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朱棣跟老爹玩兒迷魂陣
我死後,給老朱直播大明烽煙再起 作者: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1章 朱棣跟老爹玩兒迷魂陣
北平城裏的熱議持續了多少天,已經無人記得了,
不過夫子的一席話卻因為好事者的口口相傳而深入人心。
是啊,也許女子讀書識字沒有啥大用處,不能參加科舉,不能入仕,不能為朝廷效力。
可是古往今來,有多少青史留名的女子——武則天,是一代帝王;
漢朝第一後竇漪房,輔佐劉恆,扶持了漢朝三個有名的明君,敦促成了“文景
之治”之盛世;
遠赴塞外的王昭君、漢武帝之後的衛子夫,大唐賢後長孫氏族、宋代詞人李清照、班婕妤、魏晉才女謝道韞......
她們之中可沒有一個是目不識丁的!
有文化的人的見識就跟老白丁不一樣。
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
人家三言兩語就能把你堵得啞口無言。
雖然讀書不一定能培養出與他們齊名的賢後和詩人,但是不讀書,
你肯定是沒有機會躋身那璀璨的星河。
女子學堂裏的女孩子們也從一開始的流失,到最後的人滿為患,
還有人親自去王府求王妃再多開一家,他們可以自己拿銀子請夫子。
隻需要王妃牽頭辦起來就行了。
看著這蓬勃發展的學堂,徐妙雲終於笑了。
王府的暗衛迴來報告:
“現在北平城裏,已經很少有人提到未來那位敗家皇帝誅殺忠臣的事了。”
“嗯,下去吧。”
而朱棣最近幾個月都非常安靜,每天早出晚歸,一開始下人迴稟說王爺去京郊的獵場去狩獵。
最後,徐妙雲每天忙的暈頭轉向,也顧不上問他的事了。
北平城燕王妃承辦女子學堂的事,很快就傳迴了應天,
朱元璋聽著宋忠的報告,眉頭皺了起來,少頃,又舒展開來,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朕知道了。”
宋忠轉身剛要下去,身後又傳來皇帝陛下的聲音:
“那個逆子呢?”
“迴陛下,燕王他,他...”
見宋忠吞吞吐吐,朱元璋疑心大起;
“什麽時候,向朕報告如此這般吞吞吐吐了?!”
宋忠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陛下,燕王他前幾日派人去了寧國公主府上,屬下失職,沒探得實際談話內容。請陛下治罪。”
“哦?!寧國公主府上有什麽事發生嗎!”
“迴陛下,公主前幾日身體微恙,不過已經無礙了。”
“下去吧,也許,他隻是想去探望一下公主。”
朱元璋喃喃自語。
翌日,朱元璋秘密招附馬梅殷進宮。
還沒等看到好女婿的人影兒,朱元璋就聽見外邊很是嘈雜。
“小心點兒小心點兒。”
朱元璋從奏折中抬起頭來,注視著禦書房門口。
之間幾個太監抬著一個碩大的食盒進到殿來。
附馬梅殷跟在一旁,滿麵春風,跪倒就拜:
“臣給陛下請安!”
“附馬平身。”
“兒臣給陛下帶來了野味兒。”
“這倒是稀奇,這是什麽?”
“父皇,日前,燕王殿下外出打獵,托人給公主送來了一隻麋鹿,
說是給公主補氣血最是上品。公主惦念父皇,就吩咐臣給陛下送來了。”
朱元璋看著梅殷的眼睛,沒發現什麽異常,心裏稍作安定。便趕緊打哈哈的招唿到:
“哦,這可是稀罕玩意兒,沒想到老四這個逆子,竟然都沒舍得給朕送來一口!哼!”
梅殷嚇得趕緊跪下:“陛下息怒,王爺應該是給父皇留下了一份,
隻是,此時賭氣不來罷了,兒臣相信,不日,他就會派人給父皇送進宮來的。”
“罷了,朕也不差他那一口吃的,這個逆子,他怪朕,也是情理之中。”
......
附馬梅殷,那是朱元璋最信任和最欣賞的女婿了,他是絕對不會做出令自己失望的事情來的。
朱元璋分析著,老四這有可能故意為之,就為了氣他,或者是就為了迷惑他。
這麽拙劣的把戲,不是那個逆子的風格。
不過,老四那個逆子,這個時候去探望他妹妹,也不能掉以輕心。
還是要加緊對北平的監視才行。
自己裁撤了他的護衛,他肯定會怨恨在心。
朱元璋不用錦衣衛,也能猜到那個逆子的脾氣,
自己的兒子,又是最像自己的兒子,他怎麽能不了解呢。
自己一時氣憤,做出的決定,並非是意氣用事。
一來,他想看看這個逆子的反心到底有多堅決!
