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自己的袇房,張之維把茶葉收起來,然後開始入定修行,先是內視自身,進行三省吾身。


    確定一些命中的小缺陷後,張之維開始撥動自己脊椎上的炁,對自身的身體格局進行一些細致入微的調整。


    等一切狀態調整至最佳,張之維開始淬煉性命,或許是因為明悟了自身妄執,煉燒了心魔的緣故,張之維這次修行隻覺得心中暢快無比,世界清明,說不出的神清氣爽。


    修行修行,修道修道,不管是“行”還是“道”,都得有個方向,需要看得清前路,隻有明確了方向,才能走的不迷茫,才能不會被妄念所蠱惑。


    燒了心魔,明悟了自身缺陷,張之維隻覺得一股清氣直衝天靈,腦中有靈光乍現。


    他收縮意識,抓住剛才那一閃而過的靈光,頓時進入頓悟狀態,有一種天地和人合一的感覺。


    “轟!”


    在這種狀態下,張之維隻覺得腦中一聲巨響,意識拔高,靈魂沒有出竅,但意識卻脫離了肉身,以一種詭異的第三角度凝視著自己。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當意識拔高,跳出身軀和靈魂的限製,以另一種角度觀看自己,張之維獲得了一些新的體悟。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在修行金光咒的時候,“性命”中的變化。


    “命”在被淬煉,一點點變強。


    同時,“性”中有紛繁複雜的念頭閃爍。


    這些念頭不是心不清靜而產生的雜念,在這種頓悟狀態下,張之維的心如明鏡,心如止水,不可能有如此多雜念叢生。


    “是什麽?”


    張之維仔細聆聽一番,這些念頭很雜亂,也很微弱,有的說自己缺土,有的說自己缺水,有的說自己受到了排擠……


    隻有一個念頭非常的清晰明確,這個念頭在說:


    “我就是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追到最高……”


    張之維:“…………”


    這是猴砸的想法了吧!


    可猴砸的想法怎麽出現在我腦中?


    這等叛逆之言,它敢說給我聽?


    咦!~不對,這不是猴砸傳過來的,這是從心髒傳來的。


    心髒,心猿,心猿就是心髒的躁念,猴砸的想法代表了心髒的想法,那其他的念頭豈不是……


    張之維幡然明白,這些念頭,不是雜念,是人體各部,向他這個“國王”的諫言。


    莫名的,張之維腦中想起曾經師父張靜清,在給他講解金光咒時說的話。


    師父說:“金光咒是一門觀自身的性命雙修的法門,它的本質是以身為國,讓神識高坐靈台,如聖王般以無為之態照看全國,以無為之態得清靜,以無為之態得自在,以無為之態得道。”


    當時,張之維不解,就問,“如果身體為國,自己這個國王為了所謂的清靜,為了所謂的自在,為了所謂的道,而無所作為,那不是昏君嗎?”


    師父卻告訴他:“無為的你,並不是無作為。高坐靈台自在的你,也絕不是枯木一枝,自在的你,無不為。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玄門高人說話,往往是玄而又玄,這些話,張之維當時未曾領會。


    但此時此刻,卻突兀出現在腦海,那些曾經晦澀難懂的,不曾領會的種種,此刻,通通解鎖,通通明悟。


    “金光咒,道爺我悟了!”


    頓悟之下,張之維金光咒再次邁上一個台階。


    他的身體表麵,漸漸泛起一層金光。


    這層金光很薄,一點也沒平時他運起金光咒時那麽厚實。


    但莫名的,這層金光咒卻給人一種堅韌的感覺,像是壓縮到極致,金光內斂,幾乎化作實物,融入體內。


    燭火飄搖的靜室內,張之維渾身冒著淡淡的金光,莫名給人一種虛無縹緲之感。


    這種金光一直持續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公雞打鳴。


    張之維緩緩睜開眼,目光純澈,無一絲雜質。


    他站起身來,舒展筋骨。


    “啪啪啪……”


    身體卻傳出炒豆子般的聲音。


    “這次好像領悟到了一些不得了的東西,金光咒的境界百尺欄杆更進一步,踏入了內聖外王之境。”


    張之維閉眼感受了一下自身,喃喃自語道。


    內聖外王這個詞,是三教儒家的主要學術思想之一,也是儒家學子處理人際關係的思想指導。


    但極少有人知道,內聖外王這個說法始於道家,它最早是由道家聖人莊子提出來的,是天下之修道者所追求的一個境界,是對自身的闡述。


    不過,正所謂一法通,萬法通,天下的道理都有相通之處,這個道家聖人提出的道理,被儒家聖人所用,甚至被三教聖人共同所推崇,它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當然了,道理相通,但所展現的形式卻是天差地別。


    儒家那一套,暫且不提。


    但對道家而言,所謂的內聖,指的就是“坐忘”以達到“心齋”。


    簡而言之,就是精神不被身體所支配,高坐靈台,獨於天地精神向往來。


    再說簡單點,隻說最基層的意思,就是把精神從身體裏摘出去,讓精神自在,能不被影響的縱觀身體全局,從而實行王道。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實際卻難如登天,因為,人在大多數時候,是被身體的本能所支配。


    譬如伱已經很胖了,身體的其他部位在向你諫言,老大,你別吃了,我快不行了。


    但你的胃在諫言,讓你繼續吃,累了一天,就不能享受享受?你選擇聽誰的?


    又譬如,你的大腦告訴你,快去打遊戲,不要睡。


    但你的肝在諫言,要爆了要爆了,你又聽誰的?


    對於身體而言,你就好像是個國王,若是修為不夠,那就是奸臣當道,民不聊生,最後國破家亡,身死道消。


    而金光咒的修行,就是為了讓自己這個國王,成為一個聖君,成為一個聖王。


    “無為”不是不作為,是不被身體內的各種紛繁雜念所控。


    而要當一個聖王,首先得看到自己的國家,看到人體格局,體恤民情,聆聽民心。


    張之維之前的打破人體小天地格局,可以見神便是這個境界,但又不完全是。


    因為他隻能看到人體格局裏的情況,能體恤民情,發現哪裏有了漏洞,才去補哪裏,但他不能聆聽民心,知行合一,施行王道。


    至於所以會如此,還是因為張之維被妄執所影響,導致無法聽到身體的聲音。


    但這次,他明悟了自身的妄執,道心通明之下,內丹功修為百尺欄杆更進一步,便踏出了這一步,不僅看到,更聽到了。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以往他就像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一心想建立一個強盛的國家,開辟出一個大大的疆土,但卻不得其法,因為他是個聾子,聽不見諫言,所以隻能獨斷專行。


    但現在,君民一體,內聖外王,性命修為何愁不漲?


    “上次師父自己聽錯了,還嘚啵嘚啵的抱怨了老半天,說我瞞著他,還不高興。”


    “這次,我可得好好和他說道說道,免得成天挎著個臉!”


    張之維風風火火的跑了出去,對於昨晚對金光咒的領悟,張之維沒想藏拙。


    自小在龍虎山長大,這裏早就是他的家了。


    自家人不說兩家話,藏著掖著算什麽?張靜清又不會害他。


    而且,師父修為高深,自己所悟所感告訴他,他也能指點迷津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久違的大晴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久違的大晴天並收藏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