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維站在雷部之中的一處大殿前,這大殿設計的十分複雜,高達八十一丈,通體用綠銅澆注而成,不時有雷霆在其周圍炸響,它自巍峨不動。


    而若是從所立足之地的邊緣望去,便能看到,整座大殿連同一塊倒三角形的土地,無依無憑的懸空在烏雲之中。


    而在烏雲之下,則是一個巨大的池子,之前看到的那些橫貫天際的巨型鎖鏈,就是從池子裏延伸出去,沒入那無邊無際的烏雲之中的。


    而池子裏麵,海量的雷霆滾動,濃鬱到化作各色的雷漿。


    這些雷漿有銀銀白的、純青的、金色的、絢紫的、黑白等各色皆備。


    它們層次分明,越往深處,雷漿裏蘊含的磅礴與恐怖就愈發讓人顫栗。


    即便是張之維用上了妄破神眼,卻也無法看清楚雷池的底部,隻覺模糊一片,驚心動魄,似乎能毀滅他的神魂。


    “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雷池了,我得小心點,可千萬不能掉進去。”


    張之維心裏雖這麽想,卻沒有立刻遠離,依舊探著腦袋在看。


    他發現雷池之中雷漿蕩漾,電芒交織於上,每一縷電芒都沿著那些鎖鏈往上,被輸送到不同的地方。


    那些鎖鏈,那些雷電,似乎與某個玄妙難述的所在勾連,是一個龐大係統得以運轉的基石,給張之維一種發電站和電纜的感覺。


    他順著這些“電纜”所延伸的方向看去,在烏雲的深處,還能隱約看到一些其他建築的身影,均是宏偉古樸。


    “那些影影幢幢的建築,應該是雷部的其他部門,畢竟雷部是一個極其龐大的部門,而這雷池應該就是所謂雷部道炁……”


    張之維記得師父和師叔都曾說過,他們敕令的上壇天兵,其實都是雷部的道炁所化。


    至於雷部的道炁來源,是源自千千萬萬個信眾的相信的力量,也就是信仰之力。


    此前,他一直以為,這雷部道炁應該就和他用三昧真火煆燒去其雜質的信仰之力差不多,但現在一看,相差甚遠啊。


    這雷池中的道炁,要比他的金色信仰之力高出數個檔次都不止。


    他的金色信仰之力,以現在的規模,除了自己用之外,也就能勉強養活堂口裏給他打工的一眾仙家,畢竟他的信仰之力是提煉過的,其中有很大的損耗。


    而雷池的道炁卻可以同時支撐道教的所有授籙道士施法,其中差距不可謂不大。


    “這麽精密恐怖的設計,應該不隻是出自祖天師出手,天師府六十幾代天師中,也出了好幾位得道者,他們也應該完善過,多代得道天師的心血,可得好好觀摩一下,看能不能領悟其中一二,再用於自身的堂口!”


    張之維腦中念頭紛飛,他目光灼灼的看著雷池,想搞明白其中的些許奧妙。


    他的瞳孔之中金焰沸騰,如射燈般射出金色的毫光,直射雷池。


    這妄破神眼是他把神格麵具修到第三階段化神之後,所誕生出的神通,初時還很弱小。


    但這些天,隨著堂口成立,他天通教主的名號越來越響,信仰之力越來越多,這神通的能力也在變強,現在已經可以把目光凝成實質了。


    金色的目光流轉,將雷池裏的雷漿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都看得清清楚楚,納入了眸子深處,開始分析,想明白其中規則。


    但就在這時,身後大殿傳來一聲震雷般的怒喝:


    “兀那小輩,閑晃作甚,兵馬已點齊,還不速來殿內遣將!?”


    聽這個聲音,應該是鍾馗,作為考核官,他不僅負責考核,還要負責授予天兵神將。


    張之維一個激靈,思緒被打斷,他收起那長長的眸光,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大殿。


    似乎是迴應剛才的聲音,大殿之上,五道雷霆落了下來,劈在大殿的門楣上,照亮了門楣上的“敕封殿”三個字。


    “得令嘞,來了來了!”


    再拖遝下去,隻怕要被轟出去了,張之維最後看了一眼雷池,大步朝敕封殿而去。


    而在最後看一眼的時候,他發現其中一根巨型鐵索閃爍著遠比其他鐵索更為熾亮的雷光,雷池中的雷漿似乎也少了一絲絲,而這根巨型鐵索連接的便是他身後的大殿。


    張之維瞬間明白,所謂的點兵,其實就是通過這鐵索把雷池的道炁運出來,具化為兵馬。


    “那就是我的十萬天兵,不知我的神將會是誰?”


