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夢見什麽了?有時候夢能夠提供平時想不到的線索。”


    “後來,又看見你做的那個打坐動作,就跟童子拜觀音很像,但是坐著打轉。”


    “哦。”詹碧雲又沉默片刻,突然轉過身朝著譚笑道:“我想到了,是用內功打開。”


    譚笑依夢裏的姿勢把玉佩合在掌心,比畫一遍。


    “對,就是這樣。”詹碧雲自信地朝他點頭。


    譚笑把玉佩交還她:“現在你已經可以自己揭開秘密了。我替你守著,防止意外情況。”


    詹碧雲卻不接:“恐怕還要勞煩你幫忙,那時我好奇,曾在火上烤都毫無反應。以我現在的內力打不開的。”


    “要是這樣我的內力夠不夠也難說。”


    “你的內力比我強許多,我既然能信任你,你也不用遮掩。如果路子對了,緊要關頭我再加一把力。”


    譚笑點頭:“好,事不宜遲,你到外麵把風,每過一刻迴來看看狀況,究竟要多久我也沒數。”


    “好,就這樣。”詹碧雲說罷就出了山洞。這時正是淩晨,雨雖停了,可山裏陰氣重,又是一天中氣溫的最低點,外麵不同於洞中溫度相對恆定,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譚笑盤上雙膝,將玉佩合在手心,開始運氣使出內力。但是一個時辰過去,幾次加力都沒有反應,隻好耐住性子,保持一定力度,不致無謂消耗。約莫兩個時辰,外麵天光已經大亮詹碧雲再次迴來,見他額頭沁出汗珠,用汗巾替他擦了擦,輕聲道:“不要一味用勁,除了溫度和壓力,還要時間。”


    潭笑不能說話,但心裏明白。


    是啊,就像樹幹埋在地下變成煤一樣,隻不過略高於平常的溫度,在一定的壓力下,再通過時間的作用完成演變。那時雖然認識不到這麽清楚,宋人已經懂得使用煤了,對其中的原理也有了一定認識。單憑高溫或者外力撞擊都起不了作用,那當初設計製作的巧妙程度也堪稱絕技。


    想透這一層,譚笑重新調勻唿吸,屏除雜念,保持用力均衡,直到六個時辰後,感覺手中有了些鬆動,又開始加力。


    詹碧雲再進來看他神情,知道最後關頭到了,把一根樹枝橫在洞口,係上細繩,另一端係在刀把上,把刀架在洞口突起的石梁上,然後在譚笑身後盤膝坐下,默默運功,雙手抵上譚笑的背心,為他輸送內力。


    又有半個時辰,譚笑收勢,說聲:“行了。”攤開雙手,整塊翠玉化成了純綠半透明的細沫,隻有一條極細小的透明絲線連綴著極微小的小黑點,儼然是玉佩上的芝麻點。原來這是塊做工逼真的人造寶玉,預先將隱藏秘密的東西做成花紋狀,然後整體澆鑄,凝固成一個整體,再經過長時間在一定溫度下保持高壓而成,最後拋光形成光澤豔麗的“寶石”。這等精巧的製作實在是一絕。他迫不及待要看個明白,一挺身,卻沒有站起。


    詹碧雲道:“別急,坐著別動。你這麽長時間運內力,不說體力消耗,單是腿上都發僵了,先放鬆精神歇會兒。”


    其實她此刻更急著知道秘密,但她能忍耐,還是先倒了水,拿著幹糧喂譚笑——譚笑的雙手還托著那攤隱藏秘密的粉末和珠子。


    稍緩了緩神,譚笑站起,詹碧雲扶著他走到洞口,在光線明亮處辨認。


    那些粉末都是包裹物,隻有透明細線連綴的黑點才是要辨認的關鍵。


    “好象是文字。”詹碧雲道。


    譚笑輕輕讀:“湘、山、祠、宵、明、簪。什麽意思?”他忙了這麽久,所謂秘密還是一個謎。


    詹碧雲稍稍思索,笑道:“你這老江湖,不讀書吃虧了吧?”


