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時莊周夢為蝴蝶,醒來後一時分不清是他化為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他。
任平生也有同感,這兩次身魂同穿,他腦海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一段屬於當前身份的記憶,令他總有些傻傻分不清的感覺。
目前他對魂力值的來源總算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這東西和念力、信仰力之類的有些相似,似乎就是一種由生靈執念衍生出來,可以吸呐的神魂力量。
除了人族,似乎別的有情眾生也能迴贈魂力值——比如那頭這兩天看見他過來就往遠些走的大黃牛。
老和尚蹣跚而去,任平生拄著大槍發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
以神馭力,大有可為。
任平生一時忘了自己要出門的事情,提著大槍開始試練。
練了半天都不得要領,總是捅不破那層紙,他這才想起被他扔在樹下的易筋經圖冊,忙將大槍插在地上過去翻看。
等他領悟完畢圖冊,麵板上的易筋洗髓功一閃就變成了易筋經三個字。
不單止名字改了,境界也跌落一層,由第二重變為第一重初窺門徑。
易筋、洗髓、鍛骨,這莫非才是完整版的易筋經?好在百十點魂力值還是消耗得起!
這一百點魂力值也確實花得太有感覺了!
任平生體內一時間酥麻痛癢齊來,從表皮透進骨頭縫,就好象無數的螞蟻在他神魂上叮咬一般,簡直是百爪撓心,生無可戀,忍無可忍!
任平生又叫又跳,外加滿地打滾,好不容易熬過這種噩夢般的感覺,才發覺自己渾身腥臭,衣裳都已經髒得不能見人了。
此時日已過午,看來是出不得門了,任平生幹脆扛著大槍掉頭迴去洗澡換衣。
村中老少見他迴頭,一個個表情分外詭異。
任平生也不去多想,該打招唿的照樣打招唿,迴屋收拾幹淨後又飽飽吃了一頓,這才又扛著大槍到了剛才的棗樹林中。
有一個虎頭虎腦的半大小孩跟了過來。
小屁孩坐在棗樹底下看任平生練槍,口中塞著他剛紮下來的大棗,含含糊糊地問他:“猴兒叔,俺娘讓我來問問,你明天還走不?”
這小屁孩是村東頭霍三嫂家的小兒子,也是將來溥儀的大內侍衛,以後會是自己的掌門大弟子。
任平生抽空反問了他一句:“怎麽今天沒見你娘跟鄉鄰們一道來送我?”
小屁孩道:“俺娘說你走了才好!俺家的圍牆以後就不會老被你撞壞了,她也能睡個安穩覺!”
咦?這都恨到不願意來送行了,怎麽之前那一大串給出魂力值的人裏麵,竟然沒有霍三嫂的名字?
莫非係統出毛病了?居然漏掉一個潛力巨大的魂力值來源?
之前那一波魂力值,任平生可是心知肚明。
自己這兩年老拿村子裏的棗樹練紮槍,拿別人家圍牆練八極拳的鐵山靠,結果就是村子裏碗口粗以上的老棗樹幾乎死光了,隔幾天就有人一邊叫罵著一邊補圍牆!
他這邊越紮越慢,小屁孩大為不滿:“猴兒叔,你倒是快點啊!紮下來的都不夠我吃!”
任平生不理他,沉下心來揣摩馭力之道。
這一紮直紮到紅日西沉,任平生最後一槍刺出,竟然收迴來一個空槍頭。
小屁孩坐在一堆品相完好的大棗邊擊掌而笑:“猴兒叔,你失手了!這一槍沒紮中!”
任平生抖了抖槍頭,不出聲地裝了個暗逼:我眼下的境界,黃口孺子又怎麽看得懂!
叮!
你習練馭力之道已有小成,你可以提前結束預選場景,請選擇:
一:直接返迴;
二:主線結束後返迴。
任平生默不作聲。
來時花了3724點魂力值,直接返迴還不知道需要多少點,自己升了一級易筋經花去100點,眼下加上熱心鄉鄰饋贈也才169點,係統這是在逗我玩哪!
叮!
特別提示:你提早達到預選最低標準,獲得特別獎勵,此次選擇直接返迴無需消耗魂力值。
破係統又作妖了!