    張之維大步來到大殿前。


    大殿的門大開著,他直接走了進去。


    大殿很大,像個體育場一樣,裏麵點著長明燈,燈影有些昏昏,隻瞧見一些影影綽綽的身影立在大殿深處,沉默無言。


    而在這時。


    “碰”的一聲巨響,大門忽然緊閉。


    緊接著,殿內燭光暴漲,滿室皆明,照亮了裏麵的情況。


    隻見密密麻麻的神將林立,個個都在五米往上,連排列成仙陣,穿配紅禮冠綾帶,黑皂鞋,青色絲絛,或發髻高盤,束以七色明珠,器宇軒昂,或火發紅顏,不怒自威,或麵若黑炭,或如同惡鬼,或盤發紅妝,其中有男有女,各持刀斧劍戟,正是北極驅邪院的眾位神將。


    這些神將皆保持著一個姿勢一動不動的注視著殿門口,像是廟裏的一尊尊神像一般。


    張之維也一動不動,看著眾多神將發呆,有些不明白接下來的流程。


    難道是選中哪位神將,那位神將就要成為他的護身神將嗎?


    “若真是這樣,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張之維的目光越過驅邪院的一些大力天丁等神將的身影,落到大殿的後方,那裏矗立著一些在北極驅邪院位高權重的神明。


    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赤麵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正是白玉宮的護法神,王靈官。


    在他看向王靈官的時候,王靈官的三隻眼睛也齊刷刷的看了過來,彼此對視之間,似乎某種媒介建立了一個連接。


    張之維有種感覺,他隻要一個念頭,王靈官便能成為他的護身神將。


    張之維趕忙挪開目光,切斷了這個鏈接。


    王靈官雖強,是道教護法戰神,但北極驅邪院內,比他更強的狠角色也不再少數,還能再挑挑。


    這是張之維第一次領法職,要說對於其中細節要一無所知……那倒不至於。


    其實在授籙大會之前,他曾問過師叔張異,張異告訴他,領法職就一個混混沌沌的過程,考核神明給出敕令,腦中冒出一陣風光霽月的景象後,調兵遣將便已經完成。


    全程不受自主,是看八字和命格來的,所以讓他不必緊張,跟著考核神明的指令行事便可。


    但到了他這裏,怎麽不一樣了?


    雖然他也經曆過一陣天旋地轉,腦子一片混沌,但很快他便恢複了過來,還進入了這法脈雷部,而且,現在的情況,也不是神將選他,是他在選神將。


    雖有些不解,但來都來了,張之維還是心安理得的繼續挑選起來。


    在王靈官之後,從左到右,還站立著四尊高大巍峨的神將。


    最右邊的那位,身高十丈,青麵朱發,頭戴白蛇冠,眉生三目,金甲絳袍綠靴,一手拿劍,一手執斧。


    這神將張之維認得,正是正一玄壇四元帥之一的馬王爺,馬靈耀,又名都統王殿治靖卷簾大將軍。“不給你點厲害,你就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這句俗語就是說的他。


    馬王爺身旁,站著的是一頭紫發,遍身青色,手持環鐧的地祇上將溫天君,他也是玄壇四大元帥之一,同時又是真武大帝屬下三十六天將之一。


    而在溫元帥身旁站著的神將,穿著一身綠袍,麵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眉臥蠶,威風凜凜……


    正是關聖帝君,也就是關二爺了,他是武財神,也是雷部三十六將的總管,玄壇四元帥,兼酆都刑台禦史,地位不低。


    至於二爺身側,便是身騎黑虎,手持銀鞭的玄壇四帥之首,正財神趙公明。


    若關二爺是少年天師張繼先一手打造的,那趙公明便是祖天師張道陵一手打造出來的道教護法,玄壇四帥之首,實至名歸。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五力士之一,若得他為護身神將,配合五力士符使用,則可相輔相成,威力大增。


