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旋轉鑄造飛機殼體
情滿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作者:泰山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安飛機製造廠李副廠長帶著人到的時候,王勝文正在辦公室裏寫加工工藝,讓辦公室小孫安排好住處,安排完馬上去吃飯。
吃飯當然是要讓徐晴她們陪蔡秀珍吃,王勝文則是和李廠長一幫人在一起。
李廠長介紹完他們自己的人,王勝文指著孫偉和李軍說:
“李廠長,這一位是我們廠的生產廠長孫偉,這一位是我們金屬冶煉車間的李軍李主任,你們廠的人這次過來,主要是跟他們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金屬的冶煉和成型工藝。”
李廠長是位和藹可親的中年人,笑著答應:
“沒問題,這次兩方麵的技術頂尖高手,我都帶過來了,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說著指了指旁邊坐著的一名男子:
“這位是我們廠裏的冶煉專家高燦德,以前咱們國家飛機用的材料,就是由他們分廠冶煉出來的。”
說著又指了指另外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師傅:
“這位是我們鉗工車間的大拿,劉中海劉師傅,他有三十多年的鉗工工作經曆,在咱們國家裏,技術能排到一百位以內。
王廠長,聽說排名前八十位的人,都在你們廠裏,他還有些不服氣,我帶他過來,就是讓他見識見識的。”
劉中海趕緊謙虛一句:
“我們是來學習的。”
王勝文但是絲毫不謙虛:
“李廠長,要論組裝鉗工,國內前一百位,都在我們廠裏,不信,這次你們可以見識見識。”
李廠長笑了:
“嘿嘿,王廠長,你們沒少割其他廠家的韭菜吧?”
王勝文搖搖頭:
“我們從來沒割過其他廠家的韭菜,這些人,都是我們自己培養出來了。”
劉中海神色一怔:
“嗯?怎麽你們實力這麽強?”
孫偉指指王勝文:
“我師傅的功勞,他讓我們理論結合實踐,所以就這樣了。
很多實際工作,都是先讓我們實際操作一下,然後再給我們做理論分析,逐漸,我們的水平就提高了。”
西安來的李廠長問了一句:
“王廠長,是這樣嗎?我也是鉗工出身,你可不能騙我。”
“不會騙你的,我們是從使用各種工具開始培養,幹什麽工作,使用什麽工具,我們進行了嚴格分類,其實目前電動工具的開發研製,對鉗工技術的發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手動工具也很重要,我們也對傳統手動工具,也進行了改進,目前我們廠使用的手動工具,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扳手、台鉗、鉗子、錘子、銼、鋸這些東西,能用電動工具代替的就代替,不能代替的,我們改善了功能,比如,我們現在使用的台鉗,就和原來那種有根本的區別。
劉師傅,等明天,你們可以去車間裏看看,把各種新工具功能,都掌握起來。”
李廠長輕輕點著頭:
“你這麽說我相信,聽說你們廠還製造了焊接機器人?有這麽迴事兒嗎?”
孫偉很自豪地笑著迴答:
“那東西就是我們車間做的,據說目前國內外隻有我們這兒有。”
王勝文又指指李軍:
“李軍,明天把材料配方給他們,讓他們提前準備材料。
李廠長,你安排三個人分別接收,相互保密,你也知道,這種材料的冶煉,需要保密,泄露出去可是要殺頭的。”
“王廠長,你放心,我們來的人,都知道保密原則。
我們現在做的那種伊爾3飛機的外殼材料,就是按保密守則嚴格執行的。”
王勝文又問:
“冶煉工藝呢?冶煉工藝你們是怎麽做到保密的?”
李廠長朝他帶來的一個人指了指:
“我們胡師傅是位軍人,由他掌握爐溫。”
胡姓男人趕緊站起來敬禮:
“首長,請指示。”
“請稍息,坐下說話。
老胡同誌,我想你是知道這種材料的重要性的,你跟小李學了你後,迴去要少跟人接觸,更不許喝酒吹牛,懂了嗎?”
“是,首長,我堅決執行!”
“行了,大家抓緊吃飯,吃完飯好好休息,明天開始正式工作。”
吃完午飯,王勝文讓單娟娟把蔡秀珍送去老山院看看孩子,自己剛迴到辦公室,西安來的李廠長便跟了進來。
“王廠長,我想跟你聊幾句。”
“李廠長快坐,我給你泡杯茶喝。有什麽話直接說就可以。”
“王廠長,我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可以吧?”
