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那個困難年代,也還有為了革命利益甘願"下地獄"的人。曾經有一位解放後一直戰鬥在工業戰線功勳卓著的老革命,迎著困難來到了一重。可是他流年不利,剛剛來廠便碰上"批林批孔"運動。"反潮流戰士"們在他們的"旗手"率領下,又對剛剛穩定的形勢,掀起了動亂的狂瀾,重機廠又被攪了個翻江倒海。老書記被揪來揪去,幾天不知下落。他的老伴不得不冒著刺骨的寒風,強忍高血壓的痛苦,到處查詢他的去向。最後,老書記從身體到精神又經受一次嚴重的摧殘。此後,他雖然想在逆境中力挽狂瀾,但終因積重難返、力不從心而不得不負疚離去。不過,一重職工對老書記有著難得的評價。他們說:"這是位好老頭,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身上沒有半點邪氣,隻是這把好刀被人家敲卷了刃,有勁使不上……"


    這位三七年就參加革命的老八路,並未一走了事,他誠懇地向上級黨委表達了自己的困難處境,同時熱情地向上級要求道:"讓宮本言同誌擔負這個重擔吧!他年富力強,內行,幹勁足,一定會比我幹得好!請把我放到我力所能及的崗位上去吧!"


    上級黨委接受了這位老同誌的意見。於是,機械工業部門赫赫有名的"宮大膽",來到了這個全國聞名的"老大難"單位。


    "宮大膽"--幹部中的國寶


    趁新廠長還沒和一重職工見麵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身負曆史重任的人吧。


    一九二七年,是我們苦難的祖國最黑暗的年月。當蔣介石用無數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的屍體為他的法西斯王朝奠基時,在山東省文登縣一個貧農家裏誕生了一個新的生命。這位五十三年後第一重型機器廠的新廠長來到人間時,他的父母和家族沒有對他呈現出歡樂的笑影。當他剛滿七歲時,母親便因貧病交加與世長辭。不到十歲,父親也不堪舊社會的苦難,告別了不平的人間。於是弟弟被賣給人家,宮本言和闖關東的窮苦人一道,在一個漆黑之夜,爬在一艘開往大連的外國貨船底艙裏,來到被帝國主義蹂躪的海港。靠一位好心同鄉的憐憫,他被介紹到一家鐵工廠當了翻砂工。


    十來歲的孩子每天在塵砂瀰漫的爐火旁,用發顫的小手去搗砂造型。有一天,他的住處--翻砂間的吊鋪意外地被火星燃著了,使他不僅失去了全部破衣爛被,還遭到了老闆的一頓毒打。


    不過,命運之神隻欺負逆來順受的弱者,宮本言可不是它的奴隸。一怒之下,他又從大連返迴山東,毅然投身到革命的熔爐--進了解放區的兵工廠。從此他便生活在自由的天地裏了。


    在此後悠長的歲月中,宮本言的生命史上不乏光榮的記錄:一九四三年,也就是他剛參加革命的當年年底,便被評為勞動模範;一九四四年又成為少年有為的勞動英雄;一九四五年,十八歲的宮本言以工人代表身份被選派去延安參加人民代表會議;一九四九年,他作為山東省的四個青年代表之一,出席了全國青年代表大會,在會上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一九五二年,宮本言來到剛剛興建的齊齊哈爾第一工具機廠(以下簡稱"一廠"),擔任了鑄造車間的主任。次年,二十六歲的宮本言被提升為副廠長,主管基建工作。


    新中國鍛鍊新人才,新人才創造新事業。宮本言不甘處於那種"外行領導內行"的尷尬地位,決心變外行為內行。不管是總工程師和學徒工,不管是黨委書記和公務員都是他的老師。這個一天學校門沒進的鑄工,就這樣變成了熟諳工廠各種業務的企業家。以後,他在擔任生產副廠長、經營副廠長乃至廠長的工作中,跟全廠職工一起,把這所在日本兵營廢墟上白手起家的小廠,發展成為擁有職工八千人、產值七千萬的重型工具機廠。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宮本言的才智和膽略,在"文化大革命"中才受到更加嚴峻的考驗。


    當這場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的狂飆猝然捲來時,宮本言首當其衝被"打翻在地",他有這樣幾條"過得硬"的"罪行":


    一、重用"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讓他們"把持"工廠的生產技術大權;他自己也甘拜他們為師,深鑽苦學,終於"滑"進精通工廠各種管理業務專家的行列。這是明目張膽的"階級背叛"的行為。


    二、有一天,宮本言在檢查動力車間時發現這樣一條標語:"思想革命化,什麽都不怕!"他立即找到了車間負責人,嚴肅地質問他:"怎麽能寫這樣的口號呢?我問你,什麽都不怕,鍋爐炸了你怕不怕?"這件事不知被哪位有心人記在小本子上了。"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便給他楔上了:宮本言猖狂反對思想革命化!


    第三個"罪名"就更大了。在"林副統帥"紅得發紫的那個年月,什麽"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的現代迷信也達到了頂峰。可宮本言居然對此產生了懷疑,曾在一次學習會上提問過:"我們的話一句頂幾句?"這不是"公然反對""林副統帥"嗎?


    有這幾條現行罪狀,再加上曆史上一貫搞"物質刺激"、"利潤掛帥"、"專家治廠",強調"領導必須內行"……等老帳,宮本言的命運便可想而知了。他充分享受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滋味,備嚐人間最殘酷的從精神到肉體的折磨。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勵精圖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程樹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程樹榛並收藏勵精圖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