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


    劉衛民大手莫名其妙抬起,身後馬車隨之一一停下。


    輕磕馬腹,劉衛民提馬緩緩站在人前。


    “將士們好!”


    “轟!”


    無數淨軍猛然踏前一步,單膝跪地,左手按刀柄,右手撫胸,低頭震天嘶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將士們辛苦!”


    “為大明萬裏江山服務——”


    ……


    劉衛民撥轉馬頭,返迴朱由校身後,撫胸低頭。


    “陛下,請!”


    朱由校心髒鼓跳如雷,他從未想過會有這麽一遭變故,有些擔憂看向低頭撫胸的劉衛民。


    “陛下,請!”


    魏忠賢見朱由校目光閃躲猶豫,強壓下心中狂跳,忙翻身跳下馬來,大步走到朱由校身邊,手牽著一身雪白大馬。


    “陛下,老奴為您領路。”


    劉衛民眉頭微微一皺,最終也未抬頭阻止。


    無人起身,無人抬頭,隻是單膝跪地撫胸,六千淨軍步卒隻是低頭按刀,無形壓力讓人窒息,但所有緩緩穿過人群皆頭顱高昂。


    “轟轟……”


    整齊步伐隨著最前戰馬移動而轟鳴,或許是朱由校已經適應了無形威壓,小臉反而異樣興奮緋紅,也不願魏忠賢緩步牽著戰馬前行。


    出了皇城,四千身著黑色曳撒頭戴飛碟帽再次躬身立於兩側,在震天“為大明萬裏江山服務”聲中,朱由校終於一人提馬在前,穿過無數按刀撫胸淨軍將士。


    上萬淨軍伴駕出城,無數百姓、官吏隻能站在路邊或是站於酒樓窗前,默默看著幾如一人踏著整齊步伐淨軍緩緩遠去……


    “素聞寧德駙馬最善訓軍,果非虛言!”


    隨著幾如一人轟鳴聲,孫世紀的心髒也如戰鼓轟鳴,心下竟有種難以抑製想要拔刀緊隨其後,竟有種想要臨戰殺敵強烈欲望。


    “澤厚,為何從未聽聞你說起寧德駙馬之事?”


    孫世紀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激烈跳動心髒,迴頭看向同樣目光複雜的劉之坤。


    劉之坤沉默片刻才輕輕搖頭,輕聲說道:“大兄持重敦厚,二兄待人真誠義氣,唯獨三兄……三兄較為孤僻,甚少與人交往,除了看守城門,皆是一人獨處,也因此並不被家父所喜。”


    孫世紀不由一陣苦笑,遠遠看著遠去的背影,心想著如今也還不是不被他人所喜?


    千步廊無數官吏大臣被罵了個狗血噴頭,想要辯解卻無可奈何,江南稻穀田地日益減少是事實,朝中文武大臣也是人人家中經營商鋪,也……也確實未曾繳納多少銀錢。


    事實就是如此,如何反對辯駁,總不能在無數人麵前,說自己隻是繳納三五兩銀錢吧?


    被人痛罵最後又不得不起身離開,誰也不敢保證,令人厭惡的寧德駙馬會不會與薩爾滸、李三才一般無二,將所有人架在高空無法脫身。


    尤其是無數人聽到他與方從哲閣老的話語,沒人敢肯定瘋子一般的寧德駙馬會不會再繼續沉默。


    薩爾滸,劉衛民沉默。


    李三才,劉衛民沉默。


    誰敢保證,他還會繼續沉默?


    方從哲站在窗前,劉一燝站在窗前,楊漣、左光鬥、汪文言、吳亮嗣……無數朝中大臣三三兩兩站在窗前,或是憤怒,或是沉默,卻無一人敢上前阻止。


    無數軍卒護衛在數十馬車兩旁緩緩遠去,緩緩出了城。


    ……


    “寧德駙馬挖井,沒有風水先生,他憑什麽挖出水來?”


    “俺們村子裏的水井都枯了,如此之天旱哪裏還有水來……”


    “也幸好此時天旱,若是早些時候,俺田裏的莊家可就完了啊!”


    “誰說不是呢,不過此時挖井確實有些不怎麽合適,很難挖出來水的……”


    “要不……咱們跟著去看看吧,興許……興許寧德駙馬真的能挖出來呢?”


    ……


    一群看笑話的百姓猶豫著各自猜測,有的說或許可以挖出水來,更多的卻是不屑一顧,文武百官更多的則是不屑,就算僥幸挖出來了水又如何,還不是一個噱頭,難道還真能解了民生困苦?


    不管信或不信,或是隻是想跟著欲要看些笑話,在嚴整軍卒後,跟著越來越多的百姓。


    劉家寨是座新型村寨,全是些遼東前來的百姓,村中更無多少年壯男丁,但數月營建後,劉家寨該有的都有,沒有的也有。


    與北直隸無數村寨不同,劉家寨更像是座龐大無比軍事堡壘,按照劉衛民規劃,十六座巨大四合院拔地而起,每一座四合院都占據數裏之地,如此巨大四合院,乍一見並不能看出端倪,但從高空向下注視,就會發現,十六座巨大四合院相連後,會是座與北京城相若的巨型城市。


    朱由校與劉衛民並列於戰馬之上走在最前,遠遠看到一座隻是籬笆圍成的村莊,不由笑道:“大兄,這就是劉家寨吧?”