王勝文把泡好的茶端過去:
“沒問題,當然可以。”
“聽上級的指示是,這是一款新飛機,而且還是咱們自己設計的?”
“對,和原來完全不同的一款飛機,是由我設計的。”
“你搞過飛機?”
王勝文點點頭:
“對,我有戰鬥機的設計經驗,前幾年咱們國家在沈飛製造出來的那種殲十飛機,就是我設計的。”
“哦,看你們廠這樣,也不像飛機製造廠啊,你怎麽可能設計飛機。”
“怎麽不像?飛機製造廠還有特色啊?沒有這麽條規矩吧?
可以說殲十飛機上任何一個零件,都是在我們廠製造出來的,隻是在沈飛進行組裝和試飛而已,而且組裝也是我們的人過去組裝的,我們沒讓沈飛的人插手。”
“哦,原來你這麽厲害,我說上級領導怎麽讓我聽命於你呢。”
“李廠長也是搞技術的?”
“對,我也是搞技術的,還在蘇聯伊爾飛機製造廠待過三年,當時是國家派我們出去學習的。”
“現在在西安飛機製造廠做技術廠長,對吧?”
“對,從一九五八年開始就是,都已經幹了十幾年了。”
王勝文問他一句:
“那你對你們廠現在生產的伊爾三飛機什麽看法?”
“工藝成熟,結構穩定,維修容易,就是噪音比較大。”
“咱們這次搞的這種飛機,和那種飛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至少是發動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王廠長,你對飛機發動機進行了改造?”
“不是改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類型,不過發動機你們不用管,你們廠隻負責造飛機機體。”
“機體的製造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你不用擔心。”
“不是,這次機體需要是完整的一個整體,不需要進行拚接。”
“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用旋轉鑄造法,把整個機體一次性鑄造出來,然後在上麵開孔和加裝其他零配件,所以這次你們來,恐怕要學習一段時間,一個是要學會原材料的冶煉工藝,一個是要學會一種旋轉鑄造工藝。”
李廠長吃了一驚:
“旋轉鑄造法?多大的容器才能裝得下整個機體?”
王勝文把一份圖紙給他遞過去:
“其實挺簡單的,就是需要造一個滾筒出來,能高速旋轉的滾筒,然後在裏邊注入那種金屬液體,靠離心力把機體鑄造出來。
所以你們的工作重點不在於造機體,而是要把這種滾筒做出來。”
李廠長拿起圖紙,認真看了一會兒,然後一拍大腿:
“我靠,王廠長,你真敢想象,這個原理肯定是對的。”
王勝文心想,這就是2030年的919大飛機殼體製造工藝,非常成熟的工藝,隻是不能告訴你而已。
“想把這種滾筒加工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兒,而且上、中、下三個大齒圈,必須要用我們的設備進行加工,這麽個大東西,整體轉速超過每分鍾三百六十轉,需要良好的同心度,這就考驗你們的機械加工能力了。
所以,你們來學習的人,必須認真學習,等他們學習好了,還要派我們的人過去指導實際生產。”
一聽這話,李廠長竟然有些興奮:
“王廠長,是不是我們做出這種滾筒,那以後這項工作就必須由我們完成了?據我所知,國內目前還沒有這種設備吧?”
“對,一旦試驗成功,就是定型產品,當然以後由你們完成這項工作。
這種設備倒是沒有,不過類似的產品有,就在我們保密車間裏放著,是我們製造殲十飛機的時候用的,直徑才一米六,和這個設備沒法比。”
“我們這款設備多大?”
“圖紙上標著呢,六米八寬,37點6米長,坐艙裏除了安排六排座椅,還有左右兩個通道。”
“王廠長,我們廠做的時候你會去嗎?”
“搞加工的時候,我們孫廠長和秦川秦廠長會過去,他們有製造這種設備的經驗。
不過試車驗收的時間我會過去一趟,看看你們廠的實力。”
“機翼是成都飛機製造廠製造吧?我怎麽沒看到他們的人?”
“他們還沒到,說是明天過來,過來以後會讓你們見麵的。”
“他們能行嗎?”
“肯定行,別忘了咱們國家的殲六戰鬥機就是他們做的。”
“為什麽給他們這個任務,由我們自己承擔不行嗎?”