任平生呆了片刻,扛著大槍帶小屁孩迴村,不理會係統幾乎算是挑明了的暗示!
係統再好用,那也隻是工具,不能讓這破係統迷了我眼亂了我心!
任平生潛意識中的拗性上來,不定決心不理會係統提示——開玩笑,迴去多危險!
自己眼下算是占了係統能快速升級技能的便宜,不再是靠練習去打好根基,而是先提升根基再去練習相應技能,馭力之道才能旦夕之間有了小成。
但是這也隻是壘實了根基而己,真正的境界可還是沒有提升,uu看書 ww.ukanhu.om 仍然差了先天境一層窗戶紙的距離!
那幽冥絕域之中陰氣浸骨,不煉就一口先天氣再迴去純屬找死!
眼下自己隻有兩條路。
一是掙夠魂力值,再升一級易筋經看能不能突破境界。
易筋經是古往今來有名的先天功法,估計是第二重境界仍然太低,不足以助任平生衝破先天壁壘。
第二條路就有些難以把握了,也就是趙子龍所說的以意合——需要錘煉凝實自己的意誌,進而以之統率全身氣息,一舉衝破先天壁壘。
目前任平生的根基其實已經足夠壘實,隻是少了那根破壁之矛,就如同突陣時少了那員帶頭的鋒矢大將一般,力量分散,所以才卡在了瓶頸。
這次返迴就要直麵生死,任平生打定主意要突破先天才迴去,絕不受係統引誘!
————————
第二天又是個好天氣,任平生拿大槍挑著個小包袱出了村。
這次沒人送,他在村口停了停,沒等到叮叮叮的收獲季。
滄州鹽山縣離天津大約是三百裏不到,任平生腳下功夫好,隻花了兩天就走到了地頭。
民國時期,天津是個龍蛇混雜之地。
任平生前世做過背包客,自然算得上熟知地理。
師伯給他書信時就明明白白地告訴過他,去的就是光緒帝禦筆親批的天津練兵小站,教的是日後赫赫有名的北洋新軍。
沒錯,眼下主導練兵的這一位是清朝光緒帝看重的三品大員,也是曾把頭像留在貨幣上的大人物。
那種銀幣俗稱袁大頭。
任平生也有同感,這兩次身魂同穿,他腦海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一段屬於當前身份的記憶,令他總有些傻傻分不清的感覺。
目前他對魂力值的來源總算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這東西和念力、信仰力之類的有些相似,似乎就是一種由生靈執念衍生出來,可以吸呐的神魂力量。
除了人族,似乎別的有情眾生也能迴贈魂力值——比如那頭這兩天看見他過來就往遠些走的大黃牛。
老和尚蹣跚而去,任平生拄著大槍發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
以神馭力,大有可為。
任平生一時忘了自己要出門的事情,提著大槍開始試練。
練了半天都不得要領,總是捅不破那層紙,他這才想起被他扔在樹下的易筋經圖冊,忙將大槍插在地上過去翻看。
等他領悟完畢圖冊,麵板上的易筋洗髓功一閃就變成了易筋經三個字。
不單止名字改了,境界也跌落一層,由第二重變為第一重初窺門徑。
易筋、洗髓、鍛骨,這莫非才是完整版的易筋經?好在百十點魂力值還是消耗得起!
這一百點魂力值也確實花得太有感覺了!
任平生體內一時間酥麻痛癢齊來,從表皮透進骨頭縫,就好象無數的螞蟻在他神魂上叮咬一般,簡直是百爪撓心,生無可戀,忍無可忍!
任平生又叫又跳,外加滿地打滾,好不容易熬過這種噩夢般的感覺,才發覺自己渾身腥臭,衣裳都已經髒得不能見人了。
此時日已過午,看來是出不得門了,任平生幹脆扛著大槍掉頭迴去洗澡換衣。
村中老少見他迴頭,一個個表情分外詭異。
任平生也不去多想,該打招唿的照樣打招唿,迴屋收拾幹淨後又飽飽吃了一頓,這才又扛著大槍到了剛才的棗樹林中。
有一個虎頭虎腦的半大小孩跟了過來。
小屁孩坐在棗樹底下看任平生練槍,口中塞著他剛紮下來的大棗,含含糊糊地問他:“猴兒叔,俺娘讓我來問問,你明天還走不?”
