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複理六宮
安陵容重生:從碎玉軒開始改命 作者:魚阿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照端妃給甄嬛提出的建議,就是讓她去等著曹琴默主動送上門來。
反正,曹琴默要是真的想尋求幫助,她就絕對不可能一次而終。
沒有從甄嬛這裏得到確切的答案,曹琴默是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因此,甄嬛就隻需要耐心等著。
等到曹琴默下一次找過來的時候,順勢提出自己的要求,讓曹琴默證明一下那番話的可信之處。
與此同時,端妃也把理由給甄嬛提前列好了。
既然曹琴默是因為自己的女兒被奪走,從而對華妃生出不滿,這才求助甄嬛,那她勢必也做好了之後會被華妃報複的準備。
橫豎都會得罪華妃,曹琴默自然該表現出一點“誠意”。
而麵對甄嬛當時所提出的反駁觀點,端妃則很是自信滿滿。
“你且等著吧,她如果是真的想找你幫忙,八成就是把你當成了下一個‘華妃’來投靠,便是認為你現在奇貨可居,所以,你提出這要求,對於曹琴默來說不僅僅不是刁難,反而是一種取舍!”
迴去碎玉軒的路上。甄嬛一直迴想著端妃對自己說的那番話,結果就越想越亂。
“小主,你還好嗎?”
崔槿汐也注意到了一路上都保持著沉默的甄嬛,就擔心是不是先前和端妃那番談話讓甄嬛更加憂愁了。
“我沒事,隻是在想,我現在已然身處於風口浪尖之上,若再出了那檔子事情,萬一連累到眉姐姐她們,這該如何是好?”
甄嬛原本並不想與人爭鬥,奈何一入宮門深似海,有時候當真是情非得已。
就拿現在來說,甄嬛感覺自己就是被利用的對象。
曹琴默需要自己身上的皇帝寵愛來對抗華妃,從而奪迴自己的女兒。
而華妃也是因為嫉妒自己得寵,這才會讓曹琴默出謀劃策,意圖暗害自己。
這麽一想,她自己其實也一樣。
之前聽了安陵容的勸說,明白在這深宮之中,人不害人,也會被旁人來害,想要立足,就必須有足夠的能力。
比如說過硬的娘家,得力的父輩,或同輩兄弟,能夠在朝中為自己提供助力,又或者有皇帝的獨家寵愛,亦或是來自太後庇護……
如是種種,都構成了一道又一道保障。
如果這些都不具備,那就好比是待宰的羔羊,又似那砧板上的魚,隻能任人宰割。
恍惚之間,甄嬛覺得自己和這些人也沒什麽差別,大家都在熙熙攘攘的利害之中相互傾軋。
“罷了,槿汐,你迴頭去永和宮走一趟,就把我今日和端妃說的話告訴陵容,我想,她會明白的。”
甄嬛有些疲憊,同時對崔槿汐吩咐了一句。
“小主,您不親自去走一趟嗎?”
崔槿汐見甄嬛隻是讓自己前去帶話,而自己完全沒有要登門的意思,便就有些驚訝。
畢竟,甄嬛和安陵容關係極好。
這時候,這麽做的話,豈不是顯得生分了嗎?
“我現在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她們,而且,恐怕有很多眼睛正在盯著我呢。”
甄嬛歎了一口氣。
崔槿汐見狀,也明白她現在的為難之處,就將所有勸說的話又重新給咽了迴去。
事已至此,確實也沒什麽好多說的了。
……
“皇帝,你當真已經決定好了嗎?”
壽康宮中,太後剛剛在沈眉莊的服侍下用完藥,而後就有皇帝過來請安。
畢竟是母子,太後知道皇帝對自己也是“無事不來”。
既然雍正會挑在這個時候來,就必定是有事情要找自己說。
因此,太後就將所有人都摒退,隻留下皇帝和自己母子二人。
而果不其然,就如同太後的猜測一樣,雍正這一次找過來,就是準備恢複華妃協理六宮之權。
在這件事情上,他已經經過了多番深思熟慮,就差下定最後的決心,命人宣旨曉諭六宮了。
思來想去,雍正還是覺得自己需要和人商量一下這件事情,而這個人無疑隻有自己的親娘最為可靠,所以,他就借著請安之名,來到了壽康宮。
“皇額娘,年羹堯在西北很是努力,為兒子平定了那裏的亂子,而華妃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也是老實許多了。”
雖然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在將這個意思告訴太後之後,為了聽取對方的意見,雍正還是一副商量的口吻。
“皇帝現在找到哀家,是想讓哀家為你參考一下嗎?”