“專業的廠子做專業的事兒,而且上級領導對這個產品的期待很高、很心急,所以下了這麽個命令,你不服可以去找上級反映情況。”
“儀器儀表和操作台是上海做?他們也沒來人。”
“嘿嘿,李廠長還真操心,人家上海的人來了,去幹其他事情去了。你以後隻管自己的事兒,不要替別人操心。
其實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因為其他單位,我都去過,就是你們那裏我沒去。”
李廠長正色道:
“王廠長,我們廠的實力你不用懷疑,現在全國能生產民用客機的廠子,也就隻有我們,其他飛機製造廠,其實都是搞維修。”
王勝文指了指茶杯:
“別急,我肯定相信你們,不然上級也不會這樣安排,喝口茶然後上去睡覺,你看你,眼睛熬得通紅。”
李廠長喝了口水,然後把茶杯放下,盯住王勝文的臉問:
“王廠長,你今年多大?”
“我是四二年的,今年剛好三十,李廠長今年也就三十多歲吧?”
李廠長笑了:
“嘿嘿,我是二七年的,今年已經四十五了。”
王勝文跟上一句:
“看不出來,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看不出年齡來。”
“多謝誇獎,不過我想多向你學習。”
“李廠長謙虛了,咱們相互學習,還是你們專業廠家的人更有經驗。”
李廠長擺擺手:
“不對不對,我已經跟不上了形勢了,像你這種旋轉鑄造工藝,我想都想不出來,我隻知道做小零件可以,沒想到你能把這麽大的殼體鑄造出來。”
“那是因為你對工具不熟悉,其實製造的精髓在於工具,工具隻要做好了,任何機械加工都不是難題。”
李廠長緩緩地點著頭:
“明白明白,茅塞頓開啊。那我可以再派個人過來學習嗎?”
“當然可以,上級又沒限製來學習的人數,你們可以多派些人過來。”
“明白明白,我上去睡覺了,咱們明天再見。”
“再見!”
王勝文把他送到門口,迴來繼續寫加工工藝,快到下午四點的時候,孔主任找了過來,手裏還提著個袋子。
王勝文一看就笑了:
“嗬嗬,孔主任,怎麽學會送禮了?不要不要,你拿迴去。”
孔主任轉身關好門:
“你知道什麽東西你就不要?這可不是吃的喝的,是我讓人專門迴老家給你收的,都是些古老玩意兒,曆朝曆代的都有,不過都不怎麽值錢,送給你玩的。”
“我艸,你也知道我喜歡這些小玩意兒?其實也不是我喜歡,我是給領導們送禮用的。”
“嘿嘿,王廠長你就別推辭了,孔瑞和孔琳告訴我了,他們說你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我才讓我下去收銀杏葉的人專門收的,都是民間的東西,你拿去玩,好的東西,你可以給領導送過去。”
“嗯?你該不會是派過來倆小特務吧?怎麽他們什麽都打聽?”
“嗨,這不是他們的師傅說的嗎,平時聊天就聊起來了,正好我有這個方便,所以我就替你辦了。”
“你那倆孩子是挺機靈的,孔瑞跟著我一個徒弟學機加工呢,孔琳在製藥車間也表現很好。”
“今年能不能給他們兩個分套房子?離家太遠了,每天騎車來迴,得給他們找套宿舍住。”
王勝文看了看袋子裏裝的東西:
“可以,正好廠子對麵還有空房子,我讓總務處給他們收拾出來,不過不是新房,你不嫌棄吧?”
“這是說的什麽話,我怎麽可能嫌棄,你如果知道我現在的住房條件,你就不會這麽說了。”
王勝文從包裏掏出一捆錢塞他兜裏:
“這些東西我還真喜歡,以後就讓他們收吧。給你這些錢,是讓你去買個四合院住,總住在海裏,也不是個事兒。”
“謝謝領導關心,其實我現在有錢,你忘了上次我們分了一些嗎?”
王勝文擺擺手:
“那些事情我不知道,也不打聽,我隻知道你們幹得很好,保證了製藥廠的原材料供應。”
“嘿嘿,明白明白,那以後我就讓他們收?”