這小屁孩是村東頭霍三嫂家的小兒子,也是將來溥儀的大內侍衛,以後會是自己的掌門大弟子。
任平生抽空反問了他一句:“怎麽今天沒見你娘跟鄉鄰們一道來送我?”
小屁孩道:“俺娘說你走了才好!俺家的圍牆以後就不會老被你撞壞了,她也能睡個安穩覺!”
咦?這都恨到不願意來送行了,怎麽之前那一大串給出魂力值的人裏麵,竟然沒有霍三嫂的名字?
莫非係統出毛病了?居然漏掉一個潛力巨大的魂力值來源?
之前那一波魂力值,任平生可是心知肚明。
自己這兩年老拿村子裏的棗樹練紮槍,拿別人家圍牆練八極拳的鐵山靠,結果就是村子裏碗口粗以上的老棗樹幾乎死光了,隔幾天就有人一邊叫罵著一邊補圍牆!
他這邊越紮越慢,小屁孩大為不滿:“猴兒叔,你倒是快點啊!紮下來的都不夠我吃!”
任平生不理他,沉下心來揣摩馭力之道。
這一紮直紮到紅日西沉,任平生最後一槍刺出,竟然收迴來一個空槍頭。
小屁孩坐在一堆品相完好的大棗邊擊掌而笑:“猴兒叔,你失手了!這一槍沒紮中!”
任平生抖了抖槍頭,不出聲地裝了個暗逼:我眼下的境界,黃口孺子又怎麽看得懂!
叮!
你習練馭力之道已有小成,你可以提前結束預選場景,請選擇:
一:直接返迴;
二:主線結束後返迴。
任平生默不作聲。
來時花了3724點魂力值,直接返迴還不知道需要多少點,自己升了一級易筋經花去100點,眼下加上熱心鄉鄰饋贈也才169點,係統這是在逗我玩哪!
叮!
特別提示:你提早達到預選最低標準,獲得特別獎勵,此次選擇直接返迴無需消耗魂力值。
破係統又作妖了!
任平生呆了片刻,扛著大槍帶小屁孩迴村,不理會係統幾乎算是挑明了的暗示!
係統再好用,那也隻是工具,不能讓這破係統迷了我眼亂了我心!
任平生潛意識中的拗性上來,不定決心不理會係統提示——開玩笑,迴去多危險!
自己眼下算是占了係統能快速升級技能的便宜,不再是靠練習去打好根基,而是先提升根基再去練習相應技能,馭力之道才能旦夕之間有了小成。
但是這也隻是壘實了根基而己,真正的境界可還是沒有提升,uu看書 ww.ukanhu.om 仍然差了先天境一層窗戶紙的距離!
那幽冥絕域之中陰氣浸骨,不煉就一口先天氣再迴去純屬找死!
眼下自己隻有兩條路。
一是掙夠魂力值,再升一級易筋經看能不能突破境界。
易筋經是古往今來有名的先天功法,估計是第二重境界仍然太低,不足以助任平生衝破先天壁壘。
第二條路就有些難以把握了,也就是趙子龍所說的以意合——需要錘煉凝實自己的意誌,進而以之統率全身氣息,一舉衝破先天壁壘。
目前任平生的根基其實已經足夠壘實,隻是少了那根破壁之矛,就如同突陣時少了那員帶頭的鋒矢大將一般,力量分散,所以才卡在了瓶頸。
這次返迴就要直麵生死,任平生打定主意要突破先天才迴去,絕不受係統引誘!
————————
第二天又是個好天氣,任平生拿大槍挑著個小包袱出了村。
這次沒人送,他在村口停了停,沒等到叮叮叮的收獲季。
滄州鹽山縣離天津大約是三百裏不到,任平生腳下功夫好,隻花了兩天就走到了地頭。
民國時期,天津是個龍蛇混雜之地。
任平生前世做過背包客,自然算得上熟知地理。
師伯給他書信時就明明白白地告訴過他,去的就是光緒帝禦筆親批的天津練兵小站,教的是日後赫赫有名的北洋新軍。
沒錯,眼下主導練兵的這一位是清朝光緒帝看重的三品大員,也是曾把頭像留在貨幣上的大人物。
那種銀幣俗稱袁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