望著這個自己生出來,卻跟自己不甚親近的兒子,太後歎了一口氣,卻是老生常談地說道:“哀家早已經老了,也幫不上你什麽,就拿華妃這件事來說,便如你所言,年羹堯如此驍勇善戰,為朝廷立下大功,你怎麽著都得安撫一下年家。”
太後在恢複華妃協理六宮權力之上,並沒有與皇帝心意相左的意思。
除了是因為太後早已看出皇帝不是來征詢自己支持與否之外,也是因為太後同樣深知朝堂平衡之道。
年羹堯能夠領兵打仗,同時也是雍正能夠順利繼承大統的核心支柱。
不管是為了安撫肱骨之臣,讓人不覺得自己忘恩負義,還是單純為了平衡朝中勢力,皇帝要對華妃加以籠絡,本來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皇額娘能夠明白兒子的苦心,兒子真是高興!”
雍正在太後這邊得到了支持,臉上的笑容頓時就真切了許多,然後話鋒一轉道:“正好,兒子想著皇後這陣子一直犯病,身體也總不見好,倒不如趁此機會,讓皇後好好養養身體,就把六宮之中的瑣碎之事全都交給華妃吧?皇額娘以為如何?”
將內心的想法說了出來,雍正但期待地看著太後,顯然是想從自己的親娘這邊得到支持。
當然了,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皇後畢竟是太後的娘家人。
他要恢複華妃的協理六宮之權,卻是擺明了要讓皇後再度“清閑”,這樣的事情,如果不先跟太後通過氣,要是皇後迴頭來找太後訴苦,太後自然難免尷尬。
“皇帝思慮周祥,哀家沒什麽好說的了。”
太後擺了擺手,一副不願意多管的架勢。
“那麽,兒臣迴頭就讓蘇培盛傳旨!”
雍正很滿意太後不置喙自己的決定,又說了兩句話,就準備告辭。
不過就在這時,太後忽然又道:“皇帝。”
“嗯?”
雍正腳步一頓,轉頭看向了太後,“不知皇額娘有何吩咐?”
“哀家不幹涉你的決定,隻是有一點,皇後畢竟是皇後,是你的發妻,你可明白哀家的意思?”
太後依舊還是坐在小炕上,手撚一串沉香念珠,但望著皇帝的眼睛卻是出奇明亮。
雍正沉默了一會兒,卻是點了點頭。
“皇額娘放心。”
說完這句話,他便頭也不迴地推門而出,轉身離開了壽康宮。
反正,曹琴默要是真的想尋求幫助,她就絕對不可能一次而終。
沒有從甄嬛這裏得到確切的答案,曹琴默是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因此,甄嬛就隻需要耐心等著。
等到曹琴默下一次找過來的時候,順勢提出自己的要求,讓曹琴默證明一下那番話的可信之處。
與此同時,端妃也把理由給甄嬛提前列好了。
既然曹琴默是因為自己的女兒被奪走,從而對華妃生出不滿,這才求助甄嬛,那她勢必也做好了之後會被華妃報複的準備。
橫豎都會得罪華妃,曹琴默自然該表現出一點“誠意”。
而麵對甄嬛當時所提出的反駁觀點,端妃則很是自信滿滿。
“你且等著吧,她如果是真的想找你幫忙,八成就是把你當成了下一個‘華妃’來投靠,便是認為你現在奇貨可居,所以,你提出這要求,對於曹琴默來說不僅僅不是刁難,反而是一種取舍!”
迴去碎玉軒的路上。甄嬛一直迴想著端妃對自己說的那番話,結果就越想越亂。
“小主,你還好嗎?”
崔槿汐也注意到了一路上都保持著沉默的甄嬛,就擔心是不是先前和端妃那番談話讓甄嬛更加憂愁了。
“我沒事,隻是在想,我現在已然身處於風口浪尖之上,若再出了那檔子事情,萬一連累到眉姐姐她們,這該如何是好?”
甄嬛原本並不想與人爭鬥,奈何一入宮門深似海,有時候當真是情非得已。
就拿現在來說,甄嬛感覺自己就是被利用的對象。
曹琴默需要自己身上的皇帝寵愛來對抗華妃,從而奪迴自己的女兒。
而華妃也是因為嫉妒自己得寵,這才會讓曹琴默出謀劃策,意圖暗害自己。
這麽一想,她自己其實也一樣。
之前聽了安陵容的勸說,明白在這深宮之中,人不害人,也會被旁人來害,想要立足,就必須有足夠的能力。
比如說過硬的娘家,得力的父輩,或同輩兄弟,能夠在朝中為自己提供助力,又或者有皇帝的獨家寵愛,亦或是來自太後庇護……
如是種種,都構成了一道又一道保障。
如果這些都不具備,那就好比是待宰的羔羊,又似那砧板上的魚,隻能任人宰割。
恍惚之間,甄嬛覺得自己和這些人也沒什麽差別,大家都在熙熙攘攘的利害之中相互傾軋。
“罷了,槿汐,你迴頭去永和宮走一趟,就把我今日和端妃說的話告訴陵容,我想,她會明白的。”
甄嬛有些疲憊,同時對崔槿汐吩咐了一句。
“小主,您不親自去走一趟嗎?”