“嗯,給他們些備用資金。”
“明白明白,那我就走了。”
送走孔令奇,王勝文用神識查看了一下袋子裏的東西,竟然發現其中有一條隋朝的玉帶。
我艸,不經意間,又發財了!
吃飯當然是要讓徐晴她們陪蔡秀珍吃,王勝文則是和李廠長一幫人在一起。
李廠長介紹完他們自己的人,王勝文指著孫偉和李軍說:
“李廠長,這一位是我們廠的生產廠長孫偉,這一位是我們金屬冶煉車間的李軍李主任,你們廠的人這次過來,主要是跟他們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金屬的冶煉和成型工藝。”
李廠長是位和藹可親的中年人,笑著答應:
“沒問題,這次兩方麵的技術頂尖高手,我都帶過來了,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說著指了指旁邊坐著的一名男子:
“這位是我們廠裏的冶煉專家高燦德,以前咱們國家飛機用的材料,就是由他們分廠冶煉出來的。”
說著又指了指另外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師傅:
“這位是我們鉗工車間的大拿,劉中海劉師傅,他有三十多年的鉗工工作經曆,在咱們國家裏,技術能排到一百位以內。
王廠長,聽說排名前八十位的人,都在你們廠裏,他還有些不服氣,我帶他過來,就是讓他見識見識的。”
劉中海趕緊謙虛一句:
“我們是來學習的。”
王勝文但是絲毫不謙虛:
“李廠長,要論組裝鉗工,國內前一百位,都在我們廠裏,不信,這次你們可以見識見識。”
李廠長笑了:
“嘿嘿,王廠長,你們沒少割其他廠家的韭菜吧?”
王勝文搖搖頭:
“我們從來沒割過其他廠家的韭菜,這些人,都是我們自己培養出來了。”
劉中海神色一怔:
“嗯?怎麽你們實力這麽強?”
孫偉指指王勝文:
“我師傅的功勞,他讓我們理論結合實踐,所以就這樣了。
很多實際工作,都是先讓我們實際操作一下,然後再給我們做理論分析,逐漸,我們的水平就提高了。”
西安來的李廠長問了一句:
“王廠長,是這樣嗎?我也是鉗工出身,你可不能騙我。”
“不會騙你的,我們是從使用各種工具開始培養,幹什麽工作,使用什麽工具,我們進行了嚴格分類,其實目前電動工具的開發研製,對鉗工技術的發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手動工具也很重要,我們也對傳統手動工具,也進行了改進,目前我們廠使用的手動工具,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扳手、台鉗、鉗子、錘子、銼、鋸這些東西,能用電動工具代替的就代替,不能代替的,我們改善了功能,比如,我們現在使用的台鉗,就和原來那種有根本的區別。
劉師傅,等明天,你們可以去車間裏看看,把各種新工具功能,都掌握起來。”
李廠長輕輕點著頭:
“你這麽說我相信,聽說你們廠還製造了焊接機器人?有這麽迴事兒嗎?”
孫偉很自豪地笑著迴答:
“那東西就是我們車間做的,據說目前國內外隻有我們這兒有。”
王勝文又指指李軍:
“李軍,明天把材料配方給他們,讓他們提前準備材料。
李廠長,你安排三個人分別接收,相互保密,你也知道,這種材料的冶煉,需要保密,泄露出去可是要殺頭的。”
“王廠長,你放心,我們來的人,都知道保密原則。
我們現在做的那種伊爾3飛機的外殼材料,就是按保密守則嚴格執行的。”
王勝文又問:
“冶煉工藝呢?冶煉工藝你們是怎麽做到保密的?”
李廠長朝他帶來的一個人指了指:
“我們胡師傅是位軍人,由他掌握爐溫。”
胡姓男人趕緊站起來敬禮:
“首長,請指示。”
“請稍息,坐下說話。
老胡同誌,我想你是知道這種材料的重要性的,你跟小李學了你後,迴去要少跟人接觸,更不許喝酒吹牛,懂了嗎?”
“是,首長,我堅決執行!”
“行了,大家抓緊吃飯,吃完飯好好休息,明天開始正式工作。”
吃完午飯,王勝文讓單娟娟把蔡秀珍送去老山院看看孩子,自己剛迴到辦公室,西安來的李廠長便跟了進來。
“王廠長,我想跟你聊幾句。”
“李廠長快坐,我給你泡杯茶喝。有什麽話直接說就可以。”
“王廠長,我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可以吧?”