    譚笑反問:“你懂?”


    “湘山祠,有兩尊女神像,一個是宵明,一個是燭光。秘密就在宵明的發簪上。”


    “你怎麽知道的?你不出門,又沒到過湘山。”


    “《山海經》記載,遠古時舜帝南巡,死在蒼梧,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叫宵明,一個叫燭光。她們一路尋去,死在湘水,成了湘水的神。後來的人建湘山祠,祭祀兩位神女。隻要找到神像,不就知道秘密了嗎?”


    “原來是這樣,看來以後要拜你為師,多讀點書。你都看哪些書?”


    “什麽都看,隻要能找到的。經學子學,神仙故事,就連行軍打仗的兵書也看。”


    “難怪你詭計多端,我不懂兵書,就知道盡是講計謀,整天琢磨花花心思,煩死人的。就這個啞謎,都折了我幾年壽了。”


    “那我可賠不起,你還是離得遠遠的,別再攪和。”


    “我命賤,這點壽折在哪兒都一樣,有道是送佛送到西,我雖然浪蕩,從來沒有做事做一半,遇到難處就開溜。可別千山萬水到了哪兒,再來個啞謎,那可有命去,沒命迴了。”


    “不至於吧。玉佩便於攜帶,也容易落在別人手裏,所以要隱秘,這迴一定能取到實在的東西。”


    “那我們休息一下就動身。”


    “可湘山祠在什麽地方我還不知道。”


    譚笑得意地:“剛才你笑我不讀書,現在該我說你不走江湖不識路了吧?我不但知道在哪兒,還到過那裏,在那裏打了一架,砸了洞庭龍君的寶座。”


    詹碧雲道:“自吹吧?洞庭龍君不過是故事裏的神仙,住在湖底下,你怎麽去和他打架?”


    “這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洞庭湖有個洞庭蛟龍幫,其實不大,但占據洞庭湖周邊,很有勢力,水上功夫了得。幫主號稱洞庭龍君,老二叫追魂魔君,老三叫瓊田月精。追魂魔君就為一個不會武功的書生寫了首詩諷刺他,他就把書生殺了,我剛巧遇上,和他打起來,一路追到他們總壇,龍君和月精都不在,他躲到龍君的寶座後麵,我把寶座劈了,把魔君的武功也廢了。”


    “原來是這樣,那你得當心點,到他們的地盤別遭報複。”


    “不怕,你說的故事又是怎麽迴事?”


    “唐朝的時候有個傳奇故事叫柳毅傳書,說的是書生柳毅路遇落難的龍女,為她送信到洞庭湖底的龍宮,洞庭龍君救出女兒後,為了答謝柳毅,就把女兒許給他,後來柳毅也成仙了。”


    “哦,這樣答謝啊?你們詹家比龍君小氣多了,柳毅不過傳封信;我譚笑為你出生入死,詹莊主隻說把父女倆的生家性命交在我手上了,也沒說把女兒許給我。”


    詹碧雲正色道:“譚笑你又胡言亂語了!我相信你不等於我喜歡你,今天說白了,你願幫就幫,不願幫就走,我不會求你!我就看不慣你這腔調,就是我爹爹許你,我也不答應!”


    “嘖,嘖,你以為我稀罕,你這人吧,看著叫人美滋滋的,一開起口來比母夜叉還兇,閻王爺都叫你嚇跑了。”


    詹碧雲笑起來:“跑了好,這輩子我就不用見閻王了。”


    “噢,原來你也會說笑啊,這才有點可愛,就衝這笑一笑的份上,也算值得陪你跑一趟吧。”


    “不是陪我,是替我。我去太不方便,路遠迢迢,難保不給人認出來。”


    “留下更危險,誰都要殺你,連你妹妹都不放過你,還有張三鋒專候著你去為他傳宗接代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劍長歌3:銅簫鐵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耿耿秋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耿耿秋燈並收藏宋劍長歌3:銅簫鐵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