    劉衛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笑道:“怎麽說呢,大兄自遼東遣迴數千戰亡將士婦孺,但僅此一處可是安置不下的,而這裏也不是劉家寨,隻能算是劉家寨名下一小小防禦戍堡罷了。”


    朱由校以及緊緊跟隨在後的魏忠賢不由一愣。


    看出大舅哥眼中疑惑,劉衛民指向遠處巨大無比四合院,笑道:“時間太短,外圍隻是些籬笆,但將來這些籬笆都會全部拆除,會與北京城城牆差不多,會修建成高大城牆。”


    劉衛民用手指遠遠比劃著一個圈。


    “如此之大戍堡一共有十六座,囊括了方圓三十裏,準備用五六年,甚至更短時間,將之用泥土磚石連接,使之成為北京城子母軍城。”


    “北京城為母城,而居於北側的此城為子成,主要是囤積糧食、工匠作坊,以及淨軍、幼軍駐防之處。”


    “北方多旱,糧食亦是不足,每每需要從南方運往北方,但是南方商賈士紳,甚至百姓逐年增加更加值錢的茶桑、麻棉之經濟作物,運往北方糧食逐年減少,已經不足以養活北地之民。”


    “所以呢,大兄就想著在北京城邊上修建座子城,專門為北京城及北方邊鎮衛所提供充足糧食,以穩定大明國之根基。”


    朱由校、魏忠賢兩人一臉駭然,魏忠賢更是失聲驚問。


    “駙……駙馬爺……這……這怎麽可能?”


    朱由校同樣驚駭不敢置信,這些日外廷已經從他內庫裏拉走了百萬兩,如此巨大城池消耗更是難以計數,更何況今後還要養活如此之多人丁,哪來的錢糧?


    劉衛民卻微微搖頭,歎氣道:“今日今時是不可能得了,也沒那麽多錢糧,所以啊,大兄需要自立自足,所以才討要了些開礦文書,沒有炭石,大兄也沒法子短期內建造如此北京城子城。”


    “至於糧食的問題……”


    “大兄已經著手在做,估摸著頂多再過半月,高產糧食種子就會送到北京城,有如此之物,大兄有信心北方可以自足,唯一擔憂的是咱大明百姓不認可,需要有人先行耕種。”


    劉衛民無奈苦笑,說道:“此等高產之物,早先年就已經出現在了大明,隻是大兄不知因何未曾被人傳開,大兄自前年就已經遣人前去了廣州、福建,至今也未能尋到了此等之物,也隻能花些力氣從弗朗機人手中獲得。”


    一想到如此時間都未能尋到,劉衛民就是苦笑不已。


    “早就該出現的高產之物,卻至今未能尋到,隻能說明我大明百姓心中擔憂,或是不知該如何食用,所以呢……大兄不得不免去名下田地所有佃租,並保證糧食收獲時迴收新型作物,若非如此,大兄也不知該如何說服百姓耕種。”


    朱由校一臉奇怪,問道:“大兄的意思俺也是懂了些,大兄是想著皇莊種植這種作物,可這種作物真的可以養活北方無數百姓?”


    不僅僅朱由校不信,魏忠賢也是不信,劉衛民卻很是自信點頭。


    “這是自然。”


    劉衛民說道:“此等高產之物名為土豆、紅薯、玉米,不在大明,亦不產與西方諸國,而是產自於遙遠的另一片大陸,那裏……可以說是上天鍾愛之地,有億萬萬兩白銀,有泰山之多黃金,更有數倍大明國土的土地,但那裏卻沒有國家,隻有咱們山東一地的野人,與關外野人女真差不多,人丁稀少的可憐。”


    “但是呢……那裏卻有咱們大明與西方諸國從未有的高產作物,就比如這土豆、紅薯吧,一畝地可以產出三五千斤,玉米稍微少些,肥力足夠也可七八百斤不成問題。”


    “大……大兄……你……你說的是真的?”


    “那裏……那裏真的……真的有如此之多黃金白銀,u看書 ww.ukanshu 真的有一畝數千斤糧食?”


    劉衛民眉頭一挑,嘴角更是微微泛起,眼角瞥過魏忠賢一臉期待模樣,很是鄭重點頭。


    “這是自然,若非如此,大兄怎會費了老鼻子的勁討要登萊之地,又如何頂風要建造大帝號戰艦?”


    “陛下啊……你可是不知道,那弗朗機……陛下知道吧?”


    “知道。”朱由校忙點頭。


    劉衛民點頭,一臉鄭重道:“但陛下應該不知曉,弗朗機隻有咱廣州一地之大,更不知道他們有一支花費了一萬萬枚金幣打造的無敵艦隊!”


    “不知道,每年有數十上百艘大帝號般大船裝滿金銀運迴弗朗機。”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最新章節