在自己活著的時候,逼他一把,看看他的底線到底在哪裏。
二來,他也想試試熥兒的應對能力,
自己之前就是把朱允炆給保護的太好了,才會發生後來那一係列的事情。
趁著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就用老四這個逆子這塊磨刀石,來鍛煉一下自己的好大孫吧。
否則,保不齊,這個孫子也會步朱允炆的後塵。
原來他不是沒有把老四推到人前的想法,可是一想到自己那些個手握重兵的兒子們,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他就頭疼不已。
藍玉說的對,自己也找不出什麽好辦法,來平衡皇權和藩王之間的權利。
隻有把希望寄托在碩果僅存的淮西勳貴集團身上,
希望大明的第二代君主朱允熥,能夠依靠這些老家夥們,順利完成削藩這個曆史性難題。
可是看到那個孫子竟然做出那麽天怒人怨的事來,不禁讓他心灰意冷。
這樣的江山,還能堅持二百來年?
可見我後世的大明百姓過得是什麽水深火熱的日子!
太可憐了!
想到這個逆子有可能針對自己正在海外的孫子,朱元璋的擔心和興奮就油然而生。
他是一個馬上皇帝,這一生經曆過無數次的鐵血戰事,刀對刀槍對槍,他從未畏懼過,
也經曆過無數次的被判與陰謀算計,他也從未畏懼過。
現在又要麵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的挑釁,不由得他老驥伏櫪,激起了他骨子裏的不服輸的因子。
他還就不信了,憑自己的鐵血手腕,他老四還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翻了天去!?
真要是那樣的話,或許,他還能護自己的好大孫周全!
想到這裏,他起身踱步出了寢殿,看著天上的點點繁星,心裏念叨著:
“熥兒,咱們爺孫倆,要麵對的可是一場硬仗啊,
你可要好好成長,快點長大,爺爺怕是真的等不及了。”
一行濁淚滾落,幾多英雄遲暮的感慨。
就好像是聽到了他的心聲一樣。
宋忠那如鬼魅般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他的麵前:
“啟稟陛下,海上來信了!”
感謝書友的投喂,你們的支持我都銘記在心,??????各位六六大順,七月大吉!!!
北平城裏的熱議持續了多少天,已經無人記得了,
不過夫子的一席話卻因為好事者的口口相傳而深入人心。
是啊,也許女子讀書識字沒有啥大用處,不能參加科舉,不能入仕,不能為朝廷效力。
可是古往今來,有多少青史留名的女子——武則天,是一代帝王;
漢朝第一後竇漪房,輔佐劉恆,扶持了漢朝三個有名的明君,敦促成了“文景
之治”之盛世;
遠赴塞外的王昭君、漢武帝之後的衛子夫,大唐賢後長孫氏族、宋代詞人李清照、班婕妤、魏晉才女謝道韞......
她們之中可沒有一個是目不識丁的!
有文化的人的見識就跟老白丁不一樣。
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
人家三言兩語就能把你堵得啞口無言。
雖然讀書不一定能培養出與他們齊名的賢後和詩人,但是不讀書,
你肯定是沒有機會躋身那璀璨的星河。
女子學堂裏的女孩子們也從一開始的流失,到最後的人滿為患,
還有人親自去王府求王妃再多開一家,他們可以自己拿銀子請夫子。
隻需要王妃牽頭辦起來就行了。
看著這蓬勃發展的學堂,徐妙雲終於笑了。
王府的暗衛迴來報告:
“現在北平城裏,已經很少有人提到未來那位敗家皇帝誅殺忠臣的事了。”
“嗯,下去吧。”
而朱棣最近幾個月都非常安靜,每天早出晚歸,一開始下人迴稟說王爺去京郊的獵場去狩獵。
最後,徐妙雲每天忙的暈頭轉向,也顧不上問他的事了。
北平城燕王妃承辦女子學堂的事,很快就傳迴了應天,
朱元璋聽著宋忠的報告,眉頭皺了起來,少頃,又舒展開來,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朕知道了。”
宋忠轉身剛要下去,身後又傳來皇帝陛下的聲音:
“那個逆子呢?”
“迴陛下,燕王他,他...”
見宋忠吞吞吐吐,朱元璋疑心大起;
“什麽時候,向朕報告如此這般吞吞吐吐了?!”
