看,他在周平王的時候騎牛離開周都,西出流沙無故人,就這麽不知所終,而莊子這裏說他死了,隻是為了說明死生之理渾然為一的道理罷了。這應該就是莊子編的寓言,畢竟太上老君身為大道之祖,天地萬物之宗,哪裏會有生有死呢。再說太上老君的降生、傳道、升天,在許多經籍裏都有完備的記載。


    當然,成玄英這裏所謂的經籍,指的都是道教自己的經書。


    但我們即便接受西華法師成玄英的解釋,問題也並未到此結束,因為就算老子沒死,從來沒有死過,但這個故事似乎表達了對老子的一定程度的貶抑。也就是說,莊子借著秦失之口批評老子離真正的得道還有一段距離,否則的話,那些人也不會哭得那麽傷心。


    普通人恐怕還難以理解這個道理,隻會覺得人們之所以哭得那麽傷心,是因為老子德高望重、造福一方,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深厚愛戴。但在莊子那裏,這恰恰反映出老子還沒有得道,所以是值得批評的。莊子的見解,常常與世道人情相反。


    當然,得道之人不一定非得過著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他也完全可以和我們大家生活在一起,隻不過(用《老子》的話說)「和其光,同其塵」,就像一滴水投進了大海,沒有人會感覺到他的存在。所以郭象給出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老子一定是給了當地人什麽好處,沒有循道而行,這才「遭到了」人民群眾的愛戴。


    但這個解釋讓許多推崇老子的人很不舒服,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彌合之論,比如成玄英就認為這事不怪老子,他老人家隻是哀憐眾生而已,又有什麽錯呢,隻是那些哭喪的人沒能堪破生死,而秦失也並不是批評老子沒有得道,隻是嘆息那些哀哭的人未得老子的真傳罷了。


    當代學者也有不少人在沿襲著成玄英的解釋,iv但我們隻要完全從字麵入手,即便有幾句話的意思不太容易搞清,畢竟會發覺郭象的意見占到絕對的上風。


    老子居然沒有得道,難道這是可以接受的嗎,這與《莊子》全文大段大段對老子的推崇又該怎麽貫通起來呢?


    i 《莊子》引文用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之王孝魚點校本《莊子集釋》,下同。


    ii 其人之「其」或是「至」之訛,《闕誤》引文如海本「其」作「至」,見《莊子集釋》第129頁王孝魚點校。如果以「至人」為準,則成玄英的解釋就站不住腳了(見下文)。


    iii 遇上像王充這樣較真的人,對屍解之說就很不以為然,說如果屍解是身體死了,精神仙去,這跟普通的死人沒什麽兩樣;如果是身體沒死,隻是蛻了一層皮,那麽屍解之人骨肉俱在,和普通的死人也沒什麽兩樣。就算屍解之人真的像蟬蛻一樣,但也沒見蟬在蛻皮之後就比蛻皮之前神奇,更何況屍解之人從沒有蛻出過一個空殼來。(《論衡·道虛》)不過道家人士在講到的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能給人以一種激揚的夢想,比如仲長統的詩:「飛鳥遺蹟,蟬蛻亡殼。騰蛇棄鱗,神龍喪角。至人能變,達士拔俗。乘雲無轡,騁風無足。垂露成幃,張霄成幄。沆瀣當餐,九陽代燭。恆星艷珠,朝霞潤玉。六合之內,恣心所欲。人事可遺,何為侷促。」(《後漢書·仲長統傳》)


    iv 觀念先行實為解讀的一大障礙,至今依然。如勞斯光先生撰哲學史,於莊子之學劃分出「情意我」與「形軀我」一對概念,對秦失吊老聃的故事就用這對概念加以闡釋,見地雖精,卻背離了上下文的語境:「此皆老聃為言,蓋謂明道者能悟透形軀與萬物之同層流轉,故知形軀之生死與自我無幹。物理性之生命曆程即顯現為一事象之係列(series of events),亦無關『我』事。秦失既知老聃自己已破形軀我,故即不能再以此對象性之形軀為老聃。『三號而出』,不足哀故也。」(《新編中國哲學史》卷1,p193)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逸並收藏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