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多生幾個才好呢。」這是太後唯一的念頭。


    而且現在養孩子不像從前總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還怕孩子出痘養不活。現在的孩子都種了牛痘,宮裏擅長兒科的太醫這兩年也是越來越多了,隻要生下來就不怕養不活。


    「多生幾個小皇孫,這宮裏才沒熱鬧起來。自打太子他們長大之後,這宮裏就冷清多了,還是熱熱鬧鬧的好。」太後絮叨著。


    趙元邑聽著卻還是不以為意,多子未必多福,要是生了幾個蠢的那不是更糟心嗎?他很快就轉移了話題:「皇祖母,十八弟的婚事也快到了吧。」


    「快了快了,說是還有多長時間來著?」


    邊上的半夏姑姑見太後又忘了,接道:「還剩兩個多月,等來年二月初就可以成親了。」


    「哦,還有兩個多月啊。」太後並不在意自己到底有沒有忘,反正身邊總有人提醒她的,「他這婚事辦妥了之後,哀家就讓你父皇給他封王,讓他們小夫妻兩個人去外頭過日子吧。這孩子資質平平,比不得他三皇兄四皇兄,當一個閑散王爺足夠了,也沒必要對他有什麽期望。」


    趙元邑點頭:「皇祖母說的對。」


    太後又念叨了幾件事情,都是關於趙元祚的。


    趙元邑聽著也沒有說什麽,隻默默地聽了。


    等將這夫妻兩人送走之後。半夏姑姑才走了出來,一臉寬慰地對著太後道:「娘娘盡可以放心了吧?」


    太後長嘆一聲:「太子是個好的。」


    她能看得出來,太子是真沒想過對付十八,不屑於去做,也懶得去做。因為太子壓根沒把十八放在心上。這些年,太後一直不大關注趙元祚,既因為賢妃這事兒對他有些牴觸,也是因為不想趙元祚招眼,讓皇後和太子記恨。


    如今看著,太後也放心了。


    賢妃在冷宮裏活得不人不鬼也沒有人去管,皇上狠心不管,太後則不敢去管。鄭家又落敗了,她兄嫂這兩年都先後去世了,剩下幾個侄子都是不成器的,不成器到隻能指望著出嫁女過上富貴日子,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哪有嫁出去的女兒一直養著娘家人呢?鄭家在京城早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了,太後看著這情況也知道要不了兩三年,鄭家說不定就被逼的不得不離開京城了。不過離開也好,看著也不會再堵心了。


    從長樂宮裏頭出來之後,葉鍾靈見周圍無人,便晃了晃趙元邑的手,道:「皇祖母她……好像很怕殿下會找十八皇子的麻煩。」


    趙元邑搖頭失笑:「皇祖母年紀大了,就喜歡想這些有的沒的。」


    他一開始確實不想放過趙元祚,也不會放過他,可是這麽多年過去了,趙元祚每日過得窩囊又憋屈,叫趙元邑心裏頭的那點憤恨早已經散得幹幹淨淨的了。


    趙元邑實在懶得對付這麽一個廢物,覺得會髒了自己的手。


    「這些年趙元祚在宮裏頭也吃了不少虧,長了不少記性,知道怎麽做才是對他最好的。他跟他母妃不同,是個駑鈍的,往後想必也折騰不出什麽東西來。這樣的性子,我又何必去招惹他呢?」


    葉鍾靈道:「殿下大度。」


    大度不大度,趙元邑也很難說。他在別的事情上麵一向都是小心眼,要真是被他記恨上了,那可是一輩子都不會忘的。


    隻能說他現在的心態變了,不再是以前那個隻憑著仇恨活下去的趙元邑了,如今他是大魏的太子。


    趙元邑成親便是今年年關將近時發生的最大的一件事情。為了這個,連在花剌子模的齊王趙王還有趙元澤他們,都提前趕迴來了。


    這四人如今將花剌子模治理得還行。


    還行的意思,是遠沒到趙元邑期盼的地步,但是能做成這樣,也算是盡力了。


    齊王如今已經在花剌子模推行科舉了,他們的科舉考試不考別的,隻考算術和文書,外加一點大魏的史書,不過史書都是額外的,隻要會算術會文書的,大多都會被點為官吏,管理地方的帳簿。


    科舉的推行,讓齊王這個攝政王一時間風頭無兩。不管是中層還是下層的百姓,都在稱讚攝政王的氣魄胸襟。


    科舉選官他們這邊還從來沒有過。因為科舉隻考兩門,這兩門也就成了時下人學習的重點,其他的學問,便漸漸被拋到一邊了。追名逐利也是一門大殺器,若是用的好的話足以改變一個國家。


    這迴齊王迴來,說是為了太子大婚,私底下也是為了跟皇上商議糧食的事情。花剌子模種糧的人少了,需要從大魏買進的糧食就多了,明年需要買進的糧食還會更多,齊王有點擔心大魏這邊會吃不消。


    卻不知皇上聞言隻哈哈大笑,立馬帶著齊王去看這迴馮子良他們帶迴來的種子去了。


    那種子還沒有全種,因天氣寒冷,隻在溫泉旁邊試種了一批,早已經已經出苗了,再過一段時間,底下便能長出番薯跟土豆來。至於玉米,司農司的人聽從了馮子良等人的意見,打算天氣暖和了再種。


    齊王一幹人等看到這些種子的時候,簡直目瞪口呆。


    他們去年也迴來過,不過就是一年的光景,怎麽感覺大會就變得這麽多呢?


    先前他們迴來的時候,就看到路邊停著許多奇奇怪怪的車,不用牛不用馬,卻能自己跑起來。聽說這車是工部的人造出來的,因為上麵震得慌,所以官吏不願意坐,反倒是底下的百姓尤為喜歡,尤其是商人,那車畢竟空間大拆掉椅子用來裝貨再好不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派還是個小糰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七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七令並收藏反派還是個小糰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