王勝文把泡好的茶端過去:
“沒問題,當然可以。”
“聽上級的指示是,這是一款新飛機,而且還是咱們自己設計的?”
“對,和原來完全不同的一款飛機,是由我設計的。”
“你搞過飛機?”
王勝文點點頭:
“對,我有戰鬥機的設計經驗,前幾年咱們國家在沈飛製造出來的那種殲十飛機,就是我設計的。”
“哦,看你們廠這樣,也不像飛機製造廠啊,你怎麽可能設計飛機。”
“怎麽不像?飛機製造廠還有特色啊?沒有這麽條規矩吧?
可以說殲十飛機上任何一個零件,都是在我們廠製造出來的,隻是在沈飛進行組裝和試飛而已,而且組裝也是我們的人過去組裝的,我們沒讓沈飛的人插手。”
“哦,原來你這麽厲害,我說上級領導怎麽讓我聽命於你呢。”
“李廠長也是搞技術的?”
“對,我也是搞技術的,還在蘇聯伊爾飛機製造廠待過三年,當時是國家派我們出去學習的。”
“現在在西安飛機製造廠做技術廠長,對吧?”
“對,從一九五八年開始就是,都已經幹了十幾年了。”
王勝文問他一句:
“那你對你們廠現在生產的伊爾三飛機什麽看法?”
“工藝成熟,結構穩定,維修容易,就是噪音比較大。”
“咱們這次搞的這種飛機,和那種飛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至少是發動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王廠長,你對飛機發動機進行了改造?”
“不是改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類型,不過發動機你們不用管,你們廠隻負責造飛機機體。”
“機體的製造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你不用擔心。”
“不是,這次機體需要是完整的一個整體,不需要進行拚接。”
“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用旋轉鑄造法,把整個機體一次性鑄造出來,然後在上麵開孔和加裝其他零配件,所以這次你們來,恐怕要學習一段時間,一個是要學會原材料的冶煉工藝,一個是要學會一種旋轉鑄造工藝。”
李廠長吃了一驚:
“旋轉鑄造法?多大的容器才能裝得下整個機體?”
王勝文把一份圖紙給他遞過去:
“其實挺簡單的,就是需要造一個滾筒出來,能高速旋轉的滾筒,然後在裏邊注入那種金屬液體,靠離心力把機體鑄造出來。
所以你們的工作重點不在於造機體,而是要把這種滾筒做出來。”
李廠長拿起圖紙,認真看了一會兒,然後一拍大腿:
“我靠,王廠長,你真敢想象,這個原理肯定是對的。”
王勝文心想,這就是2030年的919大飛機殼體製造工藝,非常成熟的工藝,隻是不能告訴你而已。
“想把這種滾筒加工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兒,而且上、中、下三個大齒圈,必須要用我們的設備進行加工,這麽個大東西,整體轉速超過每分鍾三百六十轉,需要良好的同心度,這就考驗你們的機械加工能力了。
所以,你們來學習的人,必須認真學習,等他們學習好了,還要派我們的人過去指導實際生產。”
一聽這話,李廠長竟然有些興奮:
“王廠長,是不是我們做出這種滾筒,那以後這項工作就必須由我們完成了?據我所知,國內目前還沒有這種設備吧?”
“對,一旦試驗成功,就是定型產品,當然以後由你們完成這項工作。
這種設備倒是沒有,不過類似的產品有,就在我們保密車間裏放著,是我們製造殲十飛機的時候用的,直徑才一米六,和這個設備沒法比。”
“我們這款設備多大?”
“圖紙上標著呢,六米八寬,37點6米長,坐艙裏除了安排六排座椅,還有左右兩個通道。”
“王廠長,我們廠做的時候你會去嗎?”
“搞加工的時候,我們孫廠長和秦川秦廠長會過去,他們有製造這種設備的經驗。
不過試車驗收的時間我會過去一趟,看看你們廠的實力。”
“機翼是成都飛機製造廠製造吧?我怎麽沒看到他們的人?”
“他們還沒到,說是明天過來,過來以後會讓你們見麵的。”
“他們能行嗎?”
“肯定行,別忘了咱們國家的殲六戰鬥機就是他們做的。”
“為什麽給他們這個任務,由我們自己承擔不行嗎?”
