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童府。


    童貫的書房,門外站著四名護衛,書房內,除了童貫,還有一名中年男子。


    這名男子是隨高俅出征江南的偏將李從吉。他是隴西漢陽節度使,是童貫的忠實親信。這次隨高俅征戰江南,班師迴朝後,他第一件事就是前來童府求見童貫。


    童貫坐在太師椅上,淡然的看向坐在下首的李從吉,輕輕的撥動著茶碗蓋,問道:“你如此匆忙前來京城求見於我,可是有什麽要緊之事?”


    李從吉說道:“太尉,江南平亂之時,薊州軍本已經抓住了江南賊首方臘,但鎮北元帥高檻為了救出被江南軍抓去的高太尉,將方臘與高太尉交換。隨後,在堨村一戰中,賊首方臘去向不明,最終使其逍遙法外,導致江南叛亂首惡未除,留下無窮後患。”


    童貫聽完,雙眼之中露出陰鷙之色,說道:“你的意思是說,高檻因私廢公,戰場上徇私情,私放江南賊首方臘?”


    李從吉點頭說道:“正是。太尉,高檻先是平三山、水泊,定河北、淮西,現在又掃清江南,可謂是戰功赫赫。如今薊州軍聲勢浩大,威震天下,高檻可謂有震主之功!自太祖立國始,便頒下法令,不許外臣武將擁兵自重。而今……”


    童貫輕輕點頭,說道:“好,我明白了。”


    李從吉起身告辭離去,童貫端著茶碗久久不動,沉思良久,忽然喊道:“來人。”


    一名護衛應聲而入,童貫說道:“備轎,我要進宮麵聖。”


    護衛應了,前去準備。不多時,童貫來到東華門外,快步向皇宮而去。


    徽宗正在書房寫字作畫,聽得禦前太監前來稟報,說童貫前來求見。


    他雙眉輕蹙,無奈放下手中畫筆,說道:“宣。”


    童貫進入徽宗書房,唱喏參拜。徽宗問道:“今日早朝,卿為何不見奏本,此時前來求見,可是有什麽要緊之事?”


    童貫俯身迴道:“稟聖上,我朝自太祖立國,便頒下法令:偃武修文才是平靖之道,是千秋萬世之道。太祖遺訓:外臣不得擁兵自重,武將不得越製募兵。太祖此意,是為大宋江山永固而所定下的治國之道。可如今,我朝便有人越製募兵,屯兵自重。聖上若再任其發展,必成大患。”


    徽宗問道:“卿家何出此言?可是掌握了什麽人的證據?”


    童貫說道:“聖上,如今鎮北元帥高檻所轄薊州軍,已經擁兵十五萬。小小薊州,原本屯兵不足兩萬,如今如此規模,大大超出了正常編製。且薊州軍自平定三山之亂開始,到掃除江南叛亂為止,軍隊聲勢浩大,天下為之震動。高檻攜功自重,大軍所至之處,地方州府無不戰戰兢兢。如今天下隻知有薊州軍,有鎮北元帥,而不知有東廳樞密院,不知有西廳殿帥府了!”


    徽宗聽完,陷入沉思之中。


    童貫又說道:“江南之戰雖然大捷,但賊首方臘依然逍遙法外。據臣所知,方臘本已經被薊州軍在杭州一戰中便被拿住,並押解往京城而來。可後來高元帥又私放方臘,使其至今不能落網。”


    徽宗擺擺手,說道:“呃,此事宿太尉與我說過,高檻之所以釋放方臘,是因為高太尉落入敵軍之手。他為了救父,才用方臘作為籌碼將高太尉換迴。”


    童貫眼中閃過一絲異色,說道:“賊首方臘,禍亂江南,使得江南平生戰亂,百姓苦不堪言,朝廷為此耗損巨大。如今卻因為高檻一己之私,而任由其逍遙法外,這分明是他擁兵自重,因私廢公之舉,聖上不可不察。”


    徽宗說道:“此事高卿雖然有錯,但情有可原,隻是……隻是……”


    童貫見徽宗再次猶豫,知道在徽宗心中也對薊州軍生了顧慮。於是他說道:“聖上,薊州軍戰功赫赫,平定四寇之亂,功不可沒。鎮北元帥高檻更是功勞匪淺,實在是臣子們的楷模。如今四寇平定,國內再次恢複太平,薊州軍當編迴禁軍之列,鎮北元帥調迴京師,另行任用、封賞。如此一來,聖上便可免去薊州軍的後顧之憂。”


    徽宗說道:“此言甚合我意,高卿勞苦功高,征戰南北,的確該好好封賞了。就依照卿之所奏,調高檻迴京師,薊州軍留守兩萬,其餘軍隊分別調往西北軍、京師禁軍。”


    童貫嘴角露出一絲難以覺察的陰冷之笑,俯身說道:“聖上聖明!”


    再說高檻押著方臘,這一日終於到達京城。


    楊誌、史可郎前去將方臘交給天牢關押,自己則迴高府。


    前幾天徽宗突然下旨,召迴高檻迴京聽命,高俅正在為此事煩惱。


    徽宗突然要召迴高檻,並且明言要提拔任用。這在別人耳中聽來,高檻是要高升了。可高俅不這麽想,他心中擔憂:這是徽宗要拿薊州軍下手了。


    畢竟薊州軍這兩年來,平定四寇,天下震動。在大宋,最忌諱的就是武將擁兵自重,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周禁軍統帥,靠部下將領的擁護,發動陳橋驛兵變,奪得後周政權,建立宋朝。uu看書.uuans


    因其以武力奪位,再加上五代時期,武將奪權的情況特別多,故特別害怕部下掌握兵權的將領效法,不信任武將,重文輕武,壓製武將,防止武將篡位。


    如今薊州軍不是風頭正茂,是太茂了。


    功高震主之人,最終一般不會有好下場,高俅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現在的高檻,顯然已經引起了徽宗的警覺。


    從來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藏還好,若是烹那就悲劇了。


    不過現在看來,藏的可能性大,畢竟自己在徽宗麵前還是有些分量的,還不至於因為高檻功高震主而將他烹了。


    他正在為這件事憂心,門房突然來報:衙內迴來了。


    高俅一愣:聖旨才剛送出去幾天,他怎麽就迴來了?


    他驚疑的迎出門外,見高檻果真已經到了院中,幾名護衛正在將馬牽往後院馬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逍遙小衙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香閣二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香閣二哥並收藏水滸之逍遙小衙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