崔槿汐見甄嬛隻是讓自己前去帶話,而自己完全沒有要登門的意思,便就有些驚訝。
畢竟,甄嬛和安陵容關係極好。
這時候,這麽做的話,豈不是顯得生分了嗎?
“我現在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她們,而且,恐怕有很多眼睛正在盯著我呢。”
甄嬛歎了一口氣。
崔槿汐見狀,也明白她現在的為難之處,就將所有勸說的話又重新給咽了迴去。
事已至此,確實也沒什麽好多說的了。
……
“皇帝,你當真已經決定好了嗎?”
壽康宮中,太後剛剛在沈眉莊的服侍下用完藥,而後就有皇帝過來請安。
畢竟是母子,太後知道皇帝對自己也是“無事不來”。
既然雍正會挑在這個時候來,就必定是有事情要找自己說。
因此,太後就將所有人都摒退,隻留下皇帝和自己母子二人。
而果不其然,就如同太後的猜測一樣,雍正這一次找過來,就是準備恢複華妃協理六宮之權。
在這件事情上,他已經經過了多番深思熟慮,就差下定最後的決心,命人宣旨曉諭六宮了。
思來想去,雍正還是覺得自己需要和人商量一下這件事情,而這個人無疑隻有自己的親娘最為可靠,所以,他就借著請安之名,來到了壽康宮。
“皇額娘,年羹堯在西北很是努力,為兒子平定了那裏的亂子,而華妃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也是老實許多了。”
雖然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在將這個意思告訴太後之後,為了聽取對方的意見,雍正還是一副商量的口吻。
“皇帝現在找到哀家,是想讓哀家為你參考一下嗎?”
望著這個自己生出來,卻跟自己不甚親近的兒子,太後歎了一口氣,卻是老生常談地說道:“哀家早已經老了,也幫不上你什麽,就拿華妃這件事來說,便如你所言,年羹堯如此驍勇善戰,為朝廷立下大功,你怎麽著都得安撫一下年家。”
太後在恢複華妃協理六宮權力之上,並沒有與皇帝心意相左的意思。
除了是因為太後早已看出皇帝不是來征詢自己支持與否之外,也是因為太後同樣深知朝堂平衡之道。
年羹堯能夠領兵打仗,同時也是雍正能夠順利繼承大統的核心支柱。
不管是為了安撫肱骨之臣,讓人不覺得自己忘恩負義,還是單純為了平衡朝中勢力,皇帝要對華妃加以籠絡,本來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皇額娘能夠明白兒子的苦心,兒子真是高興!”
雍正在太後這邊得到了支持,臉上的笑容頓時就真切了許多,然後話鋒一轉道:“正好,兒子想著皇後這陣子一直犯病,身體也總不見好,倒不如趁此機會,讓皇後好好養養身體,就把六宮之中的瑣碎之事全都交給華妃吧?皇額娘以為如何?”
將內心的想法說了出來,雍正但期待地看著太後,顯然是想從自己的親娘這邊得到支持。
當然了,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皇後畢竟是太後的娘家人。
他要恢複華妃的協理六宮之權,卻是擺明了要讓皇後再度“清閑”,這樣的事情,如果不先跟太後通過氣,要是皇後迴頭來找太後訴苦,太後自然難免尷尬。
“皇帝思慮周祥,哀家沒什麽好說的了。”
太後擺了擺手,一副不願意多管的架勢。
“那麽,兒臣迴頭就讓蘇培盛傳旨!”
雍正很滿意太後不置喙自己的決定,又說了兩句話,就準備告辭。
不過就在這時,太後忽然又道:“皇帝。”
“嗯?”
雍正腳步一頓,轉頭看向了太後,“不知皇額娘有何吩咐?”
“哀家不幹涉你的決定,隻是有一點,皇後畢竟是皇後,是你的發妻,你可明白哀家的意思?”
太後依舊還是坐在小炕上,手撚一串沉香念珠,但望著皇帝的眼睛卻是出奇明亮。
雍正沉默了一會兒,卻是點了點頭。
“皇額娘放心。”
說完這句話,他便頭也不迴地推門而出,轉身離開了壽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