“專業的廠子做專業的事兒,而且上級領導對這個產品的期待很高、很心急,所以下了這麽個命令,你不服可以去找上級反映情況。”
“儀器儀表和操作台是上海做?他們也沒來人。”
“嘿嘿,李廠長還真操心,人家上海的人來了,去幹其他事情去了。你以後隻管自己的事兒,不要替別人操心。
其實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因為其他單位,我都去過,就是你們那裏我沒去。”
李廠長正色道:
“王廠長,我們廠的實力你不用懷疑,現在全國能生產民用客機的廠子,也就隻有我們,其他飛機製造廠,其實都是搞維修。”
王勝文指了指茶杯:
“別急,我肯定相信你們,不然上級也不會這樣安排,喝口茶然後上去睡覺,你看你,眼睛熬得通紅。”
李廠長喝了口水,然後把茶杯放下,盯住王勝文的臉問:
“王廠長,你今年多大?”
“我是四二年的,今年剛好三十,李廠長今年也就三十多歲吧?”
李廠長笑了:
“嘿嘿,我是二七年的,今年已經四十五了。”
王勝文跟上一句:
“看不出來,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看不出年齡來。”
“多謝誇獎,不過我想多向你學習。”
“李廠長謙虛了,咱們相互學習,還是你們專業廠家的人更有經驗。”
李廠長擺擺手:
“不對不對,我已經跟不上了形勢了,像你這種旋轉鑄造工藝,我想都想不出來,我隻知道做小零件可以,沒想到你能把這麽大的殼體鑄造出來。”
“那是因為你對工具不熟悉,其實製造的精髓在於工具,工具隻要做好了,任何機械加工都不是難題。”
李廠長緩緩地點著頭:
“明白明白,茅塞頓開啊。那我可以再派個人過來學習嗎?”
“當然可以,上級又沒限製來學習的人數,你們可以多派些人過來。”
“明白明白,我上去睡覺了,咱們明天再見。”
“再見!”
王勝文把他送到門口,迴來繼續寫加工工藝,快到下午四點的時候,孔主任找了過來,手裏還提著個袋子。
王勝文一看就笑了:
“嗬嗬,孔主任,怎麽學會送禮了?不要不要,你拿迴去。”
孔主任轉身關好門:
“你知道什麽東西你就不要?這可不是吃的喝的,是我讓人專門迴老家給你收的,都是些古老玩意兒,曆朝曆代的都有,不過都不怎麽值錢,送給你玩的。”
“我艸,你也知道我喜歡這些小玩意兒?其實也不是我喜歡,我是給領導們送禮用的。”
“嘿嘿,王廠長你就別推辭了,孔瑞和孔琳告訴我了,他們說你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我才讓我下去收銀杏葉的人專門收的,都是民間的東西,你拿去玩,好的東西,你可以給領導送過去。”
“嗯?你該不會是派過來倆小特務吧?怎麽他們什麽都打聽?”
“嗨,這不是他們的師傅說的嗎,平時聊天就聊起來了,正好我有這個方便,所以我就替你辦了。”
“你那倆孩子是挺機靈的,孔瑞跟著我一個徒弟學機加工呢,孔琳在製藥車間也表現很好。”
“今年能不能給他們兩個分套房子?離家太遠了,每天騎車來迴,得給他們找套宿舍住。”
王勝文看了看袋子裏裝的東西:
“可以,正好廠子對麵還有空房子,我讓總務處給他們收拾出來,不過不是新房,你不嫌棄吧?”
“這是說的什麽話,我怎麽可能嫌棄,你如果知道我現在的住房條件,你就不會這麽說了。”
王勝文從包裏掏出一捆錢塞他兜裏:
“這些東西我還真喜歡,以後就讓他們收吧。給你這些錢,是讓你去買個四合院住,總住在海裏,也不是個事兒。”
“謝謝領導關心,其實我現在有錢,你忘了上次我們分了一些嗎?”
王勝文擺擺手:
“那些事情我不知道,也不打聽,我隻知道你們幹得很好,保證了製藥廠的原材料供應。”
“嘿嘿,明白明白,那以後我就讓他們收?”
“嗯,給他們些備用資金。”
“明白明白,那我就走了。”
送走孔令奇,王勝文用神識查看了一下袋子裏的東西,竟然發現其中有一條隋朝的玉帶。
我艸,不經意間,又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