宋忠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陛下,燕王他前幾日派人去了寧國公主府上,屬下失職,沒探得實際談話內容。請陛下治罪。”
“哦?!寧國公主府上有什麽事發生嗎!”
“迴陛下,公主前幾日身體微恙,不過已經無礙了。”
“下去吧,也許,他隻是想去探望一下公主。”
朱元璋喃喃自語。
翌日,朱元璋秘密招附馬梅殷進宮。
還沒等看到好女婿的人影兒,朱元璋就聽見外邊很是嘈雜。
“小心點兒小心點兒。”
朱元璋從奏折中抬起頭來,注視著禦書房門口。
之間幾個太監抬著一個碩大的食盒進到殿來。
附馬梅殷跟在一旁,滿麵春風,跪倒就拜:
“臣給陛下請安!”
“附馬平身。”
“兒臣給陛下帶來了野味兒。”
“這倒是稀奇,這是什麽?”
“父皇,日前,燕王殿下外出打獵,托人給公主送來了一隻麋鹿,
說是給公主補氣血最是上品。公主惦念父皇,就吩咐臣給陛下送來了。”
朱元璋看著梅殷的眼睛,沒發現什麽異常,心裏稍作安定。便趕緊打哈哈的招唿到:
“哦,這可是稀罕玩意兒,沒想到老四這個逆子,竟然都沒舍得給朕送來一口!哼!”
梅殷嚇得趕緊跪下:“陛下息怒,王爺應該是給父皇留下了一份,
隻是,此時賭氣不來罷了,兒臣相信,不日,他就會派人給父皇送進宮來的。”
“罷了,朕也不差他那一口吃的,這個逆子,他怪朕,也是情理之中。”
......
附馬梅殷,那是朱元璋最信任和最欣賞的女婿了,他是絕對不會做出令自己失望的事情來的。
朱元璋分析著,老四這有可能故意為之,就為了氣他,或者是就為了迷惑他。
這麽拙劣的把戲,不是那個逆子的風格。
不過,老四那個逆子,這個時候去探望他妹妹,也不能掉以輕心。
還是要加緊對北平的監視才行。
自己裁撤了他的護衛,他肯定會怨恨在心。
朱元璋不用錦衣衛,也能猜到那個逆子的脾氣,
自己的兒子,又是最像自己的兒子,他怎麽能不了解呢。
自己一時氣憤,做出的決定,並非是意氣用事。
一來,他想看看這個逆子的反心到底有多堅決!
在自己活著的時候,逼他一把,看看他的底線到底在哪裏。
二來,他也想試試熥兒的應對能力,
自己之前就是把朱允炆給保護的太好了,才會發生後來那一係列的事情。
趁著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就用老四這個逆子這塊磨刀石,來鍛煉一下自己的好大孫吧。
否則,保不齊,這個孫子也會步朱允炆的後塵。
原來他不是沒有把老四推到人前的想法,可是一想到自己那些個手握重兵的兒子們,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他就頭疼不已。
藍玉說的對,自己也找不出什麽好辦法,來平衡皇權和藩王之間的權利。
隻有把希望寄托在碩果僅存的淮西勳貴集團身上,
希望大明的第二代君主朱允熥,能夠依靠這些老家夥們,順利完成削藩這個曆史性難題。
可是看到那個孫子竟然做出那麽天怒人怨的事來,不禁讓他心灰意冷。
這樣的江山,還能堅持二百來年?
可見我後世的大明百姓過得是什麽水深火熱的日子!
太可憐了!
想到這個逆子有可能針對自己正在海外的孫子,朱元璋的擔心和興奮就油然而生。
他是一個馬上皇帝,這一生經曆過無數次的鐵血戰事,刀對刀槍對槍,他從未畏懼過,
也經曆過無數次的被判與陰謀算計,他也從未畏懼過。
現在又要麵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的挑釁,不由得他老驥伏櫪,激起了他骨子裏的不服輸的因子。
他還就不信了,憑自己的鐵血手腕,他老四還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翻了天去!?
真要是那樣的話,或許,他還能護自己的好大孫周全!
想到這裏,他起身踱步出了寢殿,看著天上的點點繁星,心裏念叨著:
“熥兒,咱們爺孫倆,要麵對的可是一場硬仗啊,
你可要好好成長,快點長大,爺爺怕是真的等不及了。”
一行濁淚滾落,幾多英雄遲暮的感慨。
就好像是聽到了他的心聲一樣。
宋忠那如鬼魅般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他的麵前:
“啟稟陛下,海上來信了!”
感謝書友的投喂,你們的支持我都銘記在心,??????各位六六大順,七月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