    而且,他是正財神,自古以來信仰極其深厚,不過嘛,也不是信仰之力越高,實力越強。


    信仰之力這種東西,就好像是業績,趙公明和關二爺就是其中的銷冠,但錢是歸總公司的,也就是在這雷池之中。


    能用多少,以及能發揮出來的實力,得看敕封的神職大小,這落到護身神將身上同理。


    所以張之維目光繼續往後,去看那些神職更高的神將。


    在四大玄壇元帥之後,神將數量就不太多了,像雷部其他三十六將,甚至是五鬥星君,都在四元帥之前。


    而緊隨四大元帥的神將有七位,這七位神將一字排開,其中六位較小,身形比之前的玄壇四大元帥還矮上一節,但居中的那位神將,卻是極其的高大。


    並且,此神將長的那叫一個儀容清俊,相貌堂堂,在一眾青麵獠牙,狀若惡鬼的神將之中,顯得極為突兀。


    隻見他頭戴三山飛鳳帽,耳垂長到落在肩上,三隻眼睛神光熠熠,身穿一領淡黃色戰甲腰挎新月形狀的彈弓,手執三尖兩刃槍……


    此番打扮,不用多想,正是那顯聖二郎真君。


    至於他身邊那六尊身形較矮的神將,應該是與他結拜的梅山六兄弟,他們七人並稱位梅山七聖。


    張之維目光凝視二郎神,這可是一位不得了的大神啊,說是道教戰神也不為過。


    同時,他的傳說也多,什麽“喜來折草量天地,怒後擔山趕太陽”,什麽“二郎神抓齊天大聖”,什麽“灌江口斬龍”,“劈山救母”……


    同時,他也是北極紫薇大帝的部下。


    北極驅邪院的主神便是紫微大帝,上統禦星,中禦萬法,下治酆都,乃諸天星宿之主,二郎神作為他的部下,在這北極驅邪院內,再正常不過。


    張之維凝視了二郎神片刻,在他凝視過去的時候,二郎神也看了過來。


    起初,連接並未建立,張之維還以為自己的命格背不起二郎神,但就在他想移開目光的時候,連接卻建立起來了。


    這代表著他可以選二郎神作為自己的護身神將。


    不過,在思忖了一會兒之後,張之維還是挪開了目光。


    他心裏腹誹,不合適不合適,這長的有點喧賓奪主了,如果老陸來選,一定適合他。


    張之維目光再朝後看去。


    二郎神之後,便隻剩四個身影了。


    這四個身影兩左兩右,分而站立,中間的主座卻空了出來,並無任何神明。


    不過,雖然無神明站立,卻不意味著這是空座,北極驅邪院的主神是紫微大帝,這主座的位置自然是他的。


    “紫薇大帝位列四禦之一,不在可選神將之內,倒也正常!”


    張之維心裏自語,旋即看向大殿裏最後的四尊神將,也就是北極驅邪院的四大元帥。


    然後便在紫薇大帝空位右手邊,看到了一個老熟人。正是真武大帝。


    不過,與那日在長白山所見的枯瘦如柴的形象不同,現在的真武大帝,身長百尺,披散著頭發,金鎖甲胄,按劍而立,身邊侍立著個頭隻有他一半大小的龜蛇二將。


    “晚輩張之維,拜見真武大帝!”


    張之維對著真武大帝行了個大禮。


    那日在長白山的傳授之恩,絕對當得起這個大禮。


    但出乎意料的是,真武大帝並未反應,隻是按劍而立,凝視著大殿門口,看也不看他一眼,沒有絲毫的靈性,像一尊逼真的神像。


    “大帝不理我?!那日大帝的真靈明明顯化過,為何現在卻不顯?難道真如師父所講……”


    張之維正思忖著,卻忽然發現自己與真武大帝的連接建立了起來,他心中一喜,但旋即感覺不對勁。


    這種連接,為何如此的脆弱?


    先前他曾與眾多神將建立連接,多個對比之下,他發現,神將越強,這個連接的媒介也就越震撼,但現在與真武大帝的連接,震撼程度甚至不如王靈官。


    “怎麽迴事?不應該啊,大帝可是北極四聖,地位隻在紫薇大帝之下,不應該如此脆弱才對!”


    張之維心裏納悶,一番探究之後,這才發現,與他建立連接的,不是真武大帝,而是真武大帝腿邊的龜蛇二將。


    張之維臉一黑,心裏腹誹,我的命格背不起真武大帝,隻背的起他的腸子和胃?


    龜蛇二將是真武大帝身軀的一部分所化,傳說真武大帝修行到了內聖外王的境界,可聆聽身體各部的想法。


    後來他進一步變強,到達食氣者神明不死的狀態,不必再吃東西,可以像修行了六庫仙賊一樣,隻靠吸收天地之炁存活。


    但這時候,他的胃和腸子一身反骨,開始處處作亂,要他吃人,搞的他心煩意亂。


    真武大帝一怒之下,直接把腸子和胃掏出來給扔了。


    後來,這腸子化作了一條蛇,胃化作了一隻巨龜,到處吃人。


    真武大帝知道了,便把這一蛇一龜鎮壓,收到自己座下降妖伏魔來贖罪。


    作為修行到內聖外王境界的張之維,當然知道這龜蛇二將的身份,遠不止腸子和胃那麽簡單。


    它們其實和“國師”是一樣的,“國師”是他心髒的本相,而龜蛇二將是真武大帝腸子和胃的本相,本質都是心魔。


    “既然大帝選不上,那就隻能看看其他的了!”


    這個念頭在張之維腦中剛一動,一道幾乎是強大到讓他震撼的媒介連接上了他。


    “這是……”


    張之維連忙順著連接看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身高百米,四頭八臂,一臉怒忿相的威猛神將。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久違的大晴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久違的大晴天並收藏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